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
概述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具有高度傳染性,多見於兒童,經飛沫或接觸傳染,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傳播。臨床特點為皮膚黏膜相繼出現和同時存在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等各類皮疹,感染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該病冬春季節多發,對於新生兒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是致命性疾病。
- 就診科別:
- 兒科、皮膚性病科、感染科
- 英文名稱:
- chickenpox,varicella
- 疾病別稱:
- 水花、水泡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細菌感染、肺炎、腦炎、肝炎
- 治療周期:
- 短期治療
- 臨床症狀:
- 斑疹、丘疹、皰疹、結痂
- 好發人群:
- 未接種過疫苗的人、免疫力低下者
- 常用藥物:
- Acyclovir 、α-干擾素
- 常用檢查:
- 外周血白血球計數、皰疹刮片、病毒分離、血清學檢查
根據水痘的嚴重程度,可將水痘劃分為輕症和重症。
輕症
占水痘病人的絕大多數,預後良好。輕症的水痘主要是輕度的發熱、出現皰疹,全身症狀相對較輕微,治療主要是注意休息、呼吸道隔離、多飲水。可以適當的使用 Acyclovir 、 Famciclovir 、 Ganciclovir 等藥物治療,也可以加用抗病毒的中成藥物治療,例如蒲地藍、痰熱清等。病程經歷約1週,即可自愈。
重症
重症水痘一般都發生在成人,病人會有高熱,而且持續時間比較長,皮疹比較嚴重,可以起水泡或者血泡,甚至形成壞疽,合併感染出現敗血症,從而危及生命。常見嚴重的併發症,比如病毒性肺炎,可以有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難,也可以出現病毒性腦炎,病人有明顯的頭痛或者噁心、嘔吐等,出現以上表現要及時就診且住院治療。
病因
水痘由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感染,也可通過接觸被污染的用具間接感染。該病傳染性強,人群對水痘普遍易感,但較常見於兒童,未接種過水痘疫苗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也較易感染。
水痘的主要病因為通過呼吸道飛沫、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用具,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免疫能力低下
病人不能清除病毒,則病毒可到達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內再次增殖後入血,引起各器官病變。
水痘傳染性極強,易感人群感染率在90%以上,男女及不同種族人群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同等敏感。5~9歲兒童對本病極為敏感,所有水痘病例中,此年齡段兒童占50%,其餘病例多在1~4歲和10~14歲兒童。調查表明,0~5歲健康人群中水痘病毒IgG抗體檢出率為64.3%,0~2歲者抗體檢出率最低,而在40歲以上者最高,達100%。
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水痘皰疹液和空氣飛沫傳播,其次為生活接觸,處於潛伏期的供血者可通過輸血傳播,孕婦患病可經胎盤感染胎兒。
- 人群普遍易感,主要見於兒童,以1~6歲為高峰,20歲以後發病者少見。
- 未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也容易發生該疾病。
- 由於水痘具有傳染性,免疫力低下者與已患水痘人群密切接觸也會患病。
症狀
典型水痘的臨床症狀可分為兩期,即前驅期、出疹期。前驅期多表現為出疹前1~2日,年長兒童及成人先有發熱、頭痛、咽痛等前驅症狀,此後1~2日即進入出疹期。不典型水痘臨床較少見,不同類型的水痘症狀多有不同。
前驅期
- 嬰幼兒常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可有低熱、煩躁易激惹或拒乳,同時岀現皮疹。
- 年長兒童和成人可有畏寒、低熱、頭痛、乏力、咽痛、咳嗽、噁心、食慾減退等症狀,持續1~2天後才出現皮疹。
出疹期
- 初為紅色斑疹,數小時後變為丘疹並發展成皰疹。皰疹為單房性,橢圓形,直徑3~5mm,周圍有紅暈,皰疹壁薄易破,皰液先為透明,很快變混濁,皰疹處常伴搔癢。1~2天後皰疹從中心開始乾枯、結痂,紅暈消失。1週左右痂皮脫落癒合,一般不留疤痕。
- 水痘皮疹為向心性分布,首先見於且主要位於軀幹部,以後延及頭臉部,四肢相對較少。部分病人可在口腔、咽喉、眼結膜和外陰等黏膜處發生皰疹,破裂後形成潰瘍。
- 水痘皮疹多分批出現,故病程中在同一部位同時可見斑丘疹、水泡和結痂,後期出現的斑丘疹未發展成皰疹即隱退。
- 兒童病人症狀和皮疹均較輕,成人病人症狀較重。
不典型水痘
出血性、進行性及播散性水痘
主要見於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藥物治療的病人。出血性水痘皰疹內有血性滲出,或在正常皮膚上有瘀點、瘀斑。進行性水痘病程長達两週以上;播散性水痘病人可全身遍布皮疹,全身中毒症狀重。
先天性水痘症候群或新生兒水痘
母親於產前4日以內患水痘,新生兒出生後5~10日時發病者,易形成播散性水痘,甚至引起死亡。先天性水痘症候群表現為出生體重低、疤痕性皮膚病變、肢體萎縮、視神經萎縮、白內障、智力低下等,易患繼發性細菌性感染。
大皰型水痘
皰疹融合成大皰,皮疹處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而形成壞疽型水痘,病人病情重,高熱,全身症狀亦重。
細菌感染
患病期間若護理不當,如皮膚不潔、搔抓皰疹等,可繼發細菌感染,導致皮膚化膿性感染、丹毒和蜂窩性組織炎等。
肺炎
原發性水痘肺炎多見於成人病人或免疫功能缺陷者。常在出疹後2~6日出現,亦可見於出疹前或出疹後10日,輕重不一。輕者可無臨床表現,僅X線檢查顯示肺部有瀰漫性結節性浸潤;重者出現咳嗽、咳血、胸痛、呼吸困難和發紺等症狀;嚴重者可於24~48小時內死於急性呼吸衰竭。繼發性肺炎為繼發細菌感染所致,多見於小兒。成人水痘中有16%併發水痘肺炎,而肺炎有症狀者只有4%。
腦炎
多發生在病程第3~8日,少數見於出疹前2週或出疹後3週。病情輕重不一,症狀及腦脊髓液所見與一般病毒性腦炎相似,病死率5%~25%。典型表現為頭痛、嘔吐,嚴重者驚厥、癱瘓、昏迷,但常無發熱及腦膜刺激征。其他少見的神經系統併發症有橫斷性脊髓炎、周圍神經炎、視神經炎等。
肝炎
多表現為轉胺酶輕度升高,少數可出現肝臟脂肪性變,伴發肝性腦病變即出現Reye症候群。
看醫
嬰幼兒、年長兒童家長和成人,在出現不適反應如低熱等症狀後,需嚴密關注有無皮疹出現,若伴發皮疹,需立即就診,醫生會通過詢問病史、流行病學史以及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初期診斷及干預可預防併發症,也可避免傳染他人。
- 嬰幼兒出現低熱、煩躁易激惹或拒乳,同時伴有皮疹,家長應立即帶其就診。
- 年長兒童和成人若與水痘病人接觸後出現畏寒、低熱、頭痛、乏力、咽痛、咳嗽、噁心、食慾減退等症狀,應及時就診。若同時伴發皮疹,應立即就診。
若出現疑似症狀,可至感染科、皮膚性病科就診;嬰幼兒及年長兒童還可至兒科就診。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發熱、不適、食慾減退等)
- 都有哪些皮膚損害?(如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等各類皮疹,以及瀰漫性和成簇皮膚損壞等)
- 是否有以下症狀?(如頭痛、呼吸困難、胸痛、言語不清、步態失調等症狀)
- 既往有無水痘病人的接觸史?
外周血白血球計數
白血球計數正常或偏低,如升高,則表明可能存在繼發感染。
皰疹刮片
刮取新鮮皰疹基底組織和皰疹液抹片,瑞氏染色見多核巨細胞,蘇木素伊紅染色可查到細胞核內包涵體。亦可取皰疹液直接螢光抗體染色查病毒抗原,簡捷有效。
病毒分離
咽部分泌物或血液進行病毒快速培養分離,需48小時。
血清學檢查
特異性IgM抗體檢測,可幫助初期診斷,雙份血清特異性IgG抗體滴度4倍以上增高也有助診斷,而普通水痘病例中可有血清轉胺酶中度升高。
- 既往健康兒童而言,根據病史、流行病學史以及典型皮疹,可以做出相應診斷。
- 有神經系統併發症兒童,腦脊髓液中蛋白輕度到中度增加,淋巴球輕度增加。
- 若實驗室檢查為病毒感染,則診斷為水痘,如皰疹刮片、瑞氏-姬姆薩染色見多核細胞、蘇木素染色可查到細胞核內包涵體、血清學檢查血清特異性IgG抗體滴度4倍以上,以及病毒分離發現為帶狀皰疹病毒,則可診斷為水痘。
膿皰疹
好發於鼻唇周圍或四肢暴露部位,初為皰疹,繼成膿皰,然後結痂,無分批出現特點,不見於黏膜處,無全身症狀。而水痘好發於軀幹部,多分批出現,且少數病人可在口腔、咽喉、眼結膜和外陰等黏膜處發生皰疹,以此可進行鑑別。
丘疹樣蕁麻疹
系梭形水腫性紅色丘疹,如花生米大小,中心有針尖或粟粒大小的丘皰疹或水泡,分布於四肢或軀幹,不累及頭部或口腔,不結痂。而水痘初為紅色斑疹,後變為丘疹並發展成皰疹,皮損特點與丘疹樣蕁麻疹不同,此外,水痘好發於軀幹部,隨後可延至頭臉部,可結痂,以此可相鑑別。
治療
水痘是自限性疾病,對一般水痘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如止癢和防止繼發細菌感染,一般可在两週內痊癒。對病情嚴重及有併發症的水痘病人,需進行抗病毒治療。此外,該病傳染性強,病人需進行嚴密隔離,以防傳染他人。
- 病人應隔離至全部皰疹結痂為止。
- 發熱期臥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食物和注意補充水分。
- 皮膚搔癢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擦,皰疹破裂後可塗甲紫或抗生素軟膏。
- 抗病毒藥物首選 Acyclovir ,應儘早使用。尤其新生兒水痘、播散性水痘、有免疫缺陷以及應用免疫抑制劑的病人,更應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
- 初期使用α-干擾素,能較快抑制皮疹發展,加速病情恢復。
- 繼發細菌感染時給予抗生素治療,併發腦水腫者給予脫水治療。一般不應用糖皮質類固醇,若併發重症肺炎、腦炎,危急時可酌情使用。
水痘無需手術治療。
預後
水痘預後一般良好,結痂脫落後不留疤痕。重症或併發腦炎者,預後較差,甚至可導致死亡。
水痘經積極治療,多可自愈或治癒。
本病在正規治療後,且護理得當,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飲食
水痘病人無特殊飲食禁忌。患病期間進食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流食、半流食,少量多餐,多飲水,保證機體足夠的營養即可。
照護
水痘病人發熱期應注意臥床休息,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此外,還需注意居室清潔,注意病人物品的消毒。
- 注意消毒與清潔,對接觸水痘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等,根據情況分別進行消毒。同時病人還要注意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
- 定時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儘可能的讓陽光照射,有利於殺滅空氣中的病毒。
- 避免搔抓皰疹處以免導致繼發感染。
家長應注意觀察患兒病情的變化,如發現出疹後出現持續高熱不退、咳喘、嘔吐、頭痛、嗜睡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預防
確診病人在皰疹全部結痂前,應給予呼吸道隔離,避免傳染給他人,此外,易感人群可使用水痘減毒活疫苗,預防效果較好。
- 水痘傳染性非常強,如果易感人群接觸病人極易被感染。所以預防水痘的重點是隔離病人,避免傳染給周圍同學或者幼稚園小朋友。
- 加強鍛煉,增強機體免疫力。公眾場所注意佩戴口罩,尤其是春季的時候是傳染病高發季節,更應提高警惕。
- 減毒活疫苗能有效預防幼兒及成人易感者發生水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