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性腫瘤及囊腫
概述
囊性腫瘤又稱囊腫,是一種良性疾病,常見於各類人群。囊腫有皮脂囊腫、皮樣囊腫、表皮樣囊腫、腱鞘囊腫,常見於不同人群,皆為良性腫瘤。致病原因有先天性遺傳、先天性胚胎細胞發育異常,部分腫囊原因不明。不同的囊腫發生在不同部位,引起不同的局部症狀,但都可見或大或小的球形腫脹物,在體內或體表。一般檢查清除,確認為良性囊腫後可動手術切除,預後良好,可能復發。
- 就診科別:
- 一般外科、神經外科
- 英文名稱:
- cysticneoplasm
- 疾病別稱:
- 囊腫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是
- 併發疾病:
- 繼發性感染
- 治療周期:
- 短期治療
- 臨床症狀:
- 類球形腫脹、疼痛、臉部麻木、視力障礙
- 好發人群:
- 青年人、兒童、重複勞損關節的職業人
- 鑑別診斷:
- 三叉神經鞘瘤、腦膜瘤、神經質瘤
- 常用檢查:
- X線檢查、超音波檢查、磁振造影檢查、CT檢查
皮脂囊腫
俗稱「粉瘤」,是最為多見的一種良性皮膚腫瘤,尤其多見於生長旺盛期的青年人。好發於頭皮和臉部,其次是軀幹部,深淺不一,內容物多不同,體積大小不同。
皮樣囊腫
屬於先天性疾病,由於胚胎時期發育異常,外胚葉部分斷裂埋於皮下或結膜組織而成,常位於皮下,偶爾見於黏膜下或體內器官。
表皮樣囊腫
也稱膽脂瘤或珍珠瘤,由於先天性異常或外傷導致表皮細胞碎片在異位生成囊腫,前者好發於青壯年,後者多發於手工操作工人。
腱鞘囊腫
是發生於關節腱鞘內的囊性腫物,是一種關節囊周圍結締組織退變所致的病症。
病因
囊性腫瘤是一種良性腫瘤,不同部位囊腫發生的病因不同。有部分囊腫是由於先天發育異常,胚胎細胞在異位生成囊腫。有部分囊腫是由於外傷,表皮細胞碎片在異位生成囊腫。還有部分囊腫形成原因複雜且不明確。
皮脂囊腫
主要由於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膨脹而形成的瀦留性囊腫。囊腫為白色凝乳狀皮脂腺分泌物,並非真性腫瘤。
皮樣囊腫
屬於先天性疾病,是由於偏離原位的皮膚細胞原基所形成的先天性囊腫。
表皮樣囊腫
部分表皮樣囊腫是皮膚表皮細胞碎片在異位所生成的囊腫,常由於皮膚外傷所致,對見於從事手工操作的工人,故以指端和手掌較為常見。還有部分囊腫是由於胚胎發育時期外胚層細胞移行異常所致,發生在頭部。
腱鞘囊腫
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好發於腕背及足背,可能與關節或腱鞘的慢性外傷、過分勞損、機械性刺激、骨關節炎、一些系統免疫病有關,甚至是感染也可能引起。
外傷
表皮樣囊腫可有外傷引起,長期重複的關節勞損則會引發腱鞘囊腫。
遺傳因素
皮樣囊腫是一種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由遺傳因素導致。
- 皮脂囊腫多見於生長發育旺盛的青年人。
- 皮樣囊腫發病年齡較早,多發於兒童,易發生於眼瞼之內或外眥部,發生部位與眶骨縫有關。
- 表皮樣囊腫多見於從事手工操作的工人,故以指端和手掌部位較多發。先天性表皮樣囊腫則好發於青壯年,占原發性顱內腫瘤的1%。
- 腱鞘囊腫多發於長期勞損關節的職業人,好發於腕背及足背。
皮脂囊腫多見於生長發育旺盛的年輕人。皮樣囊腫多見於兒童。表皮樣囊腫常見於從事手工操作的工人以及青壯年。腱鞘囊腫多見於長期重複勞損關節的職業人,如打字員。貨物搬運工,另外女性及糖尿病病人較容易患腱鞘囊腫。
症狀
囊性腫瘤的共同症狀是體表或體內有腫狀物即囊腫,或大或小,生長部位不同、內容物也不同。大多數無明顯自覺症狀或有輕微酸痛,有時有輕度壓痛。多數病例有局部酸脹或不適,可影響活動。少數因生長部位特殊會有其他局部症狀。
皮脂囊腫
腫物圓形,單個或多個,小者似豆大,大者直徑可達數厘米。位於皮膚或皮下組織內,有時在皮脂腺口有一黑頭粉刺樣小栓,擠壓可有白色豆腐渣樣內容物。一般無其他不適,若繼發感染時,可呈現紅腫、壓痛或化膿潰破。
皮樣囊腫
易發生於眼瞼之內或外眥部,增長緩慢,最大不超過核桃大小。囊腫表面光滑,不與表層的皮膚相沾黏,有較大張力,有波動或麵團樣感。
表皮樣囊腫
一側臉部麻木、疼痛或抽動、聽力減退、進行性視力障礙、復視、發作性頭痛、嘔吐、意識不清、偏癱、不太不穩、語言不清、癲癇發作等等。
腱鞘囊腫
腕背或足背緩慢發展的囊性腫物,圓球形,直徑一般不超過2公分,表面光滑,邊界清楚,質軟,無明顯自覺症狀或輕微酸痛。
囊腫破裂或進行手術時,可能引發感染,例如表皮樣囊腫術後囊腫內容物含脂肪酸及膽固醇溢出引起無菌性腦膜炎是常見併發症,約有40%,腫瘤接近腦室或不是全切除者更為常見。
看醫
囊腫是逐漸發展的,在其逐漸擴大的過程中可能沒有明顯的疼痛或不適,因此,身體任何部位出現不明腫脹時,都應及時到醫院神經外科或外科進行檢查,確認囊腫類型和性質,積極治療。
- 身體任何部位出現不明原因腫脹,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因腫脹物產生局部不適,並確診是囊腫後,應及時就醫。
- 囊腫發生在身體內部,例如發生在大腦的表皮樣囊腫,已壓迫神經引發神經症狀,應立即就醫。
-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去神經外科和一般外科就診。
- 若病人出現其他嚴重不適反應或併發症,如視神經受壓迫,出現視力問題等,可到眼科再進行細緻的檢查。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腫脹物出現有多久了?
- 腫脹部位是否自覺疼痛或有壓痛?
- 還有其他身體不適嗎?
- 之前是否對腫脹進行過檢查,有何結果?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不同部位囊腫需要做的檢查不同,根據囊中發生的部位,醫生會選擇需要的檢查方法。
CT掃描
檢查是否有類圓形囊腫或不規則均勻低密度區,還可以注射顯影劑,觀察是否有環形或片狀增強。
磁振造影檢查
典型表現為加權圖像呈低信號,可以幫助判斷囊腫的性質,與惡性腫瘤進行區別。
X線檢查
在檢查表皮樣囊腫時,少數小腦橋腦角或中顱窩的腫瘤可見岩骨尖,個別案例可表現鈣化,影像較淺淡。
超音波檢查
可見腫塊內有液性暗區,可與實質性結節區別。超音波檢查可以幫助確定囊腫性質,穿刺見液體則診斷明確。
體徵
根據腫脹的部位、大小、相應臨床症狀可以排除其他相似疾病的可能。
檢查
通過X線、超音波、磁振造影等檢查結果,可以確診囊腫以及囊腫的類型,例如CT掃描注射顯影劑無信號增強、磁振造影檢查表現為加權圖像呈低信號。
- 皮脂囊腫應與應與皮樣囊腫、表皮樣囊腫、皮下脂肪瘤等相鑑別。皮樣囊腫和表皮樣囊腫可以從發生部位進行鑑別,也可以通過穿刺檢查確認囊腫性質。皮下脂肪瘤呈扁平分葉狀,位於皮下,用手指沿腫物兩側相向推擠局部皮膚,可出現橘皮樣征。
- 皮樣囊腫須與神經質瘤或腦澎湃出等相鑑別,舌下、頦下皮樣腫瘤應與舌下腫瘤、水囊瘤等相鑑別。
- 位於中顱窩的表皮樣囊腫需與三叉神經鞘瘤、腦膜瘤相鑑別,三叉神經鞘瘤顱底像一般可見卵圓孔擴大,腦膜瘤則常見顱底骨質破壞或增生。
治療
治療的關鍵在於確定囊腫類型,觀察囊腫的危害,輕者不再繼續增大者可以進行保守治療,併發症狀嚴重者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斟酌手術風險,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囊腫。如果術前有繼發感染,先控制炎症,在進行治療,術後也要同時進行抗感染治療,形成膿腫,需要切開引流和抗生素治療。
若術前出現紅、腫、熱、痛等感染症狀,應先控制感染,再安排手術。術後應該繼續使用抗生素及熱敷等進行抗感染治療,術後服用消炎藥一週。
皮脂囊腫
一經確診,均應通過手術完整切除囊腫。手術時應在囊腫沾黏的皮膚部位及其導管開口處做一梭形切口,連同囊腫一併摘除,應順皮紋方向順行。如已併發感染在四週發生沾黏時,應完整摘除。
皮樣囊腫
同樣進行手術徹底切除,囊腫的基底若與骨面緊貼,宜連同該骨膜一併切除,小心謹慎勿傷及腦膜。切除囊腫後,若有骨組織凹陷。缺損或變形等畸形,可根據創口有無沾染或無菌條件,即時或後期進行組織移植,以恢復正常樣貌。
表皮樣囊腫
爭取全切除,因為囊腫包膜是生長最活躍的部分。對於囊腫與血管及其他重要結構黏連的較嚴重者,沒有必要冒極大的風險,可留下一部分囊腫壁。對於部分切除的手術,應清除囊腫內容物並避免溢出,同時保護好周圍腦組織,用生理鹽水沖洗,防止或避免術後腦膜炎的發生。
腱鞘囊腫
若採用穿刺抽出囊液,注入醋酸氫化可的松或透明質酸酶治療無效時,需要採用手術切除腱鞘囊腫。
預後
囊性腫瘤是一種良性腫瘤,術後一般恢復良好,經過有效規範的治療均可治癒,能夠全部或部分切除囊腫、維持正常的生活質量。如囊腫能大部分切除,一般復發較晚,可延至數年或數十年。
囊性腫瘤一般能治癒,部分病人會出現復發。
囊性腫瘤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手術的死亡率幾乎為零。
需要根據囊腫及手術情況,聽從醫生建議進行複診,行X線或磁振造影檢查,若出現感染,應及時主動就醫。
飲食
囊腫切除在腦部會有創口,飲食注意清淡,忌油膩,身體恢復需要蛋白質、維他命,不要吃難消化的食物,把更多的能量用於身體恢復。
- 宜選高蛋白有營養的食物,如雞蛋炒食或蒸熟,不要多吃,牛奶不宜空腹喝。宜進食含維他命和礦物質豐富的食物,如胡蘿蔔。
- 忌食油膩、難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忌食熏制、燒烤、生冷刺激性食物。避免高鹽高脂肪食物。
照護
病人術後需要在醫院進行專業的術後護理,減少甚至避免出現併發症,若出現併發症也需要做好相對應的護理,可以詢問醫生及護士。回家後的日常護理尤其要注意患部的衛生以及觀察有無身體不適,出現體溫增高、頭痛或發熱等症狀應及時回醫院複查。
出院後多休息,改變抽菸、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保持良好心態,保持切口乾燥,注意切口有無滲液,紅腫,敷料保留3天,1周后可洗頭洗澡,但避免局部撓抓切口。若有遲發性腦脊髓液漏或體溫增高、頭痛及發熱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病人及其家屬應如實詳細的記錄術後身體狀況,注意監測體溫,複查時向醫生匯報。
囊性腫瘤的症狀模糊,雖然如此,但仔細檢查總有若干輕微體徵。且本症還容易合併有其他併發症,在治療和護理時需要特別注意,例如表皮樣囊腫繼發三叉神經痛,護理工作者需要特別注意病人術後是否頭暈、噁心及嘔吐、顱內血腫、臉部麻木和顏面神經麻痹、腦脊髓液漏、顱內感染、耳鳴或聽力下降以及後組顱神經損傷等。
預防
引發囊性腫瘤的病因較複雜,有部分囊腫是由於先天發育和遺傳問題引起,因此沒有特異性的預防方法,但是在日常生湖中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身體健康就能更好的保護自己以及術後恢復。
對於出現不明原因反覆發作腦膜炎、視力減弱、聽力減弱等症狀,及時發現並治療。
皮脂囊腫
為防止其復發,術中要求囊壁一定要完整切除。有皮脂囊腫的病人,應特別注意對皮膚的護理,講究衛生,做到勤洗澡、勤更衣、勤修剪指甲。
表皮樣囊腫以及皮樣囊腫
先天性病人無特異性預防措施,平時應注意加強勞動保護,防止外傷引發的囊腫。
腱鞘囊腫
需注意防止外傷,患腱鞘炎者應注意患部休息。長期手工勞動例如長期操作電腦者,應注意正確的工作姿勢,手握鍵盤的時間不要持續太長,應每隔1小時休息5~10分鐘,避免關節過度勞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