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新生兒淚囊炎

概述

新生兒淚囊炎又稱先天性淚囊炎,是由於各種原因阻塞鼻淚管所致。可由於鼻淚管下端先天Hasner膜出生時未吸收,阻塞鼻淚管所致,也可由於結膜炎、炎性分泌物阻塞鼻淚管所致。初期通過淚囊按摩,配合抗生素眼藥水可治癒,不可治癒者需手術治療。

就診科別:
新生兒科、眼科
英文名稱:
neonatal dacryocystitis
疾病別稱:
先天性淚囊炎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急性淚囊炎、眶蜂窩性組織炎、視力低下
治療周期:
短期治療
臨床症狀:
溢淚、淚囊部黏性分泌物增多、淚囊部隆起
好發人群:
出生數日或數周的嬰兒、有先天性淚管發育障礙的嬰兒
常用藥物:
Tobramycin 滴眼液
常用檢查:
體格檢查、分泌物檢查

病因

新生兒淚囊炎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鼻淚管下端先天Hasner膜出生時未吸收,阻塞鼻淚管所致。也可由於結膜炎、炎性分泌物阻塞鼻淚管所致,還有一部分是由於一些上皮碎屑阻塞鼻淚管所致。

主要病因

新生兒Hasner膜出生時未吸收

新生兒出生時,鼻淚管下端有一層膜叫做Hasner膜,出生時應閉鎖,但一部分患兒出生時沒有閉鎖,因此形成鼻淚管下端阻塞,大部分新生兒鼻淚管阻塞都是這個原因。

結膜炎、炎性分泌物阻塞鼻淚管

鼻淚管是眼淚從眼睛排入鼻腔的膜性管道,當患兒有結膜炎時炎性分泌物過多,堆積於鼻淚管,導致鼻淚管不能順利引流眼淚而發炎,造成淚囊炎。

上皮碎屑阻塞鼻淚管

新生兒鼻淚管引流功能還不全,一些碎屑即可阻塞鼻淚管。

流行病學

目前尚無對新生兒淚囊炎的具體流行病學研究。

好發人群

出生數日或是數周的嬰兒

當患兒結膜分泌物過多時,阻塞鼻淚管,易導致該疾病。

有先天性淚道發育障礙的嬰兒

如出生時Hasner膜未閉鎖,導致鼻淚管下段閉鎖,易引起新生兒淚囊炎。

症狀

一般在出生後數日或數周,親屬發現患兒淚溢或伴有分泌物多,檢查時壓迫淚囊即可見有黏液膿性或膿性分泌物自淚小點溢出。

典型症狀

溢淚

患兒家屬發現患兒最近容易流淚,且淚液較多。

淚囊部黏性分泌物增多

患兒眼角淚囊部經常出現黏性的分泌物。

其他症狀

患兒淚囊部由於分泌物或其他情況阻塞,可導致淚囊部高於其他部位,即淚囊部隆起。長期阻塞可發生濕疹,表現為淚囊部位紅色斑塊伴搔癢。

併發症

急性淚囊炎

長期淚囊炎阻塞導致此處發炎,表現為紅、腫、癢。

眶蜂窩性組織炎

此病多由於患兒的淚囊炎未及時控制,導致細菌感染眼眶內軟組織所致,常表現為發熱、頭痛、眼周疼痛等。

視力低下

本病最嚴重的併發症,細菌感染導致視神經受損,進而影響視力。

看醫

新生兒淚囊炎在體格檢查時壓迫淚囊即可見有黏液膿性,或膿性分泌物自淚小點溢出,發現本病要去新生兒科或眼科就診。

就醫指征
  • 家屬發現新生兒眼部經常流淚,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家屬發現新生兒眼部經常有黏性分泌物,應及時就醫。
  • 家屬發現新生兒眼部紅腫,伴黏性分泌物或搔癢的情況,應立即就醫。
就診科別
  • 當患兒出現不明原因的流眼淚時,可優先考慮到新生兒科進行就診。
  • 患兒出現眼部有膿性分泌物時,可以到眼科就醫。
醫生詢問病情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持續性流淚、膿性分泌物多等)
  • 眼睛流淚是一過性還是持續的?
  • 患兒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
  • 去過其他地方檢查過嗎?結果如何?
需要做的檢查

體格檢查

壓迫淚囊即可見有黏液膿性或膿性分泌物自淚小點溢出,淚囊部有腫塊、有彈性,無紅腫和壓痛症狀。

淚道CT 

通過該檢查,可以明確患兒是否存在先天性的淚道發育障礙所導致的該病。

分泌物檢查

對患兒淚液分泌物進行檢查,可以了解患兒是否存在感染。

診斷標準

根據患兒有淚溢、淚囊部黏性分泌物增多、淚囊部隆起,伴或不伴濕疹的臨床症狀和體格檢查即可診斷此病。

鑑別診斷

新生兒眼炎

新生兒眼炎也有眼部排出膿性分泌物的症狀,新生兒出生28天內發生結、角膜炎,學名稱新生兒眼炎,按致病元兇分為淋菌性眼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菌性眼炎兩大類。新生兒眼炎多是經陰道分娩感染而來,也可發生於宮內,或出生後感染。新生兒眼炎的發病時間比本病更早,結膜充血症狀更嚴重。

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

患有該疾病的患兒也會出現眼部水腫、分泌物增多等情況,但是患有該病的患兒母親多有淋球菌感染史,患兒淚液分泌物檢查時可見淋球菌,而新生兒淚囊炎的患兒進行分泌物檢查時不會發現淋球菌感染,兩者據此可以進行鑑別。

治療

新生兒淚囊炎一般經過擠壓淚囊、滴入眼藥水治療即可;經過一般治療未能治癒的常採取手術治療。

治療周期
一般經短期治療即可痊癒。
一般治療

醫生用食指自淚囊上方至下方,向鼻淚管方向擠壓,同時壓住淚小管部,使分泌物向下衝破先天殘膜,擠壓後滴入抗生素眼藥水,經多次按摩絕大多數均能獲得有效治療。

藥物治療

患兒有膿性分泌物時可局部使用抗生素眼藥水,如 Tobramycin 滴眼液。對於病情比較嚴重的患兒,可以進行全身應用抗生素,如頭孢或青黴素藥物進行治療,控制炎症,但是應用前需進行皮試,皮試結果陽性者不可應用,以免引起過敏。

手術治療

如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無效時,可行淚道沖洗,以衝破阻塞。再不能奏效時,才考慮做淚道探通術。

預後

大多數患兒通過淚囊區按摩或淚道探通術預後較好,極少數患兒需要做鼻淚囊鼻腔吻合術。治癒後不影響患兒的自然壽命,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可能會影響患兒的正常視力。

能否治癒

新生兒淚囊炎一般可以治癒。

能活多久

新生兒淚囊炎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

後遺症

患兒未經及時治療會導致影響視力。

複診

患兒通過淚囊區按摩或淚道探通術治癒後,需再次就醫,查看淚囊管是否通暢。

飲食

對於新生兒淚囊炎的護理,需要對患兒實行正常的母乳餵養,保證患兒能收到充足的營養補充。

飲食調理
  • 宜正常的母乳餵養。
  • 母乳餵養的母親不能吃寒涼的食物。

照護

家屬護理患兒時要保證自己雙手的乾燥、清潔,病房、家庭室內保證通風,護理患兒眼部時要輕柔。

日常護理
  • 護理患兒眼部前後都要洗手。
  • 室內溫度不要過高。
  • 適當通風,避免出現感冒。
  • 及時清潔患兒雙眼,不要讓分泌物長時間留在眼部。如果眼部分泌物較多,應遵醫囑用眼藥水滴藥。
  • 注意眼周皮膚的護理。
病情監測

經過治療好轉後,無需再進行監測。

特殊注意事項

若患兒無膿性分泌物,無需使用抗生素眼藥水。

預防

醫院加強對新生兒的初期疾病篩檢,家屬照顧新生兒時需仔細,及時發現新生兒眼部或者其他部位有無變化,家屬護理新生兒時需注意衛生。

初期篩檢

新生兒出生時查看淚囊管是否通暢。

預防措施
  • 出生後立即篩檢各種新生兒易發疾病。
  • 患兒家屬給患兒護理時注意自身的手衛生,以免病情惡化。
  • 保持室內通風,以免患兒發燒影響疾病的治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