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手部濕疹

概述

手部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炎症反應,病人自覺癢,皮損為多形性,有滲出傾向,慢性期皮損增厚,易反覆發作。臨床上凡是具備了手部搔癢、紅斑、丘疹、水泡、脫屑、肥厚等特點,以及有滲出和融合傾向的皮疹,均可以診為手部濕疹。

就診科別:
皮膚科
英文名稱:
Hand eczema
疾病別稱:
主婦手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治療周期:
長期間歇性治療
臨床症狀:
結痂斑、局限性紅斑、深在的小水泡
好發人群:
家庭主婦、有家族史者、特殊職業人群
常用藥物:
皮質類固醇類激素、 Tacrolimus 軟膏、 Tazarotene 凝膠
常用檢查:
特異性IgE抗體檢查、特異性IgG抗體檢查、斑貼試驗
疾病分類

根據皮損表現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水泡型手部濕疹

即汗皰疹,常伴手部多汗,夏日較多見,損害多為小水泡,對稱發生於手掌,干後脫皮,有不同程度的搔癢。

角化過度型手部濕疹

以掌部及手指掌側片狀皮膚肥厚,脫屑,皸裂為主要表現。

指間濕疹

多發生於女性,濕疹局限於指尖、指腹。

乾裂型手部濕疹

病人手部皮膚角質層增生、肥厚,可發生皸裂。

病因

手部濕疹的病因非常複雜,尚不明確,可能由某種內部或外部原因引起,也可能是多種內部或外部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內部原因可能和免疫功能異常、內在疾病等有關,外部因素可能與過敏,溫度、濕度變化,微生物侵襲等有關。

主要病因

內部因素

如免疫功能異常和內在疾病,如內分泌疾病、營養障礙、內臟功能異常、腫瘤等,均可能引發或加重手部濕疹。遺傳性、獲得性皮膚結構異常或功能缺陷也容易引發手部濕疹。此外,精神緊張、失眠、勞累、情緒變化等也可以導致濕疹的發生和加重。

外部因素

外因與生活環境、氣候、飲食、感染等因素相關,如日光中的紫外線,寒冷、炎熱、乾燥、多汗、動物皮毛、化學物品、化妝品、皮膚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食辛辣刺激類食物等均可引發濕疹。

流行病學

手部濕疹1年的患病率高達10%,女性病人明顯多於男性,病人年齡主要以青壯年為主,青壯年病程較短、搔癢程度輕。

好發人群

家庭主婦

手部濕疹好發於家庭主婦,病因尚不完全明確,考慮與免疫力低下、經常長時間接觸冷水刺激有關。

有家族史者

由於此病具有一定遺傳性,故存在家族史的人群比普通人更易過敏,患上濕疹。

喜食刺激性食物者

此病也會受到飲食因素影響,故喜歡食用辛辣、油膩食物的人群也易發生手部濕疹。

特殊職業人群

部分在化工廠、印刷廠等處工作,長期接觸刺激性物質的人群,手部也易出現濕疹。

症狀

手部濕疹自覺症狀為程度不等的搔癢,一般沒有系統症狀。皮損常發生於掌中部及指掌側,皮膚乾燥、角質增生、皸裂。有時手部濕疹還會伴有指甲的營養不良等表現,手指也可出現皸裂、水泡等。

典型症狀
  • 好發部位:手部濕疹是濕疹的一種,好發於指背、指端、掌面以及手背部的濕疹。
  • 特徵性皮損:多呈亞急性或者慢性,表現為小片境界不明顯的結痂斑,表面常有水泡,發於掌部的濕疹有局限的紅斑,邊界是不清楚的,可見有深在的小水泡、丘疹及浸潤、肥厚。
其他症狀
  • 指甲營養不良:手部濕疹有時候還伴有指甲營養不良的表現,指甲有變厚的情況,並且伴有甲周皮膚腫脹。
  • 手指皸裂:在患處皮膚會出現小丘皰疹,並且有浸潤、肥厚等皮損發生。

看醫

手部濕疹症狀較明顯,病人一旦發生手部皮膚搔癢、長有皰疹,並有炎性滲出等情況時應及時就醫,查明病因、明確診斷。輕度濕疹可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控制和治癒,避免拖延病情,造成手部濕疹的遷延不愈。

就醫指征

手部出現搔癢、紅斑、丘疹、水泡、脫屑、肥厚等症狀,有滲出及融合傾向的皮疹,應及時就診。

就診科別

手部濕疹病人一般就診於皮膚科。

醫生詢問病情
  • 手部有搔癢感嗎?
  • 手部是否長了皰疹、紅斑或丘疹?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
  • 手部是否長期接觸冷、熱刺激?
  • 是否對某些食物有既往過敏史?
需要做的檢查

特異性IgE抗體檢查

檢查包括蟎蟲、花粉、部分食物、貓狗皮屑以及黴菌等,有助於發現其特應性,排除真菌感染。

特異性IgG抗體檢查

主要檢查病人對某些食物是否存在過敏現象。

斑貼試驗

將一些接觸性的過敏原試劑放於斑貼紙上,貼在病人後背,48小時後去除,觀察對應皮膚位置有無發紅、搔癢的症狀,從而確認過敏原。

診斷標準

臨床上凡是具備了手部搔癢、紅斑、丘疹、水泡、脫屑、肥厚等特點,有滲出及融合傾向的皮疹,均可以診為手部濕疹。

鑑別診斷

手部癬

手部濕疹好發於手指和掌面,皮損性質為多形性、易滲出、境界不明、分布對稱,甲損害較少見並且真菌檢查為陰性。而手部癬好發於掌面或手指間,皮損性質為深在性水泡,無紅暈,領圈狀脫屑,境界清楚,常單發,甲損害存在有甲增厚、污穢及脫落,真菌檢查為陽性。

治療

手部出現濕疹,病人應該要避免可疑的因素,比如避免物理、化學、食物等各種不良的刺激,減少不利的誘發因素,及時治療。治療最常用的就是通過口服給藥的途徑,需要病人及時去醫院做檢查,明確診斷後由醫生指導具體用藥治療。

治療周期
手部濕疹病情較輕者,經過3~7天用藥治療一般可以痊癒,病情遷延不愈者需長期治療。
一般治療

手部清潔

清潔後需經常用保濕劑,避免接觸清潔劑、洗滌劑,如肥皂等。

手部乾燥

出現輕度紅斑脫屑時及早治療,應用保濕霜或潤滑油。

手套的應用

一般乙烯基手套保護可避免化學品的接觸,但有些人對它過敏,又需作粗活,可在乙烯手套或皮手套內襯白棉手套,可吸收手部汗液,以便更好防護。

藥物治療

局部用藥

皮質類固醇類激素

是治療手部濕疹的首選用藥。根據皮損類型選擇相應的外用藥物及劑型,局部封包可增強藥物的吸收。

Tacrolimus 軟膏

為外用免疫調節劑,亦被用於手部濕疹的治療。可作為職業性手部濕疹的有效治療選擇,從而減少外用皮質類固醇的使用。

A酸類

新近研究表明,A酸類(1% Tazarotene 凝膠)對手部濕疹也有一定的療效。

皮損內注射

皮損內注射A型肉毒桿菌毒素和局部糖皮質類固醇一起用於汗皰型的手部濕疹治療,能顯著地改善臨床症狀。

系統用藥治療

難治型手部濕疹可以考慮酌情使用 Thiopurine 、胺甲蝶呤、環孢菌素、維他命A酸類及短期口服皮質類固醇等藥物。

手術治療

該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物理治療

PUVA和UVB對手部變應性接觸性皮膚炎、出汗不良的濕疹、角化過度型濕疹有效。

中醫治療

將中藥製作成洗劑、油劑、糊劑、散劑、軟膏、硬膏等劑型,使用方便,增強了病人的治療依從性,在改善症狀、減少復發、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預後

手部濕疹可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質量,長期刺激下易出現遷延難愈,經過較長期治療最終可達到治癒,輕症時短期內可治癒,並不危及病人生命。

能否治癒

輕症手部濕疹3~7天內可治癒,嚴重的手部濕疹則需要更長時間的治療,但一般都可治癒。

能活多久

手部濕疹並不危及病人生命,可與無病症的正常人存活時間相同。

複診
  • 起始治療時,病人需要一周後來複診,觀察用藥方案是否有副作用。
  • 治療後期,可以一個月來複診一次,醫生檢查病人皮損恢復情況,根據具體情況再行處理。

飲食

手部濕疹病人應注意加強營養,多食新鮮蔬菜、水果,注意營養搭配。多吃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積極補充優質蛋白,如動物瘦肉、動物肝臟、牛奶等。

飲食調理
  • 手部濕疹病人禁忌辛辣食物、油膩食物,忌海鮮、忌酒,急性期忌牛羊肉,不要食用過度刺激性食物,包括太酸、太冷、太辣等食物。
  • 建議在飲食方面宜積極補充優質蛋白,可以選擇動物瘦肉、動物肝臟、牛奶等,食用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 病人應該關注是否有過敏的因素,可以去醫院皮膚科完善過敏原檢測,針對性避免食用和接觸過敏原。對於芒果、榴槤、奇異果、鳳梨、桃子過敏的人群比較多,應該特殊注意,儘量吃應季的當地水果。
  • 濕疹發病期還是應該以清淡飲食為主,合理治療及控制飲食即可。

照護

病人應注意避免進食引起過敏的食物,或接觸引起過敏的動物,保持心情愉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手部濕疹病人還應避免接觸刺激性事物,如過涼、過熱的水,較強酸性或較強鹼性的液體等。

日常護理

此類病人的護理主要以家庭護理為主,病人應減少洗碗、洗衣服等家務勞動,避免冷、熱水的長期浸泡刺激及洗潔精、洗衣液的化學刺激,加強日常生活的防護。

特殊注意事項

當病人從事高風險職業,如在化工廠工作時,應儘量請假休息,待病情緩解後再在嚴密的手部防護下恢復工作。

預防

手部濕疹的預防方面需要注意的是避免接觸過敏物質,手不要長期浸泡在冷、熱水裡,不要接觸過多刺激,保持身心舒暢,增強自身免疫力,避免勞累。另外,病人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勤換衣物,避免搔抓皮損處。

預防措施
  • 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要規律,注意勞逸結合。
  • 飲食宜清淡而富於營養,忌食海鮮發物及腥辣食物,如酒、羊肉、煙、魚、蝦等食品。平時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
  • 衣著宜寬鬆以減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纖及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
  • 過敏性體質或有過敏性家族史者,要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日曬、搔抓等,儘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換衣服,使皮膚保持清潔,忌用熱水、肥皂等刺激性較強的洗滌劑清洗患處,儘量避免用手指搔抓局部患處,並保持情緒安定,切勿焦慮、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