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甲狀腺囊腫

概述

甲狀腺囊腫是指位於甲狀腺含有液體的囊狀物,是由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瘤發生囊性退變而形成的。一般不疼或輕微疼痛,隨著吞咽上下移動。大多數為單髮結節,多髮結節發現較少,是一種常見的甲狀腺囊性結節,一般20~40歲的女性發病率較高。這種病情主要根據囊內容物性質分為膠性囊腫、渗出性囊腫、壞死性囊腫、出血性囊腫、混合性囊腫,以及根據囊性病變的範圍分為部分性囊腫和完全性囊腫。

就診科別:
一般外科、內分泌科、急診
英文名稱:
thyroid cyst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喉上神經損傷、喉返神經損傷、呼吸困難、窒息
治療周期:
短期治療
臨床症狀:
頸前無痛或輕微疼痛性腫塊,過大可致呼吸不順、吞咽困難
好發人群:
20~40歲女性、飲食缺碘者、情緒低落者
常用藥物:
頭孢地尼、頭孢他啶
常用檢查:
甲狀腺功能檢查、甲狀腺超音波檢查、細胞學檢查
疾病分類

根據囊內容物的性質分類

膠性囊腫

膠性囊腫主要來源於膠性甲狀腺腫,多數由於濾泡相互融合而成,囊壁為扁平的濾泡上皮細胞。其膠質成分多為未碘化的甲狀腺球蛋白,囊液較為黏稠,呈淡黃色。

渗出性囊腫

渗出性囊腫大多數源於實性結節性甲狀腺腫和甲狀腺腺瘤的退化性變,囊液稀薄無色。其形成機制可能是結節的膨脹性生長,壓迫靜脈血管,引起循環障礙。因組織缺血發生萎縮變性,間質內瘀血水腫,液體積聚從而形成囊腫。

壞死性囊腫

壞死性囊腫是由於甲狀腺結節膨脹性生長,壓迫靜脈血管,引起循環障礙,導致組織發生缺血性壞死,從而形成壞死性囊腫,囊液多為壞死組織。

出血性囊腫

出血性囊腫主要由甲狀腺結節的膨脹性生長,壓迫靜脈血管,引起循環障礙。因周圍組織壞死,血管失去組織支持而破裂,從而形成出血性囊腫。囊壁多為纖維結締組織,上皮細胞較少,囊液為陳舊性血液,呈咖啡色。

混合性囊腫

混合性囊腫的囊液多為壞死組織和陳舊性血液共同組成,較黏稠,囊壁為纖維結締組織構成。

根據囊性變的範圍分類

部分性囊腫

部分性囊腫又稱厚壁囊腫,是由於甲狀腺結節部分發生囊性變,在囊腫周圍或一側遺留部分實質性腫塊而形成。

完全性囊腫

完全性囊腫又稱薄壁囊腫,是指甲狀腺結節全部發生囊性變,囊壁較薄。

病因

甲狀腺囊腫是一種地方性流行疾病,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碘代謝、環境、精神等因素息息相關,由於缺碘引起甲狀腺增生腫大,進一步出現甲狀腺囊腫。此病情好發於中青年女性,缺碘和長期情緒低落者也易發作。

主要病因

碘代謝

身體吸取的碘減少,導致血中甲狀腺素濃度降低。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使垂體前葉分泌甲狀腺刺激素增多,促使甲狀腺腫大,從而誘發甲狀腺囊腫。

環境因素

該病的發生與生活環境也有關係,比如飲用水或者食物被廢水、廢物污染。污染物質由此進入人體,也可以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從而引起甲狀腺囊腫。

精神因素

由於精神過度緊張,或者受到強烈的刺激而情緒激動,可能會導致內分泌調節失調,影響激素水平,從而引起甲狀腺囊腫。

誘發因素
  • 碘元素缺乏,導致甲狀腺素相對匱乏,而引發甲狀腺囊腫。
  • 伴有甲狀腺疾病,易誘發甲狀腺囊腫。
流行病學

甲狀腺囊腫好發於成年女性,以20~40歲多見,具體的發病率、發病地區目前沒有詳細的指數,一般認為缺碘的山區多發一些。

好發人群
  • 飲食結構中缺乏碘元素者。
  • 長期情緒低落、壓抑、悶悶不樂者。
  • 20~40歲的女性。

症狀

甲狀腺囊腫往往無明顯症狀,僅頸前區出現硬性無痛性腫塊,也有的有甲狀腺結節病史。多數為單髮結節,偶見多髮結節,腫塊呈圓形、表面光滑、邊界清楚,多數不疼或有輕微疼痛,可隨吞咽上下移動。

典型症狀

初期病人並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可能會在局部觸及腫塊。當甲狀腺囊腫較大或伴有出血現象時,會對周圍組織產生壓迫,主要會在脖子前方、氣管旁邊發現腫塊,一般呈圓形,邊界清楚、光滑,多數不痛或有輕微疼痛,可隨吞咽動作上下移動。如果囊腫過大,會壓迫食道、氣管,導致呼吸不順、吞咽困難。

其他症狀

若甲狀腺囊腫出現惡變,可有轉移表現或皮膚搔癢、消瘦等全身症狀。

併發症

喉上神經損傷

喉上神經損傷多為手術治療時損傷導致,主要表現為嗆咳、音調降低、不能發高音等。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可進行發聲訓練,症狀嚴重者需手術治療,使環甲間隙縮小。該病預後較好,少數病人可能會遺留有聲音嘶啞。

呼吸困難、窒息

甲狀腺囊腫術後大出血,壓迫氣管時可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也可能是由於腫塊或腫瘤本身體積過大,已經侵犯到氣管,切除術後可能會導致氣管塌陷,從而引起呼吸困難和窒息。若出現此現象,應積極處理,搶救生命。

喉返神經損傷

喉返神經損傷是甲狀腺手術的一種嚴重併發症,大多數由於術中甲狀腺下動脈時直接損傷,少數是由術後血腫壓迫或疤痕牽拉導致,常表現為聲音嘶啞、失聲、飲水嗆咳、呼吸困難或窒息等。初期規範治療,治療效果較為滿意,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出現永久失聲,甚至危及生命。

看醫

甲狀腺囊腫尤其對於高危人群如缺乏碘元素者,長期憂鬱、情緒低落的人,20~40歲的女性應初期去普外、急診科或內分泌科進行體格、甲狀腺功能、超音波以及細胞學檢查進行篩檢,如出現呼吸困難、窒息等需去急診科,一般可通過體格檢查結合超音波、實驗室檢查確診,需要與甲狀腺結節鑑別。

就醫指征
  • 定期體檢非常有必要,重視體檢中的頸部都卜勒超音波檢查,一旦體檢中出現甲狀腺腫塊,高度懷疑甲狀腺囊腫時,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已經確診甲狀腺囊腫的病人,若出現聲音嘶啞、嗆咳、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應立即就醫。
就診科別
  • 大多數病人優先考慮去一般外科、內分泌科就診。
  • 若出現呼吸困難、窒息等緊急情況可以去急診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什麼時候發現的腫塊?
  • 有沒有疼痛感?持續時間?
  • 既往有過其他病史嗎?
  • 近期飲食結構怎麼樣?進食正常嗎?
  • 近期有沒有出現過精神緊張、情緒激動或長期情緒低落?
需要做的檢查

體格檢查

通過頸部查體,觸診可發現質軟、囊性、有波動感的結節或質韌的腫塊,有助於初步診斷疾病。

甲狀腺功能檢查

檢查結果可見甲狀腺功能降低,幫助判斷疾病以及對後續治療有所幫助。

甲狀腺超音波

可以通過都卜勒超音波檢查了解甲狀腺腺葉大小、囊腫大小,以及囊腫與血管及周圍的關係,進一步明確病人是否患有甲狀腺囊腫。

細胞學檢查

對甲狀腺囊腫進行穿刺抽液,送病理做細胞學檢查,可進一步明確腫塊的良惡性。

診斷標準
  • 頸部觸診可見甲狀腺呈一側或雙側腫大,為軟體結節,壓之有囊性感,局部膚色溫度正常,無明顯壓痛。
  • 病人的甲狀腺功能一般指標在正常範圍。根據腫塊判斷是囊性結節或實質性結節以及區分薄壁囊腫和厚壁囊腫。
鑑別診斷

甲狀腺結節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細胞異常增生後在甲狀腺組織中出現的團塊,是臨床常見的疾病,無任何臨床症狀,需根據既往病史及輔助檢查綜合判定。

治療

甲狀腺囊腫的治療旨在維持病人的身體健康,提升病人生活的幸福感,減輕病人的不適感及避免併發症的短期治療,一般初期無症狀者定期複診監測即可,有症狀者主要通過手術和中醫治療改善症狀。

治療周期
甲狀腺囊腫為短期治療,定期進行複查。
藥物治療

甲狀腺囊腫術後可以使用頭孢地尼、頭孢他啶等進行抗感染治療。

手術治療

抽吸、硬化治療

對於明確良性病人,可採用抽吸、硬化治療,用細針穿刺抽吸囊腫里的膿液,注射硬化劑,使囊腔閉塞,具有創口小、安全、高效的優點。

甲狀腺切除術

包括常規甲狀腺切除術、經口甲狀腺切除術、內鏡甲狀腺切除術。

手術指證

  • 當病人出現甲狀腺腫壓迫周圍鄰近組織,如壓迫氣管出現呼吸困難或壓迫食道出現吞咽困難時,應給予手術治療。
  • 當病人甲狀腺腫有一定惡變率時,需要給予手術治療。
  • 當甲狀腺腫影響病人的正常工作、生活時,應及時手術。
  • 當病人通過抗甲狀腺藥物或碘-131治療後復發或不能長期用藥時,應及時進行手術。
中醫治療

中醫治療主要包括以下氣滯型、血瘀型和痰凝型三型:

氣滯型

發病主要與精神因素有關,一般通過理氣解郁法治療,如服用逍遙散。

血瘀型

一般頸部腫物出現突然,有不適和疼痛感,一般用活血祛瘀法治療,如服用桃紅四物湯。

痰凝型

主要通過化痰軟堅法治療,如服用海藻玉壺湯。

預後

甲狀腺囊腫初期可無明顯異常表現,儘早進行有效且規範的治療,能夠減輕或消除併發症,維持正常的生活質量。

能否治癒

甲狀腺囊腫可以達到臨床治癒。

能活多久

甲狀腺囊腫若積極治療,達到治癒效果,一般不影響壽命。

複診

術後首次複查時間為1月一次,之後2~3月複查一次,逐漸過渡為6月一次,1年一次,直至2~3年一次。

飲食

甲狀腺囊腫病人的飲食調理旨在維持正常的飲食結構,補充碘元素,糾正營養失衡狀態,如多食用含碘元素的食物,以及食用加碘鹽和戒菸、限酒。

飲食調理
  • 多食用富含碘元素的海產品,如海帶、紫菜、蝦米、海蜇、淡菜等。
  • 食用加碘鹽,必要時居住在缺碘地區的人群,可遵醫囑應用碘劑預防性治療。
  • 戒菸限酒、少吃油膩食物,術後宜進食流質、易消化的食物。

照護

甲狀腺囊腫的護理旨在維護病人的正常內分泌水平並保持穩定,還需避免發生併發症或者在發生時能夠積極處理,包括術後的處理以及病情監測。放鬆心情對病情也有好處,需要重點注意甲狀腺囊腫術後若出現大出血,應立即就診。

日常護理
  • 甲狀腺手術有出血的風險,一旦發生大出血後果較為嚴重,出現術後出血的情況要及時告知醫生。
  • 甲狀腺囊腫病人術後可適當進食涼食,以緩解咽痛。
  • 術後補充高蛋白食物,以調節高代謝狀態。
  • 放鬆心情,避免緊張情緒。避免焦慮,在做好防護措施的前提下適度運動,以增強體魄。
病情監測

密切觀察病人呼吸的情況,監測生命體徵、心率及血壓。術後應密切注意引流管內液體的顏色及總量,一旦發現大出血,應立即就診,及時處理。

預防

甲狀腺囊腫的發病機制目前無法明確,因此無法徹底進行預防,兒童一般10歲後進行都卜勒超音波以及體格檢查進行篩檢。食用加碘鹽,定期進行都卜勒超音波檢查以及保持營養均衡,都可能有助於降低發病風險。

初期篩檢

甲狀腺囊腫的篩檢年齡

甲狀腺囊腫高危人群,應儘早進行體檢或都卜勒超音波檢查,兒童可以在10歲之後進行第一次檢查,以便早發現、早干預。

甲狀腺囊腫的篩檢方法

甲狀腺囊腫常用篩檢的方法為都卜勒超音波檢查、體格檢查,其中都卜勒超音波檢查準確率較高,經濟有效。

預防措施
  • 定期進行頸部都卜勒超音波檢查。
  • 適度補充碘鹽,預防缺碘發生。
  • 補充微量營養素,營養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