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型銀屑病
概述
尋常型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易復發的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膚病,是免疫介導的多基因遺傳性皮膚病。尋常型銀屑病的皮損可發生於全身各處,以四肢伸側(特別是肘部、膝部)和骶尾部最為常見,常呈對稱性。典型皮損邊界清楚,但不同部位的皮損有所差異,如腋窩腹股溝等皮膚褶皺處皮損不典型。
- 就診科別:
- 皮膚性病科
- 英文名稱:
- psoriasis vulgaris
- 疾病別稱:
- 牛皮癬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是
- 併發疾病:
- 無
- 治療周期:
- 數周到數月
- 臨床症狀:
- 紅色丘疹、紅色斑塊、束狀發、頂針狀甲
- 好發人群:
- 有遺傳史者、高代謝症候群病人
- 常用藥物:
- Calcipotriol 軟膏、阿維A膠囊、雷公藤多苷、 Adalimumab
- 常用檢查:
- 刮屑試驗、組織病理學檢查
病因
尋常型銀屑病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是免疫介導的多基因遺傳性皮膚病,多種因素如環境、外傷、感染、情緒及藥物等均可誘導易感病人發病。
遺傳因素
流行病學資料等均支持銀屑病的遺傳傾向,約20%銀屑病病人有家族史,近年來的研究也支持遺傳因素對銀屑病發病的影響。
免疫因素
近年來的研究越來越證實,銀屑病是免疫因子參與的一種疾病。尋常型銀屑病皮損處淋巴球、單核球浸潤明顯,尤其是T淋巴球和樹突狀細胞,在表皮或真皮浸潤為銀屑病的重要病理特徵,表明免疫系統參與該病的發生和發展。
感染因素
感染會誘發銀屑病,HIV感染也可加重銀屑病。
精神因素
精神緊張、應激事件會誘發以及加重尋常型銀屑病。
其他因素
最易促發或加重銀屑病的因素是外傷手術、妊娠、肥胖、酗酒、吸菸和某些藥物作用等。
尋常型銀屑病的發病率在世界各地差異很大,與種族、地理位置、環境等因素有關。與歐美等國家1%-3%的發病率相比,我國銀屑病的發病率較低,為0.123%。由於人口基數較大,我國銀屑病病人絕對數較多,達數百萬,北方多於南方。銀屑病病程呈慢性,易復發,多數病人冬季復發或加重,夏季緩解。
有遺傳病史的病人
尋常型銀屑病有一定的遺傳傾向,有家族史的病人發病率較高。
高代謝症候群的病人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病人更易患銀屑病。
症狀
尋常型銀屑病初起皮損為紅色丘疹或者斑丘疹,逐漸擴展為境界清楚的紅色斑塊,可呈多種形態,上覆厚層銀白色鱗屑。皮損可發生於全身各處,但以四肢伸側,特別是肘部、膝部和骶尾部最為常見,常呈對稱性。
滴蠟現象
若刮除皮損最上層的銀白色鱗屑,可觀察到鱗屑成層狀的特點,就像在刮除蠟滴一樣。
薄膜現象
刮去皮損處銀白色鱗屑可見淡紅色發光半透明薄膜。
Auspitz征
剝去皮損的薄膜可見點狀出血。
同形反應
進行期時舊皮損無消退,新皮損不斷出現,皮損浸潤炎症明顯,周圍可有紅暈,鱗屑較厚,針刺、搔抓、手術等損傷可導致受損部位出現典型的銀屑病皮損,稱為同形反應或同形現象。
束狀發
頭皮皮損鱗屑較厚,常超出髮際,頭髮呈束狀。
頂針狀甲
甲受累多表現為「頂針狀」凹陷。
搔癢
病人多自覺不同程度搔癢。
看醫
當病人發現身上有典型的尋常型銀屑病的皮損,如紅斑或紅點上覆厚層銀白色或灰白色鱗屑,及時就診。
- 當發現皮膚出現銀屑病類似皮損的情況,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當皮膚出現紅斑丘疹鱗屑,刮下鱗屑出現滴蠟現象、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時請及時就醫。
- 當皮損面積過大,進展迅速,嚴重影響到正常生活的情況應及時就醫。
- 優先考慮去皮膚科。
- 若病人出現其他嚴重不適反應或併發症,如呼吸困難等,可到相應科別就診,如呼吸內科等。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皮損呈紅斑丘疹鱗屑樣,伴搔癢、皮損的分布部位等)
- 是否有家族史?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扁桃腺炎等)
- 疾病的變化有沒有季節特點?
- 有沒有關節的腫脹、疼痛或活動受限?
- 是否曾經出現過膿皰?是否出現過全身的紅斑?
- 曾經使用過什麼治療?
- 是否有長期服用的藥物?
刮屑試驗
用鈍器輕刮皮損,可刮下厚層銀白色鱗屑,刮除鱗屑後可見淡紅色發光半透明薄膜,剝去薄膜可見點狀出血,即可確診為尋常型銀屑病。
皮膚組織病理
角質層融合性角化不全,顆粒層減少,棘層增厚,真皮淺層微血管擴張充血,周圍可見淋巴球、嗜中性白血球浸潤。
尋常型銀屑病的診斷主要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如紅色斑塊或斑點,邊界清楚,上覆厚層銀白色或灰白色鱗屑,刮屑後有淡紅色半透明薄膜,繼續刮除會有點狀出血,即可診斷為尋常型銀屑病,有時需要組織病理檢查明確診斷。
脂漏性皮膚炎
皮損為邊緣不清的紅斑,上覆細小的黃色油膩鱗屑,毛髮可稀疏、變細、脫落,但無束狀發。
頭癬
皮損上覆灰白色糠狀鱗屑,有斷髮及脫髮,易查到真菌,多見於兒童。
二期梅毒疹
有不潔性交和硬下疳史,典型皮損為掌趾部銅紅色、浸潤性斑疹或斑丘疹,梅毒血清反應陽性,根據梅毒血清反應可鑑別。
扁平苔蘚
皮損為多角形扁平紫紅色丘疹,可融合成鱗屑性斑塊,表面無明顯鱗屑,黏膜常受累。
慢性濕疹
與發生於小腿、前臂伸側及骶尾部的肥厚性銀屑病皮損進行鑑別。濕疹往往有劇烈搔癢,皮膚苔蘚樣變,搔抓後有滲出結痂。
治療
尋常型銀屑病的治療採用局部用藥、光療,必要時配合系統用藥的辦法,而本病治療只能達到近期療效,不能防止復發。
了解可能或確定存在的誘因,並注意及時消除,如增強免疫力,避免感冒、外傷及感染,放鬆心情,戒菸戒酒,維持健康的體重,謹慎用藥等。
外用藥物治療
糖皮質類固醇軟膏
療效明顯,應注意大面積長期應用強效或超強效製劑可造成皮膚屏障的損傷。
A酸霜劑
A酸類藥物和糖皮質類固醇聯合應用可提高療效。
維他命D3衍生物
如 Calcipotriol 和 Tacalcitol ,通常與糖皮質類固醇軟膏聯合採取序貫療法,但 Calcipotriol 不宜用於臉部及皮膚皺褶部。
角質促成劑
如焦油製劑、蒽林軟膏、10%~15%喜樹鹼軟膏、水楊酸軟膏等,對於銀屑病的治療效果也很好。
系統藥物治療
A酸類藥物
如阿維A口服,主要用於膿皰型銀屑病,重度的尋常型銀屑病也可選用。
免疫抑制劑
常用的有胺甲蝶呤、雷公藤多苷,主要適用於紅皮病型、膿皰型、關節病型銀屑病,少數重度尋常型銀屑病也可選用。
抗生素類藥物
常用於急性點滴型銀屑病,或伴感染的進展期的斑塊型尋常型銀屑病。
生物製劑
常用的生物製劑包括 Alefacept 、 Etanercept 、英夫利昔單抗、 Adalimumab 、 Ustekinumab ,主要適用於治療銀屑病性關節炎和中重度銀屑病。
尋常型銀屑病以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為主,通常無需手術。
如光化學療法(PUVA)、UVB光療(特別是窄譜UVB)、308nm準分子雷射、浴療等對於尋常型銀屑病有較好的療效,尤其適合有冬重夏輕特點的病人。
根據中醫辨證,給予清熱涼血、涼血活血、活血化瘀等中藥。
預後
尋常型銀屑病對身體影響不大,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能夠緩解銀屑病症狀,維持正常的生活質量,但是易復發。
尋常型銀屑病只能消除症狀,維持正常的生活質量,一般不容易完全治癒。
當皮損復發時需要及時就診,根據皮損情況進行處理。
飲食
- 少吃辛辣的食品,辛辣食品容易導致加重皮膚炎症反應,並加重病人搔癢程度。
- 少吃甜食和油膩食物。
- 忌菸酒,菸草中的尼古丁可使動脈血與氧的結合力減弱,而銀屑病病人服用藥物過多,可能含有抗生素,不宜飲酒。
- 宜多食用粗糧,如小麥、高粱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鮮蔬菜。
照護
尋常型銀屑病病人應注意皮損部位的清潔,以免感染,不要過分緊張,以免加重病情。生活中注意不要受到磕碰等外傷,以免加重病情。
- 了解各類藥物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遵醫囑正確服用。
- 日常注意保持皮損處的衛生,注意預防感染。
- 釋放壓力,緩解情緒,通過一些簡單的運動或娛樂來進行放鬆,緩解積攢的壓力,保持平穩的心態。
- 不要搔抓皮膚,防止患處破潰,傷口繼發感染。
- 在室內可以用加濕器,避免空氣乾燥刺激皮膚。
- 適當曬太陽,有利於控制皮疹。
應注意觀察皮損狀態是否有好轉或恢復正常,關注用藥不良反應,有無關節腫脹、疼痛,若出現進行性加重或新增皮疹,應及時就醫。
部分病人因形象受到影響,從而出現自卑心理,應寬慰病人放鬆心情,以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疾病,有助於疾病的緩解與恢復。
預防
對於尋常型銀屑病的預防,應注意適當鍛煉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避免感冒以及受到外傷,注意放鬆心情,及時的釋放壓力。對於有家族史的人來說,更要注意觀察自身皮膚皮損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就診。
- 合理膳食,營養要全面均衡,不要挑食、偏食等。
- 健康生活,多鍛煉身體,不要熬夜,每天適當運動,保持健康。
- 避免感冒和外傷,變天時要注意添加衣物,避免著涼感冒,生活中注意避免磕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