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衣原體肺炎

概述

衣原體肺炎是由衣原體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肺炎衣原體是導致衣原體肺炎的主要病原體。衣原體分為沙眼衣原體、肺炎衣原體、鸚鵡熱衣原體及家畜衣原體,引起肺炎的多為肺炎衣原體,偶為鸚鵡熱衣原體所致,可經呼吸道分泌物和飛沫傳播,可存在小範圍流行。肺炎衣原體肺炎易繼發感染,引起呼吸系統損害,嚴重者還可累及循環系統。臨床表現為發熱、寒戰、肌痛、乾咳、非肋膜炎性胸痛、頭痛、不適和乏力、咽喉痛、聲音嘶啞,診斷金標準為從痰、咽拭子、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分離出衣原體。

就診科別:
呼吸內科
英文名稱:
Chlamydia pneumonia
疾病別稱:
沙眼衣原體肺炎、鸚鵡熱衣原體肺炎、肺炎衣原體肺炎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結節性紅斑、甲狀腺炎、腦炎、格林-巴利症候群
治療周期:
多為短期治療,少數重症病人需延長治療時間
臨床症狀:
發熱、寒戰、肌痛、乾咳、非肋膜炎性胸痛、頭痛
好發人群:
新生兒、學齡兒童、少數成年人、合併基礎疾病的老人
常用藥物:
紅黴素、阿奇黴素、左氧氟沙星
常用檢查:
血液常規檢查、病原學檢查、X線拍片
疾病分類

病因

衣原體肺炎主要是由於接觸到到病原菌或者是接觸到其他病人,通過空氣飛沫吸入致病菌後,致病菌進入呼吸道,然後感染肺臟引起的炎症。易感人群為學齡兒童、成人、以及合併基礎疾病的老人,與抵抗力下降等因素相關。

主要病因

肺炎衣原體肺炎

這種疾病主要是因為肺炎衣原體感染引起的疾病,會通過飛沫等傳播,在治療的時候應該注意隔離。

沙眼衣原體肺炎

新生兒出現沙眼衣原體肺炎可能性比較大,一般是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在產道中被母親身體中的沙眼衣原體感染而出現的疾病。如果在出生後,眼部感染了沙眼衣原體,通過鼻淚管侵入到呼吸道,也會誘發沙眼衣原體肺炎的出現。

鸚鵡熱衣原體肺炎

鸚鵡熱衣原體肺炎的病原體寄生在鸚鵡和其它的禽類體內,如果與感染了這種衣原體病菌的禽類密切接觸,或者吸入了鳥糞,接觸了污染的鳥羽毛等,就有可能會出現這種疾病。

誘發因素

抵抗力下降

大約有一半的成年人血清中都有肺炎衣原體lgG抗體,這些攜帶肺炎衣原體的健康人群,一旦抵抗力下降,肺炎衣原體就會開始攻擊身體,在治癒後,病人身體再次出現體質下降的情況,體內的肺炎衣原體抗體也會出現滴度下降,引起衣原體肺炎反覆發作。

原發疾病

與氣喘、冠心病及動脈粥狀硬化的發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發作和惡化有關,如動脈粥狀硬化、冠心病及外周動脈栓塞等心血管病病人,常合併肺炎衣原體感染。

生殖泌尿系統感染

衣原體可黏附在泌尿生殖道的上皮細胞表面的受體上,新生兒由母親生殖道分娩時可感染衣原體。

流行病學

衣原體感染所導致的肺炎不僅有其自身特點,而且還與兒童及成人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係。

  • 衣原體肺炎的發病率在1歲以下和70歲以上的年齡組人群中最高,發病高峰為每年的4~6月。
  • 兒童衣原體肺炎感染無年齡和性別的差異,發病高峰為12月份至次年4月份。
  • 成年男性衣原體肺炎感染率顯著高於女性,40~49歲和70歲以上年齡段發病率最高,感染主要發生在秋末以及春夏季交替期。
傳播途徑

飛沫傳播

通過空氣飛沫的吸入致病菌後,致病菌進入呼吸道,然後感染肺臟引起的炎症,是衣原體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

性接觸感染傳播

這是衣原體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而且隨著性生活頻度和性伴侶的增多,泌尿生殖道衣原體感染率也隨之增加。

間接接觸傳播

這是衣原體感染的一個重要傳播途徑,當接觸了衣原體感染病人用過的毛巾、衣物、浴器、便具等也會感染。

母嬰垂直感染

母嬰沙眼衣原體感染可以通過產道接觸感染、宮內感染及產褥期感染,其中產道接觸感染比較多見。

好發人群

3~22歲的人群

3~22歲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幼稚園和學校、軍隊等,這些地方人口密集,易發生病毒的交叉感染,因此高發。

合併有基礎疾病的中老人

有糖尿病、腦梗塞、冠心病、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的中老年病人易受到衣原體的感染。

新生兒

母親攜帶沙眼衣原體,可在分娩時導致嬰兒感染致病菌,引發沙眼衣原體肺炎。

症狀

衣原體肺炎起病較急,初期表現為發燒、頭疼,典型的呼吸道症狀會出現咳嗽、囉音,以及活動後的呼吸困難、咽喉部腫痛,以及捻發音、噁心、嘔吐等症狀。有的表現為咽炎的症狀,1~3周後可發展為肺炎或者是支氣管炎等,咳嗽會加重,並且還會導致肺外感染的表現,比如中耳炎、關節炎等,本病還會併發甲狀腺炎等病。

典型症狀

沙眼衣原體肺炎

症狀多在生後2~12週出現,起病緩慢,多不發熱或偶有低熱,可有輕度呼吸道症狀,然後出現咳嗽和氣促,吸氣時常有細濕囉音或捻發音,少數有呼氣性喘鳴,約50%患兒同時患有結膜炎或有結膜炎病史。

鸚鵡熱衣原體肺炎

潛伏期6~14天,發病呈感冒樣症狀,常有發熱,咳嗽初期為乾咳,以後有痰,呼吸困難或輕或重。有相對緩脈、肌痛、胸痛、食欲不振,偶有噁心、嘔吐。如為全身感染,可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症狀或心肌炎表現,偶見黃疸,多見肝、脾臟腫大。

肺炎衣原體肺炎

臨床表現無特異性,與支原體肺炎相似。起病慢,病程長,一般症狀輕,常伴咽、喉炎及鼻竇炎為其特點。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消退後,出現乾濕噦音等支氣管炎、肺炎表現,咳嗽症狀可持續3週以上。

其他症狀

部分病人還可表現出耳痛、關節痛、甲狀腺腫大以及頭痛等肺外的表現。

併發症

結節性紅斑

結節性紅斑是一種累及真皮血管和脂膜組織的反應性炎性疾病,常為小腿脛前部皮膚呈紅色或紫紅色類性結節改變。

甲狀腺炎

病人可表現為甲狀腺腫大,並且質地較硬、邊界清楚,還可伴有咽部不適感。部分病人還可表現出甲狀腺的劇烈疼痛,同時伴有全身不適等症狀。

腦炎(森林腦炎)

是由森林腦炎病毒經硬蜱媒介所致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臨床特徵是突然高熱、意識障礙、頭痛、頸強、上肢與頸部及肩胛肌癱瘓,後遺症多見。

格林-巴利症候群(GBS)

格林-巴利症候群是神經系統常見的一種嚴重疾病,主要病變在脊神經根和脊神經,可累及顱神經,與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反應有關,臨床表現為急性、對稱性、弛緩性肢體癱瘓。

看醫

病人出現乾咳、呼吸困難等症狀,要及時去呼吸內科就診。衣原體肺炎主要是結合臨床症狀和相關的輔助檢查以明確診斷,衣原體肺炎主要同肺結核、肺癌等疾病鑑別診斷。

就醫指征
  • 出現乾咳、呼吸困難、胸壁吸氣性凹陷、鼻扇、間歇性呼吸暫停等症狀者應立即就醫。
  • 持續高熱不退者或有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先天性呼吸道畸形、重度貧血、重度營養不良等基礎疾病者,出現肺炎的併發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 胸部X線平片等影像學證實雙側或多肺葉受累或肺葉實變並肺不張、胸腔積水或短期內病變進展者,應立即就醫治療。
就診科別
  • 大多數病人優先考慮去呼吸內科就診。
  • 若病人出現其他嚴重不適反應或併發症,如腦炎、甲狀腺炎等,可到相應科別就診,如神經內科、感染科、甲乳外科等。
醫生詢問病情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發燒、乾咳、頭疼等)
  • 發燒、咳嗽是斷斷續續的還是持續性?
  • 出現症狀至今是否服用過藥物?具體的藥物名稱、服用劑量、服用時間分別是什麼?
  • 服用藥物後症狀是否好轉?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檢查

X線胸部X光片表現

沙眼衣原體肺炎

雙肺廣泛間質和肺泡浸潤,過度充氣征比較常見,偶見大葉實變。

鸚鵡熱衣原體肺炎

從肺門向周邊,特別向下肺野可見毛玻璃樣陰影中間有點狀影。

肺炎衣原體肺炎

無特異性,多為單側下葉浸潤,表現為節段性肺炎,嚴重者呈廣泛雙側肺炎,有少到中等量胸腔積水。

病原學檢查

鼻咽拭子抹片做姬姆薩染色可見病原體呈碘染的胞漿內包涵體,對診斷的敏感性只有35%左右。採用細胞培養作病原體分離,目前認為McCoy細胞培養並用螢光抗體染色是金標準,診斷的敏感性為70%~80%,特異性達90%以上。

血清學檢查

微量免疫螢光法測得單份血清沙眼衣原體(CT)或肺炎衣原體(CPN),特異IgG≥1:512和(或)IgMI≥1:32或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檢查抗體滴度上升≥4倍,提示急性期感染。如IgG≥1:16但<1:512,提示既往感染,再感染者IgG≥1:512或上升≥4倍。

診斷標準

沙眼衣原體肺炎

血清學診斷標準為MIF試驗IgG≥1:512和(或)IgM≥1:32,在排除類風濕因子(RF)所致的假陽性後可診斷為近期感染,雙份血清抗體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也診斷為近期感染。

鸚鵡熱衣原體肺炎

主要根據有關職業史、接觸史及血液和支氣管分泌物做細胞培養發現病原體進行診斷,血清補體結合試驗陽性雖不能區別衣原體的種類,但若結合接觸史仍不失為目前簡便的診斷方法。雙份血清抗體滴度有4倍增加或單次效價在1:64以上,即具診斷價值。目前採用直接免疫螢光法,以單克隆螢光檢測標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

肺炎衣原體肺炎

呼吸道標本培養得到肺炎衣原體,血清肺炎衣原體抗體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變化(增高或降低),同時肺炎衣原體抗體滴度(微量免疫螢光試驗)≥1:32,可明確診斷。血清肺炎衣原體lgG抗體滴度≥1:512或IgM抗體滴度≥1:16(微量免疫螢光試驗)為有意義,應高度懷疑肺炎衣原體感染。

鑑別診斷

肺結核

多有全身中毒症狀,午後低熱、盜汗、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失眠、心悸等症狀。X線胸部X光片可見病變多在肺尖或鎖骨上下,密度不勻,消散緩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內播散,痰中可找到結核桿菌,常規抗菌藥物治療無效,肺結核與衣原體肺炎通過病理檢查中有無結核桿菌來鑑別診斷。

肺癌

常有吸菸史,有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症狀。血白血球計數不高,痰中若發現癌細胞可以確診。可伴發阻塞性肺炎,經抗生素治療後炎症不易消散,或可見肺門淋巴結腫大,有時出現肺不張,必要時做CT、磁振造影、纖維支氣管鏡和痰脫落細胞等檢查,肺癌與衣原體肺炎通過病理檢查中有無癌細胞來進行鑑別診斷。

急性肺膿腫

初期臨床表現相似,隨著病程進展,咳出大量膿臭痰為肺膿腫的特徵。X線片顯示膿腔及液平面,以此來與衣原體肺炎鑑別診斷。

肺血栓栓塞

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靜脈栓塞的危險因素,可發生咳血、暈厥、呼吸困難較明顯,頸靜脈充盈。X線胸部X光片示局部肺紋減少,可見尖端指向肺門的楔形陰影,常見低氧血症及低碳酸血症。D-二聚體、CT肺動脈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氣及肺灌注掃描和磁振造影等檢查可幫助進行鑑別。

非感染性肺部浸潤

需排除非感染性肺部疾病,如肺間質纖維化、肺水腫、肺不張、肺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症和肺血管炎等,這些疾病通過影像學檢查同衣原體肺炎進行鑑別診斷。

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食欲不振、咳嗽、咽喉痛,病情嚴重程度較重。

治療

衣原體肺炎的治療與一般肺炎原則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支持治療、營養治療等。通常是短期治療即可,嚴重可能需延長治療時間。

治療周期
衣原體肺炎治療一般是短期治療,療程通常在2~3週,病情嚴重的病人需要延長相應的治療時間。
一般治療

注意加強護理和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並保持適當室溫及濕度。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長期臥床的病人則需要經常翻身更換體位。煩躁不安可加重缺氧,故可給適量的鎮靜藥物。

藥物治療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紅黴素

衣原體肺炎的抗生素應首選紅黴素,口服連用两週。重症或不能口服者,可靜脈給藥。眼淚中紅黴素可達有效濃度,還可清除鼻咽部沙眼衣原體,可預防沙眼衣原體肺炎的發生。

羅紅黴素或羅力得

需連用两週,如在第一療程後仍有咳嗽和疲乏,可用第二療程。

阿奇黴素

是一種氮環內脂類抗生素,結構與大環內脂類抗生素相似。每日口服,療程短。

甲紅黴素

在體外對肺炎衣原體內脂類藥物治療肺炎衣原體感染與紅黴素同樣有效。

喹諾酮類抗生素

可以用左氧氟沙星、 Moxifloxacin 等,但不推薦兒童使用。

手術治療

該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其他治療

營養治療

衣原體肺炎的病人除了一般治療外,還應該注意調節飲食,可以多吃一些潤肺清熱及消痰降火的食物,如梨、川貝、百合等。

支持治療

對病情較重、病程較長、體弱或營養不良者應輸鮮血或血漿,或應用丙種球蛋白治療,以提高機體抵抗力。

預後

衣原體肺炎病人大多無症狀或輕微,隱性感染高達90%,可治癒。大多數病人進行抗生素治療後可痊癒,年齡大、體弱多病者偶見死亡病例。病人需在用藥15天左右進行複診。

能否治癒

衣原體肺炎不屬於終身性疾病,可治癒。

能活多久

衣原體肺炎的治癒率非常高,通常對病人生命無影響。除非病人耽誤治療,加重病情,引起其它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複診

一般在用藥15天以後進行複查。

飲食

衣原體肺炎病人應該多吃對身體有益的食物,少吃刺激性的、油膩的食物。注意膳食多樣化,避免不規律進食、暴飲暴食。多吃一些潤肺清熱、降火消痰的蔬果,以及一些易消化的食物。

飲食調理
  • 忌吃油炸、油煎食物,少食動物內臟、蟹黃、蝦子、魚子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含有豐富油脂的食物容易加重炎症,使衣原體肺炎病人體內滋生細菌,加重病情。
  • 限制飲酒,酒精類飲品具有刺激性,容易對衣原體肺炎病人的氣管造成傷害,加重病情症狀。
  • 鼓勵病人多飲水,如病人不能飲食時,可用靜脈補液,這樣有利於稀釋痰液,伴有心臟衰竭的病人飲水要適量。
  • 多吃水果,像梨、蘋果等,梨具有清肺潤肺、消痰降火、清胃瀉熱、養陰生津、滋腎補虛及潤腸通便等作用,治療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咯痰有獨特而明顯的效果。蘋果中含有大量黃酮類抗氧化物,這種抗氧化物能保護肺部免受污染與吸菸的有害影響。
  • 適當服用一些蜂蜜,不僅有利於肺炎的復健,而且還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照護

衣原體肺炎病人需要遵照醫囑用藥,注重自身的護理,要保持生活環境的乾淨衛生,室內多通風。出現高熱的時候要儘快進行物理退熱,保證充足的睡眠。

日常護理

口服用藥

了解各類抗生素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指導病人正確服用。

室內清潔

保持室內清潔、通風,防止交叉感染。

控制體溫

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多喝水、反覆的溫水擦身等等。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病人需要保證充分的睡眠,不要熬夜。

病情監測

可使用體溫計在家進行自我體溫監測,一般一天2~3次即可。

特殊注意事項

抗生素使用的注意事項:

  • 選用抗菌藥物時要注意藥物的相互作用,如大環內酯類和喹諾酮類藥物可影響茶鹼代謝,引起血中茶鹼濃度升高,而產生中毒反應。所以當這兩種抗菌藥與茶鹼類藥物並用時,應適當調整劑量。
  • 重症衣原體肺炎時,常兩種抗菌素聯合應用,在注意其正效應的同時,也應注意藥物副作用的疊加。
  • 衣原體肺炎病人應用抗菌藥物的療程,應視病情輕重程度而定,一般應用1~2週。在應用抗菌素的同時,可配合其它藥物,如祛痰止咳藥、退熱劑等。

預防

一般衣原體肺炎只有在衣原體肺炎流行的季節或者是區域才會產生,因此預防衣原體肺炎要最好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也不要參加群體性活動和聚會,這樣才可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預防措施
  • 合理地服用抗生素,以防病程遷延,轉為慢性或長期帶菌。
  • 注意集體和個人衛生,應強化對環境公共衛生的管理和監督,個人的洗浴用品、毛巾獨自使用;不穿借別人的內衣、泳衣;外出期間不洗盆浴;儘量使用坐式馬桶,上廁所前洗手,這些做法可以減少接觸感染的機會。
  • 注射肺炎疫苗,能有效預防衣原體肺炎,防微杜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