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口腔癌

概述

口腔癌是指發生在口腔內惡性腫瘤的總稱,包括舌癌、牙齦癌、頰黏膜癌、唇癌以及頜骨癌等。通常出現口腔黏膜潰瘍長期不癒合時,需要考慮口腔癌的可能性,口腔黏膜顏色、質地發生變化也是口腔癌的前期表現之一。主要採取手術的治療方法,經過有效規範的治療,可以控制腫瘤的進展,初期口腔癌的治癒率高,口腔癌病人術後應定期進行複診。

就診科別:
口腔科
英文名稱:
oral cavity carcinomas
疾病別稱:
口腔惡性腫瘤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腫瘤顱內轉移、腫瘤肺部轉移、腫瘤骨轉移
治療周期:
長期間歇性治療
臨床症狀:
口腔慢性潰瘍、腫塊、張口受限
好發人群:
喜愛嚼食檳榔者、口腔潰瘍反覆發作者、長期日光暴露或接觸紫外線者、人類乳突病毒感染者
常用藥物:
Fluorouracil 、 Cisplatin
常用檢查:
病理切片檢查、體格檢查、頭頸部CT
疾病分類

常見的口腔癌分類如下:

唇癌

大多是鱗狀細胞癌,好發於下唇,一般不轉移。

頰癌

大多是鱗狀細胞癌,好發於頰黏膜,頜下、頸部淋巴結轉移,少遠處轉移。

舌癌

多為鱗狀細胞癌和腺癌,好發於舌前2/3,易頸部淋巴結轉移。

齶癌

多為腺癌,好發於硬齶,初期侵犯骨質。

病因

口腔癌是發生於口腔黏膜組織的惡性腫瘤,其發病原因較為複雜,是多種綜合因素導致的結果。其致病因素可能與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生物因素等有關,部分癌前狀態也可能與口腔癌有關。

主要病因

不良的生活習慣

吸菸、飲酒、咀嚼檳榔、口腔衛生不良都會增加患口腔癌的概率。

慢性損傷和刺激

口腔潰瘍反覆發作,牙齒殘冠殘根對舌、頰黏膜反覆刺激,以及慢性炎症都會使口腔癌發生的風險增加。

環境因素

紫外線和電離輻射,唇癌的發生與長期暴露在紫外線下有關。

生物因素

研究認為部分口腔癌和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有關。

遺傳因素

口腔癌病人某些癌基因突變,後代口腔癌發病風險增加。

誘發因素

口腔衛生不良

不注意個人衛生容易導致口腔細菌滋生、牙石沉積,造成長期口腔慢性炎症。

長期接觸紫外線

容易造成皮膚黏膜病變,增大患癌概率。

病毒感染

人類乳突病毒感染者可能導致口腔癌的發病機率增加。

流行病學

口腔癌是世界上常見的癌症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表明,全球每年口腔癌新增病人人數超過26萬,我國每年新發病例約為4.56萬人。口腔癌的發病率在不同國家、地區之間明顯不同,口腔癌是頭頸部最常見的癌症,約占頭頸癌的1/3以上,常見的口腔癌包括唇癌、頰癌、舌癌、齶癌和牙齦癌。一般認為,口腔癌多與菸草、檳榔、酒精、病毒感染及口腔衛生習慣緊密相關。

好發人群

喜愛嚼食檳榔者

檳榔中的某些成分會損傷口腔上皮,誘發口腔癌。

嗜好菸酒的人

菸酒可以破環口腔上皮的功能,吸菸、飲酒還可以加速牙石的沉積,導致口腔衛生不良,增加患口腔癌的概率。

口腔潰瘍反覆發作者

慢性炎症刺激可能會誘發口腔癌的發生。

長期日光暴露和接觸紫外線的人

長期日光暴露和接觸紫外線的人容易罹患口腔癌。

人類乳突病毒感染者

可能導致口腔癌發病機率增加。

有口腔癌家族史的人

直系親屬患口腔癌,其家族中某些基因可能發生突變,使其口腔癌發病風險增加。

蔬菜、水果食用過少的人群

蔬菜、水果食用過少會增加患口腔癌的風險。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愛滋病病人患口腔癌的風險會更高。

扁平苔蘚病人

扁平苔蘚病人患口腔癌的風險通常也會更高。

症狀

口腔癌是指發生於口腔黏膜組織的惡性腫瘤總稱,其症狀較多,典型症狀是口腔慢性潰瘍、口腔腫物。多數病人會伴有疼痛以及進食困難,少數初期病人可出現黏膜白斑,沒有自覺症狀。

典型症狀

潰瘍

為口腔慢性潰瘍,可反覆發作,長期不愈。

腫塊

口腔內出現無痛性腫塊,隨著病情進展,腫塊可破潰,伴劇烈疼痛。

張口受限

由於潰瘍或腫塊疼痛可影響張口度,腫瘤進展侵犯咀嚼肌時可造成被動的張口受限。

其他症狀

口腔內出現黏膜白斑、紅斑,但是病人無不適感覺,病人舌、唇、上下頜牙齦還可出現不明原因的麻木。

併發症

末期腫瘤發生遠處轉移可出現一系列併發症狀,如果發生顱內轉移,主要表現為頭痛、感覺異常。發生肺部轉移會出現咳嗽、胸痛,發生骨轉移表現為局部疼痛。

看醫

口腔癌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對於疾病預後以及提高病人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義。當病人出現口腔黏膜白斑、疼痛或張口受限,應及時去口腔科門診或腫瘤科就診,通過病理切片檢查和頭頸部CT檢查診斷病情。

就醫指征
  • 經常嚼食檳榔者,一旦出現口腔黏膜白斑、疼痛或張口受限,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進一步檢查,以排除口腔癌的可能。
  • 若病人口腔潰瘍反覆發作,潰瘍周圍出現硬結等症狀時,需要高度懷疑為口腔癌,應及時就醫。
  • 已經確診為口腔癌的病人,若出現出血、疼痛加劇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就診科別
  • 大多數優先考慮去口腔科門診就診。
  • 若病人明確診斷為口腔癌,可去口腔頜面外科、頭頸外科或腫瘤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因為什麼症狀來就診的?
  • 口腔潰瘍症狀持續多久了?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口腔黏膜白斑、黏膜硬結等)
  • 是否有愛嚼食檳榔的習慣?
  • 既往有無其他病史?
  • 是否有口腔癌疾病的家族史?
需要做的檢查

病理切片檢查

診斷口腔癌最準確的檢查方法是找到癌細胞,還可根據切片檢查結果明確病理類型,如鱗狀細胞癌或腺癌,可有助於指導後期的治療方案。

體格檢查

視診可發現病人口腔潰瘍、口腔黏膜白斑、異常腫塊,了解腫瘤的大小、位置。

頭頸部CT

通過CT掃描,可進一步明確原發灶的大小和有無頸部淋巴結轉移。

診斷標準

依據病人具有典型口腔癌症狀,如慢性口腔潰瘍、口腔黏膜白斑、口腔硬結、疼痛。通過病理切片檢查找到癌細胞可確診,頭頸部CT可明確腫瘤原發病灶。

鑑別診斷

創傷性口腔潰瘍

創傷性潰瘍常發生在舌側緣,主要是由於尖牙、牙殘根反覆刺激磨損導致口腔潰瘍,一般潰瘍質軟、基地軟,潰瘍周圍無硬結,不需特殊處理,消除刺激物1~2週潰瘍可自愈,以此可與口腔癌相鑑別。

口腔潰瘍

上火或者缺乏維他命導致的口腔潰瘍,數量少,常單發,潰瘍周圍無硬結,两週內可自愈,以此可與口腔癌相鑑別。

治療

口腔癌為頭頸部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治療周期較長,主要採取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臨床需要根據病人疾病進展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還可輔助以化療和放療等方法綜合治療。

治療周期
口腔癌治療較為複雜,治療周期較長。
急症治療

急性出血

使用凝血藥物,局部使用止血材料,出血量較大時可進行輸血治療。 

呼吸道梗阻

可行環甲膜切開術、氣管切開術等。 

藥物治療

Fluorouracil

Fluorouracil 可用於抗腫瘤活性,適用於惡性腫瘤的姑息性治療,臨床應用廣泛,不適反應較少。但注意骨髓抑制的病人慎用。

Cisplatin

Cisplatin 為一線抗腫瘤藥物,尤其適用於頭頸部惡性腫瘤,治療效果好,對於腎損害病人及孕婦禁用。

手術治療

外科手術治療主要是切除腫瘤原發病灶,對病人功能缺損適當修復,保持外形和功能,具體手術方法如下:

根治性切除手術

為口腔癌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手術可能會留下口腔組織缺損畸形,影響美觀。

區域淋巴結清掃術

適用於中末期口腔癌或出現淋巴結轉移的病人,主要對頸部淋巴結進行清掃,可提高治癒率和五年生存率。

組織損傷修復術

對於病人術後口腔頜臉部缺損進行修復重建,可修復頜臉部功能,維持美觀。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適用於全身狀況較差的病人,需要行姑息性保守治療,以控制腫瘤的發展。但是連續大劑量放療可能會發生放射性頜骨壞死,會造成術後創面不癒合,放療也可作為中末期口腔癌病人術後的補充治療。

其他治療
  • 可使用冷凍治療、加熱療法、雷射治療、介入化療等方法。 
  • 處於中末期的口腔癌病人,或是反覆發作、轉移,對放療不敏感、對化療耐藥的病人,可使用免疫治療或基因檢測後指導的標靶治療。

預後

口腔癌是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經過有效規範的治療,可以控制腫瘤的進展,延長病人的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

能否治癒

口腔癌有可能完全治癒,初期口腔癌的治癒率最高,所有的口腔癌病人都需要術後長期密切的隨訪觀察。

能活多久

具體生存時間要根據病人治療情況和自身病情而定,五年生存率約55%。

後遺症

口腔癌病人手術治療後可能影響病人的語言、咀嚼、吞咽等功能,還可能會造成口腔頜臉部畸形。

複診

口腔癌術後應該定期追蹤隨訪,術後第一年需要每月複查,第二年每2~3個月複查一次,第三年每半年複查一次。

飲食

口腔癌病人要注意合理、均衡飲食,多種營養物質合理搭配,以補充營養,維持身體營養的需求,忌食辛辣、燙口的食物,口腔癌可能與菸酒、食用檳榔相關,因此,口腔癌病人應禁忌吸菸、飲酒、嚼食檳榔。

飲食調理
  • 病人禁忌辛辣刺激性食品,此類食物可能會加重疼痛,不利於病情的好轉。
  • 忌食菸酒、檳榔,否則會加大疾病惡化的機率,導致病情出現惡化。
  • 病人宜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補充維他命,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照護

口腔癌的發病可能與多種誘因相關,病人應注意口腔衛生,勤漱口,勤刷牙;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著涼;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放鬆心態,可以適當鍛煉身體,有利於身體的恢復。

日常護理

日常清潔

日常生活中建議口腔癌病人使用軟毛牙刷,勤漱口,勤刷牙,注意口腔衛生。

改善生活習慣

口腔癌病人一定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戒菸、戒酒。

病情監測

病人應注意監測自身病情變化,定期複診頭頸部CT、胸部CT、全腹都卜勒超音波,判斷是否有腫瘤復發或轉移。

心理護理

醫生應詳細向病人說明病情,使病人對此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避免過度緊張,調動病人對抗疾病的積極性和配合治療的服從性,有利於疾病的痊癒。

特殊注意事項
  • 了解抗腫瘤藥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項,讓病人按時按量配合用藥,積極抗腫瘤治療。
  • 服用抗腫瘤藥物後注意檢測血液常規,避免出現嚴重的骨髓抑制。
  • 腫瘤病人免疫力、抵抗力明顯下降,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著涼。

預防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逐漸認識到早預防、早發現在口腔癌治療上的重要性,做好預防工作有助於預防口腔癌疾病的發生,及早發現可減少對鄰近組織的損害,有助於疾病的預後。

初期篩檢

長期吸菸或既有吸菸又有飲酒習慣者,以及長期嚼食檳榔的人要每年進行口腔檢查,有助於口腔癌的初期發現。

預防措施
  • 避免吸菸、飲酒和嚼食擯榔,有助於預防口腔癌。
  • 注意對光輻射的防護,避免長時間直接接受光照。
  • 平衡飲食,減少脂肪攝入量,增加蔬菜、水果的進食量,增加維他命A、B、E和微量營養素硒的攝入量。
  • 不飲用過熱的飲料,不食過熱食品,避免刺激口腔黏膜組織。
  • 避免外界刺激,及時調磨義齒銳利邊緣,防止對軟組織造成摩擦、壓迫和損傷。6.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拔除殘根和殘冠,避免反覆咬頰咬舌。
  • 避免感染,從而預防口腔癌的發生。
  • 減少致癌因素,對牙齒的殘根以及不良修復體進行治療,選擇合適的假牙,減少對口腔的刺激。
  • 及時治療口腔黏膜病損,如黏膜白斑、慢性炎症、潰瘍等。 
  • 避免精神過度緊張、憂鬱,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對預防腫瘤的發生具有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