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穿孔
概述
鼻中隔穿孔系指各種原因導致的鼻中隔貫穿兩側鼻腔的永久性穿孔。穿孔形態、部位及大小各異。症狀主要包括鼻腔乾燥、結痂,結痂脫落時可伴有反覆少量出血,部分病人出現鼻腔異味、呼吸有吹哨聲和鼻塞症狀等,如果穿孔較小、位置靠後可無任何不適症狀。鼻中隔穿孔會導致鼻腔乾燥、疼痛、出血、鼻腔異味,嚴重者致鼻樑塌陷。本病如無明顯臨床症狀則無需處理,有症狀病人需治療,修補穿孔。
- 就診科別:
- 耳鼻喉科
- 英文名稱:
- perforation of nasal septum
- 是否常見:
- 否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鼻樑塌陷
- 治療周期:
- 短期治療
- 臨床症狀:
- 鼻腔乾燥、結痂、鼻腔異味、鼻塞、呼吸時異常響聲
- 好發人群:
- 鼻中隔外傷者、經常挖鼻孔的人、鼻腔手術術後者、常吸入化學物者
- 常用藥物:
- 魚肝油滴鼻劑、鼻用型生理鹽水、活性銀離子抗菌液
- 常用檢查:
- 鼻內鏡檢查
病因
鼻中隔穿孔原因較多,包括外傷、醫源性損傷、鼻腔感染、腫瘤及全身性疾病破壞、化學腐蝕和濫用藥物等原因導致。
外傷
鼻中隔外傷所致的鼻中隔膿腫,可導致鼻中隔穿孔。
醫源性損傷
鼻中隔手術或其他治療,如射頻等治療,導致鼻中隔黏膜出血,引起鼻中隔兩側黏膜對稱性損傷。
感染
- 急性傳染病,白喉、傷寒和猩紅熱等。
- 鼻特殊性感染,結核、狼瘡、麻風等可致鼻中隔軟骨壞死而中隔穿孔,梅毒因導致鼻中隔骨部壞死而中隔穿孔,出現鞍鼻。
腫瘤及惡性肉芽腫
原發於鼻中隔的腫瘤或鼻腔腫瘤壓迫鼻中隔。
異物壓迫
鼻腔異物或結石長期壓迫鼻中隔可引起繼發感染、壞死而致穿孔。
不良習慣
如經常挖鼻孔,反覆刺激鼻黏膜,致使黏膜受損,久而久之形成潰瘍,導致鼻中隔穿孔。
化學刺激
腐蝕性和刺激性物質,如鉻酸、矽塵、砷、升汞、水泥、石灰等,長期刺激鼻中隔黏膜引起潰瘍,導致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穿孔暫無流行病學的調查數據。
- 鼻中隔外傷者。
- 經常挖鼻孔的人。
- 鼻腔手術術後者。
- 常吸入化學物者。
症狀
鼻中隔穿孔主要表現為鼻腔乾燥、結痂,結痂脫落時可伴有反覆少量出血,部分病人出現鼻腔異味、呼吸有吹哨聲和鼻塞症狀等,如果穿孔較小、位置靠後可無任何不適症狀。
- 鼻中隔穿孔其主要表現為鼻腔乾燥和膿痂形成,常伴有頭痛和鼻出血。
- 小穿孔者若在鼻中隔前段,呼吸時常有吹哨聲,若位於鼻中隔後段,則無吹哨聲。
- 結核和梅毒引起者膿痂有臭味。檢查可見鼻中隔穿孔,穿孔處結痂,穿孔邊緣糜爛、易出血。
本病可伴隨鼻樑塌陷,即塌鼻樑,又稱鞍鼻,可分輕、中、重度。塌鼻樑比正常高度低,鼻背呈不同程度的凹陷畸形,但鼻尖上翹呈馬鞍狀故得名,多由外傷、感染及先天畸形引起。
嗅覺減退
鼻中隔穿孔嚴重可能會導致病人嗅覺減退,嚴重者可能會失去嗅覺。
憂鬱症
鼻中隔穿孔導致鼻樑塌陷,病人可能會因外觀畸形,而產生自卑心理,從而導致憂鬱症。
看醫
鼻中隔穿孔病人如無明顯不適症狀可不進行及就醫,如出現明顯不適症狀,如鼻腔乾燥並伴有頭痛、鼻出血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 如病人出現鼻腔乾燥和膿痂形成,常伴有頭痛、鼻腔異味、鼻出血和鼻塞等症狀,請病人及時就醫。
- 病人如出現呼吸時常發生吹哨聲的症狀,請積極就醫。
- 當此病為其他疾病的局部表現時,病人身體出現了其他異常且不適的症狀,請病人及時就醫。
多數病人優先考慮到耳鼻喉科就診。
- 目前有什麼症狀?
- 患過外傷、傳染病、腫瘤等疾病嗎?
- 之前有看過其他醫生嗎?
- 在家服用過什麼藥物嗎?
- 對什麼藥物和其他過敏嗎?
鼻內鏡
一種耳鼻咽喉科的設備,能對鼻腔進行詳細檢查,一般只是硬管。通過鼻內鏡的檢查可以看到狹窄的鼻腔和鼻竇內的結構,有沒有異常、新生物、鼻中隔彎曲等。
鼻部CT檢查
可觀察到鼻部組織、結構,便於判斷附近結構有無受損。
- 病人自述出現鼻腔乾燥和膿痂形成,常伴有頭痛、鼻腔異味、鼻出血和鼻塞,呼吸時常發生吹哨聲的症狀。
- 鼻內鏡檢查發現穿孔,並確定穿孔位置及大小。有時較小穿孔常被結痂覆蓋而忽略,應除去結痂仔細檢查。
治療
有明確病因的非獨立性鼻中隔穿孔者,首先治療原發疾病。單純鼻中隔穿孔者可選擇行穿孔修補術,根據穿孔的位置和大小選擇修補方式和修補材料。
鼻腔潤滑劑
可以緩解鼻腔乾燥,常用的藥物有魚肝油滴鼻劑、鼻用型生理鹽水。
鼻腔黏膜保護劑
在鼻腔黏膜形成一層保護膜,緩解鼻腔乾燥的症狀,常用的藥物有活性銀離子抗菌液。
減張縫合修補術
此方法最早使用,適用於小於1公分的鼻中隔穿孔。
翻轉封閉修補術
因鼻中隔黏膜上皮細胞中含有大量的杯狀細胞,可刺激分泌出黏液,此種方法優勢在於很少出現鼻腔乾燥或壞死的現象。
夾層植入修補術
該方法特別適合於偏中後部的穿孔,可明顯減少分離深部黏膜造成的撕裂傷。
帶蒂組織瓣修補術
常用的帶蒂組織瓣是帶蒂的鼻腔底黏骨膜瓣、鼻中隔黏軟骨膜瓣。 此方法的優點是黏骨膜瓣血供良好,易成活,缺點為鼻黏膜損傷相對較大,術後鼻腔乾燥感持續較長,且穿孔邊緣容易結痂,需加強術後換藥、保濕。
預後
鼻中隔小穿孔手術後預後較好,較大的鼻中隔穿孔修補難度較大。若不接受正規治療,本病會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
鼻中隔穿孔一般可以治癒。
鼻中隔穿孔一般不影響病人的自然壽命。
建議病人術後一週、两週、一個月複查鼻內鏡。
飲食
鼻中隔穿孔無嚴重症狀不需特殊飲食調理,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菸酒,營養均衡即可。術後病人注意先進食流質飲食,再逐漸過渡到半流質飲食。
- 忌辛辣刺激食品,辛辣刺激食品會使手術傷口感到不適,應忌食。
- 忌菸酒,吸菸喝酒對身體健康毫無益處,所以應戒菸戒酒。
- 宜多食用含維他命豐富的食物,例如小麥、高粱、蜂蜜、水果和新鮮蔬菜等,對疾病治療和身體健康都有幫助。
- 術後病人先進食流質食物,如牛奶、米湯,逐步過渡到半流質飲食,如肉末等。
照護
鼻中隔穿孔病人術後注意觀察是否一直有流鼻血現象,注意鼻咽部衛生,不要做劇烈運動。
- 外出活動應儘量佩戴口罩。
- 手部不乾淨時禁止挖鼻孔,動作要儘量輕柔。
出現鼻部不適或進行手術後,禁止病人用力挖鼻孔,以免造成繼發性感染。
預防
鼻中隔穿孔病因較多,日常應儘量避免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儘量避免鼻部受到外傷傷害。
- 合理膳食、三餐規律、定時定量進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嗜煙嗜酒,從而維持身體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抵禦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 積極鍛煉身體,每天運動一小時,對於提高身體免疫力很重要。
- 病人進行勞作時,應注意自身安全,儘量躲避外力傷害。
- 摒棄不良生活習慣,不要經常挖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