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咖啡斑

概述

咖啡斑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色素沉澱性皮膚病,單個咖啡斑可見於10%~20%正常人群。咖啡斑色澤自淺褐色、棕褐色至暗褐色,大小自數毫米至數十厘米,邊界清晰,表麵皮膚質地完全正常,沒有自覺症狀,不會自然消失,雷射治療有效。但是如果表現為多發性的咖啡斑,通常提示多系統損害,尤其是神經纖維瘤病的一種皮膚表現。

就診科別:
皮膚科、神經科、眼科、心血管科
英文名稱:
Cafe-au-lait macules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神經纖維瘤病、結節性硬化病、阿布萊特症候群
治療周期:
1次至數次雷射治療
臨床症狀:
褐色斑片
好發人群:
兒童、神經纖維瘤病人、有神經纖維瘤遺傳病史者
鑑別診斷:
雀斑、斑痣
常用檢查:
皮膚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

病因

咖啡斑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複雜,至今未完全闡明。根據國內外研究,目前多認為是由遺傳所致。

主要病因

咖啡斑目前病因還不是很清楚,目前多認為是由遺傳所致。多數僅為皮膚的一種色素性損害,其發生和日曬也並無關係,一般在出生後或幼年期即可出現,部分也可在青少年才出現。但少數可與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病、結節性硬化病或Albright症候群等系統性疾病合併發生。

流行病學
  • 10%~20%正常人群可見到單個咖啡斑。
  • 多於出生時或嬰兒期出現,兒童時期更明顯,隨著年齡增長皮損會增大,可出現於任何部位的皮膚。
  • 如果是多發性的咖啡斑,通常為神經纖維瘤病的一種症狀,但也有極少數單獨存在而不伴有神經纖維瘤。除多發性神經纖維瘤病外,Albright(阿布萊特)症候群及結節性硬化症也有類似咖啡斑的褐色斑片。
好發人群

兒童

部分出生後即出現,兒童期更明顯。

神經纖維瘤病人

多發性咖啡斑多見於I型神經纖維瘤病病人。

有遺傳病史者

有神經纖維瘤病家族史。

症狀

咖啡斑的典型皮損表現就是先天性顏色均勻的褐色斑片,邊界清楚,大小、形狀不定,多為單發。可見於新生兒時期,兒童期皮損更明顯。多發的咖啡斑病人易合併I型神經纖維瘤,可伴有系統損害,其中少數病人僅有皮損。

典型症狀

顏色均勻的褐色斑片,邊界清楚,大小、形狀及數目不定;咖啡斑色澤自淺褐色、棕褐色至暗褐色,類似咖啡和牛奶混合後的顏色。

其他症狀

多發性咖啡斑提示多系統損害

神經症狀

學習障礙、癲癇、智力發育遲緩、視神經膠質瘤。

骨骼損害

巨顱畸形、脊柱側彎。

眼症狀

眼距寬、虹膜色素錯構瘤、青光眼、突眼症。

心血管系統

高血壓。

併發症

神經纖維瘤病

出現無痛性皮下腫物,並逐漸增加和擴大。同時合併神經系統、眼、骨骼、心血管等多系統損害。

結節性硬化病

典型表現為臉部皮疹、癲癇發作和智能減退,多於兒童期發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皮損特徵是口鼻三角區的血管纖維瘤和毛周纖維瘤,對稱分布,呈淡紅色或紅褐色,為針尖至蠶豆大小的堅硬蠟樣丘疹,按之稍褪色,還可出現甲周纖維瘤、結締組織痣、色素減退斑等。

阿布萊特症候群又稱Albright症候群

以皮膚咖啡斑、性早熟、多發性骨纖維發育不良為特徵,臨床較為少見。

看醫

單發的咖啡斑常見於正常人,不會惡變也不影響其他臟器,無需緊張。但咖啡斑不會自然消退,如考慮美觀要求,可以通過雷射治療去除。但是如果發現咖啡斑數量多,或者有神經纖維瘤病家族史,則需要高度重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預防併發症極其重要。

就醫指征
  • 在體檢或其他情況下發現顏色均勻的褐色斑片需就醫。若在兒童期就發現是多發的褐色斑片則應及時就醫。
  • 若已確診多發性咖啡斑或有神經纖維瘤病家族史,定期體檢非常有必要。
  • 已經確診的咖啡斑病人,若出現無痛性皮下腫物,應立即就醫。
就診科別
  • 建議病人首先前往皮膚科就診,明確診斷。單發的咖啡斑可在皮膚科進行雷射治療。
  • 多發的咖啡斑病人,不管是否有臨床症狀,都應前往神經科、眼科、心血管科排查是否存在系統損害。
醫生詢問病情
  • 褐色斑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 褐色斑是如何變化的?(如面積、數量、顏色等)
  • 家族中是否有類似皮損?家族中是否有神經纖維瘤病或結節硬化?
  • 是否有神經科、眼科、骨科、心血管科相關的疾病?
需要做的檢查

通常通過問診和肉眼觀察即可診斷,必要時可行以下檢查:

皮膚鏡檢查

基底層的色素增加。

組織病理檢查

基底層色素增加,黑素細胞數量無增加。

診斷標準
  • 通過典型的咖啡斑症狀,即先天性顏色均勻的褐色斑片,邊界清楚,無自覺症狀,可初步診斷為該病。
  • 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發現基底細胞層色素增加,黑素細胞數量不增加,可明確診斷該病。
鑑別診斷

雀斑

光暴露部位多發的小的褐色斑疹(<5mm),兒童期發病,有遺傳傾向,日曬後加重。

斑痣

又稱斑點雀斑樣痣或帶狀雀斑樣痣,皮損常位於軀幹及肢端,表現為褐色的斑片,間雜以較小的更深色的斑疹或丘疹。

太田母斑

皮膚呈灰藍色斑狀皮損,偶有結節,多發生於顏面一側,偶然可見兩側,眼周、顴部及顳部,前額。約2/3病人有同側鞏膜受累變藍,結膜也可有色素沉澱,患側的瞳孔可以較小。

治療

由於咖啡斑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仍缺乏病因治療,且由於咖啡斑不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與工作,多不進行治療。不過從美觀考慮,可對咖啡斑病人進行雷射治療。如果為合併其他系統損害的多發性咖啡斑,則以其他系統治療為主。

治療周期
咖啡斑需要1次至數次雷射治療。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咖啡斑,不僅治療時間長,而且易復發、效果不佳,臨床上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

手術治療

該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物理治療
  • 傳統治療手段有冷凍、磨削和切除,這些方法有不同程度的成功率,但常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如永久性的色素改變或疤痕形成等。
  • Q開關雷射治療咖啡斑通常不引起疤痕,但療效差異較大,無法預計,目前還沒有一種雷射能達到完全理想的療效。色斑可能完全消除,也可能毫無作用,治療後的復發率為0~67%,而且臉部的咖啡牛奶色斑對雷射治療更為敏感。
  • 由於強脈衝光的選擇性光解作用,光只被特定的部位黑色素吸收,所以在治療咖啡斑的時候,哪怕能量很高,主要保護好正常的皮膚組織,周圍的皮膚都不會受到損傷,非常安全有效。強脈衝光治療咖啡斑效果顯著,能夠分解色素斑片的黑色素團,從而結痂脫落,但治療有一定的反彈性。

預後

單發的咖啡斑不影響健康,如果有美容需求可以雷射治療。如果是多發性咖啡斑,則需排除其他系統的疾病。

能否治癒

如果是單發的咖啡斑,可以通過雷射治療,部分咖啡斑可完全去除。

能活多久

單純的皮膚咖啡斑不影響壽命。

飲食

如進食富含膠原蛋白質的食物,並適當進行補鈣,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等,同時還應避免進食辛辣之物。

飲食調理
  • 宜吃膠原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如銀耳、雞蛋等。
  • 宜吃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蝦、蟹。
  • 宜吃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如地瓜、芹菜、蘋果等。
  • 少吃精製糖、蜂蜜、水果糖、糕點等。
  • 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蒜苗等。

照護

咖啡斑進行雷射治療後,需行相應的護理。如果不行雷射治療,一般無需進行護理。

日常護理

雷射術後的護理

  • 雷射處理咖啡斑,保持清潔,避免感染和摩擦,不能使用化妝品。
  • 雷射治療後,不要用手去除結痂,否則嚴重的色素沉澱,容易留下疤痕。
  • 結痂剝落後,局部可能會出現暫時性色素沉澱。為了防止或減少這種情況,可以合理地使用防曬產品和除斑產品。
  • 雷射去除咖啡斑後,治療部位會有輕微的灼燒感,皮膚會有輕微的紅腫,這是正常的反應。如有必要,可以進行局部冰敷幾分鐘以緩解或消除紅熱。
心理護理

絕大多數情況下,咖啡斑不影響健康,無需緊張。

特殊注意事項

如果出現多發的咖啡斑,必須排查神經系統、眼、骨骼、心血管的異常。

預防

初期篩檢

咖啡斑篩檢的年齡和頻率

對於神經纖維瘤病高危人群,宜從新生兒時期開始。

咖啡斑篩檢的方法

對於具有至少一項危險因素的高危人群應進行一般體格檢查,一般通過視診觸診即可判斷必要時可行病理學檢查。

預防措施

咖啡斑目前沒有較為有效的預防措施,日常注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減少日光照射,避免在高溫環境下長期生活或工作,可以減少其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