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扁桃腺惡性腫瘤

概述

扁桃腺惡性腫瘤是指發生在扁桃腺上的惡性腫瘤,在口咽部較常見,在上呼吸道惡性腫瘤中其發病率僅次於喉癌,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長期炎症刺激、吸菸、飲酒以及扁桃腺角化症、白斑病等癌前病變等因素有關。扁桃腺癌發生率較高,包括鱗癌、淋巴上皮癌、未分化癌、腺癌,肉瘤發病率次之,其他惡性腫瘤有惡性淋巴瘤、惡性血管內皮瘤、惡性黑色素瘤等。

就診科別:
腫瘤科、耳鼻咽科
英文名稱:
malignant tumor of tonsil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淋巴結轉移
治療周期:
長期間歇治療
臨床症狀:
咽部異物感、咽下疼痛、吞咽困難、頸部淋巴結腫大
好發人群:
扁桃腺癌多發生於40歲以上,肉瘤以青少年多見,男女發病率為(2~3):1
常用藥物:
轉移因子口服溶液、羥基脲片
常用檢查:
局部查體、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血液常規
疾病分類

扁桃腺惡性腫瘤可出現以下三種臨床類型:

阻塞型

此型腫瘤生長迅速,無潰瘍,瘤體大,可妨礙吞咽及呼吸。

炎症型

此型反覆炎症發作,體溫升高,猶如扁桃腺周圍炎,但不易完全消退。

初期轉移型

此型局部病變不顯著,初期即有頸淋巴結轉移,淋巴肉瘤可同時發生於雙側扁桃腺或發展為肉瘤白血病。

病因

扁桃腺惡性腫瘤的病因及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長期炎性刺激、角化症、白斑病等癌前期病變,以及吸菸、飲酒、感染等誘發因素有關。

主要病因

慢性炎症刺激

長期的炎症刺激導致細胞生長調控失調,可使扁桃腺黏膜上皮變性,形成異常組織結構,且反覆感染可導致扁桃腺炎症進一步加重,反覆刺激局部組織,誘發癌變。

菸草與酒精

菸草與酒精是扁桃腺惡性腫瘤的主要因素,兩者有協同作用,被認為是80%~90%口咽癌的致癌因素,因為長期大量吸菸、飲酒,可促使黏膜上皮水腫、充血、增生和鱗狀上皮化生,使癌症發生的危險性增高。

嚼食檳榔

是口咽部鱗狀細胞癌的危險因素。

其他

過度角化症、白斑病、紅血球破碎症等均為癌前期的因素。

流行病學

扁桃腺惡性腫瘤為口咽部惡性腫瘤中最多見者,據國外報導扁桃腺癌占所有癌腫的1.5%~3%,占上呼吸道癌的8%。國內報導扁桃腺惡性腫瘤發病率較低,扁桃腺癌多發生於40歲以上,肉瘤以青少年多見,男女發病率為(2~3):1。

好發人群
  • 多見於40歲以上的病人,男性多見。
  • 肉瘤則常發生於青年人,兒童也可見到。
  • 由遺傳缺陷、藥物(移植或免疫抑制)或某些疾病(HIV感染),導致的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易患扁桃腺惡性腫瘤。

症狀

扁桃腺惡性腫瘤病人初期可無任何症狀或僅感覺咽部不適,一般常見症狀有咽部異物感、咽喉疼痛、頸部腫塊,可有痰中帶血,嚴重時可致吞咽和呼吸困難。

典型症狀
  • 咽部異物感和咽下疼痛,末期可有明顯咽痛,吞咽時加劇,並可放射到同側耳或臉部,有時會伴有痰中帶血、口臭及張口困難。
  • 扁桃腺腫大加重或侵犯周圍組織,可出現吞咽困難、呼吸困難以及頸部淋巴結腫大。
  • 查體可見一側扁桃腺呈結節狀、菜花狀腫大或有潰瘍,易出血、質硬,可侵及周圍組織,常呈外突型鱗癌,表面有潰爛。
併發症

癌組織常向前後咽柱及軟齶、舌根等處擴展,易向上頸部淋巴結轉移,發生率為60%~70%,亦可有遠處器官轉移,最常見的遠處轉移器官是肺,其次分別為骨、肝、縱隔。

看醫

對40歲以上病人,長期有咽部不適、疼痛且症狀進一步加重時應警惕扁桃腺惡性腫瘤的可能,要及早到腫瘤外科就診,必要時取病理切片檢查,初期診斷,避免誤診為慢性扁桃腺炎,延誤治療。

就醫指征
  • 如有經久不愈的扁桃腺腫大、咽痛等症狀,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發現單側扁桃腺疼痛、充血,經抗炎治療效果不佳,應高度懷疑惡性病變的可能,應及時就醫。
  • 已經確診扁桃腺惡性腫瘤的病人,若見進行性吞咽困難,甚至出現呼吸困難,應立即就醫。
就診科別
  • 出現咽部異物感、咽下疼痛時,大多數病人優先考慮耳鼻喉科治療。
  • 一旦病變累及其他器官,出現單側扁桃腺疼痛、充血、淋巴結腫大等情況且長期不愈,並有嚴重併發症,可到腫瘤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有無長期飲酒、吸菸史?
  • 有無慢性單側扁桃腺腫痛遷延不愈病史?
  • 是否有以下症狀?(如吞咽困難、呼吸困難、消瘦、乏力等)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 是否吸菸、飲酒、喜食檳榔?
需要做的檢查

查體

可見一側扁桃腺腫大,表面可呈結節狀、菜花狀,表面潰瘍或表面光滑,扁桃腺呈球形腫大,可觸及頸部淋巴結腫大。

影像學檢查

觀察腫瘤局部位置、大小、範圍及周圍結構浸潤程度,觀察頸部淋巴結有利於確定診斷、明確臨床分期及判斷預後,並且可以幫助放射治療方案的制定。

病理檢查

無論是頸部淋巴結切檢,還是做扁桃腺切除病理檢查,都是確診扁桃腺腫瘤的主要依據。

其他

血液常規、HPV檢測、胸部X線或CT、腹部超音波等各項檢查,以判斷有無幼稚細胞以及有無遠處轉移。

診斷標準
  • 通過慢性單側扁桃腺腫痛病史、扁桃腺惡性腫瘤的典型症狀,如咽部異物、單側咽痛、進行性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等,可以初步考慮為扁桃腺惡性腫瘤。
  • 對於中年以上出現單側扁桃腺腫大、表面潰瘍(尤其是火山口樣潰瘍)、質地硬、不活動,伴同側頸深上段或中段淋巴結腫大的病例應高度懷疑扁桃腺惡性腫瘤。通過查體可見扁桃腺呈菜花狀、結節狀,扁桃腺切片切片檢查出現癌細胞確診。
鑑別診斷

急性扁桃腺炎

急性扁桃腺炎是扁桃腺最常見的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口腔感染也常併發急性扁桃腺炎,病人有急性劇烈咽痛,多伴有吞咽痛,常放射至耳部。病人急性病容,出現寒戰,抹片可見鏈球菌或葡萄球菌。一旦懷疑為扁桃腺惡性腫瘤,應儘早行組織切片檢查。

慢性扁桃腺炎

咽痛、咽部異物感反覆發作或持續性存在,抗炎治療一般難以奏效,這是慢性扁桃腺炎的特點。慢性扁桃腺炎局部檢査時,如發現扁桃腺及齶舌弓呈暗紅色慢性充血,扁桃腺表面凹凸不平,有疤痕或黃白色點狀物,擠壓齶舌弓有分泌物從隱窩口溢出,則可確診扁桃腺惡性腫瘤。病人局部尚無明顯潰瘍、壞死等末期惡性腫瘤表現時,很容易被誤診為慢性炎症,診斷需要靠組織病理學檢查。

扁桃腺角化

是指扁桃腺隱窩口上皮細胞過度角化,形如黃白色角狀或尖形砂粒樣角化物,觸之堅硬,根基牢固,不能拭掉,可無明顯自覺症狀或有咽部不適、異物感,可同時發生於咽後壁、咽側束和舌根等處,病程較長,多發生於30歲以前的青年。病因尚不明確,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必要時要行活組織病理檢查,以排除扁桃腺癌的可能。

治療

扁桃腺惡性腫瘤目前尚無特效標靶藥物,主要根據惡性腫瘤的病變範圍及病理類型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案。扁桃腺癌多為鱗癌,放射治療較為敏感,故以放射治療為主。局部末期扁桃腺癌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的綜合應用優於單獨應用,化學治療屬於輔助治療手段。

治療周期
一般情況下扁桃腺惡性腫瘤需治療1~12個月。
藥物治療

可使用轉移因子口服溶液、羥基脲片進行治療。

手術治療

適合於分化好的鱗狀細胞癌及腺癌,也適用於放療後腫瘤殘存或復發,估計手術能切除者,有頸淋巴結轉移時可同時做頸淋巴結清掃術。

放射治療

扁桃腺癌以低分化鱗癌及未分化癌居多,對放療敏感。

適應症

  • 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首選放療。
  • 不適宜手術治療的末期病例。
  • 年邁體弱或重要臟器疾病不能接受手術治療。
  • 術前放療後再行手術治療。

射線選擇

應選用高能射線、直線加速器X線等,輔以深部X線或電子束。

照射野及劑量

照射野的設計,需根據扁桃腺腫瘤的大小、鄰近結構受侵範圍、腫瘤的病理類型,以及頸淋巴結轉移等情況決定。無頸淋巴結轉移,用包括原發灶及上頸部野照射即可。如有頸淋巴結轉移,則應全頸照射。

組織間插植近距離治療

可有計劃的與外照射結合進行,尤其是伴有舌根部受侵、單純外照射不易控制者。此外,亦適用於外照射後仍有殘存腫瘤者。

預後

早診斷、早治療、避免誤診是關係到扁桃腺惡性腫瘤治療和預後的重要因素,經過有效、規範的治療均可治癒,能夠減輕或消除炎症,可維持正常的生活質量。隨著腫瘤的惡化,腫瘤病變常轉移侵犯至口咽部其他部位,進一步發展可侵犯翼肌,向頸部淋巴結及遠處轉移。此時腫瘤疾病臨床分期增高,預後變差,存活率也隨之下降。

能否治癒

扁桃腺惡性腫瘤不能治癒,只能儘量延長病人生存期。

能活多久

扁桃腺惡性腫瘤病人的5年生存率為32.4%-83%。

複診

扁桃腺惡性腫瘤治療結束1~12個月後應該追蹤治療,定期複查,一般在療程結束後第3個月和第6個月複查。

飲食

扁桃腺惡性腫瘤病人需要合理、均衡的分配各種營養物質,合理控制總攝入量,營養物質分配均勻,餐次分配合理,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飲食調理
  •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食多餐,不暴飲暴食,宜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以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為主。
  • 在創口癒合之後最好忌食魚腥物两週,否則後遺口臭。
  • 平時多喝水,多進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維他命食物。 
  • 避免長期食用生海鮮及醃製食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

照護

扁桃腺惡性腫瘤病人容易精神緊張、焦慮,高度緊張往往加重併發症,此時自身應克服緊張的心理,家屬需協助醫護人員安慰病人、體貼病人、鼓勵病人,使病人解除緊張情緒和恐懼感,正確面對疾病。

日常護理

適當運動

如果扁桃腺惡性腫瘤病人身體條件允許,可以做適當的活動,如深呼吸、散步、做頸前後左右緩慢旋轉運動及張口練習、按摩頜顳關節等。

用藥注意事項

病人應遵醫囑用藥,了解藥物副作用,不可擅自停藥、改變藥量,出現不適,及時報告醫生進行調整。

放射治療護理

一般護理

每日監測生命體徵一 次如發現體溫高於38℃以上,並伴有全身症狀者應暫停放射治療,待身體恢復正常後繼續進行;每周檢查-次血液常規,觀察血象變化,如發現白血球低於3×10^9/L或血小板低於60×10^9/L時應該及時報告醫生,確定是否暫停放射治療,同時給予對症處理。

皮膚保養

保持照射野標記的清晰,不能私自塗改,穿寬鬆棉衣,不應穿高領或硬領衣服,以減少對放射野皮膚的摩擦;應保持放射野皮膚清潔、乾燥,防止因水份電離加重皮膚損傷;勿用肥皂水擦洗或搓洗,不宜用粗毛巾、熱水擦洗,以避免術野皮膚過冷、過熱刺激或外傷,勿隨意塗抹藥膏或潤膚霜,避免陽光暴曬,出門做好防曬。

心理護理

良好的心態對戰勝疾病非常重要,病人要保持心情舒暢,要有樂觀、豁達的精神,有堅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要堅持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

預防

扁桃腺惡性腫瘤與吸菸、飲酒有一定的相關性,因此,戒菸、酒對於預防此病有很大作用。同時對扁桃腺黏膜角化症及白斑要及時治療及檢查,飲食上忌食用辛辣、刺激性及煙燻、油炸食物。

初期篩檢

如有單側扁桃腺腫大、疼痛,經抗生素治療無效,病人應初期完善病理檢查,以免誤診為扁桃腺炎而延誤治療。

預防措施
  • 適當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保持充分休息、勞逸結合。
  • 扁桃腺黏膜角化症及白斑的病人要及時治療及檢查。
  • 戒菸、戒酒,注意口腔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長期咽部不適、咽痛的病人經抗炎治療無效後要及時進行詳細的檢查,以初期診斷,從而排除扁桃腺惡性腫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