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前庭囊腫
概述
鼻前庭囊腫主要是指位於鼻前庭底部的皮膚下部,上顎骨牙槽突前面軟組織內的囊腫。這種疾病在患病的初期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如果鼻囊腫慢慢的長大,一側鼻翼附著處、鼻前庭內或者梨狀孔的前方就會出現隆起現象。女性多發,30~50歲年齡多見。本病主要通過手術治療,經手術囊腫摘除後,一般創口癒合,腫脹消退,復發少,病人不必過於擔憂。
- 就診科別:
- 耳鼻喉科
- 英文名稱:
- nasal vestibular cyst
- 疾病別稱:
- 鼻唇囊腫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臉部畸形、鼻塞、膿腫
- 治療周期:
- 1~2個月
- 臨床症狀:
- 鼻前庭底部隆起、鼻部脹痛
- 好發人群:
- 中年女性
- 常用藥物:
- 頭孢拉定
- 常用檢查:
- CT檢查、穿刺液檢查
病因
鼻前庭囊腫病因主要有兩種學說,包括腺體瀦留學說、面裂學說。本病好發於40~50歲的中年女性,暫無明確誘發因素。
腺體瀦留學說
該學說認為本病與鼻腔底部的黏膜腺腺管因各種因素作用而出現阻塞,並因此出現腺體分泌液瀦留,瀦留的分泌液積聚,最終導致本病有關。
面裂學說
該學說認為鼻突內側、上頜突及外側鼻突交界處殘留的胚性上皮殘餘可因各種因素作用而激活,並大量增殖、分裂,最終誘發鼻前庭囊腫。
鼻前庭囊腫患病女性人數多於男性患病人數,一般在30~50歲發病,目前缺乏具體的流行病學數據。
本病流行病學顯示發病年齡多在30~50歲之間,尤其是40~50歲女性多見。
症狀
鼻前庭囊腫主要的症狀為鼻前庭部位隆起、通氣不暢,部分病人可在合併感染時出現鼻部腫脹、疼痛的表現。本病可併發臉部畸形、鼻塞、膿腫等。
囊腫生長緩慢,初期多無症狀。隨著囊腫逐漸增大,一側的鼻翼附著處、鼻前庭內或梨狀孔的前外方等處日漸隆起,可有局部脹感或脹痛感。如合併感染則迅速增大,局部疼痛加重,可伴有病側鼻塞。
臉部畸形
鼻前庭囊腫長期未得到有效治療,囊腫較大時可引起面容改變,甚至臉部畸形。
鼻塞
鼻前庭囊腫引起的鼻塞多為進行性加重,可以出現鼻腔流黃水樣分泌物。
膿腫
本病長期刺激可誘發感染,感染治療不及時可併發膿腫,嚴重者需要進行引流。
看醫
鼻前庭囊腫病人如出現鼻部隆起、膨脹感或通氣困難,需要及時到耳鼻喉科就診,通過體格檢查、CT檢查、穿刺液檢查確診病情。本病需要與急性上頜竇炎、臉部蜂窩性組織炎進行鑑別。
- 出現鼻部隆起、通氣不暢,需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鼻部腫塊迅速增大、有黃色膿液流出,需要及時就醫。
本病病人優先考慮去耳鼻喉科就診。
- 之前是否出現類似症狀?
- 現在症狀都有什麼?
- 鼻子出現的不適症狀持續了多久?
- 輕輕按壓鼻子的部位是否會出現疼痛?
- 之前使用過什麼藥物治療嗎?效果如何?
體格檢查
局部可見一側鼻前庭外下方、鼻翼附著處或梨狀孔前外部有隆起,囊腫較大者可使鼻唇溝消失,上唇上部或口前庭等處均有明顯膨隆。
CT檢查
通過CT檢查查看梨狀孔底部是否出現異常情況,判斷病人是否患有鼻前庭囊腫。
穿刺液檢查
通過穿刺液檢查進行分析,明確診斷,通常本病病人可抽出透明、半透明狀液體。
聯合觸診
聯合觸診是戴手套或指套的一手指放在口前庭,另一指放在鼻前庭,行口前庭-鼻前庭聯合觸診,可觸知柔軟面有腫塊,如有感染則可有壓痛。
病人鼻部前庭部位或者鼻翼附著處出現隆起現象,伴有通氣不暢。鼻前庭觸診發現病發部位有柔軟、具有彈性、可移動的無痛性半球形囊性腫塊,穿刺可抽出透明、半透明或渾濁如蜂蜜樣液體,大多無膽固醇結晶。X線平片可見梨狀孔底部有一淺淡均勻的局限性陰影,無骨質及上列牙的病變。囊內造影可顯示囊腫大小、形狀和位置。CT檢查可見梨狀孔底部局限性類圓形軟組織影。
鼻部牙源性囊腫
鼻部牙源性囊腫與鼻前庭囊腫一般可從致病原因、好發部位、臨床特點鑑別。鼻前庭囊腫的致病原因主要是胚胎發育異常或腺體瀦留,鼻部牙源性囊腫主要由牙畸形發育或深度度蛀牙所致。鼻前庭囊腫好發於鼻前庭底部或鼻翼根部,鼻部牙源性囊腫好發於上頜骨內或上頜竇內或上頜牙牙根部。鼻前庭囊腫一般檢查可見鼻前庭、鼻翼根部等處隆起,牙齒齊全,鼻部牙源性囊腫一般檢查可見面頰部隆起,有缺牙或蛀牙。鼻前庭囊腫囊腫穿刺可見囊液呈黃色、棕黃色或琥珀色,大多不含膽固醇結晶,鼻部牙源性囊腫穿刺可見囊液呈薑黃色、醬色、黑或黃褐色,含有膽固醇結晶。鼻前庭囊腫囊腫影像學檢查可見無骨質破壞,與牙齒無關,鼻部牙源性囊腫可見上頜竇底璧可被推移,骨質被吸收破壞,可囊內含牙。
治療
鼻前庭囊腫目前主要通過經唇齦溝進路行鼻前庭囊腫切除術、經鼻內進路行鼻前庭囊腫揭蓋術、鼻內鏡下經鼻行鼻前庭囊腫完整剝除術等手術治療,本病治療周期約為1~2個月。
本病無有效的藥物治療,術後可使用頭孢拉定預防感染。
經唇齦溝進路行鼻前庭囊腫切除術
此術式較為方便,且效果較好,但病情易復發,術後存在麻木感以及短期進食不便的症狀。
經鼻內進路行鼻前庭囊腫揭蓋術
此術式時間較短、恢復快,適用於囊腫較大的病人。
鼻內鏡下經鼻行鼻前庭囊腫完整剝除術
此術式效果較好,且膿腫較小的病人也可行此術,但此術的風險較大。
預後
鼻前庭囊腫病人通過積極治療,可以得到治癒,但是嚴重病人可能會出現鼻中隔穿孔、牙齒麻木的現象,所以病人一般需要在1個月左右進行複診。
本病通過積極手術治療可以治癒。
本病積極治療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
病人需要在一個月內前往醫院複診一次,可進行影像學檢查。
飲食
病人在進行手術治療之後,應當食用低脂肪、低蛋白、低熱量飲食,禁止喝酒或者食用菌變發酵的食品,因為這些食物會刺激或者加速囊腫的復發。
照護
鼻前庭囊腫術後要注意保持鼻腔的清潔和衛生,避免傷口撕裂以及適當休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本病病人日常需要注意防止感染。
- 病人在手術後的恢復期一定要保持鼻腔的清潔和衛生。
- 臉部表情不應當過大,避免造成傷口撕裂的現象。
- 適當休息,不必過於擔心。
- 術後不要反覆擠壓、觸碰鼻腔,以免造成感染,加重疾病。
病人應關注自身的恢復情況,體溫的變化,如出現異常應及時通知醫生,避免出現感染等不良反應。
預防
鼻前庭囊腫無明確的誘發因素,因此無法有效預防,主要是日常注意規律作息、健康飲食、定期體檢,初期發現、初期治療,可以避免疾病進展,預防嚴重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