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概述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是指圍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腦血流減少或暫停,從而導致胎兒或新生兒腦損傷。臨床表現為意識障礙、肌肉張力異常等一系列腦病症狀,部分患兒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後遺症。本病仍是我國目前導致新生兒死亡及小兒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
- 就診科別:
- 新生兒科
- 英文名稱:
-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
- 是否常見:
- 否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吸入性肺炎、腦水腫、顱內出血
- 治療周期:
- 2~4週,但存在個體差異
- 臨床症狀:
- 意識障礙、肌肉張力異常
- 好發人群:
- 嚴重窒息病史的新生兒
- 常用藥物:
- Phenobarbital 、胞二磷膽鹼、甘露醇
- 常用檢查:
- 血氣分析、超音波、CT檢查、腦電圖
病因
缺氧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發病的核心,其中最重要的病因是圍生期窒息。此外,出生後肺部疾患及心臟病變、大量失血或重度貧血等嚴重影響機體氧合狀態的新生兒疾病,也可引起本病。
圍生期窒息
包括產前、產時和產後窒息,宮內缺氧、胎盤功能異常、臍帶脫垂、受壓及繞頸。
呼吸暫停
反覆呼吸暫停可導致缺氧缺血性腦損傷。
嚴重肺部感染
新生兒有嚴重呼吸系統疾病,如嚴重肺部感染,也可致此病。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是一種嚴重威脅新生兒生命的疾病,也是新生兒期後病殘兒中最常見的病因之一,該病主要見於有嚴重窒息病史的新生兒,其中15%~20%在新生兒期死亡。
嚴重窒息病史的新生兒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主要見於有嚴重窒息的新生兒,均有明顯的宮內窘迫或生後窒息史,影響胎兒腦細胞的能量代謝。
症狀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的日齡、損傷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的不同,臨床症狀也不相同,一般分為輕、中、重度,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肌肉張力異常、原始反射異常、顱內壓升高、腦幹症狀等。
意識及肌肉張力變化是臨床主要表現,嚴重者可伴有腦幹功能障礙。臨床根據病情程度不同分為輕、中、重度。
輕度
表現為興奮、易激惹,肢體及下頦可出現顫動,擁抱反射活躍,肌肉張力正常或增強,呼吸平穩,一般不出現驚厥。症狀一般在出生24小時內明顯,於3~5天後逐漸減輕至消失,預後良好,很少留有神經系統後遺症。
中度
表現為嗜睡、反應遲鈍、肌肉張力降低、肢體自發動作減少,常伴有驚厥。前囟張力正常或稍高,擁抱、吸吮等原始反射減弱,瞳孔縮小、對光反應遲鈍等。症狀在出生後72小時最明顯,大多數7天內症狀消失,預後好。如病情惡化,反覆抽搐,10天後症狀不消失者預後差。足月兒上肢肌肉張力減退比下肢嚴重,而早產兒則表現為下肢肌肉張力減退比上肢嚴重。腦電圖檢查可見癲癇樣波或電壓改變,影像診斷常發現異常。
重度
表現為意識不清,昏迷狀態,肌肉張力消失,肢體自發動作消失,12小時內驚厥頻繁,反覆呼吸暫停,前囟張力高,擁抱、吸吮等原始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或放大,對光反應差,心率減慢。腦電圖及影像診斷明顯異常,腦幹誘發電位也異常。此型死亡率高,存活者多數留有後遺症。
吸入性肺炎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併發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大多為吸入胎糞或嘔吐物,因此應及時清除患兒的口鼻分泌物。
腦水腫
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腦水腫的嚴重程度與缺血缺氧的嚴重程度有關,合併嚴重腦水腫的患兒預後往往不佳。
顱內出血
顱內出血的發生與患兒腦組織高度腫脹,易發生破裂有關,及時有效的降低顱內壓可有效預防顱內出血的發生。
看醫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要有明確的導致胎兒圍產期缺血缺氧的產科病史,嚴重的宮內窘迫的表現,胎動明顯減少,寶寶的表現比如出生時有窒息史,出現這些症狀要進行就醫治療,一般優先考慮去兒科進行治療。病人常做的檢查有血氣分析、超音波檢查和CT檢查、核磁等,還要與新生兒顱內出血、頭顱的先天畸形和病毒感染等進行鑑別。
本病不需要家長判斷是否需要就醫,出生後發現異常,需要從產科直接轉至新生兒科。
大部分新生兒優先考慮轉到新生兒科醫治。
- 新生兒胎心情況如何?是否有羊水污染?
- 胎兒胎動是否異常?
- 孕前是否進行了體檢?
- 產檢是否按時進行?
- 孕婦之前有什麼病史?
血氣分析
新生兒出生時取其臍動脈血進行血氣分析,了解宮內缺氧和酸中毒的程度、酸中毒的性質。
超音波檢查
有助於了解腦水腫、基底核和丘腦、腦室內及其周圍出血等病變,但對矢狀旁區損傷不敏感。
CT或磁振造影檢查
可了解顱內出血的範圍和類型,對於腦水腫、基底核和丘腦損傷、腦梗塞等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腦電圖
是要在出生後一週內檢查,可客觀反映腦損傷的嚴重程度,判斷預後,而且有助於驚厥的診斷。
腦幹誘發電位
可顯示異常波,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時可表現為出波延遲、潛伏期延長、波幅變平及波脫失。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神經元受損時此酶活性升高,正常值<6μg/L。
- 有明確的可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的異常產科病史,以及嚴重的胎兒宮內窘迫表現。
- 出生時有重度的窒息,出生後不久出現神經系統症狀,並持續至24小時以上。
- 排除電解質不平衡、顱內出血和產傷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宮內感染、遺傳代謝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腦損傷。
滿足以上條件可確診為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新生兒顱內出血
病人常會表現為面色蒼白、精神反應不好等症狀,CT檢查可證實為顱內出血,可明確顯示出血的類型、位置、形態大小、範圍、出血量和對周圍腦組織的壓迫情況來進行鑑別。
頭顱的先天畸形和病毒感染
若缺氧缺血,發生在出生前幾週或幾個月時,患兒在出生時可無窒息,也無神經系統症狀,但在數天或數周后出現亞急性或慢性腦病的表現,臨床上較難與先天性腦畸形或宮內病毒感染相區別,CT檢查可反映頭顱的先天畸形,病原學和血清特異抗體檢查有利於病毒感染的鑑別。
先天性遺傳代謝病
病人可有神經系統異常、代謝性酸中毒和酮症、嚴重嘔吐、肝臟腫大等表現,常根據症狀體徵、生化檢測、胺基酸分析等進行鑑別。
治療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治療原則為全面維護機體內環境穩定和各器官功能正常,同時要注意儘可能及早治療,最遲不能超過出生後48個小時,否則腦損傷會進一步發展加重。治療方法主要是藥物處理和亞低溫治療。
保持安靜,吸氧,糾正酸中毒,有凝血障礙者可給維他命K每日肌內注射,或輸新鮮血漿或全血。
Phenobarbital 鈉
控制驚厥。一般認為 Phenobarbital 應用至臨床症狀明顯好轉,即2週左右為宜。有人建議對重症窒息兒應初期預防性應用 Phenobarbital 。 Phenobarbital 除控制驚厥外,還能減少組織兒茶酚胺釋放,降低腦代謝率,減少氧耗量,預防和減輕腦水腫,改善腦的血流灌注。此外還有穩定微血管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在用藥時有條件則應做血濃度監測,效差可加用 Diazepam 或水合氯醛。
甘露醇
腦水腫是引起腦損傷的主要原因。初期因缺氧使腦細胞毒性水腫及局灶性缺血,在不伴有顱內壓升高時,首先要嚴格限制液體輸入量。有明顯顱內壓升高時,應首選甘露醇,現多提倡小劑量使用。靜脈注射,好轉後可延長給藥間隔時間。每次用後給呋塞米,靜脈注射可提高療效,減輕心臟負擔。 Dexamethasone 與甘露醇合用降顱內壓效果更好,持續時間長,但用藥後12小時才起作用。
能量合劑
ATP、細胞色素C及輔酶A,能促進腦細胞代謝,有利於腦功能恢復。
胞二磷膽鹼
胞二磷膽鹼可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組織代謝,促進大腦功能恢復及改善意識狀態。自生後第2天開始用,2~3天後發揮作用,1週末作用最強。
腦活素劑量
需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緩慢靜脈滴注,本藥為一種蛋白水解物,過敏體質者慎用。
腦復康
改善腦代謝,保護和促進腦皮質的功能恢復。加用維他命B1、維他命B6效果更好。
自由基清除劑
如維他命C、維他命E、糖皮質類固醇、複方丹參注射液可酌情應用。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以支持治療為主,無手術治療。
亞低溫治療
是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治療措施,可降低嚴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傷殘率和死亡率,主要是通過人工誘導的方法將病人的體溫降低2~5℃,來保護腦細胞。
預後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能夠治癒,必須要及時進行治療,經過及時治療,在去除病因後,不會復發,大部分患兒可通過積極治療改善症狀,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儘早進行智能與體能的復健訓練,可促進病情的恢復,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是能夠治癒的。
病人治癒後不影響壽命。
病人會由於預後不良,症狀持續時間長,一般會產生運動障礙,無法正常的進行運動、智力障礙,智力水平低於常人和癲癇,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等後遺症。
病人治癒後不會復發,不需要針對腦病複診,但需要定期做神經測評,了解孩子神經發育情況,以便儘早發現神經系統異常,儘早干預。
飲食
科學合理的飲食可保證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的機體機體功能的正常運轉,起到輔助控制病情,促進疾病復健的作用。
- 如果病人的反應良好,吸允力好,可直接餵母乳。
- 如果病人的吸允能力較差,就用滴管或胃管餵母乳。
- 不強迫患兒進食,按需要進食。
照護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可能都在住院期間處理,在最初期的時候,護理包括維持正常體溫,將患兒體為擺在一個比較舒服的位置,不宜過度的搬動,密切關注各種生命指標,注意增加營養。
- 置患兒於重症監護室,輻射床保溫維持體溫在36.5℃左右。
- 給予合適正確的體位,保證氣道通暢,選擇有效的氧療方法,控制吸入氣溫度在32~35℃,定時翻身、叩背、體位引流,及時去除氣道分泌物,保證氧分壓或氧飽和度在正常範圍。
- 有驚厥者及時處理,避免腦細胞再度缺氧,每4小時評價患兒意識及對外界反應,以了解腦的供氧情況。
- 有顱內壓高者抬高床頭15~30°頭正中略向後仰,減少搬動,保持環境安靜,減少不必要刺激,換尿布時勿抬高雙下肢,以保證腦的血流灌注。
- 合理餵養,病情嚴重者可適當推遲餵奶時間,一般情況好轉後試餵。對患兒保暖,取側臥位。
監測患兒的精神症狀,如意識障礙、嗜睡等精神異常,嚴重時可有驚厥或頻繁發作驚厥、呼吸節律不齊、呼吸減慢等症狀,需要及時治療。
主要針對患兒家屬母親的心理護理,不要有太大壓力,對患兒有過多的擔心與焦慮。向母親提供全面的疾病相關知識與治療方法,時刻與母親報備患兒的情況,使之安心,心情得到緩解。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有可能會對以後的神經系統發育造成比較明顯的影響,要特別注意觀察以後的發育情況,這期間需要密切的觀察,注意孩子的症狀。
預防
對於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預防,應加強孕母圍生期保健,在孕期出現問題要及時去就診,避免早產、難產的情況,定時的進行產檢也是非常的重要,監測胎心是否正常,一旦出現問題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
在孕前每月按時進行體檢,孕婦每月定期做產前進行超音波檢查,發現高危妊娠應及時處理。
- 對高危妊娠進行產時胎心監護,及早發現胎兒宮內窘迫並處理。
- 產時,當胎頭娩出後,立即擠淨口、鼻內黏液,做好一切新生兒復甦準備工作。
- 發現高危妊娠應及時處理,避免發生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