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心搏過速
概述
正常人的心律是由竇房結控制的,竇房結規律地發放衝動,控制著心臟的收縮和舒張,稱之為竇性心律。當竇性心率≥100次/分時,即為竇性心搏過速。竇性心律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生理刺激,如運動或病理刺激,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都可引起竇性心搏過速。此外,不同人群心率的峰值上限也不一樣。如嬰兒的平均心率在110~115次/分,兒童和成年人的安靜心率在65~85次/分。絕大部分情況下,竇性心搏過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通過心率的增快,增加心臟每分鐘的泵血量,維持機體的需要。
- 就診科別:
- 心內科
- 英文名稱:
- sinus tachycardia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血栓、心臟衰竭
- 治療周期:
- 需根據病情而定
- 臨床症狀:
- 心悸、胸悶、頭暈、眩暈
- 好發人群:
- 工作壓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中青年,體質較差及有貧血、甲狀腺亢進的人群
- 常用藥物:
- 美托普洛、 Verapamil 、伊伐布雷定
- 常用檢查:
- 血液常規檢查、心肌酵素學檢查、心電圖檢查、心臟超音波、甲狀腺功能、血糖
生理性竇性心搏過速
常見的心搏過速,成人竇性心律超過100次/分,與心理、情緒激動或藥物水平一致。
不適當竇性心搏過速
該類型少見,也稱為陣發性竇性心搏過速。
病因
竇性心搏過速的發生常是人體對各種刺激或疾病的反應。常見的刺激有激烈運動、情緒激動、吸菸、飲酒、喝茶和咖啡等;常見的疾病有發熱、貧血、失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藥物也可以引起竇性心搏過速,如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阿托品、咖啡因等;突然停用β受體阻斷劑,也會引起反跳性的心搏過速。
- 由於能夠興奮心肌細胞的激素作用於心肌細胞,引起竇性心搏過速,最常見的是甲狀腺機能亢進。
- 人體的發熱狀態可以引起竇性心搏過速,體溫每升高1℃,心率增加每分鐘10~15次/分。
- 各種類型的貧血,由於貧血狀態,要用更少的紅血球來帶足夠的氧,只能靠加快心率來代償。
- 體內存在感染,特別是肝臟和肺等血供豐富部位的感染。
- 急性心肌炎可以導致竇性心搏過速,這種情況下,如果排除體溫干擾因素,竇性心率越快,提示病情越重,這還與病人基礎心率的的快慢有一定關係。
- 各種心臟疾病,如冠心病包括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急慢性心包炎、各種心肌症、心臟瓣膜疾病等,皆可以引起竇性心搏過速。
- 低血壓或者休克狀態,往往發生竇性心搏過速。
- 嗜鉻細胞瘤分泌的兒茶酚胺,可引起竇性心搏過速。
- 其它刺激或者影響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的疾病,都可以引起竇性心搏過速。
- 手術後或者昏迷後容易出現竇性心搏過速。
- 藥物使用不當:擬交感神經藥物如麻黃素、腎上腺素;副交感神經阻斷藥物,如阿托品、咖啡因、甲狀腺素、苯丙胺等均可引起心搏過速。
生理改變
如體位改變、體力活動、食物消化、情緒焦慮、妊娠、興奮、恐懼、激動、飲酒、吸菸、飲茶等,都可使心率增快。此外,年齡也是一個因素,兒童心率往往較快。
- 自律性竇性心搏過速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常見於工作壓力大,易精神緊張或焦慮,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中青年,以及出現發熱、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休克、心肌缺氧、充血性心臟衰竭等情況的人群,長期服用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藥物的人也易患本病。
- 不適當的竇性心搏過速在年輕女性中常見,約占發病總數的90%,少數有家族傾向。平均發病年齡26~50歲,多在20~35歲。
- 竇房結折返性心搏過速可見於任何年齡,好發年齡在40~60歲。常見於老人,男性較多,約占60%。
- 工作壓力大,易精神緊張、焦慮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中青年。
- 出現發熱、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休克、心肌缺氧、充血性心臟衰竭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
- 年齡多在20~35歲竇房結結構異常的年輕女性。
- 年齡在40~60歲的老年男性,具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
症狀
竇性心搏過速根據心率的快慢,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輕者無明顯症狀,隨著心率的增快,可出現心悸、胸悶、眩暈、頭暈等症狀,甚至誘發心肌缺氧,出現胸痛的症狀。
生理性竇性心搏過速
頻率通常逐漸加快,再逐漸減慢至正常,心率一般在100~180次/分,有時可高達200次/分。病人大多感覺心悸不適,其他症狀取決於原發疾病。
不適當竇性心搏過速
主要症狀為心悸,也可有頭暈、眩暈、先兆暈厥、胸痛、氣短等不適表現。輕者可無症狀,只是在體格檢查時發現;重者活動能力受限制。
部分病人可出現持續性呼吸困難,或誘發其他心律失常或心絞痛。
血栓
竇性心搏過速可導致中風或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上升,進而併發血栓。
心臟衰竭
竇性心搏過速病人心臟無法泵出足夠的血液,可導致心臟衰竭。
看醫
竇性心搏過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情緒、活動、體溫及身體是否處於疾病狀態等,心外疾病以及心臟病變均可影響竇性心律的頻率。若竇性心搏過速是一過性的或者由於活動、情緒激動等其他因素造成的,而休息後就能恢復正常,則不需要特別關注。如果心搏過速是一直存在,而且跟身體活動等因素無關,則需要注意並進一步就醫處理。
- 對於高危人群,定期體檢非常有必要,重視體檢中的心血管疾病檢查。無論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體檢中出現心臟器質性病變,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在體檢或其他情況下發現心肌缺氧、心肌炎時,應及時就醫。
- 已經確診竇性心搏過速的病人,若出現胸痛、呼吸功能不全、休克,應立即就醫。
-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去心內科就診。
- 若病人出現其他嚴重不適反應或併發症,例如呼吸困難等,可到急診科就診。
- 運動、喝咖啡等行為是否會誘發或加重症狀?
- 胸痛是一過性還是持續的?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心悸、氣短、胸悶、頭昏、乏力等)
- 家庭成員是否出現過類似症狀?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查體
醫生對病人進行全身的體格檢查,可以查找病因並對心臟有詳細的評估。
血電解質及腎功能
評估血電解質和腎功能的情況。
長程心電圖
能夠記錄全部的異常電波,對心臟病的診斷提供精確可靠的依據。
CT
可提供更為精確的心臟橫斷面影像。
冠狀動脈照影
可顯示潛在的血管梗阻或異常。
磁共振檢查
磁共振檢查對於一些心臟局限性肥厚的病人,具有確診意義。
竇性心搏過速可通過心率及心電圖表現進行診斷。
生理性竇性心搏過速
臨床上竇性心搏過速均呈逐漸增快和逐漸減慢的改變,心率一般在100~180次/min,有時可高達200次/min。心電圖顯示竇性型P波,頻率>100次/min,P-R間期0.12~0.20s(老人可達220ms)。每個P-P間期可有輕度變化,P波形態正常,但振幅可變大或高尖。
不適當竇性心搏過速
不適當竇性心搏過速的診斷有賴於有創性或無創性的檢查。
- 動態心電圖提示病人出現持續性竇性心搏過速(心率超過100次/min),這種心率顯著的增快有別於正常人活動狀態下的心率及夜間的正常心率。
- 心搏過速(和症狀)是非陣發性的。
- P波的形態和心內激動順序與竇性心律時完全一致。
- 排除繼發性竇性心搏過速(如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生理失衡等)。
陣發性房性心搏過速
陣發性房性心搏過速的P波頻率多為100~180次/分,大多在160次/分左右。而竇性心搏過速的P波頻率多在140次/分以下,很少超過150次/分,並易受運動、站立、進食、情緒激動、臥床、休息、呼吸(深吸氣使心率加快、深呼氣可使心率減慢)等因素的影響,而陣發性房性心搏過速則不受上述因素的影響。
竇房結折返性心搏過速
竇房結折返性心搏過速是一種突發突止的陣發性折返性心律失常,與竇性心搏過速不同,兩者可通過電生理檢查鑑別。
治療
生理性的竇性心搏過速無需特殊治療,只需要去除誘發因素即可,比如退熱、避免吸菸、避免喝大量咖啡和濃茶;病理性的竇性心搏過速一般不必針對竇性心搏過速本身進行治療,主要是治療導致竇性心搏過速的原發疾病,如甲狀腺亢進、貧血等,同時去除誘發因素。
β受體阻滯劑
美托普洛是首選的治療藥物,但其是否帶來獲益仍然存疑。有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嚴重外周動脈血管狹窄、支氣管氣喘的病人不能使用此類藥物,服用此藥有可能出現頭暈、乏力、疲勞感,一般為暫時性的,一週以後會緩解,用藥時需要關注血壓變化。
非二氫吡啶類鈣阻斷劑
如 Verapamil 、地爾硫䓬,亦對竇性心搏過速有效。此藥有一定的降壓作用,用藥時需要關注血壓,心搏過緩、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的病人禁用。
竇房結抑制劑
β受體阻斷劑和非二氫吡啶類鈣阻斷劑無效時,可選用選擇性竇房結抑制劑。伊伐布雷定是最近幾年上市的新藥,可以特異性的減慢竇房節自身頻率。但肝功能不全、不穩定型心絞痛、低血壓病人禁用,此藥可以聯合β受體阻斷劑使用。
心臟射頻消融術
射頻消融術是一種將探針通過血管到達心臟特定部位,釋放射頻電流,導致局部心內膜和內膜下心肌發生凝固性壞死的操作。主要用於藥物治療無效或症狀明顯的頑固性不適當竇性心搏過速病人,可採用改良竇房結的射頻消融治療。在竇性心搏過速的病人當中,主要是通過射頻讓竇房結特定的部位發生壞死,進而減少竇房結衝動的發放。
預後
大多數自律性竇性心搏過速的預後良好,大多數病人在隨訪一年後症狀得到了改善,超過1/3的病人不再符合姿勢性心搏過速的診斷標準。不適當性竇性心搏過速目前無相關的數據論證預後情況,但是目前偏向於預後跟姿勢性心搏過速一樣。
病因可控制,且經過有效規範的治療,多可治癒。
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自律性竇性心搏過速病人原發疾病治療剛開始,至少每3個月複查一次;達到治療目標,如血壓控制住之後,可6個月複查一次。
飲食
生理狀態下的竇性心搏過速病人避免誘因即可,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種營養物質,合理控制總熱量,合理營養物質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忌食辛辣、溫熱食物,慎食肥甘油膩之品。
忌辛辣食品
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熱,使內臟熱毒蘊結,出現焦慮、失眠等症狀,從而使本病症狀加重。
忌海鮮發物
魚、蝦、蟹等腥膻之品會助長濕熱,食後能使尿酸、膽固醇增加,不利於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故應忌食。
忌甜膩食物
油膩食物如豬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點心等,這些食物有助濕增熱的作用,會升高血壓,對心臟造成負擔,並影響治療效果。
忌菸酒
這是由於菸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動脈血與氧的結合力減弱,酒能助長濕熱,故應當禁忌;同樣,含酒飲食如酒釀、藥酒等均不宜飲用。
宜多食用含維他命B豐富的食物
例如小麥、高粱、芡實、蜂蜜、豆腐、雞肉、韭菜、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鮮蔬菜。
照護
竇性心搏過速病人的護理以促進病人精神恢復正常並保持穩定,血糖、血脂正常或維持理想水平為主,還需避免發生感染或在感染發生時能被及時發現和處理等。
口服用藥
了解各類降糖、降壓、降脂藥物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正確服用。
運動
在心血管疾病病人的管理中占重要地位,尤其對肥胖的病人,有助於控制血糖、血脂和體重。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開展運動,不要激烈運動,循序漸進,並長期堅持。
心電圖、血壓監測
病人可使用家用心電圖機、可攜式血壓儀在家進行自我心電監護、血壓監測,主要監測心率、血壓,並進行記錄。
病人應注意避免服用可能升高心率的藥物,比如硝苯地平等鈣離子通道阻斷劑,有反射性的心率增快作用。
預防
對初次發生竇性心律過速者,應徹底檢查有無原發性器質病變並治療;檢査有無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等,及時發現並治療。
由於病理性竇性心搏過速病因多變,目前還沒有特異而有效的預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預防疾病發生,或避免疾病進一步加重有益處。
- 經常運動,防止肥胖,目前認為低強度、持續時間長的運動有慢跑、游泳,避免久坐不動。爭取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鐘以上的中等量運動,建議將體重指數控制在24左右。
- 避免激烈運動、情緒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