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
概述
扁平疣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引起,好發於青少年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多發生在臉部、手部等部位。病程慢性,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處或接觸被污染的用品等方式感染。在臨床型HPV感染中自行消退率較高,少數病人可復發,治療上以外用藥物和物理治療為主。
- 就診科別:
- 皮膚科
- 英文名稱:
- flat wart
- 疾病別稱:
- 扁疣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皮膚潰瘍、水腫、遺留疤痕
- 治療周期:
- 一般為長期治療,不短於2~3個月
- 臨床症狀:
- 皮膚扁平丘疹
- 好發人群:
- 青少年、愛滋病病毒帶原者、有家族史者
- 常用藥物:
- 水楊酸、0.05%~0.1%A酸軟膏、5- Fluorouracil 軟膏、3% Ftibamzone 霜
- 常用檢查:
- 組織病理學檢查、皮膚鏡檢查、HPV-DNA檢查
病因
扁平疣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引起,發病與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狀態有一定關係。
- HPV有100多種,其中近80種與人類疾病相關,HPV3、10、28、41型等是導致扁平疣的主要類型。
- 若皮膚出現損傷,直接接觸扁平疣的皮膚或接觸病人污染的用品會引發本病。
- 免疫系統功能低下者易患病,如愛滋病病毒帶原者。
- 外傷病人直接或間接接觸已經出現疣體,或感染HPV尚未出現症狀的病人。
- 紫外線輻射、日光照射等也是該疾病的誘發因素。
扁平疣好發於青少年,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以16~30歲為主,因此又稱青年扁平疣。
扁平疣可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感染HPV後尚未出現症狀和已經出現疣體的病人均可成為傳染源。
-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好發於青少年。
- 免疫功能不穩定或低下,尤為愛滋病病毒帶原者、接受過器官移植者常見。
- 過度日光暴露,如室外游泳者。
- 有外傷病人。
- 有家族史的病人。
症狀
扁平疣損害往往是數目較多的扁平小丘疹,常出現於臉部及手背,也可出現於頸部、腕部或前臂,無自覺症狀,偶有輕度搔癢。病程緩慢,可持續數年,有些病人可在2~3年內自行消退,不留痕跡,但亦可持續多年不愈,偶有復發。
- 好發於顏面、手背及前臂。
- 為米粒至黃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邊界清楚、質硬。
- 通常為正常膚色或淡褐色,或與正常皮膚顏色基本相同。
- 數目較多且密集,多半是分散或聚集成群的多個損害,相鄰損害大多相互不融合,有時排列成串。
- 一般無自覺症狀,有時輕微發癢。
可由於搔抓造成自身接種,形成沿抓痕分布排列的皮疹,即Koebner現象。
扁平疣的病程多呈慢性,少數病人可經1~2年或更久而自行消退。消退前疣基底部常可出現炎症反應,搔抓後可能加重或復發。極少數病人還有發生癌變的可能,雖把疣體去掉,但效果也不佳,可使許多病人病損區出現水腫、潰瘍、留疤等諸多併發症。
看醫
病人一般無不適症狀主要影響美觀,但一旦出現皮疹還是需要就醫治療。醫生可根據皮損特點、發病部位、病情狀況作出診斷,必要時結合病理學檢查、皮膚鏡等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當出現以下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皮膚出現米粒至黃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且數目、外觀、顏色發生變化。
- 皮損長期不消退。
- 分布範圍廣,影響美觀。
一般優先考慮就診於皮膚科。
- 因為什麼來就診?
- 皮損出現的時間?
- 皮損的大小、外觀、範圍、數量等是否發生變化?
- 有無其他不適症狀?
- 家庭成員患病情況,有無共用毛巾?
- 是否有接觸史?
- 是否經過治療?
組織病理學檢查
必要時可以取皮損行組織病理檢查,協助診斷。主要是在顯微鏡下觀察皮膚各個層次有無異常,包括有無肥厚、增生等。若在電鏡下觀察,可發現病毒顆粒。
HPV-DNA檢查
若在皮損組織中檢測出HPV-DNA,可協助診斷。
皮膚鏡檢查
屬於無創性檢查,能夠觀察到角質層下甚至真皮淺層的皮膚結構,通過揭示肉眼觀察不到的皮損顏色和結構,對皮損進行評估,有助於良、惡皮損的鑑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 根據好發部位以及皮損特點,即好發於顏面、手背及前臂。米粒至黃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邊界清楚、質硬等,容易作出診斷。
- 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HPV-DNA檢查,發現有皮膚異常或發現病毒顆粒,檢測出HPV-DNA,可進一步確診。
脂漏性角化症
是中年以上很常見的一種良性皮膚腫瘤,此病緩慢,不好治癒,但極少癌變。而扁平疣多見於青少年,扁平疣外部光滑,脂漏性角化則呈囊腫樣。
扁平苔蘚
扁平苔蘚皮疹表現為紫紅色多角形扁平丘疹和斑塊,病人有搔癢感。而扁平疣的表面光滑,呈圓形,境界清楚,可密集分布或呈線狀排列。
治療
扁平疣預後良好,部分病人可自然消失,故以保守治療為主。個別病人病程較長,可行雷射或冷凍治療。
適用於皮損較多或不宜物理治療者,但應根據不同情況選擇藥物及使用方法。
水楊酸
為治療扁平疣最常見用的藥物,可促進表皮的脫落,進而消除扁平疣。
0.05%~0.1%A酸軟膏
可以通過對細胞免疫、上皮細胞增殖的調節,對扁平疣起到治療作用,也可使用其他A酸類藥物,如 Tazarotene 乳膏等。
5- Fluorouracil 軟膏
用此藥治療後,可遺留色素沉澱,故臉部慎用。
干擾素
如a-2b乳膏,可抑制病毒複製繁殖。
斑蝥素
可改善皮膚局部神經的營養,並能夠止癢。
其他
3% Ftibamzone 霜或3% Ftibamzone 二甲基亞碸,一般為外用。
扁平疣可以通過手術方式將自體疣植入皮下脂肪層,刺激機體釋放細胞因子,產生抗病毒抗體,以清除表皮上的人類乳突病毒。
冷凍療法
醫生通常應用液氮產生低溫,使皮損壞死、脫落,該方法可能需要多次重複治療以達到去除皮損。
雷射治療
通常採用脈衝染料雷射,通過高溫使皮損壞死、脫落。
自體埋植
可視為一種手術治療,是將疣體切除後,埋植於皮下脂肪,可刺激機體產生病毒抗體,消滅HPV,降低復發率。
選用一些軟堅散結及具有腐蝕性作用的中藥製劑進行外用點塗,還可以使用清熱解毒、提高免疫力的方劑進行治療。常用中藥有桃紅四物湯、馬齒莧合劑等。
預後
扁平疣病程緩慢,多有自限性,部分病人經2~3年後可自行消退。消退前經常出現皮損基底發紅、發癢等炎症反應,然後疣體乾枯、縮小,最後消退。
能達到臨床治癒,但存在復發可能。若機體免疫力低下,再感染後可以復發。
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飲食
扁平疣大多數有皮疹,有些食物又是「發物」,即富含異種蛋白質。當這種特別的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後,則會導致過敏反應,損害肌膚。因而在扁平疣發病期間或疾病治好後的一段時間內,應限制或禁食魚、蝦、蟹、螺螄等,以及蔥、蒜、辣椒、菸酒等刺激性食物。均衡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暴飲暴食。此外,扁平疣病人不宜攝入不潔淨的食物,尤其是霉變的食物。
照護
因扁平疣屬於病毒感染皮膚,具有傳染性。不僅需要規範的治療,還應做好個人防護,避免接觸被病人污染的物品,若有密切接觸應及時做好消毒。平時應保證充足睡眠,適當增加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
- 病人應避免摩擦、搔抓患處,以防新損害發生。
- 男性病人的臉部,尤其鬍鬚部位有破損時不要用剃鬚刀刮臉,只能用電剃刀或剪刀剪除鬍鬚。
- 避免熬夜,注意充分休息。
- 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和他人共用生活物品。
- 避免紫外線、電離輻射。
- 臉部等特殊部位,治療時應選擇合適方法,儘量減少色素沉澱或者遺留疤痕。
- 應在皮膚科醫生指導下選擇外用藥,避免使用激素軟膏。
預防
扁平疣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引起,因此需避免接觸致病病毒,同時增強機體抵抗力。
- 避免直接接觸他人的皮損。
- 防止外傷,從事體力勞動或容易受傷的人群,要注意勞動保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和他人共用毛巾和臉盆等。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
- 用手觸摸自身患處的皮膚後需洗手,避免直接碰觸身體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