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炎
概述
腦炎是病原微生物侵犯中樞神經系統的實質、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腦炎按照病原微生物分為細菌性、黴菌性、病毒性,主要好發於兒童、老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主要表現為發熱、頭痛、意識障礙等症狀,在兒童中常見。
- 就診科別:
- 神經內科、感染科
- 英文名稱:
- encephalitis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支氣管肺炎、唇皰疹
- 治療周期:
- 長期持續性治療
- 臨床症狀:
- 發熱、頭痛、噁心、嘔吐、意識障礙
- 好發人群:
- 兒童、老人、免疫力低下的人
- 常用藥物:
- Acyclovir 、 Ganciclovir
- 常用檢查:
- 血液常規檢查、影像學檢查、體格檢查、腦脊髓液檢查、腦組織切片檢查
病毒性腦炎
病毒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及相關組織引起的炎症性疾病,主要是DNA病毒和RNA病毒。
細菌性腦炎
細菌進入腦實質引起的炎症疾病,細菌類型主要有桿菌狀巴爾通體、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肺炎支原體、革蘭陽性棒狀桿菌、結核分枝桿菌等。
黴菌性腦炎
由真菌感染引起,球孢子菌、新型隱球、莢膜組織胞漿菌等。
螺旋體性腦炎
由梅毒螺旋體、立克次體等入侵腦部引起。
寄生蟲病腦炎
阿米巴屬、惡性瘧原蟲、弓形蟲等侵入腦部引起。
病因
腦炎的病因是由病毒、細菌、螺旋體、寄生蟲、立克次體和朊蛋白等侵入腦實質及腦其他部位,而引發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原微生物一般通過血行感染、直接感染、逆行感染進入腦實質內。
病毒性腦炎
DNA病毒
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腺病毒等。
RNA病毒
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蟲媒病毒、腮腺炎病毒、沙粒病毒等。
細菌性腦炎
由細菌感染直接導致的腦炎,例如化膿性腦炎、結核性腦炎等。
黴菌性腦炎
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致病性真菌包括新型隱球菌、環孢子菌、芽生菌、念珠菌、麴黴菌及毛黴菌等。中樞神經系統的真菌感染中,以新型隱球菌感染最常見。
螺旋體性腦炎
多繼發於神經性梅毒、萊姆病等。
寄生蟲病腦炎
由寄生蟲入侵腦實質引起。
- 勞累:由於過度疲勞而免疫力降低,容易引發腦炎。
- 工作或生活環境差,易接觸到寄生蟲、病菌等環境。
腦炎易發生於兒童、老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暫時沒有權威數據來證明其發病率和發病人群。
部分腦炎有傳染性,最常見的是B型腦炎,經蚊蟲叮咬傳播,表現為大多數病人症狀較輕,或呈無症狀隱性感染,少數表現為高熱、意識障礙、驚厥。
兒童
由於自身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血腦屏障未發育成熟引起。
老人
本身屬於體質弱的時期且免疫力低。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這類人群容易受病菌感染。
症狀
腦炎主要表現為全身中毒症狀和神經系統的症狀,一般是發熱、噁心、嘔吐、乏力,嚴重者會出現昏迷、意識模糊等症狀,還會有其他器官的症狀伴隨,如腮腺腫大、皮膚皰疹等。
全身中毒症狀
發熱、噁心、乏力、嘔吐、全身痛。
神經系統症狀
不同程度的意識模糊、昏迷、腦膜刺激征、嗜睡等,部分病人還會出現癲癇、腦疝、精神行為異常等症狀。
-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腦炎會伴隨腮腺腫大。
- 皰疹病毒引起的腦炎會伴隨皮膚皰疹。
- 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腦炎可有皮疹、心肌炎、手足口病等。
支氣管肺炎
多見於昏迷的重症腦炎病人,因咳嗽或吞咽反射不暢引起支氣管肺炎。
唇皰疹
由於皰疹病毒感染至口腔而引起。
記憶力減退
由於腦炎會損傷到神經系統,部分病人會有記憶力減退的表現。
智力障礙
病毒感染或損傷,損害大腦皮層的感覺和認知區域,兒童的智力會有所不同,會出現反應遲鈍,學習能力障礙等。
顱內壓升高
多見於重度腦炎,表現為頭痛、嘔吐、視神經水腫等。
看醫
當兒童或是老人出現疑似腦炎的症狀,如嘔吐、抽搐等全身中毒表現,以及出現意識障礙、昏迷的情況下,一定要立即就醫診斷治療。
- 出現全身重度症狀即頭痛、噁心、嘔吐、全身酸痛的情況下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出現意識模糊、抽搐、昏迷的情況應立即就醫。
- 大部分病人優先考慮去神經外科就診。
- 當腦炎病人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去感染科就診。
- 目前有什麼症狀?(如噁心、嘔吐、頭痛等)
- 這些症狀持續了多久?
- 有無其他疾病?
- 接受過什麼治療嗎?
- 有沒有被蚊蟲叮咬?
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主要是神經系統的檢查,包括有無視力障礙、視神經盤水腫、眼肌癱瘓、聽力減退、吞咽困難、肢體癱瘓、巴彬斯基征、肌肉張力改變、小腦萎縮症、不自主動作、感覺障礙、大小便瀦留、失禁及腦膜刺激征等。
血液常規檢查
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腦炎,白血球計數和嗜中性白血球計數升高,還可以明確是哪種病原體感染引起的。
影像學檢查
做腦CT或磁振造影可以檢查出腦部病變的部位和特點。
腦電圖檢查
初期即可出現腦電波異常,如病毒性腦炎常表現為瀰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單側或雙側顳、額區異常更明顯,甚至可出現顳區的尖波與棘波。
腦脊髓液檢查
腦脊髓液含有一定的細胞及化學成分,病理情況下被血-腦屏障隔離的物質可進入腦脊髓液,導致其成分發生變化,腦脊髓液檢驗可了解這些變化,幫助進行疾病診斷。
腦實質切片檢查
一般是病理學檢查和免疫螢光檢查。
腦炎病人一般通過醫生詢問病情,和其典型的臨床表現,如全身重度症狀、意識模糊,再加上影像學和腦脊髓液檢查,白血球增高和切片檢查大多都可以確診是否為腦炎。
結核性腦膜炎
多起病隱匿,也可亞急性起病,慢性病程,病程常延續數月,可有低熱、盜汗等結核中毒症狀,腦膜刺激症狀和顱內壓明顯增高,一般通過腦實質切片檢查可鑑別診斷。
病毒性腦膜炎
病毒性腦膜炎多急性起病,為良性自限性病程,無腦神經受累和腦積水等表現。病毒性腦膜炎腦脊髓液淋巴球輕度增高,蛋白含量輕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
治療
腦炎並沒有特效性的治療,針對不同類型的腦炎治療的方法也不同,一般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抗感染治療和對症治療。
抗病毒類藥物
Acyclovir
Acyclovir 為一種鳥普林衍生物,能抑制病毒DNA的合成,是廣效性抗病毒藥物,主要用於單純皰疹性病毒引起的腦炎。
Ganciclovir
化學結構與 Acyclovir 相似,但在側鏈上多一個羥基,增強了抑制病毒DNA合成的作用,主要是對巨細胞病毒的抑制。
抗感染類藥物
根據不同的病原體來使用抗生素,主要適用於細菌性腦炎、寄生蟲病腦炎、黴菌性腦炎等。
該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 對高熱、抽搐、精神症狀或顱內壓升高者,可分別給予降溫、抗癲癇、鎮靜和脫水降顱內壓治療。
- 對昏迷病人應保持呼吸道通暢,並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給予營養代謝支持治療,加強護理,預防壓瘡、呼吸道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
- 恢復期可採用理療、按摩、針灸等幫助肢體功能恢復。
- 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抑制神經炎症反應而獲益,但同時也會加劇中樞神經系統的病毒感染,而加重病情。對於嚴重腦水腫不適於腰椎穿刺病人可酌情使用。
預後
腦炎如果病情不嚴重的病人,在治療之後能夠很好的恢復,預後較好;若是起病急,較嚴重的病人,在經過治療之後預後不好,甚至還會有後遺症。
輕症的腦炎病人可以治癒,重症病人或未及時治療的病人無法治癒,會有後遺症。
腦炎病人及時治療一般不會危及生命。
癱瘓
多為一側上肢癱瘓或雙上肢癱瘓。
癲癇
由於藥物或者治療不及時,少數病人會引發癲癇。
腦炎病人在經過治療後,如有類似症狀再發生或者其他症狀發生,要及時複診。複診項目包括血液常規、腦部CT、腦脊髓液檢查等,複診前要密切關注病情,遵醫囑服藥。
飲食
腦炎病人要適當補充營養,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以高蛋白和高維他命食物為主,同時注意飲食清淡,避免油膩、難消化、過咸、過甜的食物。
- 宜飲食清淡,多以蛋白質和維他命含量高的食物為主,如水果、蔬菜、雞蛋等,注意營養均衡。
- 忌辛辣、刺激的食物,高脂肪、高糖類食物也要少吃。
照護
腦炎病人如果是長期臥床的,要注意褥瘡、靜脈栓塞的發生,若是輕症病人可以適當走動。治療期間要注意藥物的副作用,遵醫囑服藥。
運動
可以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免疫力。
口服用藥
了解各類藥物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遵醫囑正確服用。
病人家屬要密切關注病人的表現、生命體徵以及情緒變化,如出現腦炎典型表現及時就醫複診。
腦炎病人要積極樂觀,家屬要鼓勵病人配合治療。
- Acyclovir 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噁心、嘔吐、血清轉胺酶升高、皮疹、譫妄、顫抖等,如遇到不良反應,建議及時詢問醫生,有必要停藥或者換藥治療。
- 老年長期臥床病人要注意防止跌倒、褥瘡等。
預防
兒童腦炎病人可以通過注射疫苗來預防,平時注意防止蚊蟲叮咬,多運動以提高抵抗力,注意不要去環境污染嚴重的地方。
在出現頭痛、嘔吐、噁心等症狀,尤其是兒童,要及時做影像學檢查初期排查是否有腦炎。
- 接種疫苗,如麻疹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
- 多運動,增強抵抗力。
- 小孩子要注意防止蚊蟲叮咬,出門可以噴花露水、風油精等防蚊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