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甲
概述
嵌甲是甲板的側緣長入附近軟組織內,引起局部組織發生炎症的疾病。嵌甲是一種常見疾病,絕大多數嵌甲發生於足拇趾甲,尤其以外側多見(約為內側的3倍),部分病人足拇趾雙側嵌甲或雙拇趾雙側嵌甲。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炎症期、膿腫期和肉芽腫期。此病一般進行保守治療,部分病人也可進行手術治療,經積極治療後,通常預後良好。
- 就診科別:
- 手足外科、皮膚科
- 英文名稱:
- ingrown nail
- 疾病別稱:
- 內生甲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甲溝炎
- 治療周期:
- 短期治療
- 臨床症狀:
- 甲側緣嵌入甲溝、疼痛
- 好發人群:
- 穿鞋不當者、足部畸形者、長時間站立者
- 常用藥物:
- 苯酚溶液、三氯醋酸溶液、抗生素
- 常用檢查:
- 體格檢查、血液常規、凝血檢測、超音波、X線、組織病理學檢測
炎症期嵌甲
症狀輕微,僅表現為疼痛。
膿腫期嵌甲
繼發感染可出現紅腫、疼痛、流膿。
肉芽腫期嵌甲
長期反覆刺激肉芽腫形成,周圍組織增生肥大。
病因
嵌甲病因多樣,主要包括趾甲修剪不當、穿鞋不當、足甲畸形、外傷。此外,水腫、遺傳和藥物也可以引起嵌甲。常好發於穿鞋不當者、足部畸形者、長時間站立者。肥胖、妊娠、糖尿病等均可誘發嵌甲。
趾甲修剪不當
修甲時甲側緣參差不齊,修剪得過短、過深導致趾甲刺入甲溝里的軟組織。
穿鞋不當
常發生於愛穿尖頭高跟鞋的年輕女性,鞋子尖擠壓足趾,導致趾甲側緣受壓迫而向甲溝軟組織內生長,鞋子過緊摩擦腳趾使之腫脹,加重嵌甲。
足甲畸形
如先天性腳指外翻、甲營養不良、厚甲症或甲真菌病等。還有遺傳性甲的形狀易出現嵌甲。
外傷
碰撞、擠壓等可導致甲側緣嵌入甲溝軟組織而形成嵌甲。
肥胖
體重過大導致足部壓力大,甲側緣易嵌入甲溝軟組織而形成嵌甲。
妊娠
妊娠女性易出現肥胖、下肢水腫等問題,誘發嵌甲。
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易繼發足甲的感染,誘發嵌甲。
嵌甲是一種常見疾病,因平時多不引起大家重視,目前無流行病學數據。嵌甲發病無明顯年齡、人種、地域差異,在我國青年者發病較多。絕大多數嵌甲發生於足外側拇趾甲。
穿鞋不當者
鞋子過緊或不符合腳型,鞋子尖擠壓足趾,導致趾甲側緣受壓迫而向甲溝軟組織內生長,鞋子過緊摩擦腳趾使之腫脹,加重嵌甲。
足部畸形者
如先天性腳指外翻、甲營養不良、厚甲症或甲真菌病等均可引起嵌甲。
長時間站立者
長時間站立導致足部壓力大,甲側緣易嵌入甲溝軟組織而形成嵌甲。
症狀
嵌甲的典型症狀是甲側緣嵌入甲溝和疼痛,嚴重者可影響日常活動。若出現感染化膿,嚴重者腳趾壞死,細菌毒素入血形成菌血症。嵌甲最常見的併發症是甲溝炎。
甲側緣嵌入甲溝
絕大多數嵌甲發生於足拇趾甲,尤其以外側多見(約為內側的3倍),部分病人足拇趾雙側嵌甲或雙拇趾雙側嵌甲。
疼痛
初期疼痛輕微,一般不引起注意。後期出現感染化膿可導致劇烈疼痛影響生活。
嵌甲病人若出現局部感染化膿,嚴重者甲下膿腫、竇道流膿、甲板脫落、腳趾壞死,細菌毒素入血形成菌血症,表現為患處腫脹、滲液、疼痛伴有全身高熱。
嵌甲為甲側緣嵌入甲溝,容易繼發感染,引起甲溝炎。
看醫
當發現甲側緣嵌入甲溝,伴有疼痛時應及時就診皮膚科,行體格檢查、血液常規、凝血檢測、超音波、X線、組織病理學檢測等檢查明確診斷。注意和皰疹性瘭疽、甲胬肉、逆剝等疾病鑑別。
- 當發現甲側緣嵌入甲溝,伴有疼痛的情況下需要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嵌甲病人出現患處紅腫、疼痛影響活動應及時就醫。
- 確診嵌甲病人出現患處竇道流膿、甲板脫落、伴有全身高熱的情況應立即就醫。
- 優先考慮去手足外科。
- 對於沒有手足外科的醫院可以骨科、皮膚科。
- 什麼時候出現症狀的?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甲側緣嵌入甲溝、疼痛)
- 是否有以下症狀?(如腫脹、滲液、疼痛、發熱)
- 近期有無修剪趾甲、穿鞋不合適、長期站立?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體格檢查
仔細檢查足部有無畸形、趾甲的形狀、生長狀態等,有助於明確診斷。
血液常規檢查
明確有無感染、有無其他疾病。
超音波檢查
正常可見血管通暢,周圍軟組織未見腫物,可排除有無其他血管、軟組織疾病。
X線檢查
明確有無足部畸形等其他疾病。
組織病理學檢測
組織病理學檢測未見異型細胞,以排除有無惡性疾病。
- 趾甲修剪不當、穿鞋不當、外傷等高危因素。
- 嵌甲典型症狀,即甲側緣嵌入甲溝、疼痛。
- 通過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
治療
嵌甲治療方式的選擇與其病因、嚴重程度、有無併發症等因素相關,一般輕症病人選擇保守治療,或者器械治療,對於保守治療失敗的病人可手術治療。
- 去除誘因,了解存在的誘因並及時消除,避免趾甲修剪過短、穿過緊的鞋、長時間運動、站立等。
- 分離甲板和軟組織,可以用脫脂棉、牙線、夾板、膠帶等將甲板和軟組織隔離,防止甲側緣嵌入甲溝。
- 溫肥皂水浸泡清洗,然後用抗生素軟膏塗抹,每日兩次。
- 症狀較輕者,每天用0.5%優碘溶液或者活力碘溶液泡手或腳3~4次,每次浸泡20分鐘。可用75%醫用酒精濕敷,有助於減輕疼痛和腫脹。
苯酚溶液、三氯醋酸溶液
可腐蝕清除嵌入甲板的甲母質及周圍沾黏的肉芽組織,較手術出血少、疼痛小。
部分或全部甲板撕脫術
現在已很少採用,除非病變累及雙側甲襞及甲上皮下方的趾甲,形成環繞趾甲的膿腫適用於此種術式。首先利多卡因行足趾神經麻醉,採用彎月刀將病人的甲周組織分離,彎鉗從甲邊緣入甲下,鉗緊甲緣再次轉動,對病人行部分或全部甲板撕脫。此種手術操作簡單,術後可迅速緩解症狀,但術後出血多、疼痛重、恢復周期長、易復發,術後注意傷口止血和換藥。
部分甲母質去除術
適於經過部分或全部甲板撕脫術失敗復發者。首先利多卡因行足趾神經麻醉,用左手拇指、食指捏緊病人腳趾根部,右手持剪在病人甲溝緊貼肉芽部位自前緣至根部縱向剪開,到皺壁處再用刀尖向下剪到甲根,當出現落空感時,採用刮匙清除相應的甲母質。此種術式損傷大,但不易復發,術後注意傷口止血和換藥。
手術刀切除法
適於中老年病人,因多種原因反覆出現嵌甲。首先利多卡因行足趾神經麻醉,用左手拇指、食指捏緊病人腳趾根部,右手持剪在病人甲溝緊貼肉芽部位自前緣至根部縱向剪開,到皺壁處再用刀尖向下剪到甲根,將甲板做一個1/5的縱向切開,用彎鉗夾住甲板進行有效清除。此種術式較為複雜,恢復時間久,術後臥床休養,注意傷口換藥、消毒。
甲皺壁軟組織切除術
適於嵌甲反覆發生、趾甲先天畸形、有美容需求的病人。首先利多卡因行足趾神經麻醉,根據甲的形狀切除大部分甲褶組織,軟組織矯正後甲溝重新成型,然後通過縫合牽拉使周圍軟組織遠離甲板。此種術式不易復發,不需損傷趾甲,癒合較快,術後注意傷口換藥消毒。
大黃、野菊花、蒲公英、黃柏、木芙蓉
主要是外敷患處,均有消炎、止痛功效。
電乾燥法
將甲板分離刀或止血鉗插入甲板下,用甲鉗或剪刀去除受累刺進肉中的甲邊緣,用電解電火花針凝固切割周圍甲褶組織。此種方法出血少,痛苦小,適於輕症病人。
雷射
將甲板分離刀或止血鉗插入甲板下,利用雷射燒灼周圍甲褶組織。此種方法出血少,痛苦小,適於輕症病人。
器械治療
對於足趾嵌甲引起的長期發作的慢性趾甲甲溝炎,可以藉助無菌組織鉗或者鑷子輕度擴張炎症一側的趾甲,用少許的棉花填塞到擴張的趾甲甲體下,有利於炎症的引流,促進趾甲的抬升,有效改善嵌甲的深埋程度。或者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採用「複合導板技術」在趾甲表面黏貼導板,矯正趾甲的一側彎曲畸形,均可有效緩解慢性趾甲甲溝炎的發作程度。
預後
嵌甲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預後一般較好。嵌甲幾乎都能治癒,且不影響自然壽命,無後遺症。治癒後定期觀察有無甲側緣嵌入甲溝即可。
嵌甲並非為嚴重疾病,病人經積極治療後一般都能治癒。
嵌甲治療後,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
飲食
嵌甲無特殊飲食禁忌,保持正常飲食即可,注意營養均衡和飲食規律,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要戒除菸酒。
照護
嵌甲病人的護理以減輕不適、預防復發為主。日常注意清潔和休息,定期觀察有無甲側緣嵌入甲溝即可,同時也要注意病人的心理疏導。對於合併糖尿病的嵌甲病人,應注意血糖的調控,以免病情惡化。
- 注意病人居住環境、衣物及個人的清潔,勤換洗和消毒。尤其是患處注意換藥和消毒,術後避免沾水。
- 嵌甲病人避免運動、站立時間過長,注意放鬆足部,尤其是術後病人應抬高患肢、臥床休息。
- 拔甲術後如果創口滲出血較多,需要及時到醫院換藥。
在生活中,病人家屬應多關心病人的感受,了解其內心想法,及時進行心理疏導,鼓勵病人說出其不適感以對症治療。
對於合併糖尿病的嵌甲病人,應注意血糖的調控,以免病情惡化。
預防
嵌甲主要是病因預防,避免趾甲修剪過短、穿鞋不當、外傷、長時間運動等。對於高危人群主要通過經常自我觀察初期篩檢。
- 正確修剪趾甲,避免趾甲修剪過短、過深、參差不齊。
- 選擇舒適的鞋子,避免長期穿尖頭高跟鞋、過緊的鞋子。
- 避免長時間運動或站立。
- 控制體重,避免足部壓力過大。
- 足部畸形病人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