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萎縮性鼻炎

概述

萎縮性鼻炎是以鼻黏膜萎縮或退化性變為其組織病理學特徵的一類特殊的鼻炎。本病特徵為鼻黏膜萎縮、嗅覺減退或喪失和鼻腔大量結痂形成,嚴重者鼻甲骨膜和骨質亦發生萎縮,黏膜萎縮性改變可向下發展延伸到鼻咽、口咽、喉咽等黏膜。在我國,發病率出現逐年下降趨勢,此病可能與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和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就診科別:
耳鼻喉科
英文名稱:
Atrophic rhinitis
疾病別稱:
臭鼻症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鼻竇炎、咽喉炎
治療周期:
長期間歇性治療
臨床症狀:
鼻咽部乾燥、鼻塞、嗅覺減退
好發人群:
女性、瘦弱者、青春期少年
常用藥物:
複方薄荷樟腦油、 Neostigmine
常用檢查:
鼻鏡檢查、組織學檢查
疾病分類

根據發病的原因可以分為原發性萎縮性鼻炎和繼發性萎縮性鼻炎。

原發性萎縮性鼻炎

可能與內分泌失調、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維他命缺乏、遺傳因素、鼻腔黏膜、骨質的營養障礙以及血中膽固醇含量偏低等因素有關。

繼發性萎縮性鼻炎

由局部因素引起,主要是由於鼻腔黏膜受到外傷或手術切除過多,或是一些感染等局部因素引起的,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末期或慢性化膿性鼻竇炎等治療不徹底,導致鼻部的結締組織過度增生而導致鼻黏膜的營養缺乏而導致鼻部萎縮,粉塵或有害氣體的長期刺激,也會容易引起鼻黏膜的萎縮而致病。

病因

萎縮性鼻炎可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前者無明顯外因,有可能與營養、職業環境、遺傳、內分泌失調等有關,後者常繼發於長期鼻炎,與鼻腔手術中切除的組織過多、感染等因素有關。

主要病因

原發性萎縮性鼻炎

營養學說

我國50~60年代發病率較高,80年代後發病率逐漸降低,發達國家少見,發展中國家發病率較高,說明此病可能與營養條件生活環境有關。

遺傳因素

目前多認為此病是多基因遺傳病,可能與人種有關,黃種人和南歐較常見,非洲人罕見。

職業和環境因素

鼻黏膜長期受有害粉塵、氣體刺激,或長期處於乾燥、高熱環境中會造成鼻腔黏膜損害。

內分泌功能失調

此病女性多見,月經期間症狀加重,30歲後逐漸減輕,因此可能與性內分泌失調有關。

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年免疫學研究發現,多數病人免疫系統失調,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

繼發性萎縮性鼻炎

感染

慢性鼻炎鼻竇炎鼻黏膜長期受膿性分泌物刺激,或結締組織過度增生壓迫,造成血液循環發生障礙,引起鼻黏膜萎縮。

醫源性因素

鼻腔組織特別是下鼻甲切除過多,導致鼻腔過分寬大,通氣過度,發生萎縮性鼻炎,是成年病人的主要病因之一。

特殊傳染病

如結核、梅毒、麻風等,損害鼻黏膜後,出現萎縮性改變。

流行病學

萎縮性鼻炎多發於青壯年,青春期開始女性較多,男女比約為1:3。本病在發達國家已日益少見,在發展中國家的發病率仍然較高。在我國本病亦漸少見,但在貧困山區和邊遠地區仍相對多見,一般體格瘦弱者多於健壯者。

好發人群

女性

此病女性多見,月經期間症狀加重,30歲後逐漸減輕,可能與內分泌失調有關。

瘦弱者

可能與營養條件有關,一般體格瘦弱者多於健壯者。

症狀

原發性和繼發性萎縮性鼻炎的臨床表現無明顯差異,都可表現為鼻及鼻咽乾燥感、鼻塞、鼻出血、頭痛、頭昏、嗅覺障礙、惡臭等症狀。部分病人還可能出現聽力問題、刺激性乾咳等咽喉部問題。

典型症狀

鼻及鼻咽乾燥感

由於鼻黏膜腺體萎縮、分泌減少和長期張口呼吸所致。

鼻塞

鼻腔內膿痂阻塞,空氣不能通過,或者因為鼻黏膜萎縮,神經感覺遲鈍,雖有空氣通過,但不能察覺所致。

鼻出血

一般出血不多,由於鼻黏膜萎縮、變薄和乾燥,或因挖鼻和用力擤鼻致微血管損傷。

頭痛、頭昏

因鼻腔黏膜萎縮、過度寬大,鼻腔的調溫、保濕功能減退,鼻黏膜受大量吸入冷空氣的刺激,或因鼻腔內有膿痂壓迫鼻黏膜所致,常表現在前額、顳側或枕部頭痛。

嗅覺障礙

鼻腔內膿痂堆積,空氣中的含氣味分子不能到達嗅區或因嗅區黏膜萎縮,無腺體分泌來溶解到達嗅區的含氣味分子以刺激嗅神經,或因嗅神經發生萎縮而致嗅覺喪失。

惡臭

呼氣帶特殊的腐爛臭味,是由於臭鼻桿菌等細菌使鼻內分泌物和結痂內的蛋白質分解而產生臭氣。

其他症狀

耳鳴、聽力減退

萎縮性病變侵及耳咽管則產生慢性非化膿性中耳炎,發生耳鳴及聽力減退等。

咽喉乾燥不適、聲嘶、刺激性乾咳

累及咽喉部則發生咽喉乾燥不適、聲嘶及刺激性乾咳等。

併發症

變態反應性鼻竇炎

因鼻竇黏膜與鼻黏膜相連,故鼻腔黏膜變態反應性炎症易波及鼻竇黏膜,產生變態反應性鼻竇炎,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涕,但症狀加重。

咽喉炎

由於長期鼻塞反覆發作,病人經常張口呼吸,可發生慢性咽喉炎,表現為咽部不適感、異物感、癢感、灼熱感、乾燥感或刺激感,伴有微痛。

支氣管氣喘

可與變性鼻炎同時存在,一些氣喘病人常在鼻炎發作後發病。表現為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或發作性咳嗽、胸悶。嚴重者被迫採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乾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現發紺等。

滲出性中耳炎

鼻變態反應可借耳咽管波及中耳,鼻咽部耳咽管咽口黏膜水腫或變應原物質借該管進入中耳,即可導致滲出性中耳炎,主要表現為聽力下降、耳痛、耳內閉塞感、耳鳴等。

看醫

病人出現鼻咽乾燥感、鼻塞、鼻出血、頭痛、頭昏、嗅覺障礙、惡臭等症狀時,應及時到耳鼻喉科就診。醫生可根據症狀及相關檢查明確診斷。

就醫指征

出現以下症狀應及時就醫:

  • 鼻內常出現結痂的情況,有時帶血。
  • 不能感覺到鼻腔內有氣流通過。
  • 常出現不明原因頭痛,或受冷空氣刺激後常出現頭痛。

出現下列症狀應立即就醫:

  • 鼻內有結痂後出現嗅覺減退或消失。
  • 家屬發現病人呼吸有特殊臭味。
就診科別

出現疑似萎縮性鼻炎症狀時,病人優先考慮去耳鼻喉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病情是持續進展還是穩定維持?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鼻咽乾燥感、鼻塞、鼻出血等)
  • 症狀持續多長時間?
  • 既往有無其他病史?
  • 出現症狀是否採取過什麼緩解措施?
需要做的檢查

鼻鏡檢查

原發性萎縮性鼻炎可見鼻黏膜蒼白、發亮,可有潰瘍形成或出血,表面覆有膿性分泌物或稠厚的痂皮,呈黃褐色或綠色。繼發性萎縮性鼻炎可見黏膜發紅,呈水腫樣或顆粒狀,可有輕度鼻出血、膿性分泌物或結痂。

微生物學檢查

原發性萎縮性鼻炎培養可見克雷伯氏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繼發性萎縮性鼻炎可有綠膿桿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

組織學檢查

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由鱗狀上皮所取代,腺體數量減少,炎症細胞浸潤。可有動脈內膜炎和周圍炎、血管管腔狹窄甚至閉塞。

影像學檢查

CT可能發現中、下鼻甲黏膜萎縮,骨質吸收,篩泡和鉤突吸收,竇口鼻道複合體的輪廓消失,鼻腔擴大,外側壁破壞,鼻竇黏膜增厚,上頜竇發育不全及氣腔形成減少。X線檢查可明確鼻甲、鼻腔、鼻竇狀態。

診斷標準

萎縮性鼻炎根據典型症狀及檢查多可作出診斷。病人可出現鼻黏膜萎縮、嗅覺減退或消失、呼氣臭味、鼻腔內多量結痂形成,嚴重者鼻甲骨膜和骨質亦發生萎縮。相關檢查可見鼻腔寬大,從前鼻孔可直視鼻咽部。鼻黏膜明顯乾燥,鼻腔內有結痂,除去痂皮可有出血。痂皮為黃綠色或灰綠色,有惡臭味。鼻甲萎縮,明顯縮小,有時甚至無法辨認下鼻甲。有時中鼻甲岀現代償性肥大。嚴重者鼻外形有變化,如鼻樑平寬,鼻孔扁平,鼻翼掀起,狀似鞍鼻。綜合以上情況即可確診。

鑑別診斷

鼻硬結症

此病無臭味,鼻分泌物或組織可培養出鼻硬結桿菌,組織病理檢查有泡沫細胞和品紅小體的特徵性改變。而萎縮性鼻炎有臭味。

乾燥性鼻炎

乾燥性鼻炎鼻黏膜乾燥、分泌物減少,但鼻黏膜和鼻甲無萎縮現象,病人多為中青年,通過臨床表現可以鑑別。萎縮性鼻炎病人可見中、下鼻甲黏膜萎縮。

治療

萎縮性鼻炎目前尚無特效治療,宜局部和全身綜合治療。若病變較重,保守治療效果不佳者可行手術治療。

治療周期
根據採用治療方法不同,具體治療時間不定。但大多數都是需要長期間歇性治療。
藥物治療

全身治療

維他命療法

維他命A、維他命B、維他命C、維他命D、維他命E都可使用,其中以維他命A、維他命B2、維他命C、維他命E效果較好,其用量較常規用量大為佳。

微量營養素療法

鐵、鋅製劑對本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桃金孃油

能稀釋黏液,促進腺體分泌,刺激黏膜纖毛運動,並有一定抗菌作用。

局部治療

  • 複方薄荷滴鼻劑、植物油、魚肝油、液狀石蠟等滴鼻,滑潤黏膜,軟化干痂,便於清除痂皮,改善鼻干症狀。
  • 1%~3%鏈黴素液滴鼻,抑制細菌生長,減少黏膜糜爛,幫助黏膜生長。
  • 複方雌二醇滴鼻劑,25%葡萄糖甘油滴鼻,有抑制鼻分泌物分解作用。
  • 50%葡萄糖滴鼻,可促進黏膜腺體分泌。
  • 1% Neostigmine 塗抹鼻腔,促進黏膜血管擴張。
  • 金黴素或紅黴素軟膏塗鼻,可保護鼻腔黏膜,抑制細菌生長。
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無效者可採用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縮小鼻腔,減少鼻腔通氣量,降低鼻腔水分蒸發,減輕黏膜乾燥和結痂形成。

鼻腔黏骨膜下埋藏術

埋藏的材料有人工生物陶瓷、自體骨或軟骨、塑料製品,如聚氯乙烯和丙烯酸酯、矽橡膠、象牙骨等。

前鼻孔閉合術

可分為前鼻孔部分閉合術和完全閉合術,雙側可同期和分期進行。

鼻腔外側壁內移加固定術

手術破壞大,目前已較少採用。

其他治療

鼻腔沖洗

用生理鹽水每天行鼻腔沖洗,去除痂皮及臭味,清潔鼻腔,可刺激鼻黏膜增生。

預後

萎縮性鼻炎是慢性鼻炎中比較嚴重的一種,而且比較難以治癒,但及早發現、遵醫囑積極治療可有效改善症狀。

能否治癒

萎縮性鼻炎尚無法治癒,僅可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緩解不適症狀,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

能活多久

萎縮性鼻炎一般不會影響正常人的壽命。

飲食

萎縮性鼻炎病人應多食用含有大量維他命的食品,特別是維他命A、維他命B、維他命E等的食物,忌煙、酒及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飲食調理

忌大量飲酒

喝酒時揮發的酒精可從鼻孔進入鼻腔,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充血,鼻黏膜反覆充血則必然導致慢性鼻炎的發生和發展。嗜酒習慣不僅容易導致各種鼻炎,也是使病情纏綿難愈的重要因素之一。

忌煙

煙含有尼古丁,對黏膜有刺激作用,當黏膜受到煙的刺激後會使分泌物增加,所以有人在吸菸後出現鼻涕大量增加,涕液變濃。再則,煙的刺激作用會使鼻癢、噴嚏等症狀加重。

忌生冷食物

病人如多食生冷食物,如各種冷飲、冰鎮生梨、冰西瓜等會刺激鼻部黏膜,以致病情不易好轉。

忌過咸之物

食用鹹菜、鹹魚及各種過鹹水產品,會使病變部位黏膜收縮,加重鼻塞及咽喉不適的症狀。

忌辛辣刺激食物

辣椒、胡椒、咖喱、芥末、桂皮及過濃的香料等辛辣刺激物,對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炎性改變,使鼻黏膜充血加重,同時也會使頭痛、鼻塞的症狀加重,故應忌之。

照護

良好的日常護理有助於改善萎縮性鼻炎病人的鼻腔通氣狀態,減少分泌物,減輕不適感。護理內容主要包括保持環境空氣清淨,加強營養,改掉挖鼻等不良習慣,及時矯正鼻腔畸形,注意保暖等。

日常護理
  • 注意工作、生活環境的空氣清潔,避免接觸灰塵及化學氣體,特別是有害氣體。
  • 改掉挖鼻的不良習慣。病人應掌握正確的擤鼻方法,即緊壓一側鼻翼,輕輕擤出對側鼻腔的分泌物;或將鼻涕吸入咽部吐出。
  • 及時矯正一切鼻腔的畸形,如鼻中隔彎曲等。
  • 加強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止感冒。
  • 鼻腔分泌物多時,可在鼻翼及唇上塗防護油,以免引起皮膚皴裂。
  • 急性鼻炎需徹底治癒,及時治療全身和局部病因。
心理護理
部分病人可有特殊面容,如鼻樑低塌、鼻背寬平,自幼發病影響外鼻發育可呈鼻樑寬平一鞍鼻。外形的改變及病變造成鼻腔臭味等因素會對病人造成心理影響,家屬應注意觀察病人的的心理動態,及時疏導病人的心理問題,多與病人親近,及時溝通,鼓勵病人積極治療疾病。
特殊注意事項
  • 病人鼻腔內分泌物形成的頑固痂皮的清除,應由專業的耳鼻喉科醫生或通過鼻內鏡操作下去除,避免由於操作不當引起過多的出血,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 由於此類鼻炎已存在黏膜萎縮現象,應禁用麻黃鹼液、滴鼻淨等鼻黏膜收縮劑。

預防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食用含有維他命的食物、保持鼻腔清潔、清淡飲食、改掉挖鼻等不良習慣,均有助於萎縮性鼻炎的預防。

預防措施
  • 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由於長期反覆患鼻竇炎、腺樣體炎等慢性炎症,有可能導致萎縮性鼻炎,所以對上呼吸道感染的積極治療有一定的預防意義。
  • 食用含有維他命的食物,尤其是脂溶性維他命。維他命A缺乏可引起上皮退化、萎縮,維他命B群缺乏可使細胞代謝失調。
  • 若工作環境存在高濃度有毒、有害氣體或粉塵,則必須做好呼吸道防護措施。
  • 保持日常飲食健康、清淡,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
  • 不要經常用手挖鼻,以免損傷鼻黏膜造成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