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囊腫
概述
心包囊腫是指發生於心包的一種先天性畸形,一般較罕見,亦稱為間皮囊腫、心包旁囊腫、肋膜心包囊腫等。囊腫與心包腔隔絕,如果經蒂與心包腔相通則稱為心包憩室。心包囊腫常附著於心包外壁,多見於右側心膈角,為良性病變,極少引起壓迫症狀。
- 就診科別:
- 胸外科、心內科
- 英文名稱:
- pericardiac cyst
- 疾病別稱:
- 間皮囊腫、心包旁囊腫、肋膜心包囊腫、縱隔水囊腫
- 是否常見:
- 否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上腔靜脈症候群
- 治療周期:
- 短期治療
- 臨床症狀:
- 胸悶不適、氣短、咳嗽、心悸
- 好發人群:
- 青壯年男性
- 鑑別診斷:
- 皮樣囊腫、支氣管囊腫、心包脂肪墊
- 常用檢查:
- X線、CT、磁振造影
病因
在臨床醫學上,心包囊腫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認為心包囊腫是胚胎時期先天性發育畸形導致,或是後天心區疾病導致的問題。
多認為心包囊腫是胚胎時期在胚胎頭端和兩旁中胚層側板有些間隙而出現,如果這些間隙中的一個未與其它間隙融合而獨立存在,即發育成心包囊腫。如果部分融合留有蒂與心包腔相通,則形成心包憩室,肋膜摺疊異常也可能形成心包囊腫。
心包囊腫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青壯年多見,男性多於女性。其中心包囊腫多見於右側心膈角區,占55.3%~70%,左側心膈角區占22%~31.6%,其他心臟周圍區域占5%~1.5%。其它不典型部位的心包囊腫還包括左上縱隔、氣管隆突下、主肺動脈窗、兩側肺門、橫隔上等部位。
心包囊腫多見於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
症狀
多數心包囊腫病人無自覺症狀,多為其他疾病胸部透視時偶然發現。有的囊腫小且與縱隔陰影相互重疊,不易被發現,容易被漏診或誤診。少數病例囊腫增大可出現壓迫症狀,可有胸悶、氣短、心悸和咳嗽等症狀。
胸悶、心悸、氣短
囊腫較大會壓迫心臟,影響心臟的收縮功能,從而造成心慌、氣短、胸悶等症狀。嚴重者可能會導致心律失常或者是心功能衰竭。
咳嗽
可因增大的腫物壓迫氣管而產生乾咳等症狀。
部分病人可見心電圖異常,少數病例因囊腫壓迫膈神經,導致患側季肋部痛並向肩部放射,疑似慢性膽囊炎;有的病例可因過勞或體位改變而疼痛加劇;若囊腫發生破裂可併發炎症的表現。
上腔靜脈症候群
因為囊腫位於上腔靜脈和升主動脈之間,當囊腫導致上腔靜脈回流到右心房的血流部分或完全受阻時可出現相應症狀,為腫瘤常見的急症。病人可出現急性或亞急性呼吸困難和面頸腫脹。檢查可見面頸、上肢和胸部淤血、水腫,進而發展為缺氧和顱內壓升高,需要緊急處理。
看醫
偶爾發現因心悸、氣促、胸部不適及咳嗽等症狀來診的心包囊腫病人,但大多數病人系由於體檢或胸部其它疾病透視下發現異常來診。
- 病人出現胸悶、心悸、氣短等症狀,胸部X線透視、超音波心動圖等發現異常的情況,需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囊腫破裂併發炎症表現時,應該立即就醫。
- 如果病人出現上腔靜脈症候群的症狀,如呼吸困難和面頸腫脹時,應該立即就醫。
-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去心內科就診。
- 若病人併發嚴重呼吸、循環功能不全,出現呼吸困難、面頸腫脹等症狀時,應先去胸外科或者急診就診。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孕婦妊娠時是否接觸容易使胎兒產生畸形因素?(如服藥、射線、吸菸、吸毒等)
- 什麼時候發現相應症狀的?
- 是否有心包疾病史?(如心包炎等)
- 是否有其它心臟疾病史?(如心肌炎、心肌症等)
X線
囊腫多數發生於右心膈角,側位上80%在前縱隔,正位呈圓形或橢圓形緻密影,緊貼心影上,側位呈淚滴狀,光滑、整齊,有傳導性搏動,較大囊腫可隨呼吸與體位改變而稍變形,感染可突然增大或出現鈣化。
CT檢查
常見於右心膈角,發現單房、均質的類圓形囊性密度影,CT值為0~20HU,薄壁薄而光滑,偶爾可見鈣化。
磁振造影檢查
表現為緊貼心包的淚滴狀異常信號影,右側較左側多見,大小約3~8公分,呈長T1長T2信號。
超音波心動圖
通過此檢查可發現圓形囊腫性的團塊,且其無回聲,與周圍組織無明顯沾黏。另外,可發現心包腔內無積水。
- 偶然發現胸悶、心悸、氣短、咳嗽等症狀。
- 胸部X線攝片、CT檢查可明確診斷,正位呈圓形或橢圓形緻密影,緊貼心影。側位呈淚滴狀,光滑、整齊,有傳導性搏動。較大囊腫可隨呼吸與體位改變而稍變形,感染可突然增大或出現鈣化。
皮樣囊腫
大多位於前中縱隔,塊影輪廓清,邊緣銳利,但密度往言行不一不均勻,CT值為-10~10Hu,有1/3到半數可見鈣化,與支氣管相通可形成液氣腔,如咳出毛髮等,有助於鑑別診斷。
支氣管囊腫
好發於支氣管和支氣管周圍,圓形或橢圓形,水樣密度均勻影,邊緣光滑銳利,與支氣管相通進而可隨呼吸大小改變。如含有部分液體時,形成氣液囊腫。CT表現密度均勻,囊壁薄,內緣光整,可造成鄰近氣管或支氣管受壓變窄,CT值為30~50Hu。其中出現支氣管病變即可鑑別。
心包脂肪墊
常見於肥胖者,以左心膈角較多,沒有完整輪廓,密度相對較心包囊腫更低,側位片往往顯示不清,CT值呈現負值(-50Hu以下)。磁振造影對區分脂肪或水樣物質很敏感,在SE序列TI-WI圖象上脂肪墊表現為高信號。其中通過CT、磁振造影的檢查結果即可鑑別。
治療
心包囊腫屬於良性病變,生長緩慢,但不能自然消失。腫瘤增大可出現壓迫症狀或繼發感染,一般主張手術治療,絕大多數心包囊腫經手術切除後預後良好。如心包憩室蒂粗短又無明顯症狀,並且術前診斷明確者可保守治療觀察。
去除相關誘發因素,注意勞逸結合,適當鍛煉,絕大多數心包囊腫可經手術治療後痊癒。
本病一般無需藥物治療。
手術摘除主要是開胸手術或者胸腔鏡手術,位於前縱隔較小病變,可採用前外側切口肋間進胸,減輕手術創傷,較大病變或位於後縱隔的囊腫,以採用後外側切口為宜。術中儘量防止囊腫剝破,尤其對繼發感染的心包囊腫,仔細保護術野,以防污染。對囊腫有較困難者應先減壓再行切除,囊腫鈣化增厚與心肌沾黏緊密,不必勉強追求整個剝離,以免損傷心臟引起大出血。
預後
心包囊腫屬於良性病變,一般通過手術切除或者胸腔鏡切除,都能達到根治和切除的目的,減少壓迫症狀,維持正常的生活質量。
絕大多數心包囊腫可治癒,罕見復發。
心包囊腫規範治療一般不會影響病人的自然壽命。
病人按照醫生的指導按時進行傷口清潔換藥,手術切除者待術後7~9天後拆線即可。
飲食
心包囊腫病人在飲食上沒有絕對禁忌,但如果能夠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易過敏食物的攝入,可以起到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如果能夠配合中醫食療,調理體質,對身體健康恢復有一定積極幫助。
- 宜進食低膽固醇、降低血液黏滯性以及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魚肉、青豆等。
- 忌進食含鹽多、高膽固醇的食物,如鹹菜、蛋黃,攝入過多的鹽分會增加血容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會引發血壓增高、病情加重,食鹽應控制在6克以下。
- 忌進食辛辣刺激飲食,以免術後咳嗽影響傷口癒合。
照護
心包囊腫病人日常護理比較重要,雖然治療周期不長,但在治療期間需要病人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病情較為嚴重的病人要注意調節情緒,否則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
注意休息
調整日常生活與工作量,規律作息,有規律的進行活動和鍛煉,避免過度勞累。
調整飲食結構
少食多餐,避免過飽,肥胖者需限制飲食熱量。
保持情緒穩定
病人應避免情緒激動和緊張。
預防
心包囊腫是胚胎期發育異常導致的疾病,因此需要孕婦在懷孕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容易使胎兒產生發育畸形的各種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心包囊腫的發生。
備孕前身體健康檢查
在備孕時男女雙方應該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以確保身體處於合適懷孕的狀態。
孕期預防
孕婦在備孕階段或者孕初期應適當的補充葉酸,可以有效降低胎兒出現先天性疾病的概率。孕婦應定期進行產檢,密切關注胎兒的生長和發育情況,加強孕期保健,平時適當的進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