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先天性無陰道

概述

先天性無陰道是胚胎時期雙側副中腎管發育不全導致的,幾乎多數合併先天性無子宮或是始基子宮,僅少數有發育正常的子宮,卵巢一般正常。病人到醫院就醫多數會進行超音波、靜脈腎盂造影等檢查。先天性無陰道病人表現為原發性閉經、性生活困難,多數需要手術治療。該疾病經過手術後,通常預後較好。

就診科別:
婦科
英文名稱:
congenital absence of vagina
疾病別稱:
石女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子宮內膜炎、子宮發育異常、宮內積血
治療周期:
2~3個月
臨床症狀:
無明顯症狀或腹痛、原發性閉經
好發人群:
孕期服用藥物或受到外界污染、病毒感染的母親所生產的女嬰
鑑別診斷:
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症候群、處女膜閉鎖
常用檢查:
體格檢查、腹部超音波檢查、靜脈腎盂造影、骨骼檢查

病因

先天性無陰道有一定的發病原因,胎兒宮內期,即生殖器官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由於暴露於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其生殖系統的發育受到不可逆的影響。孕期服用藥物或暴露於已知有害物質,部分發病呈家族聚集性,提示遺傳因素在其發病過程起到一定的作用。

主要病因

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突變或是缺失,導致先天畸形,可發生先天性無陰道。

雄激素不敏感

雌激素高於正常男性,但是低於正常女性,為雄激素不敏感,導致生殖道發育異常。

孕初期感染病毒或弓形體

胚胎期女性生殖系統8週左右開始分化,在此期間感染弓形蟲等可能會導致生殖道發育異常。

藥物因素

母親孕初期使用雄性激素、抗癌藥物等,可能由於基因突變導致胎兒先天性無陰道。

誘發因素

孕期服用藥物

懷孕初期服用某些抗癌藥物,以及 Thalidomide 、雄性激素等,可能引起染色體改變,誘發先天性無陰道。

孕初期感染病毒、環境污染

懷孕初期是胚胎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期感染弓形蟲、病毒等,以及環境污染,接觸某些有毒有害氣體、物質、輻射等,可能會引起基因發生突變,導致胚胎畸形,誘發先天性無陰道。

流行病學

先天性無陰道目前被多認為是一種多基因、多因素遺傳性疾病。其發生率為1/4000~1/5000,5%~40%合併有腎臟畸形,10%~15%合併有脊柱側彎。該疾病發病率較低,臨床上常見的為先天性無子宮、陰道。

好發人群

該疾病好發於孕期服用藥物或受到外界污染、病毒感染的母親所生產的女嬰。

症狀

先天性無陰道是雙側副中腎管發育不全,幾乎均合併先天性無子宮。病人於青春期前原發性閉經或者是性交困難。通過檢查以及手術治療,愈後可恢復性生活,僅少部分女性有正常子宮手術後有生育能力。

典型症狀

青春期初潮前無任何症狀,典型症狀是性生活困難、無月經來潮。多數病人第二性徵發育良好,約有1/10的病人可有部分子宮體發育,且有功能性子宮內膜,青春期後由於經血瀦留,出現周期性腹痛、無月經或直至婚後因性交困難就診檢查而發現。

其他症狀
  • 子宮正常發育的女性伴隨腹痛,大多數女性無陰道分泌物。
  • 伴卵巢發育不全者,第二性徵發育不全、身材矮小、蹼頸、肘外翻等畸形。
併發症

伴或不伴子宮發育異常

青春期後超音波檢查宮內積血,伴有周期性腹痛考慮是子宮發育正常。青春期後原發性閉經,超音波檢查無子宮或是始基子宮,考慮是伴子宮發育異常。

子宮內膜炎

先天性無陰道病人若子宮發育正常,月經來潮後沒有及時手術治療,會伴有子宮內膜炎。

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肌腺症

有子宮的病人因經血倒流可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肌腺症。

卵巢發育不全

由於基因突變可能會導致染色體畸形,從而造成病人卵巢發育不全。

看醫

先天性無陰道為雙側米勒管發育不全的結果,常合併泌尿、骨骼系統畸形,當發現病人無第二性徵、智力以及體格發育正常,但出現原發性閉經等現象時,應及時就醫檢查。

就醫指征
  • 青春前期沒有明顯症狀常被忽視,若仔細檢查,會發現沒有陰道口來就醫。
  • 伴或不伴子宮發育異常,若子宮發育異常,青春期後表現為原發性閉經、子宮幼小或畸形;若子宮發育正常,出現原發性閉經伴周期性腹痛、宮腔積血、子宮增大。
  • 性生活障礙。
  • 伴卵巢發育不全者,第二性徵發育不全、身材矮小、蹼頸、肘外翻等畸形。
就診科別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去婦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有無月經來潮?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腹痛、分泌物異常、性生活困難等)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 曾經到過什麼醫院就診?
  • 母親在妊娠期間有沒有接觸過有害物質或有過服藥經歷?
需要做的檢查

體格檢查

醫生主要檢查病人第二性徵以及外陰發育是否出現異常,有部分病人可能伴有泌尿道異常或者脊椎異常。

超音波檢查

骨盆腔超音波檢查用以判斷病人是否有完整子宮,是否存在宮腔積血,通過超音波檢查可以進一步診斷。

靜脈腎盂造影

約15%的先天性無陰道病人合併泌尿道畸形,必要時做靜脈腎盂造影確診。

骨骼系統檢查

該檢查用以判定病人是否存在骨骼畸形。

診斷標準
  • 婦科檢查外陰發育正常,前庭部僅有一個凹陷,沒有陰道。
  • 無月經、無法正常性生活。
  • 腹部超音波檢查子宮發育可能正常,也可能發育異常。
鑑別診斷

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症候群

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症候群染色體核型是46+XY,陰毛和腋毛極少,血睪固酮值高。先天性無陰道不存在上述問題,可以鑑別。

處女膜閉鎖

處女膜閉鎖的病人伴有周期性腹痛,沒有月經來潮,可以通過超音波檢查陰道、子宮內積水。上段陰道內有積血,進行超音波檢查有助於和該疾病進行鑑別。

治療

對於先天性無陰道子宮發育正常的病人,初潮時行陰道成形術,以保留生育能力。子宮頸缺如或是子宮發育不良的病人應給予切除術。治療主要的目的為重建陰道,幫助病人恢復正常生活。

治療周期
該疾病多需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周期約為2~3個月。
手術治療

先天性無陰道的手術方法很多,但是目前並沒有非常理想的一種手術方法,病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結合醫生建議進行選擇。

乙狀結腸代陰道

人工穴道完成後用一段乙狀結腸轉代成陰道,手術的關鍵是術前嚴格腸道準備,術中保證移植腸段的血供,確保腸吻合成功。

羊膜或骨盆腔腹膜成形

該方法取材容易,形成的人工陰道柔軟、潤滑、有彈性,術後性生活滿意,但羊膜為異體移植物,容易感染,術後陰道壁黏膜化需時長,且術後為避免攣縮,需長期佩戴模具。

帶血管的肌皮瓣再造陰道

皮片有帶蒂與游離之分,帶蒂皮片多選取大小陰唇、陰股溝皮片,游離者多為遠離腔穴的大腿內側、腹部、臀部皮膚等。

造穴後用生物補片襯裡

目前更多用的手術方法是造穴後用生物補片襯裡,手術簡單、病人痛苦小,只是花費較高。

其他治療

可應用頂壓的手段,逐漸把正常陰道位置上閉鎖的前庭黏膜沿陰道軸方向,向頭側端推進,形成一個人工腔穴。

預後

先天性無陰道病人經過手術治療後,通常預後良好。子宮發育良好的病人可以保留生育功能,無子宮的病人在手術後可以滿足性生活。

能否治癒

先天性無陰道手術後可以治癒。

能活多久

先天性無陰道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複診

病人至少每3個月複查一次;陰道成形手術成功之後,每年複查一次。

飲食

先天性無陰道病人應注意膳食多樣化、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合理控制總熱量,避免不規律進食、暴飲暴食。多食用粗纖維食物,如穀物、麥片等。

飲食調理
  • 術後病人宜多吃高維他命食物,例如新鮮蔬菜、瓜果,以及高蛋白質食物,例如魚、扇貝、雞蛋等;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飲酒。
  • 合理飲食,注意營養搭配,不宜吃高鹽、油炸食物。

照護

先天性無陰道病人術後日常護理是關鍵,應注意局部衛生,在傷口完全癒合之前不要進行性生活,青春期女性應堅持佩戴陰道模具。

日常護理
  • 術後一個月定期複查,檢查人工陰道有無縮窄。
  • 出院後堅持使用陰道模型,定期消毒更換。
  • 注意個人衛生,防止感染。
病情監測

已婚的先天性無陰道病人術後需要到醫院複查,傷口癒合後開始性生活。

特殊注意事項

先天性無陰道病人應密切觀察分泌物的變化,術後需要注意局部衛生,每天溫水清潔,避免發生感染。

預防

女性應遠離輻射和污染,孕期定期檢查,出現異常情況儘早治療,以免造成胎兒畸形。在孕期應增強體質,初期避免使用雄性激素、抗癌藥物等。

初期篩檢

染色體檢查

檢查染色體可以區分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症候群以及先天性無陰道。

優生優育檢查

備孕前檢查排除病毒感染,以免對胚胎造成影響。

預防措施
  • 母親孕初期避免使用藥物,如雄性激素、抗癌藥物等。
  • 孕初期增強體質,避免感染病毒或弓形體。
  • 孕前積極查體,有異常的病人應及時給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