滑囊炎
概述
滑囊炎是指由於多種因素導致的結締組織中的囊狀間隙發生的急慢性炎症。滑囊炎是一種常見疾病,主要病因包括創傷、感染和關節疾病,主要臨床症狀包括腫脹、疼痛、活動障礙,可導致肌肉萎縮的併發症。目前主要有對症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預後較好。
- 就診科別:
- 骨科
- 英文名稱:
- bursitis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肌肉萎縮
- 治療周期:
- 長期持續性治療
- 臨床症狀:
- 腫脹、疼痛、活動障礙
- 好發人群:
- 老人、關節炎病人
- 常用藥物:
- 布洛芬
- 常用檢查:
- 血液常規、滑囊穿刺液檢查、超音波、X線、磁振造影
急性滑囊炎
局限性壓痛和活動受限,如為淺部滑囊受累(骸前及鷹嘴),局部常紅腫,化學性(如結晶所致)或細菌性滑囊炎均有劇烈疼痛,局部皮膚明顯發紅,溫度升高。
慢性滑囊炎
急性滑囊炎多次發作或反覆受創傷之後發展而成。由於滑膜增生,滑囊璧變厚,滑囊最終發生沾黏,形成絨毛、贅生物及鈣質沉著等,因疼痛、腫脹和觸痛可導致肌肉萎縮和活動受限。三角肌下,尤其是岡下肌肌腱滑囊的鈣質沉著可被X線片所證實。
病因
滑囊炎的主要病因包括創傷、感染和關節疾病,常好發於老人、關節炎病人等人群。此外,年齡增加是滑囊炎的主要誘因。
創傷或勞損
可見於突發暴力直接作用於滑囊,或慢性反覆摩擦、擠壓同一區域,如烹飪、清潔、敲鍵盤等。
感染
通常繼發於化膿性關節炎、結核性關節炎,感染破壞滑囊出現炎症反應。
關節疾病
常見於骨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通常本身關節破壞,出現關節不穩,導致滑囊炎。
- 隨年齡增加,滑囊因長期勞損出現退化性改變,誘發滑囊炎,好發於體弱的老人。
- 某些職業也可以誘發本病,比如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工人,由於肘關節、膝關節長期受力、摩擦,易引發滑囊炎。
滑囊炎是一種常見疾病,臨床上多見,好發於老人,發病率無男女和地域差異。
- 老人,年齡增加是滑囊炎的誘因,流行病學顯示老人發病率較高。
- 關節疾病是滑囊炎的主要病因,關節炎病人屬於高發人群。
症狀
滑囊炎的典型症狀包括腫脹、疼痛、活動障礙,部分感染性滑囊炎可引起周圍組織蜂窩性組織炎,出現化膿破潰後常殘留竇道,常見的併發症為肌肉萎縮。
腫脹
通常見於淺部滑囊受累的情況,局部表現出皮膚腫脹。
疼痛
滑囊炎最特徵的症狀是疼痛,有局限性壓痛,細菌感染性滑囊炎有劇烈疼痛,反覆發作,可持續數日到數周。慢性滑囊炎表現為遷延性疼痛,多為隱痛。
活動障礙
病人因疼痛出現活動受限,嚴重者出現活動障礙。
部分感染性滑囊炎可引起周圍組織蜂窩性組織炎,出現化膿破潰後常殘留竇道。
因長期疼痛病人活動受限,肌肉出現失用性萎縮,主要見於慢性滑囊炎。
看醫
當出現關節腫脹、疼痛、活動障礙及時就醫,行體格檢查、血液學檢查、滑囊穿刺液檢查、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注意與骨腫瘤和骨關節炎相鑑別。
- 當出現關節腫脹、疼痛、活動障礙的情況下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關節活動障礙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應及時就醫。
- 確診的滑囊炎病人突發肢體不能活動的情況應立即就醫。
病人可至骨科就診。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關節腫脹、疼痛、活動障礙)
- 疼痛與什麼有關?有什麼加重或緩解因素?
- 有無受到外傷撞擊疼痛部位?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體格檢查
醫生通過視診檢查病人腫痛的部位,有無皮膚紅腫、破損及關節畸形,觸診皮膚溫度有無升高,關節有無腫痛。
血液學檢查
合併細菌感染者出現白血球及嗜中性白血球升高,合併類風濕者有類風濕因子及自身免疫抗體升高,痛風病人尿酸升高等。
滑囊穿刺液檢查
是滑囊炎最重要的診斷方式,通過滑囊液穿刺檢查明確病因,對下一步治療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影像學檢查
超音波
是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式,可以對滑囊大小和性質做初步的判斷。
X線
主要用於檢查滑囊周圍有無骨質破壞,滑囊與周圍關節的關係。
磁振造影
適於病情複雜,尤其是慢性滑囊炎者,用於檢查有無滑囊周圍韌帶、關節軟骨、半月板等軟組織損傷。
- 滑囊炎典型症狀,腫脹、疼痛、活動障礙。
- 影像學檢查可見滑囊炎表現,滑囊穿刺液檢查明確滑囊液性質。
骨腫瘤
初期出現疼痛,呈間歇性,隨病情的進展,疼痛可逐漸加重,表淺的腫瘤出現較早,可觸及骨膨脹變形。疼痛腫脹而患部功能將受到影響,可伴有相應部位肌肉萎縮。通過影像學和病理學檢查可與滑囊炎相鑑別。
骨關節炎
表現為緩慢發展的關節疼痛、壓痛、關節腫脹、活動受限和關節畸形等。X線片表現為關節間隙變窄、關節處的骨質疏鬆、骨質增生或關節膨大,乃至關節變形。通過影像學檢查可與滑囊炎相鑑別。
治療
滑囊炎的治療需要根據病情選擇治療方式,疼痛嚴重者給予藥物對症治療,出現嚴重併發症者選擇手術治療,多數病人需要長期持續性治療。
本病受傷48小時內可以進行冰敷,48小時後進行熱敷,對患肢限制活動,通過支架或綁帶固定患肢。關節腫脹嚴重者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部分積水緩解疼痛,並進行類固醇注射止痛治療。
布洛芬屬於非類固醇類抗炎藥,適於疼痛嚴重的滑囊炎病人,有較好的消炎、止痛作用,副作用輕微,常見胃腸道不適和肝功能異常。
滑囊切除術
適於慢性滑囊炎反覆發作的病人,術中儘可能切除損壞的滑囊,避免復發,應避免損傷鄰近關節滑囊的血管、神經。
預後
滑囊炎經過正規的治療多數可以治癒,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幾乎沒有後遺症,治療結束後注意每年複查影像學檢查。
滑囊炎經過正規的治療多數可以治癒。
滑囊炎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
治療結束後注意每年複查影像學檢查。
飲食
- 以素食為主,避免大量食肉。有些滑囊炎病人為了防止營養的缺乏,進而每餐大量食用肉類,減少了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這樣不僅不能增加滑囊炎病人的營養攝入,還會使滑囊炎病人的血液中帶有酸性,造成滑囊炎病人的患部組織因循環障礙、酸性物質更多,從而使在病理環境中的骨組織流失大量的鈣元素,造成病骨的脫鈣或骨質疏鬆等現象。
- 滑囊炎病人忌食或少食胡椒、辣椒,忌飲酒類和碳酸性飲料,少飲濃茶及咖啡。
- 滑囊炎病人多吃蔬菜水果,骨與軟組織的修復離不開維他命、微量營養素等,它們主要來源於新鮮的蔬菜、穀類和水果。因此,滑囊炎病人應該多食用蔬菜水果。不僅如此,蔬菜水果中所含的營養元素還能為在病理狀態下的患部組織修復提供偏鹼性的生理環境。
照護
滑囊炎病人的護理術後注意休息和制動,注意觀察關節腫脹、疼痛有無緩解,定期進行影像學檢查進行病情監測。
- 術後注意休息,避免滑囊炎肢體過度的負重活動,以免導致滑囊受到反覆擠壓,避免滑囊炎部位反覆的按揉、刺激,以免導致炎性水腫的加重,多注意保暖,避免受涼。
- 固定制動者三角巾易鬆動,應及時整理。如有較嚴重的關節腫痛,須臥床休息,並施行患肢外展牽引。注意患肢血液循環,避免肢體壞死。
- 病人及家屬注意觀察關節腫脹、疼痛有無緩解,定期進行影像學檢查進行病情監測。
- 服用藥物期間應注意觀察病人的不良反應,如胃腸道不適等。
預防
滑囊炎的預防主要是避免外力創傷,減少同一關節的反覆使用和擠壓,患有關節疾病者及早治療,高危人群需要每年進行影像學檢查。
- 進行體育活動等危險動作時注意防護,避免外力創傷。
- 減少同一關節的反覆使用和擠壓,如長期負重。
- 患有關節疾病者及早治療,避免累及滑膜囊。
- 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不僅有利於減重,還可以對關節、肌肉、韌帶進行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