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炎
概述
喉炎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是在咽喉部黏膜組織、黏膜下組織以及淋巴組織部位發生的急慢性炎症,臨床表現為喉嚨乾澀、疼痛、聲音嘶啞等。急慢性喉炎的致病因素多樣化,與環境、飲食以及病人的心理等因素有關。該病可單獨發生,也可繼發於急慢性鼻炎或者上呼吸道急慢性炎症等。急慢性喉炎只要對症治療,大部分都能夠治癒和明顯緩解。
- 就診科別:
- 呼吸內科、耳鼻喉科
- 英文名稱:
- laryngitis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急性鼻竇炎
- 治療周期:
- 一週左右
- 臨床症狀:
- 喉痛、喉癢、聲音嘶啞、呼吸困難
- 好發人群:
- 兒童、鼻炎和鼻竇炎病人、免疫力低下者
- 常用藥物:
- 糖皮質類固醇、痰液溶解劑、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
- 常用檢查:
- 血液常規、喉鏡檢查、微生物檢查、24小時pH監測、胃鏡檢查
急性喉炎
常由細菌或病毒侵犯喉部黏膜進而誘發瀰漫性炎症反應,起病較急,嚴重者可立即出現呼吸困難。
慢性喉炎
是指喉部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其病因還不十分明確,可能與長期接觸粉塵、刺激性氣體及鄰近器官組織慢性炎症侵襲等因素有關。
病因
急慢性喉炎的致病因素多樣化,與環境、飲食以及病人的心理等因素有關。該病可單獨發生,也可繼發於急慢性鼻炎或者上呼吸道急慢性炎症等。
患有鼻炎、鼻竇炎等基礎病
黏膜本身存在病變,易繼發本病。
感染
喉炎常繼發於急性咽炎之後,多由於咽炎病變向下蔓延所致。
外傷
吞咽異物或者進行醫學檢查時損傷喉部黏膜也易引起喉炎。
飲食因素
喜愛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者易損傷喉部黏膜,使其易受細菌或病毒侵襲。
環境因素
如工作環境存在大量粉塵或有害氣體,吸入體內可引起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症。
氣候因素
天氣突然變化,如冬、春之交易引起感冒進而繼發喉炎。
急性喉炎的發病具有季節性,好發於冬、春季。小兒急性喉炎好發於6個月至3歲以內的兒童。慢性喉炎每年的患病率約為0.3%,21%左右的人都曾患過慢性喉炎。
病毒感染引起的喉炎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其他因素引起的喉炎一般不具有傳染性。
鼻炎、鼻竇炎病人
病人黏膜組織本身存在的病變易向下蔓延。
兒童
兒童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喉內黏膜鬆弛且淋巴組織豐富。
免疫力低下者
機體抵抗力較弱,易受病毒、細菌侵襲。
症狀
喉炎按照發病緩急分為急性喉炎和慢性喉炎,因致病原因不同,急慢性喉炎的症狀也有不同,表現為聲音嘶啞、咽喉部疼痛、咳嗽、咳痰等。
急性喉炎
又可分為成人急性喉炎和小兒急性喉炎。
- 成人急性喉炎主要表現為喉痛、喉癢、聲音嘶啞,嚴重者可出現失聲,也可有咳嗽、咳痰,但一般不嚴重。
- 小兒因喉部結構與成人有所差異,所以症狀較重,可出現犬吠樣咳嗽、吸氣性喉喘鳴和吸氣性呼吸困難。
慢性喉炎
大部分病人晨起時聲音正常,但講話過多後會出現聲音嘶啞,嚴重時會出現失聲。喉部發癢、疼痛可長期存在,喉部分泌物較多,病人會經常出現刺激性咳嗽、咳痰等症狀。
急性喉炎的伴隨症狀
急性喉炎常繼發於普通感冒。因此,病人常伴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狀。
慢性喉炎的伴隨症狀
- 由胃食道逆流引起的慢性喉炎可伴有反酸、燒心、胸骨後疼痛等症狀。
- 由鼻炎、鼻竇炎引起的慢性喉炎可伴有鼻塞、頭痛等症狀。
- 由咽炎引起的慢性喉炎可伴有咽癢、咽痛和咽部異物感等症狀。
由於胃液逆流刺激損傷喉部黏膜引起喉炎,所以病人除喉炎症狀外還可伴有反酸和燒心。
肺炎
病變向下蔓延可引起肺部炎症,表現為咳嗽、咳痰加重,繼發肺部細菌感染可出現高熱,血液常規檢查白血球計數增高、嗜中性白血球計數及百分比增高。
呼吸衰竭
小兒病人易發生喉頭水腫,加重呼吸困難甚至引起窒息,導致呼吸衰竭。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為中耳的化膿性炎症,冬、春季多見,表現為耳痛、聽力減退、耳道流膿等。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是指病毒、細菌感染等引起的氣管、支氣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主要表現為咳嗽、咳痰。
急性鼻竇炎
多為鼻竇黏膜的化膿性炎症,細菌與病毒感染可同時併發,多表現為鼻塞、流膿涕、局部疼痛和頭痛。
看醫
喉炎病人大多數起病較急,尤其是小兒病人,較易出現喉頭水腫,引發呼吸困難,當出現喉痛、喉癢、聲音嘶啞、咳嗽、咳痰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對於一些表現和喉炎相似的疾病,例如喉痙攣、喉癌、喉結核等,要進行鑑別診斷。
- 患有基礎疾病如鼻炎、鼻竇炎的情況下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出現喉痛、喉癢、聲音嘶啞應及時就醫。
- 出現呼吸困難、喉頭水腫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 優先考慮去耳鼻喉科。
- 由異物阻塞所引起喉炎的情況可以考慮去耳鼻喉科。
- 發病前有無受涼、過度勞累等?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聲音嘶啞、喉頭異物感、喉部乾燥、刺痛等)
- 此前是否患有鼻炎、鼻竇炎?
- 工作、生活中有無接觸粉塵、刺激性氣體?
血液常規檢查
若繼發於病毒感染,白血球計數可正常或降低。
喉鏡檢查
通過喉鏡觀察有無喉黏膜充血、水腫,聲帶水腫、發紅,聲門狹窄等,判斷喉炎類型,針對不同類型喉炎給予對應治療。
微生物檢查
取喉部組織進行微生物培養,可檢測是否存在細菌、病毒等感染。
24小時pH監測
可以提供食道是否存在過度胃酸逆流的客觀證據,並且了解胃酸逆流的程度及其與症狀發生的關係。
胃鏡檢查
可觀察消化道有無充血、水腫,有無潰瘍。
依據病人喉嚨乾澀、疼痛、聲音嘶啞等症狀,結合血液常規發現白血球計數有變化;喉鏡檢查發現咽部有異常表現,如喉黏膜充血、水腫,聲帶水腫、發紅等,即可診斷為喉炎。
喉炎要和以下疾病進行鑑別:
喉痙攣
多見於嬰幼兒,常表現為吸氣性呼吸困難,可聞及喘鳴音,發作時間較短,根據其症狀可以鑑別。
喉癌
多為進行性聲音嘶啞,可伴有血痰,行喉鏡檢查時可看到喉部菜花樣腫物,經病理組織學檢查可確診。
喉結核
臨床表現與喉炎相似,但可出現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等表現,並且可出現長期低熱、午後盜汗、乏力等全身症狀,抗結核藥治療有效。
白喉
本病可出現發熱、氣憋、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等症狀,但以咽、扁桃腺周圍組織出現白色假膜以及剝落時易出血為主要特徵 。
癔症性失聲
失聲突然,與重症喉炎表現類似,但癔症性失聲的病人哭、笑、咳嗽等仍可發聲,喉鏡檢查正常,無器質性病變。
喉返神經麻痹
單側喉返神經麻痹表現為聲音嘶啞及發聲低沉,雙側喉返神經麻痹時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吸氣性呼吸困難,與重症喉炎表現類似,但喉鏡檢查可見單側或雙側杓狀軟骨及聲帶運動障礙。
喉梅毒
聲音嘶啞、發聲粗糙,嚴重者可表現失音,末期因喉狹窄可出現呼吸困難,與喉炎相似,喉鏡檢查一期者會厭可出現硬下疳,二期者與卡他性喉炎相似,三期較為多見,會厭和甲狀軟骨可出現梅毒瘤,產生狹窄,病變局部分泌物抹片行暗視野顯微鏡檢查可找到梅毒螺旋體。
喉乳頭狀瘤
可累及聲帶引起聲嘶、乾咳,腫瘤較大者也可引起喉梗阻甚至窒息,與重症喉炎表現相似,但病程較長,通過病理檢查配合喉內鏡檢查可確診此病。
治療
總的治療原則包括病因治療、局部使用抗炎藥物等,慢性喉炎需要初期診斷和治療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急性喉炎首先必須要解除因呼吸困難造成的缺氧,減輕喉痛、喉癢、聲音嘶啞的症狀。
如果丟失水分過多時患兒會出現哭鬧,此時應注意補充液體,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以防脫水。如出現重度喉梗阻,應第一時間解除呼吸困難,必要時可行氣管切開術,保證呼吸通暢。
糖皮質類固醇
通過噴霧吸入,可直接對呼吸道發生作用,抑制炎症因子的釋放,降低血管通透性,緩解組織水腫,改善喘息、呼吸困難等症狀。
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
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作用於腎上腺素能受體,可以舒張氣道,減輕呼吸困難等症狀,但心律失常病人慎用。
痰液溶解劑
痰液溶解劑可以溶解痰液,有利於痰液咳出,可以有效防止痰液阻塞呼吸道使症狀加重。
質子泵抑制劑
口服治療可減少胃酸分泌,減輕胃食道逆流,常見藥物不良反應為噁心、脹氣等。
對聲帶肥厚且聲嘶嚴重者或經保守治療無效的慢性肥厚性喉炎病人,可考慮手術治療,對室帶肥厚者宜行室帶部分切除術。
預後
喉炎病人經正規治療後大多數都可緩解或恢復,一般不留有後遺症,小兒病人起病急,易出現嚴重情況,及時治療後也可治癒。
喉炎大部分都能治癒。
喉炎一般不影響病人的自然壽命,但如果小兒急性喉炎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危及生命。
一般不留有後遺症,病情嚴重者可遺留終生聲嘶、反覆發作性肺炎等。
一旦再次出現喉部疼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應及時複診。
飲食
喉炎以預防為主,日常飲食應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保證維他命、蛋白質足量攝入,戒菸、戒酒,少喝咖啡等刺激性飲品。
-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
- 可以多食具有生津潤喉、止咳化痰功效的食物,如梨、甘蔗、蓮子等。
- 每天保證足夠量的飲水,少飲咖啡、濃茶等。
照護
應囑喉炎病人儘量避免接觸粉塵、刺激性氣體等,避免過度用聲,平時多飲水,攝入足量水果、蔬菜等,適當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
- 儘量保持室內空氣濕潤,可以適量安排體育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
- 工作中有粉塵或刺激性氣體時必須戴口罩,注意自身防護。
- 應讓聲帶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過度用聲,避免大喊大叫等。
若病人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密切監測病人呼吸、體溫、心率、脈搏、血壓以及動脈血氧飽和度。
患有喉炎可能會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進而給病人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醫護人員及其家人應積極對病人進行心理疏導,減輕病人心理壓力,引導病人積極配合治療。
及時治療急性喉炎,防止演變成慢性喉炎。對於急性發病嚴重者可出現明顯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應立即就診,不要延誤病情。
預防
喉炎重在預防,日常注意保暖,以防受涼,日常飲食應清淡、易消化,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飲水,避免用聲過度,適當安排體育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
患有鼻炎、鼻竇炎等疾病者易繼發慢性喉炎,可定期到醫院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 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胃食道逆流病、鼻炎、鼻竇炎等。
- 飲食應注意營養搭配,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戒菸、戒酒,多喝水並保持室內空氣濕潤。
- 工作中如有粉塵、刺激性氣體等應戴口罩,加強自身防護,儘量多通風,保證有足夠的新鮮空氣。
- 避免過度用聲,避免大喊大叫,應該讓聲帶得到充足的休息。
- 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合理安排體育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