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過敏性肺炎

概述

過敏性肺炎是由於易感人群吸入致敏原激發機體免疫反應,從而引起的以侵犯小氣道和肺實質為主的複雜性肺部疾病。診斷需要綜合考慮詳細的病史(強調潛在的抗原暴露)、高解析度CT(HRCT)結果、實驗室檢查及病理結果。該疾病主要應用藥物進行治療,如果初期發現該疾病預後較好,甚至可以自行痊癒。

就診科別:
呼吸內科
英文名稱:
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HP
疾病別稱:
外源性過敏性肺泡炎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肺源性心臟病、肺纖維化
治療周期:
短期治療
臨床症狀:
流鼻涕、喘息、發熱、胸痛、乾咳
好發人群:
吸菸者、經常接觸化學物質的工作者
常用藥物:
普賴鬆
常用檢查:
胸部X線、胸部CT、肺功能檢查、血清學檢查、支氣管肺泡灌洗
疾病分類

過敏性肺炎的分類包含有急性過敏性肺炎、亞急性過敏性肺炎及慢性過敏性肺炎。

急性型

起病急,常在吸入抗原4~12小時後出現症狀。一般脫離接觸後數日至一週症狀消失。

亞急性型

發病較為隱匿,持續病程較長(數周至數月),但臨床表現較輕。

慢性型

病情常呈隱匿進展直到肺纖推化。病人常在肺功能惡化時才引起注意,而此時肺部已有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的不可逆改變。

病因

過敏性肺炎疾病的產生與很多因素有關,如抗原的類型、顆粒大小、病人的易感性等。據相關調查研究,目前常見引起的過敏性肺炎的抗原有真菌、細菌、分枝桿菌、蛋白質、化學物質。

主要病因

抗原

過敏性肺炎主要是機體受抗原刺激後產生的肺炎性反應,由於病情的發展,T細胞就會產生變態反應占據主導地位,進而就會形成慢性炎症與肉芽腫脹以及肺間質纖維化。如果免疫複合物激活就會促進炎性加劇,從而損傷肺組織。

農藥與殺蟲劑

據相關調查研究得出,接觸農藥與殺蟲劑者,會增加過敏性肺炎的易感性。

吸菸

吸菸者也是高發過敏性肺炎,由於菸草會對人體的免疫產生抑制作用。

常見可引起過敏性肺炎的顆粒物

例如動物皮毛、鳥糞以及羽毛、空調以及加濕器中的真菌、稻草或穀物里的黴菌、水蒸氣中的細菌,目前已經發現有200餘種物質可引起該疾病。

誘發因素

環境因素

過敏性肺炎大多由於職業性反覆接觸抗原而致敏發病,主要有農民肺、蔗渣工肺、蘑菇工肺、飼養禽類工肺及化學工肺等。近年來傳統職業接觸所致的過敏性肺炎已經明顯減少,但是新的環境陸續出現,尤其是一些與家庭環境有關的過敏性肺炎明顯增加,如濕化器肺和空調肺等。部分病人至追查不出明確的過敏原,過敏性肺炎抗原大多來自微生物(細菌、真菌等)、動植物蛋白、藥物和部分化學物質的有機塵埃其中以熱放線菌最為常見和重要,其次是禽類的抗原。

流行病學

過敏性肺炎起病隱匿、病因多種多樣、臨床診斷較為困難,其發病率和患病率難以確定。農民肺是過敏性肺炎的一種典型類型,多發生在晚冬季節及強降雨和冬季條件惡劣的地區,與使用儲存乾草飼養牲畜有關。

好發人群
  • 長期接觸農藥與殺蟲劑的農民有接觸這些化學試劑,會增加過敏性肺炎的易感性。
  • 吸菸者好發此病,菸草會對人體的免疫產生抑制作用,因此高發過敏性肺炎。
  • 從事的工作需要經常接觸化學物質的人群。

症狀

一般吸入過敏原後會出現流鼻涕與喘息等症狀表現;感染3小時後便會身體一系列的不適感(發熱與乾咳、呼吸急促、胸痛及缺氧、口唇、指趾末端發紺等);在6~8小時後,3小時前表現的症狀達到高峰整體;在24小時後,前面發生的症狀都會退去;一般病人發作時肺部體態特徵與氣喘發作時不一致,沒有伴有喘鳴音,但伴有濕囉音。

典型症狀

急性型

出現乾咳、胸痛、發熱、寒戰全身不適,明顯的呼吸困難,雙肺出現濕羅音,約10%~20%的病人可有哮鳴音。

亞急性型

臨床表現較輕,常表現為和呼吸困難逐漸加重,發熱相對少見,可伴有乏力、易疲勞、體重減輕等,部可及細濕囉音。

慢性型

典型表現為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厭食和乏力等,嚴重者靜息時有呼吸困難。病人常在肺功能惡化時才引起注意,而此時肺部已有瀰漫性肺間質纖維化的不可逆改變,兩肺可聞及瀰漫性細濕囉音,伴有呼吸衰竭或肺源性心臟病。病人可出現活動性呼吸困難、咳嗽以及體重減輕的情況。

併發症

肺源性心臟病

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源性心臟病)主要是由於支氣管-肺組織或肺動脈血管病變所致肺動脈高壓引起的心臟病。根據起病緩急和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

肺纖維化

肺纖維化是以成纖維細胞增殖及大量細胞外基質聚集並伴炎症損傷、組織結構破壞為特徵的一大類肺疾病的終末期改變,也就是正常的肺泡組織被損壞後經過異常修復導致結構異常。

右心功能不全

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心肌的收縮功能下降,使心臟前向性排血減少,造成血液淤滯在體循環或肺循環產生的症狀。

看醫

當病人出現持續性咳嗽、呼吸困難等情況,特別是吸入了粉塵物質,症狀得不到緩解時,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切勿耽誤病情。

就醫指征

接觸微生物(細菌、真菌等)、動植物蛋白、藥物和部分化學物質的有機塵埃後會出現流鼻涕與喘息等症狀表現,並在3小時後出現發熱與乾咳、呼吸急促、胸痛及缺氧、口唇、指趾末端發紺等症狀時一定要立即就醫。

就診科別

通常優先考慮去呼吸內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出現流鼻涕和喘息的症狀有多久了?
  • 有沒有發熱、乾咳、胸痛等症狀?
  • 近期接觸過或食用過哪些東西,去過哪些地方?
  • 是做什麼工作的?
  • 既往有沒有類似病史?有無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檢查

胸部X線

急性期與慢性過敏性肺炎X線下表現不同,進行該項檢查可以清晰看到肺部改變,用以明確診斷。

胸部CT

CT較X線更加清晰,可以觀察到肺部的細微改變,通常可以觀察到蜂窩狀陰影,或毛玻璃樣改變。

肺功能檢查

檢查病人是否存在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

血清學檢查

對病人外周血白血球、紅血球沉降率和C-反應蛋白進行檢測,觀察是否升高,IgE和血嗜酸性粒細胞一般正常。

支氣管肺泡灌洗(BALF)

用以觀察病人BAIF中T淋巴球數是否增加,隨著病程的遷延,CD8+細胞數量逐漸下降CD4+/CD8+比例倒置會被糾正,甚至明顯升高。

肺切片檢查

開胸肺切片檢查對於過敏性肺炎的診斷而言不是必需的,急性過敏性肺炎一般不需要進行肺切片檢查。過敏性肺炎的組織病理學表現多種多樣,即使取得足量的病理標本,也應該排除其他病變後結合臨床才考慮過敏性肺炎可能。

診斷標準

目前對過敏性肺炎的診斷常用的標準

  • 肺功能檢查出有間質性肺病或者肺病史。
  • 抗原暴露史。
  • 利用X線檢查與其一致。
  • 有相應的特異抗原的沉澱抗體。

目前臨床應用的診斷標準

  • 具備與過敏性肺炎相應的症狀。
  • 有病史,血液檢查與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抗體檢測證實有特異性抗原。
  • 胸部X線與加強CT顯示結果與過敏性肺炎相應的改變。
  • 灌洗液檢查結果顯示淋巴球明顯增多。
  • 肺切片檢查結果與過敏性肺炎有相應的肺組織改變。
  • 實驗室異常再現,實驗結果呈陽性。
鑑別診斷

病毒肺炎

過敏性肺炎第一次發作易與病毒肺炎相混淆,於接觸抗原數小時後出現症狀,有發熱、乾咳、呼吸困難、胸痛及發紺。少數特應性病人接觸抗原後可先出現喘息、流涕等速髮型過敏反應,4~6小時後呈Ⅲ型反應表現為過敏性肺炎。

鸚鵡熱

鸚鵡熱又稱鳥熱,是鸚鵡熱衣原體所引起,通常表現為高熱、惡寒、頭痛、肌痛、咳嗽和肺部浸潤性病變等特徵。過敏性肺炎可通過培養和血清學試驗與鸚鵡熱鑑別。

治療

過敏性肺炎最根本的治療措施是完全避免接觸抗原,輕度急性發作常呈自限性,在脫離接觸抗原後可自行緩解,不需特殊治療。對於急性重症和大部分亞急性期的病人應使用糖皮質類固醇,急性重症病人應臥床體息和氧療,並給予普賴鬆進行治療。

治療周期
該疾病需要短期治療。
一般治療

避免接觸抗原

過敏性肺炎治療的最基本的與重要的措施是脫離過敏原。如果要落實到這樣的環境,還是很難做到的,一般環境中與生活中都存在相應的抗原。因此,能做到少接觸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如室內加強通風,也可戴防護面罩等。也有些過敏性肺炎的工人通過佩戴防護面罩就可以過濾掉可吸入微粒,急性期病人應臥床體息和氧療。

藥物治療

急性重症過敏性肺炎病人,給予普賴鬆直到臨床表現、影像學和肺功能明顯改善後減量,療程4~6週。對於亞急性病人,使用普賴鬆2周後逐步減量,療程3~6個月。對於慢性病人,遠期療效尚不能確定可通過試用普賴鬆,來判斷能否獲得最大限度的逆轉,一般使用6個月後根據臨床、影像學和肺功能變化來評價治療反應。

手術治療

病人在經過激素治療後無效反而加重時,要考慮過敏性肺炎是否發展成肺纖維化,因此要對其考慮是否要進行肺移植手術。

預後

過敏性肺炎病人如果初期發現並採取相應處理,可自行痊癒,如果病情較重,則預後相對較差。該疾病易復發,因此病人應生活中多加注意。

能否治癒

該疾病易復發,及時治療可緩解症狀。

能活多久

及時進行規律治療,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複診

因個人體質和病情嚴重程度的不同,具體複診時間和項目應遵醫囑進行。

飲食

過敏性肺炎的病因引起也很複雜,感染者一般會有相應的體態特徵呈現,人們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還是要及時做好避免抗原的侵入。

飲食調理
  • 忌食發性食物,如海鮮等。
  • 明確過敏原,避免誤食過敏食物。

照護

如果病人確診是過敏性肺炎疾病,要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才能使病情緩解直至復健。遵醫囑配合治療,避免接觸抗原。

日常護理
  •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態,情緒穩定狀態。
  • 增加身體的運動,可以有效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 日常注意衛生習慣,可以有效預防抗原的侵入。
  • 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
  • 如出現其他症狀應及時就醫,積極治療。
  • 病人應戒菸,吸菸會加重病情。
病情監測

觀察病人的體溫、呼吸情況,注意監測病人的肺功能情況,及時調整藥物。

特殊注意事項

病人必要時可做過敏原檢查,生活中避免接觸可引起過敏的物質。

預防

過敏性肺炎不僅會影響到病人的正常工作生活,情況嚴重時威脅病人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儘早就醫,明確病情,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方式。

初期篩檢

對於經常暴露在化學物質、動物蛋白類和微生物等抗原中的人群進行定期篩檢。

預防措施
  • 對於過敏性肺炎來說,治療的最基本的與重要的措施是脫離過敏原。儘量找到並脫離過敏原。
  • 改善生活習慣,如抽菸病人應戒菸,以免繼續加重肺部炎症情況。
  • 工作中佩戴防護口罩,避免吸入抗原。
  • 定期清潔空調、加濕器等電器。
  • 經常通風、除塵。
  • 家中飼養寵物的人群,要保持環境清潔,定時清洗毛髮以及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