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粒腫
概述
粟粒腫為小的表皮樣囊腫,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性別,也可以發生於新生兒。粟粒腫可分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原發的粟粒腫好發於成人或兒童的臉部,尤其是眼瞼周圍。部分原發性粟粒腫可由新生兒期開始,由毳毛漏斗部下端的上皮所形成,損害可自然消退。繼發的粟粒腫常發生在炎症後,與汗管或毛囊受損有關。
- 就診科別:
- 皮膚科
- 英文名稱:
- milium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無
- 治療周期:
- 1~3天
- 臨床症狀:
- 黃白色、堅實性球狀丘疹
- 好發人群:
- 一般人群普遍易感
- 常用藥物:
- A酸、米諾環素
- 常用檢查:
- 病理學組織檢查
原發性粟粒腫
皮損由毳毛漏斗部下端的上皮所形成,損害可自然消退。
繼發性粟粒腫
常發生在炎症後,和汗管或毛囊受損有關。
病因
原發性粟粒腫和繼發性粟粒腫的病因不同,原發性粟粒腫可由新生兒期開始,無明確發病原因,為自行發生,有些病人有遺傳因素。後者常發生在炎症後,和汗管或毛囊受損有關。
原發性粟粒腫
可從新生兒期開始發生,好發於成人和兒童,可能與遺傳因素相關。
繼發性粟粒腫
常繼發於炎症性疾病,可能與汗管受損有關,可以繼發於外傷、炎症性皮膚病或者局部治療。
- 皮膚損傷,如陽光暴曬、燒燙傷。
- 治療,如化療或藥物治療。
- 由於天氣或機械因素導致皮膚受損,例如凍瘡。
粟粒腫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性別,也可以發生於新生兒。原發者好發於顏臉部,特別是眼瞼周圍,繼發者則發生於基礎病變部位。
粟粒腫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生。
症狀
粟粒腫主要是呈乳白色或黃色、針頭至米粒大的堅實丘疹,原發性粟粒腫在嬰兒時期即可開始發生,繼發性粟粒腫常在炎症後出現。
粟粒腫表現為皮膚出現黃白色、堅實性球狀丘疹,表面光滑、頂部尖圓、無融合,直徑1~2mm,上覆極薄表皮,可擠壓出堅實的角質樣球狀顆粒。一般無自覺症狀,皮損發展緩慢,可持續多年,可自然脫落、消失。原發性粟粒腫好發於眼瞼、臉頰和額部,繼發性粟粒腫常發於原發皮損處以及耳廓、手臂、手背。
部分病人一般無自覺症狀,如繼發感染可有紅腫、發熱、疼痛。
看醫
粟粒腫可自然消失或脫落,通常無需就醫。如果出現大面積丘疹,且皮損範圍不斷擴大、影響臉部美觀,可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通過相應治療消除皮損。
顏臉部等部位皮膚出現黃白色、堅實性球狀丘疹,長時間不消退,影響臉部美觀,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診治。
病人考慮去皮膚科就醫。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
- 面積是持續擴大還是維持不變的?
- 是否是第一次發作?之前做過什麼治療嗎?
- 出現這類皮損之前是否存在其他的皮膚病?
- 是否服用過糖皮質類固醇、環孢菌素?
體格檢查
粟粒腫一般可通過視診確定,醫生通過觀察皮損特點基本可以判斷是否為粟粒腫。
病理組織學檢查
當皮損的表現不典型,無法確診時,可進行皮損部位的組織病理學檢查,有助於疾病的診斷和鑑別。
粟粒腫為白色粟粒大小丘疹,好發於臉部。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表皮樣囊腫,囊壁由多層扁平上皮細胞組成,囊腔由排列成同心圓的角質細胞所填充。
汗管瘤
汗管瘤好發於中青年女性,常有家族史。多發生在雙下眼瞼,皮損為扁平,和正常皮膚顏色一樣或呈淡黃色、褐色。直徑為1~3mm,質地堅實,可群集但不融合,常對稱分布,不能擠壓出角質樣內容物。但汗管瘤常合併粟粒腫樣皮損,稱為粟粒腫樣汗管瘤,通過臨床表現及病灶特點可將其鑑別。
扁平疣
扁平疣又稱青年扁平疣,為青少年常見的病毒性贅生物,損害好發於顏面、手等曝光部位,扁平疣的發生與紫外線誘導局部免疫抑制有關。病損為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或略粗糙,質地中等,為淺褐色或正常皮膚色,數目可較多、群集,可因搔抓引起自身接種而呈線狀排列。
粉刺
多發於青春期,分布於皮脂分泌旺盛的區域,可有開口或者沒有開口,較小的沒有開口的粉刺形態可類似於粟粒腫。粉刺可以自行消退,或者用粉刺針擠出。如果持續發展可能會發生炎症,出現痤瘡皮疹。
治療
粟粒腫為良性病變,一般無自覺症狀,故不需治療。如有美容需要時,用針頭或小刀挑除囊腫即可,也可用雷射治療。
少數症狀嚴重或病灶形成斑塊病變者,可使用A酸類藥膏,米諾環素用於治療斑塊型粟粒腫。
先用75%的酒精局部消毒後用針挑破表皮,剔出黃白色小顆粒,治療時局部會出現疼痛、出血等。
電灼法
用較高的電壓、較小電流強度的高頻電源對病變組織進行燒灼破壞,可使皮損消除。
雷射消融
採用CO2雷射將病灶表面表皮氣化,用無菌注射針頭剔出白色內容物,治療後外塗抗生素藥膏,一般3~5天即可癒合。
預後
粟粒腫預後良好,一般治癒後不會遺留後遺症或其餘不適症狀,如無特殊需要,也可不採取治療。
粟粒腫經過積極的治療,絕大多數都能治癒。
粟粒腫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粟粒腫經過治癒後一般無需再進行複診。
飲食
粟粒腫病人的護理一般無特殊要求,合理、均衡地補充各種營養物質即可,合理控制總熱量,戒菸酒。
- 食用清淡飲食,忌食蔥、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飲食合理。
- 多吃清熱類食品,如綠豆、薏仁等,清熱解毒。
照護
粟粒腫的護理主要應注意皮損部位的清潔,治療後短期內不宜化妝。避免人為刺激,如摩擦皮膚,以免感染。
日常清潔
注意保持皮損處的衛生,注意預防感染。
注意消毒
手術挑除後遵醫囑按時消毒,以防感染。
減少皮膚摩擦
生活中儘量穿棉質舒服的衣服,減少肢體和物體的摩擦。
注意觀察皮損狀態是否恢復正常,是否有發炎或者未清除乾淨。
治療後傷口保持清潔、乾燥,傷口的痂皮不要人為去除,應等待自行脫落。
預防
原發性粟粒腫一般無法預防,繼發性粟粒腫的預防為注意減少汗腺部位的摩擦和損傷,儘量避免炎症的發生。
- 避免摩擦和外傷,保持局部乾燥及清潔。
- 合理膳食,清淡飲食,忌食肥膩、油炸、辛辣、刺激等食物。
- 平時要注意臉部清潔,做好皮膚保養。
- 要選擇清爽的眼霜和護膚品。
- 避免過度去角質或長期化濃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