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夢魘

概述

夢魘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指在睡眠時因夢中受驚嚇而喊叫,或覺得有什麼東西壓在身上,不能動彈。醒過來以後,能生動地回憶起惡夢的內容,而夜驚醒來後,雖然也經歷驚恐體驗,卻無法回憶起惡夢內容。在肌肉神經還未醒時,就會出現神志清晰,而動彈不得的現象就叫夢魘。常常伴之以壓抑感和胸悶以致把睡覺人驚醒,睡眠中做一種感到壓抑而呼吸困難的夢,多由疲勞過度、消化不良或大腦皮層過度緊張引起。

就診科別:
精神心理科、神經內科
英文名稱:
nightmare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睡眠障礙、睡癱症、入睡幻覺症
治療周期: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必要時給予心理治療、睡眠支持治療
臨床症狀:
睡眠時出現肌肉張力下降、幻覺、呼吸困難、胸部壓榨感
好發人群:
青少年、生活壓力過大者、作息時間不規律者
常用藥物:
Alprazolam 、 Lorazepam 、 Clomipramine 、甜夢膠囊
常用檢查:
腦電圖檢查、多導睡眠監測
疾病分類

按照發作誘因,本病可分為兩大種類:

心理性夢魘症

病人在發病前有一段時間存在內心矛盾或者焦慮,或白天受到內容恐怖的影視劇或情節恐怖的鬼怪故事等可誘發內容恐怖的夢境。

軀體性夢魘症

病人睡前進食大量食物以致過飽,或患有某些軀體疾病導致呼吸不順或由於發熱使快波睡眠增加。

病因

夢魘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它通常在壓力比較大、過度疲累、作息不正常、失眠、焦慮的情形下比較容易發生。

主要病因

疾病因素

夢魘是人睡眠時發生一過性腦缺血引起的,人白天發生一過性腦缺血時,會產生很可怕的眩暈、心悸、胸部壓迫感、眼發黑、耳鳴和各種神經功能障礙的症狀。

睡姿不當

夢魘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睡姿不正確引起的,比如在睡覺時把手放在胸前,壓在心臟上,在不知不覺中會感到呼吸困難,形成夢魘。同時仰睡和臥睡也容易引起夢魘。因此睡覺時的睡姿很重要。

性格因素

頻繁的夢魘發作與特定的人格特徵有關,如分裂型、邊緣型人格疾患,夢魘病人常常表現為異常外向的性格。

精神因素

精神受到刺激或經歷了非同尋常,尤其是帶有恐怖色彩事件的人容易發生夢魘。

環境因素

睡前讓孩子聽緊張興奮的故事,看緊張驚險的電影,或教育不當,用威脅的方式哄小孩入睡。或者臥室空氣污濁、過熱,被褥過厚、胸前受壓等均可導致。

藥物因素

服用 Levodopa 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膽鹼酯酶抑制劑以及某些抗高血壓、抗精神藥物等,可能會導致或加重夢魘。

誘發因素

精神壓力大、緊張、受到心理創傷、睡前過量進食,白天過於勞累、疲倦以及受到恐怖刺激等影視內容影響,服用 Levodopa 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膽鹼酯酶抑制劑以及某些抗高血壓、抗精神藥物等均可以誘發夢魘。

流行病學

有資料顯示超過50%的人體驗過「睡眠癱瘓症」,3%~6%的人會反覆出現這種情況。科學家已經確定此種症狀與生活壓力有關,多發於青少年以及年輕人。散發性夢魘無性別差異,但家族型夢魘女性較男性更為常見,且更為嚴重。

好發人群
  • 青少年。
  • 生活壓力過大者。
  • 作息時間不規律者。

症狀

夢魘表現為以恐怖不安或焦慮為主要特徵的夢境體驗,常常導致覺醒,事後病人能詳細回憶夢境。

典型症狀

夢魘主要表現為夢中見到可怕的景象或遇到可怕的事情,醒後仍有短暫的恐怖、焦慮和情緒緊張,伴有不能轉動、心跳加速、面色蒼白、出冷汗等。對夢境中的內容尚能記憶片,發作後依然入睡。

併發症

長期的夢魘可導致久治不愈的睡眠障礙、睡眠感知障礙,引起入睡幻覺症、焦慮症,還可繼發各種軀體不適。

看醫

如果出現夢魘的症狀,如夢醒後恐懼、焦慮,伴有心慌、胸悶等,需要及時就診。

就醫指征
  • 持續夢魘發作一個月以上者,或有夢魘經歷長達1年以上者,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 夢魘引起較為嚴重的睡眠障礙者,需要就醫治療。
就診科別
  • 大部分病人需要去精神心理科就診。
  • 還可以選擇前往神經內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夢魘發作是一過性還是持續的?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心悸、胸悶、勞累、睡眠障礙等)
  • 是否有以下症狀?(如乏力、頭暈、肢體麻木、視物模糊、呼吸困難等症狀)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
  • 哪些情況下夢魘會加重?
需要做的檢查

一般無需特殊檢查,如果有頻繁發作夢魘的病人,可進行以下檢查:

精神檢查

一般會對病人進行精神檢查,了解病人的感知能力、想法、情緒和意志行為活動。

身體檢查

通過必要的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以及頭顱CT、磁共振等檢查,排除是否存在有其他軀體疾病導致的夢魘。

多導睡眠監測

一般在需要排除其他異態睡眠以及病人出現夢魘時伴有刻板或重複行為導致自己或他人傷害時才進行。

診斷標準

本病診斷不難,病人自述夢魘經歷即可診斷。夢魘在兒童中很常見,最多見於3~7歲的兒童。夢魘發生在有夢的眼快動睡眠階段。因為眼快動睡眠在後半夜的睡眠中占的比例較高,所以夢魘在後半夜發生的機會更多,做惡夢的當時,心跳和呼吸可能會增快,但是不會有顯著的自律神經反應。兒童從夢魘中醒來,常常會哭,會說害怕,家長的安慰能使他安靜下來繼續入睡。

鑑別診斷

本病一般無需與其他疾病鑑別。

治療

偶發的夢魘不需要特殊的治療,去除誘發因素,包括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保持積極健康生活態度,將有利於減少夢魘的發生。但反覆發作,次數較多者,可在醫生指導下用鎮靜劑或其他方法治療。

治療周期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必要時給與心理治療、睡眠支持治療。
藥物治療
  • 兒童夢魘一般不需藥物治療,但反覆發作,次數較多者,可在醫生指導下用鎮靜劑,如 Alprazolam 、 Lorazepam 等,睡前服用 Clomipramine 也有效。
  • 在有思覺失調症等相關疾病情況下可以選用抗精神病藥物。短期減少發作可以使用減少快速動眼期睡岷的藥物,比如三環類抗憂鬱藥物以及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等。
手術治療

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其他治療

病因治療

對於夢魘頻繁發作的病人,應仔細查明原因並給相應的處理。如抗憂鬱劑和鎮靜催眠藥物應避免突然停用,應逐漸減量,晚餐避免過飽,睡眠之前不接觸恐怖刺激性的影視、圖書資料,以及注意睡眠姿勢。軀體和精神病引起者,應當積極治療相關疾病。

行為治療

多種方式描述夢境,通過回憶或敘述將夢境演示或畫出來,加以討論解釋,減少病人對夢魘的恐懼感。

預後

夢魘預後良好,一般會自愈,如果長期發作,經過藥物治療也會很快恢復,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夢魘也可以減少。

能否治癒

夢魘部分病人可以自愈,經過系統規範治療也可以痊癒。

能活多久

夢魘積極進行心理輔導和行為治療,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複診

隨著誘因的消除,本病即會自愈,且無需複診。

飲食

中醫認為夢魘一般與氣血兩虛,氣不周運,氣滯血瘀,凝阻經脈有關,多補充優質蛋白質以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多補充膳食纖維來增強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對本病有非常好的幫助。

飲食調理

忌臨睡前飲食

如果臨睡前吃東西,會加重了腸胃的負擔,身體其它部分也無法得到良好休息,不但影響入睡,還有損於健康。

忌睡前飲濃茶、喝咖啡

濃茶、咖啡屬刺激性飲料,含有能使人精神處於亢奮狀態的咖啡因等物質。睡前喝了易造成入睡困難。

核桃

核桃是一種滋養強壯品,可治神經衰弱、健忘、失眠、多夢和飲食不振。每日早晚各吃些核桃仁,有利睡眠。

桂圓

性味甘溫,無毒,桂圓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可醫失眠健忘、神經震弱等,適當食用可以緩解夢魘。

蓮子

蓮子有養心安神的作用,心煩夢多而失眠者,則可用蓮子心加鹽少許,水煎,每晚睡前服。

食醋

勞累難眠時,可取食醋1湯匙,放入溫開水內慢服。飲用時靜心閉目,片刻即可安然入睡。

照護

夢魘發作時需要依靠家人的心理疏導和溝通,消除病人緊張的心理壓力,或是分擔病人內心的痛苦,疏導病人的情緒,由家人幫助改正病人的不健康的飲食睡眠習慣,可為本病的治療提供極大的幫助。

日常護理

規律作息

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心理疏導

安撫病人情緒,疏導病人的心情,溝通病人內心的障礙,分擔病人內心的壓力,心理疏導在本病的護理中起到了主導的作用。

注意睡眠環境

保持室內溫度和濕度適宜,經常變換睡姿或選擇合適的臥具,枕頭以8~12公分為宜,儘量右側臥位。

其他

睡前可以飲用溫牛奶或用熱水泡腳,進行冥想、打坐,更利於入睡。

病情監測

本病一般情況下無需監測病情,夢魘嚴重者需要日常監測病人的情緒與睡眠情況,來反饋藥物的使用情況及調整藥物用量。

特殊注意事項

忌睡前用腦過度

臨睡前則做些較輕鬆的事,使腦子放鬆,這樣便容易入睡,否則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即使躺在床上也難以入睡,時間長了還容易失眠。

忌睡前情緒激動

人的喜怒哀樂都容易引起神經中樞的興奮或失調,使人難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症。

忌睡前說話

說話容易使大腦興奮,思想活躍,從而影響睡眠。

忌久臥不起

睡眠太多會出現頭昏無力、精神萎靡、食慾減退,更不利於次日睡眠。

忌風扇空調直吹

房間要保持空氣流通,但不要讓風直接吹到身上。時間長了,冷空氣就會從毛細管侵入,引起感冒風寒等疾病,不利於睡眠。

預防

夢魘無特殊的預防方法,大多數情況為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消除誘因是預防夢魘持續發作的主要方法。

預防措施
  • 生活有規律,按時入睡,按時起床,按時用餐,避免熬夜,保持睡眠充足。
  • 適量運動,但不要在睡前劇烈運動。
  • 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避免過度疲勞、緊張,對生活工作上的壓力要找到合適的宣洩途徑,避免因挫折導致心理失衡。
  • 保持臥室清潔、安靜,遠離噪音,避免光線刺激。
  • 兒童睡覺前家長不宜為其講述恐怖的故事,或者看恐怖視頻、圖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