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喉阻塞

概述

喉阻塞是指因喉部或其鄰近組織的病變,使喉部通道(特別是聲門處)發生狹窄或阻塞,引起呼吸困難,亦稱喉梗阻。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個由各種不同病因引起的症狀。病情若未及時有效治療可發生窒息死亡。而幼兒因其喉部生理特徵,較成人更易發生喉阻塞。可進行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

就診科別:
耳鼻喉科
英文名稱:
laryngeal obstruction
疾病別稱:
喉梗阻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心臟衰竭
治療周期:
短期治療
臨床症狀:
吸氣性呼吸困難、吸氣性喉鳴、聲音嘶啞
好發人群:
先天性喉畸形者、炎症病人、外傷病人
常用藥物:
Methylprednisolone 、布地奈德
常用檢查:
喉鏡檢査、X線檢查、血液常規檢查、心電圖
疾病分類

一度

安靜時無呼吸困難表現。活動或哭鬧時,有輕度吸氣期呼吸困難。

二度

安靜時也有輕度吸氣期呼吸困難,吸氣期喉鳴和吸氣期胸廓周圍軟組織凹陷,活動時加重,但不影響睡眠和進食,亦無煩躁不安等缺氧症狀。脈搏尚正常。

三度

吸氣期呼吸困難明顯,喉鳴聲甚響,胸骨上窩、鎖骨上、下窩、上腹部、肋間等處軟組織吸氣或四陷顯著。並因缺氧而出現煩躁不安、不易人睡、不願進食、脈搏加快等症狀。

四度

呼吸極度困難。由於嚴重缺氧和二氧化碳增多,病人坐臥不安、手足亂動、出冷汗、面色蒼白或發紺、定向力喪失、心律失常、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大小便失禁等。如不及時搶救,可因窒息、昏迷及心臟衰竭而死亡。

病因

喉阻塞多因喉部外傷、喉水腫、喉痙攣以及喉腫瘤所引起。先天性喉畸形、炎症、外傷為本病的危險因素。好發於先天性喉畸形的病人、炎症病人、外傷病人。

主要病因

喉部感染

小兒急性喉炎、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急性會厭炎是引起喉阻塞的常見原因。成人喉膿腫、喉軟骨膜炎及鄰近組織的急性炎症如咽後膿腫、口底蜂窩性組織炎、頜下淋巴結炎及膿腫向下蔓延可致喉阻塞。喉部特異性感染如喉結核、梅毒等,如發生肉芽腫或併發感染也可引起喉阻塞。

喉外傷、水腫外傷

初期喉部黏膜腫脹,可合併喉部軟骨損傷、骨折移位等致喉腔狹窄;後期疤痕攣縮或沾黏致疤痕性喉狹窄,均可引起喉阻塞。而藥物過敏性反應、喉血管神經性水腫及氣管插管時間過長、操作粗暴或支氣管鏡檢查等可導致喉部黏膜水腫、聲門狹窄。

喉異物、喉痙攣

喉、氣管異物不僅導致機械性梗阻,而且引起喉痙攣。破傷風感染可引起陣發性喉痙攣。刺激性氣體及化學藥品接觸到喉黏膜也能引起喉痙攣。

喉部腫瘤

喉癌、乳頭狀瘤常見。鄰近組織較大的腫瘤如咽側隙腫瘤、甲狀腺腫瘤等壓迫氣管可致喉阻塞。

其他

如喉軟骨畸形等先天性畸形、各種原因引起的雙側聲帶外展麻痹引起聲帶固定於中線,聲門裂變小,導致喉阻塞。

流行病學

喉阻塞暫無流行病學統計資料。

好發人群

先天性喉畸形者

由於喉部存在狹窄畸形,導致喉阻塞。

炎症病人

炎症感染,導致喉部黏膜充血腫脹,導致喉阻塞。

外傷病人

喉部外傷導致術後部疤痕攣縮狹窄,導致喉阻塞。

症狀

吸氣性呼吸困難症狀是喉阻塞的主要症狀,嚴重的呼吸困難還會導致窒息。此外,還會發生喘鳴音、聲音嘶啞、周圍軟組織凹陷、缺氧、心臟衰竭,甚至死亡。

典型症狀

吸氣性呼吸困難

以吸氣期呼吸困難為主的呼吸困難是喉阻塞的主要症狀。表現為吸氣運動加強,時間延長,吸氣深而慢。

吸氣性喉鳴

吸氣性喉鳴是喉阻塞的一個重要症狀。吸入的氣流,擠過狹窄的聲門裂,形成氣流旋渦反擊聲帶,聲帶顫動而發出一種尖銳的喉鳴聲。

吸氣性軟組織凹陷

因吸氣時空氣不易通過聲門進入肺部,胸腹輔助呼吸肌均代償性加強運動,將胸部擴張,以助呼吸進行,但肺葉不能相應膨脹,造成胸腔內負壓增加,將胸壁及其周圍的軟組織吸入,使頸、胸和腹部出現吸氣性凹陷,稱為三凹征。凹陷的程度常隨呼吸困難的程度而異,兒童的肌肉張力較弱,凹陷徵象更為明顯。

聲音嘶啞

常有聲音嘶啞,甚至失聲,病變發生於室帶或聲門下腔,聲嘶出現較晚或不出現。

缺氧症狀

初期機體尚可耐受,無明顯缺氧症狀。隨著阻塞時間的延長,程度加重,開始出現呼吸快而深、心率加快、血壓上升。若阻塞進一步加重,則開始出現缺氧而坐臥不安、煩躁、發紺。終末期則有大汗淋漓、脈搏微弱且快速或不規則、呼吸快而淺表、驚厥、昏迷、甚至心驟停。缺氧程度可通過經皮血氧檢測儀來判斷。

併發症

心臟衰竭

病人梗阻嚴重,導致缺氧,嚴重者出現心臟衰竭,病人呼吸頻率變慢,表現為口唇發紺、口鼻附近呈青紫色。

看醫

當病人出現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及周圍軟組織發生凹陷等症狀時,應該及時就診於耳鼻喉科,做喉鏡檢查、X線檢查、血液常規檢查等確診。與肺源性呼吸困難、中樞性呼吸困難、心源性呼吸困難相鑑別。

就醫指征
  • 病人出現由於吸氣性呼吸困難、喉鳴、聲音嘶啞時,需要及時就醫。
  • 出現呼吸困難及周圍軟組織發生凹陷等症狀時,需要立即就醫。
就診科別
  •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去耳鼻喉科就診。
  • 若病人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時,可至急診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出現的時間?
  • 還有其他症狀嗎?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 是否自行服用過什麼藥物?
  • 是否到過其他醫院醫治?
需要做的檢查

問診、視診和聽診

醫生一般可詢問病人病史、症狀,查看病人頸胸部周圍軟組織有無凹陷,以及是否有喉鳴音,可快速診斷疾病。

喉鏡檢査

對於輕型喉梗塞病人,可行喉鏡檢查,明確喉部病變情況及聲門受累情況。

X線檢查

喉部側位X線攝片可以幫助了解聲門受累情況,判斷疾病嚴重程度。

血液常規檢查

主要檢查白血球計數,可判定有無感染因素。

心電圖

查看病人有無心臟方面的異常,排除心源性呼吸困難,還可查看是否有心臟衰竭的情況。

診斷標準

病人可出現典型症狀,如喉鳴音、呼吸困難、聲嘶等;喉鏡檢査發現喉部病變。

鑑別診斷

肺源性呼吸困難

肺源性呼吸困難吸氣和呼氣均困難,支氣管氣喘時出現明顯的呼氣性困難,無聲嘶。肺部聽診可聞及哮鳴音。如為肺部炎症,則肺部聽診可有濕囉音。而喉梗塞主要表現為吸氣性呼吸困難,X線檢查可協助診斷。

中樞性呼吸困難

中樞性呼吸困難由於呼吸中樞受抑制而引起。呼吸次數慢或不規則,如潮式呼吸、間歇性呼吸,點頭呼吸等,多有原發病史。而喉阻塞主要表現為吸氣性呼吸困難,可出現喉鳴,這與中樞性呼吸困難很容易鑑別,也可行喉鏡檢查鑑別診斷。

治療

喉阻塞病人的呼吸困難程度,是選擇治療方法的主要依據。同時要結合病因和病人一般情況、耐受缺氧的能力等全面考慮,進行藥物治療或者手術治療。

治療周期
根據病人病因及病情程度不同治療時間不固定,一般是短期治療。
藥物治療

抗生素

如大環內酯類,具有殺菌及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作用。

糖皮質類固醇類藥物

如 Methylprednisolone ,可增強病人免疫力,控制炎性反應,消除感染症狀。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

如布地奈德,不僅可以控制炎性反應,也可以降低支氣管收縮能力,並且增強細胞的穩定性。

手術治療

氣管切開手術可改善呼吸困難,保持呼吸道順暢。三度呼吸困難病人,1~4小時內症狀仍未解除,則需要進行氣管切開手術;四度呼吸困難病人,需立即進行氣管切開手術,並通過機械通氣進行輔助呼吸。

預後

經過正規的治療,喉阻塞一般能治癒,症狀能夠緩解和消除,不影響壽命,預後較好,病人可恢復日常生活。

能否治癒

喉阻塞及時治療一般可以治癒。

能活多久

喉阻塞及時治療,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如果延誤治療,發生窒息,可導致死亡。

複診

病人根據醫囑定期複診,通過喉鏡檢查觀察喉部黏膜恢復情況。

飲食

喉阻塞急性期應當嚴格禁食水,給予鼻飼。恢復期可給予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飲食,保證水分的攝入。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避免煙、酒及刺激性食物。

飲食調理
  • 術後1~2天禁食或少進食,第3天開始以少量試餐開始,如米湯等,逐步增加牛奶、肉湯等,以清談、易消化飲食為宜。1周後可將流質飲食改為半流質飲食,進食肉末粥、蒸蛋、麵條等。
  • 飯前飯後輔以水果,以刺激食慾,幫助消化,補充多種維他命。

照護

喉阻塞病人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保護喉部,同時需密切觀察呼吸情況,出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喉部黏膜出現水腫充血,呼吸困難加重,需要及時就醫。

日常護理
  • 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休息,減少喉部刺激。
  • 注意保暖,積極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 注意保護喉部及聲帶,低聲少語。
  • 清潔口腔,及時清除口腔及咽喉部的分泌物,保持清潔,防止感染的發生。
病情監測
  • 保持呼吸道通暢,密切觀察呼吸情況,出現異常及時匯報醫生。
  • 特別注意有無血性分泌物吐出及有否頻繁吞咽動作。
  • 注意自身恢復過程中聲音的變化。
特殊注意事項

飯後漱口,防止食物殘渣存留,引起感染髮炎。

預防

對於喉阻塞的預防,主要是避免誘發因素,如避免感染、及時治療原發疾病等。出現咽喉部不適,及時到醫院做喉鏡檢查,確診後儘早治療,可以避免喉梗塞的發生。

預防措施
  • 平時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 避免感染及炎症發生,如發現有相關疾病時,應儘早治療。
  • 避免接觸過敏原,從而避免變態反應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