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聲帶息肉

概述

聲帶息肉好發於雙側聲帶前、中1/3交界處,為半透明、白色或者粉紅色表面光滑的腫物,是常見的引起聲音嘶啞的疾病之一。多見於職業用聲或用聲過度的人,也可以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部分可發生於一次強烈發聲之後。最主要的臨床症狀為聲嘶,聲帶息肉巨大的病人阻塞聲門可以引起吸氣性喉喘鳴和呼吸困難。通過喉鏡檢查可以進行臨床診斷,診斷聲帶息肉後應採用手術切除。

就診科別:
耳鼻喉科
英文名稱:
polypofvocalcord
疾病別稱:
公鴨嗓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治療周期:
短期治療
臨床症狀:
聲音嘶啞、吸氣性喉喘鳴、呼吸困難
好發人群:
教師、演員、歌唱家
鑑別診斷:
聲帶結節、喉癌
常用檢查:
喉鏡檢查

病因

聲帶息肉多見於職業用聲或用聲過度的人,如歌唱演員、教師,以及喜歡喊叫的職業人和兒童。目前認為長期用聲過度或用聲不當是聲帶息肉的重要病因,也可以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部分可發生於一次強烈發聲之後。聲帶息肉好發於雙側聲帶前、中1/3交界處,為半透明、白色或者粉紅色表面光滑的腫物,是常見的引起聲音嘶啞的疾病之一。

主要病因

長期用聲過度

歌唱演員、教師等職業原因,長期過度用嗓,易導致聲帶息肉。

用聲不當

喜歡喊叫的職業人、兒童等,不恰當的發聲習慣易導致聲帶息肉。

上呼吸道感染

部分病人上呼吸道感染後出現聲帶息肉。

誘發因素

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等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並在疾病期間過度用嗓,更易誘發聲帶息肉。

有害物質刺激

長期吸菸、飲酒等不良物質會刺激咽喉部,易誘發聲帶息肉。

內分泌失調

女性病人長期服用避孕藥,懷孕等情況造成激素波動,易誘發聲帶息肉。

流行病學

近年來,以「聲帶息肉」就診的病人有所增多,但仍缺乏全國範圍內準確的發病情況統計。聲帶息肉多見於職業用聲或用聲過度的人,如歌唱演員、教師,以及喜歡喊叫的職業人。

好發人群

職業用聲的人

歌唱演員、教師等職業原因,長期過度用嗓,易導致聲帶息肉。

用聲過度、不當的人

喜歡喊叫的職業人、兒童等。

症狀

聲帶息肉是較為常見的疾病,其症狀主要表現為聲音音調的改變,以聲音嘶啞為主。

典型症狀

聲帶息肉最主要的臨床症狀為較長時間的聲音嘶啞,其程度與息肉的大小以及部位有關,通常息肉大者聲音嘶啞程度較重,反之聲嘶輕。大息肉可以引起失聲,因聲音嘶啞演員不能唱歌或者教師無法上課。聲帶息肉巨大者可以阻塞聲門,引起吸氣性喉喘鳴和呼吸困難。

其他症狀

聲帶息肉巨大者可以阻塞聲門從而引起。

看醫

聲帶息肉初期僅僅表現為程度較輕的聲音嘶啞,不影響生活工作時往往被忽略。而症狀明顯時,往往已經不能發聲而影響工作生活。對於有疑似聲帶息肉臨床表現的病人,更應該及時就診,以明確診斷。

就醫指征
  • 當出現聲嘶時,應當及時就醫。
  • 當出現失聲、呼吸困難時,應立即就醫。
就診科別
  • 嗓子不舒服病人會優先考慮去耳鼻喉科就診。
  • 如有呼吸困難的症狀,病人會優先就診急診科。
醫生詢問病情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聲音嘶啞的?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呼吸困難等)
  • 從事什麼工作?平時是否用嗓過度?
  • 平時喜歡吃辣嗎?是否吸菸、飲酒?
  • 最近是否感冒過?
需要做的檢查

喉鏡檢查

可見雙側聲帶前、中1/3交界處,為半透明,白色或者粉紅色表面光滑的腫物,有助於明確聲帶息肉的大小、位置和數量。

喉音功能評估

有助於明確病人聲音嘶啞的程度,以便後續治療。

病理學檢查

發現聲帶息肉後進行手術切除,取部分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可以明確其性質。

診斷標準
  • 出現典型的聲帶息肉的臨床症狀,即聲音嘶啞。
  • 喉鏡檢查見雙側聲帶前、中1/3交界處,出現半透明,白色或者粉紅色表面光滑的腫物。
鑑別診斷

聲帶結節

聲帶息肉與聲帶結節位置相近,均位於聲帶前中1/3交界處,聲帶結節為雙側結節狀突起,表面光滑,有堅實感。而聲帶息肉顏色為半透明或者粉紅色。

聲帶囊腫

聲帶囊腫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有波動感,可通過喉鏡檢查與聲帶息肉進行鑑別。

喉結核

喉結核多位於喉的後部,主要表現為喉黏膜水腫、充血、蒼白。而聲帶息肉位於聲帶前中1/3交界處,可以此進行鑑別。

喉癌

喉癌病人也可出現聲嘶但是呈進行性加重,伴有淋巴結腫大。喉鏡檢查可見位於聲帶的菜花樣或結節狀腫物,表面不光滑,多發生於老年男性,而聲帶息肉是白色或者粉紅色表面光滑的腫物。

治療

聲帶息肉屬於良性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病人預後十分重要,聲帶屬於發聲器官。延誤治療對病人日後基本生活影響較大,診斷為聲帶息肉後應當及時採用手術切除。

治療周期
聲帶息肉短時間內可恢復。
藥物治療

聲帶息肉發病初期可以使用激素製劑噴霧吸入治療,可以緩解黏膜充血、水腫。但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息肉切除術是主要治療手段。

手術治療

多數聲帶息肉需要手術切除,手術前後還需要注意矯正不良的發音習慣,避免噪音濫用。電子喉鏡行聲帶息肉切除,術後禁聲2週,遵醫囑噴霧吸入抗生素以及糖皮質類固醇。

其他治療

病人在手術前後,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復健訓練,糾正不良的用嗓習慣,學習科學發聲方法,在負重物時要注意避免屏氣過猛過久。

預後

聲帶息肉屬於良性疾病,及時治療預後較好。大部分可以完全治癒,不影響病人遠期壽命。但是聲帶屬於發聲器官,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影響發聲。這時對某些職業影響較大,甚至有可能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

能否治癒

經過臨床治癒後,大部分病人可以治癒。

能活多久

病人積極治療聲帶息肉,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

複診

病人要在術後2週、1個月、3個月到醫院進行複診,查看恢復情況,後期無不適可以不用複診。

飲食

聲帶息肉病人需要注意飲食,避免飲食不當加重病情。另外,術後病人需要遵醫囑進行飲食調理,以促進傷口恢復。

飲食調理
  • 日常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 術後避免食用油膩、煎炸、辛辣的食物,以及干硬、過燙的食物,儘量減少對聲帶的刺激。
  • 戒菸、戒酒,多飲水,有助於舒緩咽喉部不適。

照護

聲帶息肉病人注意不要過分緊張,注意休息,並注意不要用嗓過度。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並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菸、戒酒,多喝水,多運動。

日常護理
  • 病人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過分緊張。術後注意絕對禁聲3~5天,不要用嗓過度,避免無節制的大喊大叫以及長時間講話。
  • 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日常中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 注意開窗通風,避免與有害氣體、粉塵等接觸。
病情監測

聲帶息肉病人無不適可以不用複診,注意出現聲嘶等症狀時及時進行喉鏡檢查。

心理護理

要放鬆心情,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轉移注意力來調整心情,不要過分緊張。

特殊注意事項

手術治療聲帶息肉後注意禁聲,並應用抗生素,避免感染。

預防

聲帶息肉病人應當注意合理用聲,並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長期過度用聲,不能避免時可以選擇使用擴音器等工具幫助發聲。

初期篩檢

需要病人家屬及病人注意自身的聲音變化,及時發現是否有聲音嘶啞等,及時進行調整。並及時就醫,發揮預防的作用。

預防措施
  • 用嗓過度的職業人群日常需注意合理用聲,並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長期過度用聲,必要時可選擇使用擴音器等工具幫助發聲。
  • 日常生活中可通過佩戴口罩等措施避免與粉塵、有害氣體接觸。
  • 積極進行運動,以提高免疫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若出現感冒、咽炎、支氣管炎等疾病時,應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