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二度房室傳導阻滯

概述

二度房室傳導阻滯是心房與心室之間,由解剖或機能失常造成的永久性或暫時性心房衝動傳導延遲或不能傳導至心室。房室阻滯可以發生在房室結、希氏束及雙束支等不同的部位。二度阻滯分為Ⅰ型和Ⅱ型,Ⅰ型阻滯表現為傳導時間進行性延長,直至一次衝動不能傳導。Ⅱ型阻滯表現為間歇出現的傳導阻滯,可由於生理性或病理性原因引起。二度房室阻滯症狀取決於心室率的快慢與伴隨病變,可引起心搏停跳、脫漏感,或引起疲倦、乏力、頭暈、暈厥、心悸症狀,也可無症狀,應根據病因及症狀選擇治療方案。

就診科別:
心血管內科
英文名稱:
secondarydegreeA-Vblock ,Ⅱ AVB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完全房室傳導阻滯、心臟衰竭
治療周期:
視具體情況而定
臨床症狀:
心悸、頭暈、乏力
好發人群:
有心臟基礎疾病及冠心病高危因素者、老人
常用藥物:
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
常用檢查:
心電圖檢查、超音波心動圖檢查
疾病分類

二度Ⅰ型房室傳導阻滯

也稱莫氏Ⅰ型或文氏房室傳導阻滯,其特點是心房衝動傳導逐漸受阻。

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

也稱莫氏Ⅱ型房室傳導阻滯,其特點是心房衝動傳導突然受阻。

病因

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病因可分為生理性病因和病理性病因,生理性病因與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有關,病理性病因有各種心肌炎、心肌症、心肌損傷、洋地黃中毒等,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好發於有心臟基礎疾病者、有冠心病危險因素者和老人,感染、勞累、電解質不平衡等引起心臟負擔加重的因素可能誘發本病。

主要病因

生理性病因

部分健康的成年人、兒童及運動員可發生二度Ⅰ型房室阻滯,可能與靜息時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有關。

病理性病因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痙攣、心肌炎、心內膜炎、多發性肌炎、心肌症、急性風濕熱、主動脈瓣狹窄伴鈣化、心臟腫瘤(特別是心包間皮瘤)、先天性心血管病、原發性高血壓、心臟手術損傷,也可見於電解質不平衡(如高血鉀症)、藥物中毒(如洋地黃)、黏液性水腫及心臟浸潤性病變(如澱粉樣變、結節病或硬皮症)等。老年持續性房室阻滯以原因不明的傳導系統退化性變多見,如Lev病(心臟纖維支架的鈣化與硬化)。

誘發因素

感染、勞累或情緒緊張

感染、勞累或情緒緊張會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心臟潛在疾病。

藥物、電解質不平衡

各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如洋地黃、奎尼丁、美托普洛會引起二度房室傳導阻滯。電解質不平衡,如高血鉀症、低血鉀症等會影響心臟傳導,引起二度房室傳導阻滯。

流行病學

關於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國內尚無明確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美國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對於有心臟病的老年病人,比例為10%,在有心臟病的病人中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的發生率為2.7%。二度Ⅰ型房室傳導阻滯常見於健康人,尤其見於運動及睡眠時,這主要與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有關,其預後良好。二度Ⅱ型房室阻滯易發展成為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滯,至少有2/3的病人存在雙束支甚至三束支病變,病人發展到高度房室阻滯而需植入起搏器的發生率不明確,與是否存在傳導障礙有關。

好發人群

有心臟基礎疾病者

心肌炎、心肌症、心肌缺氧等會累及心肌傳導系統導致傳導阻滯。

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

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和煙、酒嗜好等,因為冠心病導致傳導系統缺血也可引起緩慢性心律失常。

老人

老人傳導系統退化性變導致心房衝動不能傳導到心室。

症狀

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病人可引起心搏脫漏,可有心悸症狀,也可無症狀,可能會引起心悸、乏力、心功能不全、頭暈或暈厥等症狀,聽診時可有第一心音減弱及心搏脫漏。

典型症狀
  • 無自覺症狀,阻滯程度輕時,所致心室漏搏很少,對血流動力學影響不大,可無明顯症狀。
  • 心悸,自覺心跳減慢、不規律、停搏或都有。
  • 伴或不伴有乏力、頭暈、暈厥,取決於心室率的快慢與伴隨病變。心室率過低小於50次/分時,會引起運動耐量減低、乏力、頭暈等心排出量不足症狀。
其他症狀

因心室率過慢導致腦供血不足,病人可出現暫時性意識喪失,甚至抽搐,稱為阿-斯症候群,嚴重者可致猝死。

併發症

完全房室傳導阻滯

二度房室傳導阻滯不經有效控制,可能會發展為完全房室傳導阻滯,即心房衝動完全不能下傳到心室,心房心室電活動完全分離。

心臟衰竭

當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導致心室率過低、心排出量過低、病人不能耐受時會引起心臟衰竭症狀,如寒冷、出汗、尿量減少、心絞痛、暈厥等。

看醫

發生任何房室傳導阻滯症狀都應及時就醫,如自覺心跳不規律、心前區不適、頭暈等症狀,爭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防止不良事件發生。

就醫指征
  • 對於有心臟基礎疾病病人,定期體檢非常有必要,重視體檢中的心電圖檢查。當心電圖提示房室傳導阻滯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接受治療。
  • 當出現心悸、乏力、心前區不適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 當出現嚴重呼吸困難、持續胸痛數分鐘不能緩解,反覆黑蒙、暈厥時,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就診科別

有心臟疾病的病人出現心前區不適時優先考慮去心血管內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因為什麼症狀就診?
  • 症狀是一過性還是持續的?
  • 每次發作持續多長時間?嚴重程度如何?
  • 是否有使症狀加重、誘發或緩解的因素?
  • 是否有慢性心血管疾病?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 是否正在服用藥物?具體名字是什麼?
  • 近期是否接受手術或其他有創操作?
需要做的檢查

常規心電圖

常規心電圖在全國各級醫院都已普及,無論門診、急診還是病房都能進行該項檢查,操作簡便、無創傷性,且短時間內即可出報告,根據圖形判斷是否二度房室傳導阻滯、是否其他類型心律失常,是診斷心律失常不可或缺的輔助手段。

動態心電監護儀

對於心律失常為間歇性或陣發性的病人,一次或數次的常規心電圖可能不足以對病情的診斷提供有效的信息,此時需要行動態心電圖檢查對病人進行連續24小時的記錄,可能會為心律失常的診斷提供更有力、更全面的依據。

心臟都卜勒超音波

明確心臟的大小、結果是否異常,還可評估心臟的功能。

診斷標準

二度Ⅰ型房室傳導阻滯

也稱莫氏Ⅰ型或文氏Ⅰ型房室傳導阻滯。其特點為:

  • 一系列規則出現的竇性P波後,P-R間期依次逐漸延長,直到P波不能下傳心室,即P波後未隨之QRS波群,發生心室脫漏。在心室脫漏後的第一個P-R間期又恢復至初始的時限,然後再次逐漸延長,這種周而復始的現象稱為文氏現象。
  • P-R間期延長的增量逐次遞減,使R-R間期進行性縮短,直到心電圖脫漏時出現明顯變長的R-R間期。
  • 發生心室脫漏時的長R-R間期短於正常P-R間期的兩倍。

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

也稱莫氏Ⅱ型房室傳導阻滯,其特點為:

  • 一系列規則出現的竇性P波後,P-R間期相等(可正常或延長),但有周期性P波不能下傳心室,發生心室脫漏。
  • 發生心室脫漏時的長R-R間期等於短R-R間期的兩倍或整倍數。
鑑別診斷

二度Ⅰ型房室傳導阻滯與竇性心律不整的鑑別

竇性心律不整P-P間期長短不一,P-P間期沒有規律的逐漸變化,心室率不齊。

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與干擾性文氏現象的鑑別

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發生的文氏現象P波出現在舒張中期及末期,發生阻滯性傳導延遲或中斷。而干擾性文氏現象房性P波多出現在收縮期或舒張初期,發生干擾性傳導延遲或中斷。當心房率減慢至異位房性P波出現於舒張中期時,即可恢復1:1的房室傳導使文氏現象消失。

2:1傳導的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與未下傳的房性期前收縮二聯律的鑑別

2:1傳導的房室傳導阻滯者所有P波形態一致,P-P間期基本規則。而未下傳的房性期前收縮二聯律提前的P波與竇性P波不同,P-P間期不規律。

治療

該疾病的治療首先應根據阻滯程度及類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其次針對病因治療,如心肌梗塞病人及時開通罪犯血管,積極治療心肌炎,抗生素控制感染,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經高反應性等。如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出現心率明顯減慢,在無條件行心臟起搏時應急治療時可使用藥物,如異丙腎上腺素等,條件許可及必要情況下及時行心臟起搏治療。

治療周期
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通常二度Ⅱ型房室傳導阻滯手術安置心臟起搏器短期治療即可。
藥物治療

阿托品適用於阻滯位於房室結的病人,異丙腎上腺素適用於任何部位的房室阻滯,但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慎用。藥物治療適用於無心臟起搏條件的應急情況,藥物應用數日後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條件許可時應及早給予臨時性或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治療。

手術治療

常用的起搏方式為埋藏式心臟起搏器植入術,二度Ⅱ型房室阻滯的阻滯部位幾乎均位於希-浦系內,易發展成三度房室阻滯,常需要起搏治療。

預後

二度Ⅰ型房室阻滯的阻滯部位多位於房室結,常是良性的,預後較好,無需特殊治療。二度Ⅱ型房室阻滯常需要起搏治療,積極治療,預後良好。

能否治癒

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目前尚不能治癒,經過臨床治療後症狀可得到緩解。

能活多久

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病人預後取決於病因、阻滯程度及治療是否及時。二度Ⅰ型預後良好,二度Ⅱ型安裝起搏器後可以避免心源性猝死和暈厥,不影響壽命。

複診
  • 沒有採取特殊治療的無明顯症狀的二度Ⅰ型可一個月內複查一次。
  • 安裝起搏器者,一開始两週到三個月內複查一次,比較順利者一個月一次,2~3次之後過渡到三個月複查一次,半年後可一年複查一次,快沒電時三個月複查一次,直到更換起搏器。

飲食

飲食方面需要注意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吸菸、喝酒,以免導致心律失常。同時注意低鹽、低脂飲食,適當加強營養,同時注意保證足量蛋白質的供應。

飲食調理
  • 發病初期少食多餐,流質為主,避免過冷、過熱,膳食可適當進食瘦肉、魚、水果等。
  • 飲食宜清淡、低鹽、低脂、多種維他命、高蛋白飲食,避免飽食,保證營養攝入同時減少誘發心臟疾病風險。
  • 避免進食辛辣食物、濃茶、咖啡、烈酒等刺激食物,防止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影響,加重病情。

照護

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病人的護理以保證心血管系統穩定、保證心臟血供為主,還需防止過度勞累、感染及緊張、焦慮情緒等。

日常護理
  • 一般不需要口服藥物,因其他病情需要服用洋地黃、 Propranolol 等影響心臟功能藥物時,應密切觀察身體情況,出現不適時及時報告醫生調整用藥。
  • 日常生活注意勞逸結合、預防感冒,保持正常心態,避免情緒有大的起伏,避免過度勞累。
病情監測

無明顯不適者每月隨訪心電圖檢查,密切關注身體情況,出現心前區不適、頭暈、低血壓、乏力時立刻就醫。

特殊注意事項
  • 安置起搏器病人需要妥善保管並隨身攜帶起搏器植入卡,就醫及乘坐飛機等需要時出示。
  • 病人應跟醫生學習自己數脈搏,出現脈率比設置頻率低10%或再次出現安裝起搏器前的症狀應及時就醫。
  • 不隨意撫弄起搏器置入處,注意觀察,當出現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時及時就醫。
  • 避免出入高電量、高磁場場所,避免劇烈運動。

預防

當出現心前區不適、心悸、頭暈等症狀時及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日常生活中應做到熟悉自身的傳導系統,經常進行心電圖檢查,飲食有節、起居規律、心情舒暢、勞逸結合,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初期篩檢

有心前區不適等症狀時及時就醫,檢查心電圖、動態心電圖、超音波心動圖等。

預防措施
  • 飲食清淡、低鹽、低脂,不飽食,不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心臟負擔。
  • 在身體允許情況下適度鍛煉,不可劇烈運動,控制體重,尤其是有冠心病危險因素者。
  • 有基礎疾病的病人,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
  • 定期參加體檢,便於及早發現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