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不全
概述
腎功能不全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腎損害,使身體出現排泄代謝產物及調節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功能低下的一種狀態。可以分為急性腎功能不全和慢性腎功能不全。導致腎功能不全的病因包括腎臟血流灌注不足、腎毒性物質、尿路阻塞、腎小球腎炎等慢性腎臟疾病。主要表現有貧血、高血壓、噁心嘔吐、代謝性酸中毒等,同時也可以伴隨全身各個系統的症狀。腎功能不全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嚴重者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或腎移植手術。
- 就診科別:
- 腎內科、泌尿外科
- 英文名稱:
- renal insufficiency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高血壓、貧血、骨性骨病
- 治療周期:
- 長期持續性治療
- 臨床症狀:
- 貧血、高血壓、噁心嘔吐、代謝性酸中毒
- 好發人群:
- 腎臟血流灌注不足者、腎小管受損者、尿路阻塞者、有慢性腎臟疾病者
- 常用藥物:
- 碳酸氫鈉、呋塞米、卡托普利、紅血球生成素
- 常用檢查:
- 尿液常規檢查、血液常規檢查、X線檢查
根據腎功能不全起病快慢,可分為急性腎功能不全和慢性腎功能不全
急性腎功能不全
急性腎功能不全是多種病因引起的腎功能快速下降,可發生於既往無腎臟病者,也可發生在原有慢性腎臟病的基礎上。按機制又可分為腎前性腎功能不全、腎性腎功能不全、腎後性腎功不全。
慢性腎功能不全
慢性腎功能不全往往是在各種慢性腎臟病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如糖尿病腎病變、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初期可無明顯症狀,末期除了有泌尿系統的症狀外,還會伴有全身各系統的症狀。
根據腎功能不全的發展進程,可分為四期
腎功能不全代償性
沒有明顯症狀。
腎功能不全非代償性
可以出現貧血、疲乏無力、體重減輕、食慾減退等全身各個系統的症狀。
腎功能衰竭期
全身各個系統的症狀加劇,貧血明顯,夜尿增多,血肌酸酐、尿素氮明顯上升,出現代謝性酸中毒以及氮質血症。
尿毒症期
此期腎功能嚴重受損,可出現少尿、無尿,全身各個系統的症狀加劇惡化,症狀嚴重。
病因
引起急性腎功能不全的主要病因為腎臟缺血、腎毒性物質引起腎小管損傷,慢性腎功能不全好發於尿路阻塞病人和患有各種腎臟疾病的病人,常因感染、出血而誘發。
急性腎功能不全
腎前性腎功能不全
主要由腎臟血流灌注不足所致,常見病因包括有效血容量不足、心排量降低、全身血管擴張、腎動脈收縮和腎自主調節反應受損。
腎性腎功能不全
按照損傷部位可分為小管性、間質性、血管性和小球性,常見病因有缺血後再灌注、腎毒性物質引起腎小管損傷,腎缺血和炎症因子引起腎血流動力學異常。
腎後性腎功能不全
主要是由尿路阻塞引起的。
慢性腎功能不全
由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如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最終導致腎臟的不可逆性結構和功能障礙。
脫水、大出血和休克
引起有效血容量不足,進而使腎臟灌注不足,最終引起腎功能不全。
腎毒性藥物
加重腎毒性和腎臟負擔,導致腎功能惡化。
嚴重感染
感染也是引起腎臟血供減少的原因之一。
腎功能不全在我國是常見病、多發病。腎功能不全好發於有高血糖、高血壓、慢性腎臟疾病史的病人,近年來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引起腎功能不全的病因,在發達國家以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腎小動脈硬化常見,在我國以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多見。
腎臟血流灌注不足者
腎血流持續低灌注,可使腎小管上皮細胞明顯損傷。
腎小管受損者
腎小管嚴重受損可導致腎小球濾過液的反滲,使腎間質水腫和腎實質進一步損傷。
尿路阻塞者
尿路持續梗阻,使腎皮質大量區域出現無灌注或低灌注狀態,腎小球濾過率逐漸降低,最終導致腎功能不全。
有慢性腎臟疾病者
各種慢性腎臟病可導致腎小球、腎小管不同程度的受損,最終發展為腎功能不全。
症狀
腎功能不全初期可無明顯症狀,或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輕度不適,少數病人可有食慾減退、代謝性酸中毒表現。重症病人可出現急性左心臟衰竭、嚴重高血鉀症、消化道出血、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等,甚至有生命危險。腎功能不全病人往往會併發貧血、高血壓和骨骼病變。
泌尿系統症狀
疾病初期階段僅有泌尿系統症狀,如乏力、腰酸、夜尿增多。
水、電解質代謝失調
腎功能不全常出現各種電解質代謝失調和酸鹼平衡失調,可表現為代謝性酸中毒、水鈉瀦留、低鈉血症、高血鉀症、低鈣血症、高磷血症和高鎂血症。
營養物質代謝失調
一般表現為氮質血症、糖耐量減低、高脂血症以及維他命代謝失調。
心血管系統表現
病人常表現為高血壓和左心室肥厚、心臟衰竭、尿毒症性心肌症、心包積水、血管鈣化以及動脈粥狀硬化。
呼吸系統症狀
體液過多或酸中毒可出現氣短、氣促、深大呼吸以及胸腔積水。
胃腸道症狀
胃腸道症狀常為慢性腎臟病最早的表現,主要有食慾缺乏、噁心、嘔吐、消化道出血等表現。
血液系統表現
主要為腎性貧血、出血傾向和血栓形成傾向。
神經肌肉系統症狀
初期表現為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嚴重時出現譫妄、驚厥、幻覺、精神異常等表現。
內分泌功能失調
主要表現有紅血球生成素減少、糖耐量異常、胰島素抵抗等。
骨骼病變
慢性腎臟病病人存在鈣、磷等礦物質代謝及內分泌功能失調,診斷主要依靠骨切片檢查,可表現為高轉化性骨病、低轉化性骨病、混合型骨病等。
腎功能不全代償性
沒有明顯症狀。
腎功能不全非代償性
可以出現貧血、疲乏無力、體重減輕、食慾減退等全身各個系統的症狀。
腎功能衰竭期
全身各個系統的症狀加劇,貧血明顯,夜尿增多,血肌酸酐、尿素氮明顯上升,出現代謝性酸中毒以及氮質血症。
尿毒症期
此期腎功能嚴重受損,可出現少尿、無尿,全身各個系統的症狀加劇惡化,症狀嚴重。
高血壓
腎功能不全導致水鈉代謝失調,形成水鈉儲留,最終表現為高血壓。
貧血
由於腎臟是紅血球生成素產生的部位,腎功能不全時,該物質減少,可造成貧血。
腎性骨營養不良
腎功能不全時,病人鈣、磷代謝失調,可出現腎性骨營養不良。
看醫
當病人出現乏力、腰酸、少尿等泌尿系統症狀時,應到腎內科就診,進行尿液常規、血液常規以及X線等一系列檢查,確定腎功能情況以及有無尿路阻塞,若腎功能檢查腎小球濾過率小於90ml/min,提示腎功能不全,注意尿毒症昏迷需要與肝硬化引起的肝性昏迷相鑑別,通過詢問病史和肝功能檢查可鑑別。
- 腎功能不全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時,可以在醫師指導下進一步檢查,然後制定治療方案。
- 如果出現貧血、消化道出血等全身症狀,以及乏力、夜尿增多等症狀時,說明腎功能受損較嚴重,應及時就醫治療。
- 如果出現腰酸、少尿甚至無尿的症狀,此時腎功能嚴重降低,應立即就醫。
- 優先考慮去腎內科就診。
- 若病人出現噁心、嘔吐、消化道出血,可以考慮去消化內科就診。
- 出現貧血、出血等症狀時,考慮到血液內科就診。
- 出現糖耐量異常和胰島素抵抗症狀時到內分泌科就診。
- 出現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譫妄、幻覺等症狀時,到神經內科就診。
- 出現氣短、氣促、深大呼吸、胸腔積水症狀時到呼吸內科就診。
- 出現呼吸困難、不能平臥、肺水腫等症狀時到心血管內科就診。
- 目前每日排尿量多少?
- 有沒有腎臟疾病,患病多久?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
- 近期有沒有感染或大出血?
- 既往有無糖尿病、動脈硬化、慢性腎炎等疾病的病史?
血液檢查
血液檢查可以檢測紅血球計數和血紅素水平,判斷有無貧血。同時也可以檢測病人血鈣、血磷、血鈉水平,判斷病人有無電解質不平衡。當血肌酸酐、尿素氮超出正常水平時,提示腎功能受損。
尿液檢查
尿液檢查可以檢測病人尿液有無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如果數值異常,往往提示病人腎功能出現異常。
生化檢查(包括肝腎功能電解質血脂血糖等)
抽血化驗可見血尿素氮血肌酸酐升高,腎功能受損嚴重時可見高鉀、高鈉、低鈣、高磷、高鎂等,也可發現高尿酸、高血脂、高血糖。
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包括超音波檢查、X線檢查、CT檢查、磁共振成像檢查等,可檢查腎臟的形態、大小、腎功能和腎動脈有無狹窄。
腎功能不全代償性
腎小球濾過率50~80ml/min腎功能輕度下降。
腎功能不全非代償性
腎小球濾過率20~50ml/min腎功能中度下降。
腎衰竭期
腎小球濾過率10~20ml/min腎功能重度下降。
尿毒症期
腎小球濾過率小於10ml/min,此期需要進行透析治療。
心臟衰竭
全心臟衰竭病人也可以出現肺淤血、肺水腫等呼吸系統症狀,通過詢問心臟疾病病史和超音波心動圖檢查,可以鑑別。
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也可以出現消化道出血和肝性昏迷,需要與腎功能不全末期即尿毒症性昏迷相鑑別,通過詢問肝臟疾病病史和肝功能檢查可以鑑別。
治療
腎功能不全病人需要進行長期持續性治療,最重要的治療原則是治療各種原發疾病,控制血糖、血壓,避免各種可能引起腎功能惡化的因素,如感染、休克。腎功能不全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嚴重病人可以考慮血液透析或進行腎移植手術。
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去除導致腎功能惡化的因素,保護健存腎單位。主要是控制高血壓、血糖和蛋白尿,排除毒素,保護殘餘腎功能。
碳酸氫鈉
可以糾正代謝性酸中毒。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劑
不僅有良好的降壓作用,還有減少腎小球高濾過、減輕蛋白尿的作用,還能減少心肌重塑、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腎功能明顯下降者需謹慎用藥,以免出現高血鉀症。
呋塞米、布美他尼
利尿劑的使用可以快速糾正水鈉瀦留,改善水腫、高血壓的表現。
重組人紅血球生成素
可以糾正貧血。
碳酸鈣和骨化三醇
可以糾正低鈣血症。
Simvastatin
可以糾正高脂血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胰島素
改善高血糖症狀,並減少血糖過高帶來的併發症。
Allopurinol 或 Febuxostat
可以緩解痛風,治療高尿酸血症,延緩腎功能惡化。
尿毒症期病人,腎功能嚴重受損,已不能維持者,可以進行腎移植手術,是目前最佳的腎臟替代療法。
血液淨化治療
當病人出現嚴重的高血鉀症時。為防止心臟驟停的發生,需要及時進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血液淨化治療。
腎移植
尿毒症期病人,腎功能嚴重受損,已不能維持者,可以進行腎移植手術,是目前最佳的腎臟替代療法。
預後
初期症狀較輕的腎功能不全病人可以改善,每3個月複查一次。已發展為尿毒症的病人,經過長期血液透析治療或腎移植手術,預期壽命可達10年及以上。
急性腎功能不全病人多可恢復。慢性腎功能不全經過血液透析或腎移植手術,也可以獲得很好的緩解。
慢性腎功能不全初期經過有效治療可延緩腎功能不全的進展,末期病人經過積極治療預期壽命也可以達10年及以上。
慢性腎衰竭透析病人5年後可發生遠期透析併發症,腎移植病人術後需要長期服用大量抗排斥藥物,可造成肝腎功能損傷。
腎功能不全病人應該定期複查,如果病情穩定,需要每3個月複查一次腎功能的情況。檢查尿液是否有管型、尿蛋白,並且檢查血肌酸酐、腎小球濾過率水平,每年複查腎臟超音波、胸部X光片、心臟超音波和心電圖。
飲食
腎功能不全病人飲食要注意規律,宜低蛋白飲食,可延緩腎衰竭的進展。提倡低糖飲食,尤其是繼發於糖尿病腎病變的病人。低鹽、低脂飲食,可以減輕腎病病人水腫,同時應注意控制鉀、磷的攝入和補充微量營養素。
- 宜低蛋白飲食,是飲食治療的核心,可以有效延緩慢性腎衰竭的進展,低蛋白飲食病人可以補充一些必需胺基酸。
- 宜低糖飲食,嚴格控制血糖,尤其是繼發於糖尿病腎病變的病人,注意控制米飯、饅頭、蛋糕的攝入。
- 控制鹽的攝入,提倡低鹽飲食,以控制液體入量,減輕病人水腫症狀。
- 病人要少吃肉類等高脂的食物,提倡低脂飲食,高血鉀症病人要控制鉀的攝入。
- 補充微量營養素,注意補充葉酸、鈣、鐵、鋅等礦物質,比較好的食物有菠菜、胡蘿蔔。
照護
腎功能不全病人注意避免過度勞累、避免感染,嚴格控制飲食,通過良好的護理,可以延緩病人腎功能惡化,減輕病人症狀。
- 腎功能不全病人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應堅持服藥,不要自行停藥。
- 要保證居住空間的衛生,保持通風。
病人如出現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症狀加重時,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腎功能不全病人要堅持服藥,不可隨意中斷,要注意防治感染,避免引起腎功能急劇惡化。
預防
腎功能不全的預防首先要提高對慢性腎臟病的警覺,重視詢問病史、查體和腎功能的檢查,對已有腎臟疾患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並每年定期檢查尿液常規、腎功能至少兩次,每年查腎臟超音波1次。腎功能不全病人要注意避免感染、出血,以免導致腎功能惡化。
對有腎臟疾患的病人,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尿液常規,血液常規和腎功能檢查。
- 有慢性腎臟病病人,每年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並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
- 避免感染、出血等可能引起腎功能急劇惡化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