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礙
概述
智力障礙一般指的是由於大腦受到器質性損害或由於腦發育不完全,從而造成認知活動的持續障礙以及整個心理活動的障礙。胎兒或嬰幼兒是由於頭部受傷、早產、染色體遺傳變異、感染等有害因素,造成大腦不能正常發育或發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動的發育停留在某個比較低的階段中。成人是由於中風、腦梗塞等大腦受損所造成的記憶力差、反應遲緩等,主要採用藥物治療、認知復健和技能訓練,通常持續終身。部分先天性代謝異常病若能在新生兒期作出診斷,及時治療,智力可免受損害或使病情得到控制。
- 就診科別:
- 兒科、神經內科、兒童復健科
- 英文名稱:
- intellectual disability,ID
- 疾病別稱:
- 智力缺陷、智能障礙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是
- 併發疾病:
- 感覺障礙、肢體功能障礙
- 治療周期:
- 長期持續性治療
- 臨床症狀:
- 感知速度慢、生活自理能力差、情緒不穩、言語能力差、注意力嚴重分散、記憶功能衰退
- 好發人群:
- 早產兒、中毒病人、嬰幼兒時期營養不足者、腦血管病病人、染色體數目變異者
- 常用藥物:
- Piracetam 、鹽酸吡硫醇片
- 常用檢查:
- 頭部CT、核磁共振、基因檢測、腦脊髓液檢查
輕度
患兒智商70~55分,具有輕度的社會適應障礙,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承擔簡單的家務勞動。
中度
患兒智商在55~40分,同時具有中度社會適應障礙,具有一定程度的生活自理
能。
重度
患兒智商在40~25分,同時具有嚴重社會適應障礙,常在出生後不久被確診。
極重度
患兒智商在25分以下,同時存在極為嚴重的社會適應障礙,基本沒有獨立的生活能力,常常伴隨多重障礙,包括運動障礙、日常生活障礙、言語溝通障礙和心理疾病等。
病因
智力障礙主要是由於染色體變異或近親結婚的遺傳因素,以及感染、腦血管病、中毒、甲狀腺功能衰退、營養不良等後天因素,導致病人大腦發育不全或認知功能衰退。
先天因素
- 近親結婚導致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
- 先天基因結構引起的基因組不穩定而導致的染色體數目異常疾病。
- 產前母親大量攝入酒精或其它致畸物。
後天因素
- 分娩時患兒早產、感染、缺氧、顱內出血。
- 分娩後患兒營養不良、中樞神經系統出血、中毒。
- 成人腦出血、腦梗塞等。
- 如維他命B12缺乏、甲狀腺機能低下等代謝疾病導致。
- 各種原因造成的文化教育缺乏。
- 宮內感染、缺氧,以及接觸有害毒物,如藥物、放射線、汞、鉛、煙、酒等。
- 孕婦嚴重營養不良或患病。
- 產傷導致窒息、顱內出血、早產、核黃疸等。
- 病人在精神方面受到極大刺激,大腦做出應激反應。
智力障礙多見於染色體遺傳變異因素、產前發育不良、分娩時產傷、出生後患病的兒童,其中染色體異常,如先天愚型等占智力障礙兒童中的5%~10%,成人常因中風、腦梗塞等大腦受損造成智能下降。
早產兒
早產兒由於在在母體內的時間不足,大腦發育還未完全。
中毒病人
攝入對神經中樞有影響的物質,如酒精、一氧化碳、鉛、汞等。
嬰幼兒時期營養不足者
營養不良導致孩子身體發育成長緩慢,不能適應社會。
腦血管病病人
神經細胞損傷,導致智力下降。
染色體數目變異者
症狀
智力障礙病人大腦發育遲緩,生活自理能力差,記憶功能衰退,情緒不穩,言語能力差,注意力嚴重分散,對周圍事物感知速度慢。部分有遺傳疾病的嚴重弱智兒童,可出現明顯頭部畸形,老年智力障礙病人可出現定向力減弱、不能應對意外發生的事件等。
輕度智力障礙
適應行為低於一般人水平,具有相當的使用技能,如能自理生活,能承擔一般家務勞動或工作,但缺乏技巧和創造性,一般在指導下能適應社會,經過特殊教育可以獲得一定的閱讀和計算能力,對周圍環境有較好的辨別能力,能比較恰當地與人交往。
中度智力障礙
適應行為與使用技能不完全,如生活能力達到部分自理,能作簡單的家務勞動,具有初步的衛生和安全知識,但是閱讀和計算能力差,對周圍環境辨別能力差,只能以簡單方式與人交往。
重度智力障礙
適應行為差,即使經過訓練,生活能力也很難達到自理,仍需要他人照料,運動、語言發育差,與人交往能力差。
極重度智力障礙
存在極為嚴重的社會適應障礙,基本沒有獨立的生活能力,常常伴隨多重障礙,包括運動障礙、日常生活障礙、言語溝通障礙和心理疾病等。
感覺障礙
病人感覺和知覺明顯減退。
肢體功能障礙
病人因智力障礙導致的肢體活動困難,如行走能力降低,使個人日常生活和參加社會活動等方面受到限制。
其他
嚴重的智力障礙病人可出現感覺障礙以及肢體功能障礙等併發症。
看醫
- 兒童有明顯的智力障礙大多數在嬰兒期就容易識別,然而輕度弱智往往進入小學之後學習困難才發現。若發現有運動發育落後,對外界反應遲鈍,語言發育差,表情呆板或有特殊面容者,應儘早到醫院檢查,以便及早診斷,作出相應的治療。
- 有些先天性代謝異常病,若能在新生兒期作出診斷及時治療,多數病兒智力可免受損害或病情得到控制。
- 出現兒童小頭症、癲癇發作、運動異常、突然摔傷等應立即就醫。
- 出現兒童說話晚、學習能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等應及時就醫。
- 腦血管病導致的智力障礙病人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兒童病人優先考慮去兒科。
- 成人病人建議去神經內科。
- 若兒童病人出現運動遲緩症狀去兒童復健科。
- 是否為早產兒?
- 是否有家族病史?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症狀的?
- 病人父母是否為近親結婚?
- 頭部是否受過創傷?
頭部CT
查頭顱是否發育正常。
核磁共振
可以判斷腦組織是否萎縮及嚴重程度,以及是否合併腦血管病等。
基因檢測
檢查基因是否發生變異。
腦脊髓液檢查
對疾病診斷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智力測驗和行為判定
輕度患兒多用智力測驗,重度以上患兒採用智力測驗方法往往有困難,必須依靠行為評定量表,而評定量表對鑑別輕度智力障礙不及智力測驗可靠。因此兩種方法應配合使用,對檢查結果必須綜合分析。
神經系統檢查
對病人意識狀態、精神狀態、語言功能等檢查,來綜合評判病情。
甲狀腺功能檢查
判斷病人是否由於內分泌疾病導致本病。
血鉛篩檢
判斷病人鉛中毒的唯一手段。
腦電圖
病人癲癇發作時腦電圖會有異常表現,但存在局限性,有些病人癲癇發作時腦電圖正常。
- 患兒智力顯著低於正常人平均智力水平,平均智商為100,當一個兒童的智商為100時表示智力正常,假如一個兒童智商在70分以下,就被稱為顯著低於平均水平。
- 智力障礙的發病通常在發育年齡階段,在18週歲以前,這一條規定將發育期出現的智力障礙與成年後各種原因造成的智力障礙進行區別。有的智力障礙兒童同時伴隨一定程度的異常行為和心理疾病,也會影響日常社會生活。
- 患兒在日常社會生活適應方面具有明顯障礙,小年齡的智力障礙兒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為動作、語言發展遲緩,不會人際交往,上幼稚園或小學比較困難。
兒童自閉症
大多患有兒童自閉症病人都會出現智力障礙的症狀,大多兒童自閉症病人都會出現暴力現象,智力障礙病人不會出現。
兒童思覺失調症
兒童思覺失調症症狀主要為情緒、行為改變、睡眠障礙、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而智力障礙病人並無睡眠障礙和強迫等症狀。
治療
部分智力障礙患兒初期發現是可以治癒的,如苯酮尿症導致的智力障礙,初期發現,及時治療,可以治癒。
對於感染、缺氧、顱內出血、營養不良、中樞神經系統出血、中毒、成人腦出血、腦梗塞等引起的智力障礙,需要積極的對原發病進行病因治療。
Piracetam
為腦代謝改善藥,可用於治療兒童智能發育遲緩,錐體外疾病、Huntington(亨延頓)舞蹈症者禁用。
鹽酸吡硫醇片
用於腦外傷後遺症導致的頭暈、脹痛、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緒變化的改善。
該病暫無手術治療。
認知復健訓練
通過復健訓練可以幫助初期弱智病人維持記憶和高級功能,以及修復已經退化的某些功能。從而幫助弱智病人實現生活自理,並學會一些謀生技能,減輕家庭及社會壓力。
飲食療法
苯酮尿症可以導致神經損傷,造成兒童智力障礙,及早開始治療,可以使患兒的智力基本恢復正常,對於苯酮尿症主要是飲食療法,使血中苯丙氨酸保持在0.24~0.6mmol/L,患兒可以在低苯丙氨酸食品餵養的基礎上,輔以母乳和牛奶,特製食品較為昂貴。
預後
部分智力障礙患兒在初期發現並得到及時治療,可以痊癒,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對於輕中度的智力障礙兒童,初期治療即使無法使其痊癒,也可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如果是苯酮尿症等疾病導致的智力障礙,及早治療,可以治癒,而其他的智力障礙則無法治癒。
智力障礙病人如果護理得當,治療及時,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飲食
智力障礙患兒的飲食,注意合理分配各種營養物質,控制總熱量,避免暴飲暴食。老年病人則要注意低鹽、低脂飲食,以便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 飲食注意定時、定量、定質,攝入高蛋白、高不飽和脂肪酸、高維他命、低脂肪、低熱量、低鹽飲食,神經細胞活動和記憶需要足夠的蛋白質、能量、卵磷脂、維他命、鉀、鈉等,所以應注意營養要素補充。
- 老年病人要常吃富含膽鹼、維他命B12的食物,因為乙醯膽鹼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而乙醯膽鹼都是由膽鹼合成的,如豆製品、蛋類、花生、核桃、魚類、肉類、燕麥等,富含維他命B12的食物主要包括海帶、大白菜和蘿蔔等。
- 避免進食油炸食品,高溫焦化不僅改變蛋白質性質,使其失去營養,還有可能轉化為有害物質,使腦功能退化。
- 如果苯酮尿症導致的神經損傷,造成兒童智力障礙,一定要在低苯丙氨酸食品餵養基礎上,輔以母乳和牛奶。
照護
在兒童初期進行遺傳代謝病的篩檢,及早發現,初期治療。平時小心保護和耐心教導患兒,家長與復健治療師一起幫助患兒進步,讓智力障礙患兒融入社會生活,家人要有足夠的耐心與愛心。
口服用藥
需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若出現頭暈、癲癇、嘔吐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情緒照顧
理解病人的心情,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幫助病人。
運動
病人家屬可以幫助病人進行鍛煉,以延緩病人智力下降。
注意智力障礙病人的衛生習慣,如常洗澡、洗頭等。長期臥床的病人要注意勤翻身,避免受壓部位發生壓瘡。如果伴痴呆,家屬需要防止病人跌倒並傷到自己。
預防
做好產前檢查,減少產傷,有條件的地區對新生兒進行遺傳代謝病的篩檢,及早發現,初期治療,減少智力障礙的發生,避免近親結婚,控制心腦血管疾病。
注意產前保健,可對新生兒進行遺傳代謝病篩檢。
- 懷孕期間不喝酒,合理膳食,三餐規律。
- 禁止近親結婚,避免早婚和晚育。
- 及時做好產前檢查。
- 孕婦產期遵醫囑補充維他命和葉酸,預防胎兒發生本病。
- 對於成人,預防腦出血、腦梗塞等疾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