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間質性腎炎

概述

間質性腎炎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管間質性急、慢性損害的臨床病理症候群,臨床常分為急性間質性腎炎和慢性間質性腎炎。臨床表現可輕可重,大多數病人經過去除病因、及時治療可以獲得痊癒,或使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轉。

就診科別:
腎內科
英文名稱:
interstitial nephritis
疾病別稱:
腎小管間質性腎炎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腎性貧血、腎功能衰竭
治療周期:
急性期短期治療,慢性期需長期間歇性治療
臨床症狀:
發熱、血尿、蛋白尿、少尿
好發人群:
過敏體質者、自身免疫功能異常者
常用藥物:
普賴鬆、環磷醯胺
常用檢查:
血液常規檢查、尿液常規檢查、腎穿刺病理檢查
疾病分類

急性間質性腎炎

急性間質性腎炎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突然發生的以腎間質炎症水腫、炎症細胞浸潤、腎小管呈不同程度退化性變伴腎功能不全的症候群。

慢性間質性腎炎

慢性間質性腎炎是一組以腎小管萎縮、腎間質纖維化等慢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初期以腎小管功能損害為主,後期表現為慢性進展性腎衰竭。

病因

間質性腎炎的病因複雜,急性腎間質腎炎和慢性腎間質腎炎的病因有所區別,甚至部分病例病因不明。藥物過敏以及病原微生物感染是間質性腎炎最為主要致病因素,對此需要引起重視。

主要病因

急性腎間質腎炎

長期服用以下藥物

  • 抗生素:青黴素類、磺胺類、頭孢菌素類、克林黴素、氯黴素、氨基糖甙類、多黏菌素B、四環素和萬古黴素等。
  • 非類固醇抗炎藥。
  • 抗結核藥:如利福平、醫肺必妥錠、異菸鹼醯肼錠等。
  • 其他:包括 Allopurinol 、 Thiopurine 、鉍劑、巰甲基丙脯酸、甲氰咪胍、 Methyldopa 、苯茚二酮、去甲基麻黃鹼、丙磺舒和氨苯喋啶等。

全身性感染

細菌、病毒、立克次體、支原體和寄生蟲感染(如鏈球菌感染、巨細胞病毒感染、布氏菌病、白喉、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鉤端螺旋體病、梅毒和弓形體蟲病等),其中以β溶血性鏈球菌A族感染最為常見,尤其在兒童中常見。

原發腎臟感染

包括腎盂腎炎、腎結核和腎真菌感染等。

免疫性異常

包括有抗腎小管基底膜抗體的和(或)繼發間質性腎炎的腎小球腎炎、紅斑性狼瘡、移植腎急性排異和壞死性血管炎等。

特發性異常

部分急性間質性腎炎病因不明。

慢性間質性腎炎

長期接觸腎毒性物質

  • 藥物:西藥,如鎮痛藥、環孢素、亞硝脲類烷化劑等;中藥,如含馬兜鈴酸藥物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等。
  • 內源性代謝物質:如高鈣血症、低血鉀症、高草酸尿、高尿酸血症等。
  • 重金屬:如鉛、鋰、汞、金、砷、鎘和銅等。
  • 放射性腎炎。

免疫性疾病

伴慢性間質性腎炎的慢性腎小球腎炎、移植腎慢性排異、紅斑性狼瘡和乾燥症等。

腫瘤或副蛋白血症

如白血病、淋巴瘤、澱粉樣變性、華氏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和多發性骨髓瘤等。

囊性腎病

如髓質囊腫病和多囊腎等。

其他

  • 慢性腎盂腎炎、腎結核等。
  • 持續性或進行性急性間質性腎炎發展而成。
  • 尿路阻塞,包括阻塞性腎病和逆流性腎病。
  • 鐮狀細胞病、血管性疾病等。
誘發因素

性別和年齡

任何年齡段都有可能患此病,但兒童和青年多見,且男性發病率較女性高。

免疫功能

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更易發病。

遺傳因素

本病具有家族遺傳聚集傾向。

流行病學

間質性腎炎的病因複雜多樣,且由於發病地區、患病人群的不同,各類間質性腎炎的發病率可能存在較大差異,目前流行病學研究比較缺乏。

好發人群
  • 過敏體質,尤其是有藥物過敏史、濫用鎮痛藥史的人群以及存在重金屬接觸史或慢性腎盂腎炎史的人群,發病率高。
  • 自身免疫功能障礙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相關疾病的人群易患此病。

症狀

間質性腎炎的症狀輕重不一,臨床表現複雜多變。部分病人可無明顯症狀,也可出現比較嚴重的尿量、尿性狀異常。具體表現取決於間質性腎炎的病程、個人體質,以及腎間質病變的程度。

典型症狀

急性間質性腎炎

發病前有藥物過敏史,或近期感染、應用抗生素史。突然發熱,持續數天或數周,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血尿、輕度蛋白尿。感染和藥物誘發時,常有一側腰痛,而過敏因素所致者常有斑丘疹、發熱,外周血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全身過敏表現

常見藥疹、藥物熱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有時還可見關節痛或淋巴結腫大,但是由非類固醇抗炎藥引起者,全身過敏表現常不明顯。

尿化驗異常

常出現無菌性白血球尿、血尿及蛋白尿。蛋白尿多為輕度,但當非類固醇抗炎藥引起腎小球微小腎病變時,卻可出現大量蛋白尿(>3.5g/d),並可由此引起腎病症候群。

腎功能損害

常出現急性腎衰竭,伴或不伴少尿。常因腎小管功能損害,出現腎性糖尿、低比重及低滲透壓尿。

慢性間質性腎炎

本病多緩慢隱匿進展,除原發病因的症狀和體徵外,以腎小管功能損害的症狀和體徵最為突出。常可見到無菌性白血球尿、腎性糖尿、夜尿多、低比重及低滲透壓尿,腎小管酸化功能障礙會導致腎小管性酸中毒。隨後也將出現腎小球功能損害,血肌酸酐逐漸升高,直至進入尿毒症。

併發症

腎衰竭

間質性腎炎的病情若未獲得及時救治,則有可能引發腎小球濾過功能降低,最終導致腎衰竭。

腎性貧血

間質性腎炎繼發腎功能受損後,會有不同程度的血紅素降低,導致正色素性正球性貧血。

看醫

當出現發熱、皮疹,伴有尿量以及尿液形狀的改變時,應及時就診以明確診斷,尤其是有藥物過敏史或者感染史的病人,需要初期至正規醫院進行篩檢。

就醫指征

若服用藥物後出現噁心、嘔吐、厭食、少尿(每日尿量少於400ml)或無尿,同時伴程度不等的腰背痛、關節酸痛等症狀時,應立即撥打119或就醫。

就診科別

間質性腎炎的病人應及時就診腎內科。

醫生詢問病情
  • 主要因為什麼來就診?
  • 何時開始發病?具體發病過程是什麼樣?
  • 發病前有無服藥史或者感染史?
  • 家族有無腎病史?
  • 既往有無接受過治療?治療效果如何?
需要做的檢查

血液常規

急性間質性腎炎可有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血小板減少,偶見溶血。慢性間質性腎炎可出現血紅素下降,一般呈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血小板正常。

尿液常規

明確是否有鏡下血尿、白血球尿等。若腎小管功能異常,尿液中會發現腎性糖尿、腎小管酸中毒等。

腎小管功能

急性間質性腎炎尿濃縮稀釋試驗提示低比重尿、尿滲透壓降低,尿β2微球蛋白及尿NAG酶增高等。慢性間質性腎炎尿濃縮稀釋試驗提示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尿滲透壓降低,尿β2微球蛋白、尿NAG酶增高及尿酸化功能障礙等。

腎功能

腎功能檢查可見血肌酸酐、尿素氮升高。

影像學檢查

超音波、X線或CT見急性間質性腎炎的雙腎體積增大,而慢性間質性腎炎的雙腎體積縮小。

診斷標準
  • 急性間質性腎炎的典型病例常有近期用藥史、全身過敏表現;尿化驗異常以及腎小管、腎小球功能損害。一般認為若有上述前兩條表現,再加上後兩條中任何一條,臨床即可診斷急性間質性腎炎。但不典型病例常無第二條,必須依靠腎穿刺病理檢查確診,病檢結果符合腎間質炎性細胞浸潤及腎小管變性。
  • 慢性間質性腎炎確診主要靠腎穿刺切片檢查病理檢查,病檢符合腎間質纖維化及腎小管萎縮。
鑑別診斷

慢性腎盂腎炎

慢性間質性腎炎起病隱匿,初期症狀又常不明顯,臨床易把有繼發感染者誤診為慢性腎盂腎炎,病理檢查有助於明確鑑別。

慢性腎小球腎炎

臨床易把缺乏感染證據和間質損害不太明顯者誤診為慢性腎小球腎炎,對此可通過腎穿刺切片檢查鑑別診斷。

治療

初期診斷,積極去除和控制病因,常可使大部分病人病情趨於穩定,或顯著減慢惡化速度。症狀治療包括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以及糾正與病因有關的代謝或免疫異常。已進入慢性腎衰竭者,則按慢性腎衰竭治療。

治療周期
本病急性期需要短期治療,進入慢性期以後則需長期間歇性治療。
病因治療

病因治療,如停用致敏藥物、清除感染因素等。

藥物治療

普賴鬆

急性間質性腎炎重症病病人可服用糖皮質類固醇,如普賴鬆,其能夠加快疾病緩解。

環磷醯胺

當效果不佳時可以聯合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醯胺。而慢性間質性腎炎,則需積極去除致病因素,如停用相關藥物等。

中醫治療

中醫辨證論治有利於腎小管間質功能保護,如中藥冬蟲夏草可促進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生長、促進受損的細胞恢復、提高細胞膜的穩定性、增強腎小管上皮細胞耐受缺氧的能力,對間質性腎炎有一定的療效。

其他治療
  • 對症治療,慢性間質性腎炎針對腎性貧血、高血壓給予相應處理,如紅血球生成素、ACEI、ARB。
  • 糾正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失調。
  • 透析治療,血液中血肌酸酐升高、有合併高血鉀、心臟衰竭、肺水腫等急症,可採用血液透析治療,同時糾正電解質不平衡和酸鹼平衡失調。補充EPO糾正腎性貧血,控制高血壓。

預後

急性間質性腎炎大多數為可逆性,少數病人可遺留腎功能損害,並發展為終末期腎衰竭。慢性間質性腎炎的預後隨病因及腎功能損害程度而異,若病因能被徹底清除也可治癒。若已發展至慢性腎功能不全階段,則多進展至終末期腎衰竭,預後不良。

能否治癒

急性間質性腎炎的預後較好,大多數為可逆性。病人若初期經過規範治療,則有可能獲得治癒。

能活多久

間質性腎炎病人通過積極的臨床干預,一般對生存壽命影響不大。部分病人的生存期可能因為併發嚴重疾病,而有不同程度的縮短。

複診

建議間質性腎炎病人出院後遵醫囑定期複查,若有不適隨時複診。

飲食

間質性腎炎病人宜進食富於營養、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牛奶、豆製品、新鮮魚、新鮮蔬菜等。另外,注意規律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以此避免發生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降低腎臟的負擔。

飲食調理
  • 為減輕腎臟負擔以及控制血壓,宜減少鹽的攝入量。
  • 平時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火鍋、燒烤、生蒜、辣椒等。
  • 忌濃茶、咖啡、煙、酒。

照護

間質性腎炎病人在護理中應注意規律用藥,不可隨意停藥,遠離化學物質,保持生活規律,有利於疾病的好轉。

日常護理
  • 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有利於疾病好轉、痊癒。
  • 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
  • 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複查,不可隨意停藥、用藥。
  • 避免接觸化學毒物、生物毒素、重金屬(鉛、金、汞等)。
病情監測

病人可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個體化的治療,定期遵醫囑複診,以此監測病情發展。

特殊注意事項

間質性腎炎的發生與濫用藥物有關,故在日常生活中不可亂用鎮痛藥或其他特殊藥物,一定要遵醫囑服藥。

預防

間質性腎炎可針對不同情況進行相應預防,如針對藥源性的間質性腎炎應注意用藥安全等。

初期篩檢

建議過敏體質的人群注意平時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規範用藥,並且注意觀察個人身體狀況,定期檢查血、尿液常規,以此幫助初期診斷和治療疾病。

預防措施
  • 預防藥物性間質性腎炎的關鍵是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並保持充足的有效循環血容量和尿量。
  • 代謝性疾病和血液性疾病易併發間質性腎炎,此類病人應在積極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給予充足水分,以保持尿量,並鹼化尿液。
  • 合併尿路阻塞、逆流者,必要時應外科手術予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