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免疫缺陷病
概述
聯合免疫缺陷病指一組兼有抗體免疫缺陷和細胞免疫缺陷的臨床表現的疾病。本病可分為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和部分性聯合免疫缺陷病,病情嚴重程度變化較大。本病主要臨床症狀為反覆發作的肺炎、慢性腹瀉、口腔及皮膚感染等,可有中耳炎、小腦萎縮症微血管擴張症等併發症,無特殊發病部位,全身均可發病。目前主要通過手術治療改善,但本病預後相對較差。
- 就診科別:
- 風濕免疫科
- 英文名稱:
-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是
- 併發疾病:
- 小腦萎縮症、微血管擴張症、中耳炎
- 治療周期:
- 1~3個月
- 臨床症狀:
- 發熱、咳嗽、咳痰、慢性腹瀉
- 好發人群:
- 有免疫性疾病家族史人群、患有先天性致畸性疾病的人群、母親孕期接觸放射物質者、所處環境污染嚴重者、母親在孕期服用致畸藥物或感染病毒者
- 常用藥物:
- 聚乙烯乙二醇注射物、 Acyclovir
- 常用檢查:
- 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測、血小板計數、體液免疫檢查
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
包括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SCID、Swiss型無丙球蛋白血症、胸腺淋巴組織發育不良和網狀組織發育不全等,主要特點為先天性和遺傳性B細胞性T細胞系統異常。本組疾病呈常染色體隱性或X-連鎖遺傳。
部分性聯合免疫缺陷病
該類多見男性發病,出生後即有血小板減少,常以出血為首發症狀,血小板顯著減少。
病因
聯合免疫缺陷病病因尚不明確,可能由先天性致畸因素以及隱性遺傳引起。本病可好發於有免疫性疾病家族史人群、患有先天性致畸性疾病的人群,可由細胞、體液免疫功能缺陷誘發。
先天性致畸因素
如骨髓多能造血幹細胞發育不全。
隱性遺傳
如SCID、Wiskott-Aldrich症候群等為常染色體或伴性染色體隱性遺傳所致。
本病目前缺乏明確的流行病學數據。
有免疫性疾病家族史人群
有此類疾病家族史的病人,發生聯合免疫缺陷病的概率更高。
患有先天性致畸性疾病的人群
如髓多能造血幹細胞發育不全症病人。
母親孕期接觸放射物質者
若女性在孕期接觸放射性的物質,發生聯合免疫缺陷病的可能性很大。
所處環境污染嚴重者
環境的嚴重污染,可導致病人發生聯合免疫缺陷病。
母親在孕期服用致畸藥物或感染病毒者
某些藥物以及病毒有誘發聯合免疫缺陷病的可能。
症狀
聯合免疫缺陷病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的肺炎、慢性腹瀉、口腔及皮膚感染,部分病人可有出血傾向、生長緩慢、體型異常等症狀。本病可合併出現小腦萎縮症微血管擴張症、中耳炎。
細菌感染
反覆腹瀉、肺炎、中耳炎、皮膚感染和敗血症,常於1~2歲內死於嚴重感染。接種卡介苗和非結核性桿菌感染可能導致嚴重或致死性感染。接種脊髓灰質炎疫苗不會引起感染。
病毒感染
易患麻疹、水痘、巨細胞病毒和EB病毒感染,感染嚴重常致死。巨細胞病毒或其他病原菌可引起慢性肝炎,累及膽管可導致硬化性膽管炎和慢性肝硬化。Canyon 病毒可引起慢性進行性多灶性大腦白質炎。
機會感染
易致機會感染,如白色念珠菌、黴菌性敗血症、藍氏賈第鞭毛蟲和卡氏肺囊蟲等。併發賈第鞭毛蟲或隱孢子蟲感染可致嚴重消化不良、遷延性腹瀉和惡病質。
其他臨床表現
- X-連鎖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XL-SCID)脂漏性皮膚炎可十分嚴重,可有嗜中性白血球減少、紅血球發育不全、耐維他命B2和葉酸的大細胞貧血等血液系統異常。
- X-連鎖高IgM血症可伴嗜中性白血球和血小板減少,溶血性貧血,扁桃腺、脾、肝臟等淋巴組織增生和腫大是其共同特點,還可發生淋巴組織和肝臟、膽道腫瘤。
- 腺苷脫氨酶缺陷(ADA缺乏)常伴骨骼畸形。如肋軟骨連接處凹陷、閉合不全、骨盆發育不全等,其他表現有智力發育遲緩、幽門狹窄和肝臟疾病,可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腫瘤。
- 普林核苷酸磷酸化酶缺陷可發生神經系統病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生長障礙。
- Ragl/Rag2缺陷 常表現有紅皮病、鱗屑樣皮膚炎和脫髮、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生長延遲,肝脾和淋巴結腫大,血清IgE增高,T淋巴球顯著增加。
- 網狀發育不全生後即發現生長障礙,嘔吐,腹瀉和局部感染;病情進展快,患兒迅速(生後3天~3月)死亡。
- 主要組織相容性Ⅰ類抗原和主要組織相容性Ⅱ類抗原缺陷賈第鞭毛蟲和念珠菌引起的慢性腹瀉和吸收不良為該病的特徵性表現,常引起生長遲緩,肝臟腫大、轉胺酶升高、硬化性膽管炎和嚴重的肝病、門靜脈纖維化,一些患兒可出現肛周膿腫。
- ZAP-70激酶缺陷患兒可有生長障礙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小腦萎縮症微血管擴張症
是一種嬰兒期發病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主要表現為小腦萎縮症、眼與皮膚的微血管擴張、反覆發作的上呼吸道感染等。
中耳炎
是累及中耳(包括耳咽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好發於兒童,可分為非化膿性及化膿性兩大類。主要表現為耳痛、流膿、耳膜穿孔、聽力下降等。
看醫
病人若出現生長緩慢、體型異常、慢性腹瀉、口腔或皮膚感染以及出血傾向或小腦萎縮症微血管擴張症時,需要及時到風濕免疫科或其他相應科別就診,做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測、血小板計數、體液免疫檢查法確診聯合免疫缺陷病。
- 出現生長緩慢、體型異常情況下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慢性腹瀉、口腔或皮膚感染時及時就醫。
- 病人已出現出血傾向或小腦萎縮症微血管擴張症情況應立即就醫。
- 本病病人優先考慮去風濕免疫科就診。
- 如出現中耳炎等併發症狀去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就診。
- 出現慢性腹瀉症狀去內科就診。
- 目前都出現什麼症狀?
- 出現這種症狀多久了?
- 是否有反覆發作的肺炎症狀?
- 有無口腔、皮膚感染症狀?
- 之前有無進行相關治療?
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測
是檢查體液免疫功能最常用的方法,陽性病人可見IgM降低,IgE、IgA升高,不同程度的細胞免疫功能異常等。
血小板計數檢查
陽性病人可見血小板計數減少。
體液免疫檢查
分為體外檢測和體內檢測,體外體液免疫檢測法包括抗原抗體反應、體液中各種可溶性免疫因素測定,體內檢測為體液免疫測定技術。檢測可見淋巴球對PHA和特異性抗原的反應降低或缺失、對異體淋巴球反應正常或降低、體液免疫不同程度缺陷等。
體格檢查:通過視診、觸診等檢查方法,明確病人生長發育是否正常,有無畸形的存在等。
血液常規
明確白血球、嗜中性白血球比例,有利於疾病的診斷。
X線檢查
可輔助明確病人是否存在該疾病。
基因分析
判斷有無基因突變的存在,可明確診斷。
臨床反應
反覆發作的肺炎、慢性腹瀉、口腔及皮膚感染,甚至有出血傾向、生長緩慢、體型異常等症狀。
臨床檢查
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測可見IgM降低,IgE、IgA升高;血小板計數減少。
Wiskott-Aldrich症候群
隱性性聯遺傳性疾病,主要特徵是濕疹、血小板減少及反覆性感染三大徵狀,只發生於男性兒童,可鑑別。
Di George症候群
DiGeorge症候群即先天性無胸腺症,無遺傳特徵,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和抗體反應能力基本正常或略低於正常。細胞免疫功能很差,末梢血淋巴球數量顯著低於正常。
治療
聯合免疫缺陷病以手術治療為主,可以聚乙烯乙二醇注射物、 Acyclovir 等藥物治療為輔進行治療,對於小腦萎縮症微血管擴張症,可進行抗感染治療控制病情。
聚乙烯乙二醇
適用於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治療,可進行聚乙烯乙二醇注射物對肌肉注射,嚴重肝功能及腎功能損害者應慎用。
Acyclovir 類藥物
這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一種廣效性抗病毒藥,它可以干擾病毒DNA多聚酶,對病毒複製有抑制、滅活作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病毒性疾病,引起急性腎功能衰蠍。腎損害病人接受 Acyclovir 治療時,可造成死亡。
抗生素
若病人存在相關感染症狀,可應用相關抗生素予以治療。
腺苷脫氨酶
若病人存在腺苷脫氨酶缺陷,可應用腺苷脫氨酶治療。
免疫球蛋白
應用免疫球蛋白可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
脾切除術
若病人合併有血小板較少的情況,為緩解病情,可行脾切除術。
替代治療
- 治療各種類型SCID最好的方法是外周血、骨髓或臍血幹細胞移植。最好的供者為HLA-A、B和D位點相同的同胞。若缺乏HLA配型相同的同胞,可用相配的非親屬供者或單倍體相同(雙親)供者作骨髓移植。單倍體相同的親代移植者,應除去骨髓細胞中的T 細胞以免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病。若B細胞缺陷未恢復,仍需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療。
- 未經移植治療的SCID患兒可採用IVIG替代治療,血清1gG水平應保持在正常IgCG範圍的高限。
預後
聯合免疫缺陷病可通過治療改善症狀,但難以治癒,少數病人可復健,大部分病人經治療後可控制病情,無嚴重性併發症情況下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無後遺症出現。
本病難以治癒,通過治療可改善症狀。
本病無嚴重性併發症情況下一般不影響病人的自然壽命。
具體複診時間根據病人自身情況而定,不做具體要求,在複診時可進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血小板計數(PLT)、體液免疫檢測法等檢查,判斷病人病情恢復情況。
飲食
聯合免疫缺陷病病人在飲食上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適當的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及蛋、奶、肉類食物和海鮮類的食物。
- 清淡飲食,注意控制食用鹽和食用油的攝入量。
- 注意補充維他命和蛋白質,如新鮮蔬菜、水果,蛋、奶肉類等富含維他命、蛋白質類食物,應多食用。
- 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抽菸、喝酒,避免喝濃茶。
照護
聯合免疫缺陷病病人的護理方面應注意為病人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讓病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情緒過度起伏,保持衛生,遵醫囑用藥。
-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 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
- 注意衛生,勤洗手、勤洗澡等,防止病毒感染使疾病惡化。
病人可在日常生活中記錄身體症狀出現情況,並結合複診信息,如有異常應立即諮詢醫生採取措施。
病人應遵醫囑使用藥物,注意藥物不良反應,如腎損害病人接受 Acyclovir 治療可能會造成死亡。
預防
聯合免疫缺陷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具體預防方案不明晰,但在孕期時注意孕檢,發現胎兒有異常應立即採取措施。孕婦在孕期應慎用藥物,防止胎兒發育異常,減少疾病發生。
孕婦在孕期時可多進行孕檢並慎用藥物,如本身具有家族遺傳因素,應格外注意,初期進行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篩檢。
- 產前檢查中,要注意胎兒有否畸形,畸形兒可以中斷妊娠。
- 注意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身心健康,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和營養不良。
- 避免長時間處於被污染的環境之中,必要時應做好相應防護措施。
- 女性在孕期應避免病毒感染,避免應該有可能致畸的藥物以及避免接觸相關放射性物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