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骨膜炎

概述

骨膜炎是由於各種原因所導致的覆蓋於骨皮質表面的骨膜及骨膜血管擴張、充血、水腫等炎症改變,比如應力性損傷可導致骨膜下出血、血腫機化、發生骨膜增生及炎症性反應,或者化膿性細菌侵襲可造成感染性骨膜損傷,發生骨膜炎症反應。

就診科別:
骨科、運動醫學科
英文名稱:
periostitis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局部組織壞死、腦膜炎
治療周期:
根據病變程度不同,治療周期不同,短則幾天,長則幾個月
臨床症狀:
紅腫、疼痛、全身感染
好發人群:
愛好運動者、有外傷史者
常用藥物:
布洛芬、阿斯匹靈、阿莫西林、頭孢拉定
常用檢查:
血液檢查、免疫學檢查、梅毒血清檢查、X線檢查、磁振造影檢查、骨掃描
疾病分類

根據病因分類

應力性骨膜炎

可能是由於長期不運動或者運動量過少,突然增加運動量後會導致病人出現疾病,也有可能是由於全時間內的劇烈運動所致。

感染性骨膜炎

該疾病主要是由於細菌感染所導致的骨膜炎,可能是由於身體其它部位出現感染或者是皮膚等。

根據發生部位分類

脛骨骨膜炎

主要是平時活動少,肌肉的協調能力減弱,當病人突然進行大量的運動時,因為未掌握運動要領導致小腿肌肉緊張,從而造成脛骨周圍的肌肉止點處骨膜發生炎症反應。

眼眶骨膜炎

是指覆蓋於眶骨表面的一層纖維性結締組織的炎性病變,可根據不同部位的發病分為前部眼眶骨膜炎和後部眼眶骨膜炎。

跟骨骨膜炎

由於用力姿勢不正確等導致病人的跟骨足底面所附著的肌肉、韌帶等組織乏力不均衡,從而使骨膜受到牽拉而引起跟骨骨膜炎。

病因

能夠導致骨膜炎發生的病因有很多,用力或訓練不當、細菌感染、腫瘤侵犯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導致骨膜炎。

主要病因

骨膜覆蓋於骨皮質表面,其內含有豐富的血管、神經及再生細胞,骨膜炎的發病因素主要為:

  • 用力不當:長期不運動的人突然加大運動量導致的慢性勞損等,可能導致骨膜炎的發生。
  • 感染因素:外傷後病原體經傷口進入軀體最終導致骨膜發生炎症。
  • 腫瘤侵犯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導致骨膜炎的發生。
  • 短時間內的劇烈運動,也可以造成骨膜炎。
  • 如果老人有骨質增生,也會導致骨膜炎。
誘發因素
  • 長期不運動的人突然大量運動或喜好健身的人訓練不合理、不規範,可能會導致骨膜炎的發生。
  • 患有自身免疫病的人,自身的抗體可能會攻擊骨膜,引發骨膜炎。
  • 當腫瘤或白血病發生轉移或浸潤時,有可能會侵犯骨膜,引發骨膜炎。
  • 感染梅毒容易發生骨膜炎。
  • 糖尿病易誘發骨膜炎。
  • HIV病人長期臥病在床、免疫功能低下,易好發骨膜炎。
  • 近期發生過嚴重骨骼創傷易發生骨膜炎。
流行病學

目前尚無特定文獻或指南有關於骨膜炎流行病學的相應報導。

好發人群

熱愛運動或短時間內劇烈運動的人

運動姿勢不正確或突然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運動,容易導致應力性骨膜損傷,導致骨膜炎症改變。

有外傷史者

有外傷史而未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可能會導致化膿性細菌感染,最終導致骨膜炎的發生。

症狀

根據病因、發病部位及病情嚴重程度不同,骨膜炎的臨床表現也不相同,主要表現為局部軟組織腫脹、疼痛,局部活動障礙,甚至可以出現高熱、寒戰等全身中毒症狀。

典型症狀

局部表現

若為長期運動所致的骨膜炎,一般症狀較輕。若為突發性損傷或病原體感染者,疼痛劇烈,主要表現為局部骨及軟組織的紅腫、脹痛,可伴有壓痛等。

全身表現

非感染性骨膜炎一般無全身表現,全身表現主要發生在感染性骨膜炎嚴重者,可出現全身的高熱、寒戰等表現。

其他症狀

骨膜炎的臨床表現與發生部位有關。

脛骨骨膜炎

主要表現為小腿局部的疼痛及腫脹,運動後加劇。

眼眶骨膜炎

多因眼眶周圍軟組織炎症擴散所致,可有局部的充血、水腫,伴有眼球活動障礙等。

併發症
  • 感染性骨膜炎應及早應對,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可能會引發局部組織壞死。
  • 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骨膜炎,都應該儘早去除病因,否則易加重骨膜及骨組織的損傷。
  • 若感染性骨膜炎病人未及時、積極的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眼瞼外翻,感染病灶會蔓延到顱內,從而導致腦膜炎等疾病。

看醫

當劇烈運動、外傷後出現局部的紅腫、疼痛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避免延誤病情。骨膜炎的就診科別首選骨科或運動醫學科,通過體格檢查、血液檢查、梅毒檢查及影像學檢查等可確診。

就醫指征
  • 運動後發現局部的劇烈疼痛、腫脹時,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 外傷後出現局部充血、水腫、疼痛,並伴有全身高熱、寒戰時,應及時就醫。
就診科別

當病人的骨及軟組織出現了紅腫、脹痛、壓痛、運動受限等症狀時,可以去醫院的骨科或運動醫學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疼痛、腫脹等症狀的?
  • 之前是否進行過劇烈的運動?
  • 之前是否有過外傷史?
  • 之前做過什麼檢查,結果如何?
  • 之前是否進行過治療,療效如何?
需要做的檢查

體格檢查

通過體格檢查可以確定病人疼痛的部位、嚴重程度,是否存在腫脹等情況,還可以確定病人是否存在骨折等,對疾病有初步的診斷。

血液檢查

通過血液檢查可以確定病人白血球以及嗜中性白血球的計數,如果出現升高的現象,說明病人存在感染概率偏大。

免疫學檢查

主要是通過檢查可以確定病人是否存在免疫疾病,不排除病人是由於自身免疫疾病所致的骨膜炎。

梅毒血清學檢查

該檢查可以有效的確定病人是否存在梅毒感染的情況,很有可能是由於梅毒感染所導致的骨膜炎出現。

X線檢查

通過該項檢查可以有效的對骨骼進行評估,主要是用來確定病人是否存在骨折的現象,明確以及排除疾病。

磁振造影檢查

通過磁振造影檢查可以更好的確定病人骨骼的情況,明確病人骨骼以及周圍組織等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骨掃描

骨掃描主要是通過注射放射性顯影劑來進行檢查,通過獲取到的圖像,可以確定病人是否患有骨膜炎。

診斷標準

對於有過劇烈運動或外傷史,根據體格檢查、血液檢查、免疫學檢查、梅毒血清學檢查、X線檢查、磁振造影檢查、骨掃描等檢查的結果,可以確定診斷骨膜炎。

鑑別診斷

急性蜂窩性組織炎

急性蜂窩性組織炎是發生在皮下疏鬆結締組織處的炎症,常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多表現為局部的紅、腫、熱、痛,經實驗室血液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可將骨膜炎與急性蜂窩性組織炎相區別。

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熱症狀較輕,可通過免疫學檢查進行鑑別。

急性化膿性關節炎

疼痛、腫脹等症狀主要發生在關節間隙,關節穿刺抽液可確診。

治療

骨膜炎的治療依賴於及時明確的診斷、有效的綜合治療以及合理及時的功能鍛煉,治療主要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等。

治療周期
依據病變嚴重程度、發生部位等,治療周期不盡相同。若症狀較輕,一般2~3天即可恢復,若症狀較重,則治療周期會相應的延長。
一般治療

骨膜炎病人需要進行充分的休息,同時可以進行熱敷、彈力帶裹腿等。

藥物治療

非類固醇類抗炎藥

若無禁忌,可使用非類固醇類抗炎藥消炎、止痛,比如布洛芬、阿斯匹靈等。

廣效性抗生素

如若合併細菌感染,可依據病情合理使用廣效性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拉定等。

手術治療

若發生化膿性細菌感染,需要進行清創引流或外科清創,以促進患處的癒合。

預後

經過合理的治療後骨膜炎病人多數能夠徹底治癒,預後較好。但若是治療不及時或病人不能積極配合病人的治療,則有遺留肌肉萎縮、應力骨折、腦膜炎等後遺症的風險。

能否治癒

如果能夠及時發現、合理治療、有效復檢,骨膜炎是可以徹底治癒的。

能活多久

骨膜炎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後遺症

骨膜炎若未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可能會出現肌肉萎縮、應力骨折、眼瞼外翻、腦膜炎、骨髓炎、死骨等後遺症。

複診

遵醫囑進行複診,複診時大夫會通過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及血液檢查等對病人的恢復情況進行評估。

飲食

骨膜炎的病人在飲食方面無特殊要求,但應注意要合理飲食,保證營養均衡,多食用高蛋白的食物,增加身體抵抗力。

飲食調理
  • 宜清淡飲食,搭配平衡,多食用豆製品、雞肉等高蛋白的食品。
  • 禁忌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辣椒等。

照護

骨膜炎病人的護理依據發病部位不同,護理重點也不盡相同,但都應當注意休息,合理飲食,進行有效的復健訓練。

日常護理
  • 飲食因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清淡飲食,禁忌辛辣。
  • 充分休息,合理復健。
  • 抬高及固定患處,緩解水腫,加速痊癒的過程。
病情監測

需要注意患處水腫、疼痛等症狀是否有減輕,監測病人體溫。若發現體溫升高、寒戰等表現,應及時就醫。

心理護理

緩解病人緊張的心情,讓病人充分了解骨膜炎的病因、治療方法,讓病人能夠配合治療、合理復健。

特殊注意事項
  • 在日常運動之前應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時應在專業人士的陪同下進行。
  • 在恢復期間應當靜養,不宜做劇烈的運動。
  • 在病人復健期間應定期複診,以便及時調整恢復方案。

預防

日常生活中應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受傷後及時進行有效的處理,積極治療原發病等能夠有效的預防骨膜炎,骨膜炎的初期篩檢依賴於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

初期篩檢

骨膜炎的初期篩檢主要依靠局部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

  • 局部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紅、腫、熱、痛。
  • 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X線檢查、磁振造影檢查等,X線檢查可發現骨膜增厚,磁振造影檢查則能清楚的顯示出骨周軟組織的病變情況。
預防措施
  • 合理運動,掌握一定的關於體育運動的知識,比如運動前應合理拉伸,避免一次運動量過大等。
  • 外傷後應進行合理有效的處理,及時清創、就醫,避免進一步發展成為骨膜炎。
  • 健康飲食,增加蛋白質的攝入,以增強抵抗力。
  • 若有原發病則需要積極治療,控制病情,避免病情的進展。
  •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不宜操之過急。
  • 選擇合適的運動場地,比如在草地或運動場鍛煉,不在水泥地奔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