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色盲

概述

色盲是由於視網膜視錐細胞中的光敏色素異常或不全所導致的色覺失調,從而缺乏辨別一種或多種顏色的能力。色盲又分許多不同類型,僅對一種原色缺乏辨別力者,稱為單色盲,如紅色盲,又稱第一色盲,比較多見;綠色盲,稱為第二色盲,比第一色盲少一些;藍色盲,即第三色盲,比較少見。如果對兩種顏色缺乏辨別力者,稱為全色盲,較為罕見。色盲多為先天性遺傳所致,少數為視路傳導系統障礙所致。一般是女性傳遞,男性表現。根據統計,男性色盲發病率為5%,而女性則為1%。有先天性色覺障礙者,往往不知其有辨色力異常,多為他人覺察或體檢時發現。

就診科別:
眼科
英文名稱:
colorblindness
疾病別稱:
先天性色覺障礙、道爾頓症、視赤如白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視力減退、眼底黃色斑點症、視神經萎縮
治療周期:
終身治療
臨床症狀:
顏色分辨異常、畏光、黃斑色素
好發人群:
男性、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既往有視神經、視網膜、黃斑疾病病史的人群
鑑別診斷:
色弱、角膜炎、青光眼
常用檢查:
假性同色表、彩色毛線束試驗

病因

色盲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多元化,現有多種病因。有研究認為紅綠色盲是由於紅、綠敏色素的基因編碼發生變化所致,總之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共同參與其發病。

主要病因

遺傳性因素

  • 先天性色盲大多為隱性遺傳,即有色盲的男性將遺傳基因X染色體經過其女兒傳給外孫一代,只有攜帶色盲基因的母親和患有色盲的父親,他們的女兒才可發生色盲。
  • 人體細胞里有23對(46條)染色體,其中22對男女都是一樣的叫常染色體,另外一對,男女不同的叫性染色體。男性的一對是XY,而女性的一對是XX。
  • 女性是兩個X,必須兩個X染色體上都帶紅綠色盲的致病基因時才能發病,如果只有一個是致病基因,另一個正常,就只是紅綠色盲的攜帶者(即媒介者),即她的眼睛表現正常,但能傳給下一代。
  • 男性只有一個X染色體,如果該X染色體上有紅綠色盲基因即發病。因此,據統計,患色盲的絕大多數是男性(發病率為5%-6%),女性還不到1%,而是媒介者。

後天性色盲因素

後天性色盲可由於黃斑、視網膜、視神經和枕葉皮質疾病引起,視網膜疾病一般以藍黃色障礙為主,而視神經疾病則以紅、綠色障礙表現。視網膜剝離藍色視野收縮,視神經萎縮紅色視野縮小,老年黃斑部病變初期就有藍色異常。

誘發因素

視錐細胞營養不良

視錐細胞營養不良時視網膜功能正常,一般僅累及紅、綠色,視錐細胞營養不良,易導致低視力、畏光、眼球顫抖、黃斑中心反射消失引起全色盲。

視網膜功能異常

視力、視野受損時,常影響黃-藍色或紅-綠色,從而導致黃藍色盲或紅綠色盲、全色盲。

流行病學
  • 據統計,色盲的發病率大約在0.8%左右。
  • 色盲發生於各年齡段人群,但男性發生率約為女性的5倍。
  • 具有家族遺傳性因素。
  • 據國內6個城市調查69679人的報告顯示,色覺障礙發生率男性為5.14%,女性為0.73%。
好發人群

男性

好發於各年齡段人群,男性常見,有色盲的男性將遺傳基因(X染色體)經過其女兒傳給外孫(男性)一代,只有攜帶色覺障礙基因的母親和患有色盲的父親,他們的女兒才發生色盲,因此男性發生率高,約為女性的5倍。

有家族遺傳病史者

直系親屬即父母、兄弟姐妹有色盲人群,即親屬中有人患過色盲,患病風險會翻倍。

既往有眼部疾病的人

既往視神經、視網膜、黃斑疾病疾病史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誘發色盲。

症狀

單色視又稱為全色盲,全色盲病人不能辨認顏色,全色盲包括視杆細胞單色視和視錐細胞單色視。色盲的人辨色力不好,但對亮度極為敏感、怕光、低視力,可有垂直性眼球顫抖,視野可能有小的中心暗點,暗適應比正常人敏捷。

典型症狀

先天性色盲

一般是雙眼發病,除視錐細胞營養不良全色盲外,通常有正常的視網膜功能,一般僅累及紅、綠色,視錐細胞營養不良、全色盲、低視力、畏光、眼球顫抖、黃斑中心反射消失。

後天性色盲

可以是單眼或雙眼,如為雙眼,則兩眼受累程度可有不同,常伴有異常視網膜功能、視力下降、視野降低等,常影響黃-藍和紅-綠色覺。

其他症狀

視網膜病是以藍黃色障礙為主,而視神經疾病則以紅、綠色障礙表現,臨床上證實視網膜剝離藍色視野收縮,而視神經萎縮紅色視野縮小,老年黃斑部病變初期即有藍色異常。

併發症

視力減退

色盲長期病變發展,導致視神經受損,極易引起視力減退。

眼底黃色斑點症

色盲易導致視網膜色素失調,病變逐漸發展,黃斑萎縮區逐漸明顯,形成橫橢圓形,境界清晰的變性病灶,導致眼底黃色斑點症。

視神經萎縮

色盲導致視乳頭顏色變淡或蒼白,從而導致視神經萎縮。

看醫

色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改善症狀及其重要,尤其對於有色盲家族史、既往有視網膜、視神經疾病病史等,要定期進行眼部檢查,對於有疑似色盲臨床表現的病人更應該及時就診以明確診斷。

就醫指征
  • 對於高危人群,定期體檢非常有必要,重視體檢中的眼部檢查,無論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體檢中出現視力異常,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在體檢或其他情況下發現視力、視野異常,並出現辨色能力減退等症狀,高度懷疑色盲時,應及時就醫。
  • 已經確診色盲的病人,若出現不能辨色、視力急劇減退、視神經萎縮、視物不清等,應及時就醫。
就診科別
  • 大多病人優先考慮去眼科就診。
  • 若病人出現其他嚴重不適反應或併發症,如頭暈、頭痛,到神經內科。
  • 如病人出現噴射性嘔吐、劇烈頭痛可到腦外科。
醫生詢問病情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有沒有家族遺傳病史?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不能辨色、視力下降等)
  • 是否有以下症狀?(如劇烈頭痛、視野缺損等症狀)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檢查

假性同色表檢查

假性同色表檢查是臨床上最方便的檢查方法,這種表是用數字、圖形等製成,每本都附詳細說明。檢查病人應距表50~75公分,在充分的自然光下兩眼一起辨認。起始先讀首頁一字(此字無論色覺異常者或正常人都應認出),以確定病人是否能確讀無誤,然後再逐字辨認。完全認不出或錯認的為色盲,程度輕的為色弱。注意不能戴有色眼鏡看,亦不能側看。

彩色毛線束試驗

彩色毛線束用不同顏色和不同深淺度的毛線,檢查者選出一束作為樣本,受檢查者挑選同一顏色,色盲病人不能選出同一顏色。

診斷標準
  • 不能正確的辨認顏色。
  • 假性同色表檢查不能說出正確的顏色、圖案或數字。
鑑別診斷

色盲需與其他一些引起視力、視野異常的疾病相鑑別,色盲鑑別診斷的疾病眾多。

色弱

色弱是對顏色辨認能力降低,色盲則是辨色能力消失。

角膜炎

角膜炎由於炎症刺激會出現畏光、視力下降、辨色能力減弱,但通過治療會逐漸好轉。

青光眼

青光眼多由於視神經萎縮凹陷導致出現畏光、視力銳減、辨色能力下降等,通過治療病人症狀會有所好轉。

治療

色盲病人的治療一般因人而異,但色盲沒有特效藥物治療,可依靠矯正眼鏡治療,但需要終身佩戴。

治療周期
需要終身治療。
一般治療

矯正眼鏡治療

佩戴矯正眼鏡可以幫助正確辨色,但要注意保護鏡片,定期清洗,避免刮損。

藥物治療

本病無有效藥物可以治療。

手術治療

其他疾病引起的後天性性色盲,如散光、白內障等,可以通過手術治療原發疾病來達到治療色盲的效果。

中醫治療

後天性色盲的病人可以採用中醫穴道按摩治療,但要注意要找專業人士用專業手法治療,避免加重病情。

預後

色盲病人一般需要終身治療,由其他疾病後天性色盲可以通過手術短期治療。

能否治癒

先天性色盲病人一般不能治癒,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後天性眼盲,可通過治療原發病使色盲痊癒。

能活多久

色盲並不影響生命,病人可以正常生活。

複診

色盲病人如果出現其他症狀,如視力下降、視野減小等,應及時複查,並進行視力、視野等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飲食

色盲病人可正常飲食,多進食明目食物,多進食水果、蔬菜,保持自身營養狀況良好。

飲食調理
  • 注意清淡飲食。
  • 宜食用富含維他命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
  • 忌食用重鹽、重油的食物。

照護

色盲病人的護理以保護視力為主,定期進行視力、視野檢查,如有異常改變及時就診,還需避免色盲為生活帶來的不便。

日常護理
  • 可以在家裡安裝良好的照明,提供足夠的照明,幫助病人辨別顏色。
  • 訓練使用諸如亮度或位置等信號的能力,例如記住道路燈的三種顏色的順序。
  • 患兒家長應告知老師,讓孩子坐在無眩光的位置,並使用孩子能識別的顏色粉筆。
  • 色盲病人可以向家人和朋友尋求幫助,比如讓他們幫忙在衣櫃裡標記衣服的顏色。
  • 可以在佩戴色覺矯正鏡或增加濾光和彩色眼鏡,以提高病人的視覺對比度。
心理護理

開導病人,使其保持心情愉悅,避免心理負擔引起精神疾病。

特殊注意事項

色盲病人如果出現劇烈頭痛等其他症狀,注意及時就醫,以免延誤診治。

預防

對於色盲的預防,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預防疾病發生,或避免疾病進一步加重有益處。

初期篩檢

建議普通人群每年進行視力、視野檢查,如有異常改變,及時就醫。

預防措施
  • 積極預防眼部疾病。
  • 保持心情舒暢。
  • 避免眼部受到外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