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
概述
中毒是指有毒化學物質通過一定的途徑進入機體後,與生物體相互作用,直接導致或者通過生物物理或生物化學反應,引起生物體功能或結構發生改變,導致暫時性或持久性損害,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毒物進入體內後是否發生中毒,取決於多種因素,如毒物的毒性、性狀、進入體內的量和時間、病人的個體差異(如對毒物的敏感性以及耐受性)等。
- 就診科別:
- 急診科
- 英文名稱:
- Poisoning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中毒性腦病、低血壓、休克、吸入性肺炎
- 治療周期:
- 短期治療
- 臨床症狀:
- 皮膚紅腫、臉色蒼白、口腔異味、腹痛
- 好發人群:
- 喜歡喝酒的人、經常服用藥物的人群老人、職業中存在毒物暴露的人
- 常用藥物:
- 阿托品、鹽酸戊乙奎醚、 Naloxone
- 常用檢查:
- 毒物實驗室檢測、可攜式毒物檢測、尿液常規、血液常規
根據暴露毒物的毒性、劑量和時間,通常將中毒分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
機體一次大劑量暴露或24小時內多次暴露於某種或某些有毒物質引起急性病理變化而出現的臨床表現。起病急,病情重,變化快,不及時處理容易危及生命。
慢性中毒
長時間暴露,毒物進入人體蓄積中毒而出現的臨床表現,起病慢,病程較長,常缺乏特異性中度診斷指標,容易誤診和漏診。慢性中毒者常為職業中毒。
病因
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可以由食物、酒精、藥物等引起中毒,好發於兒童、青少年、喜歡喝酒的人、經常服用藥物的人、職業中存在毒物暴露的人、農民等人群。
食物中毒
例如進食了毒蘑菇、河豚魚或者被細菌、病毒感染的食物。
酒精中毒
如一次性大量飲用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抑制作用,從而導致昏睡或嗜睡,還會損害肝臟等。
藥物中毒
最常見的是各類鎮靜催眠藥物中毒,可出現意識模糊等。
農藥中毒
如滅鼠、殺蟲、除草劑等,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可造成嚴重的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毒品中毒
如國家管制的成癮性麻醉(鎮痛)劑和精神科藥物就是俗稱的「毒品」,不可濫用,以免引起呼吸和循環衰竭而致命。
煤氣中毒
即一氧化碳中毒,為最常見的通過呼吸道中毒的類型。如在密閉空間裡用煤爐取暖,一氧化碳與血紅素緊密結合而造成全身性缺氧,從而引起心腦系統損傷。
有機溶解劑中毒
此類物質脂溶性強,很容易進入細胞內,從而干擾細胞的正常功能。其還具有極強的揮發性,可通過呼吸道引起中毒。
動物咬傷中毒
如毒蛇、毒蟲可導致中毒,需要及時救治。
植物中毒
如毒蘑菇,主要引起呼吸與循環衰竭病症。
有關研究報導了1994~2007年我國發表的急性中毒流行病學的文獻,研究表明男女比例為1:1.31,女性中毒例數明顯高於男性。急性中毒的病人年齡集中在20~29歲和30~39歲,尤其是20~29歲,占40.28%。從急性中毒的原因來看有意接觸毒物者高於無意接觸者,自殺是急系性中毒的重要原因。急性中毒病死率為1.09%~7.34%,其中農藥溶中毒占急性中毒死亡中的40.44%。急性農藥中毒病死率為7.12%~9.3%,農藥中毒種類主要是有機磷農藥和百草枯,百草枯中毒病死率為50%~70%。
兒童、青少年
由於好奇心和喜歡冒險,發生中毒的機率比較高。
喜歡喝酒的人
喜歡喝酒發生酒精中毒的風險比較高。
經常服用藥物的人
如果服用藥物的量比較大,容易引起中毒。
職業中存在毒物暴露的人
化工廠的工人經常接觸有毒化合物,容易導致中毒。
農民
由於農藥的廣泛應用,農民容易發生中毒,如百草枯。
症狀
中毒的病人可以出現毒蕈鹼樣症候群、菸鹼樣症候群、抗膽鹼症候群、交感神經樣中毒症候群、阿片症候群、戒斷症候群等症狀,中毒的病人可以併發中毒性腦病、低血壓和休克、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
急性中毒
不同化學物質急性中毒表現不盡相同,嚴重中毒時共同表現有發紺、昏迷、驚厥、呼吸困難、休克和少尿等。
皮膚黏膜表現
- 皮膚及口腔黏膜灼傷:見於強酸、強鹼、甲醛、苯酚、甲酚皂溶液(來蘇兒)、百草枯等腐蝕性毒物灼傷。硝酸灼傷皮膚黏膜痂皮呈黃色,鹽酸痂皮呈棕色,硫酸痂皮呈黑色。
- 皮膚顏色變化:引起血液氧合血紅素減少的毒物中毒可出現發紺。亞硝酸鹽、苯胺或硝基苯等中毒時,血高鐵血紅素含量增加出現發紺。一氧化碳中毒時皮膚黏膜呈櫻桃紅色。毒蕈、魚膽或四氯化碳中毒損害肝臟出現黃疸。
眼部表現
瞳孔擴大見於阿托品,茛菪鹼類中毒;瞳孔縮小見於OPI、氨基甲酸酯類殺蟲藥中毒;視神經炎見於甲醇中毒。
神經系統表現
出現昏迷,譫妄、驚厥、癱瘓、精神失常等神經系統症狀。
呼吸系統表現
呼出特殊氣味氣體、呼吸加快或減慢、出現肺水腫等情況。
循環系統表現
病人會出現心律失常、心臟驟停、缺氧、休克等情況。
泌尿系統表現
中毒後出現腎損害,例如腎小管阻塞、腎缺血或腎小管壞死,導致急性腎衰竭,出現少尿或無尿。
血液系統表現
中毒引起溶血性貧血和黃疸、止凝血障礙致出血、白血球減少等情況。
發熱
慢性中毒
可能會出現痴呆、腎損害、白血球減少或貧血、骨壞死等情況,但相對於急性中毒起病較慢。
中毒性腦病
主要是由親神經性毒物中毒引起,如氧化碳、麻醉藥、鎮靜藥等,表現為驚厥、抽搐、譫妄,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及顱內壓升高症狀。救治重點是早發現、初期防治腦水腫、保護腦細胞。
低血壓與休克
常見於鎮靜藥、催吐藥、抗精神病及抗憂鬱藥物中毒,其作用機制是綜合性的,在補充血容量的基礎上重視 Naloxone 和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
吸入性肺炎
常見於昏迷、洗胃的病人及吸入有毒氣體,如碳氫化合物或其他液態化合物。緊急情況下可在給予高濃度氧氣吸入的條件下,應用纖維支氣管鏡或氣管插管將異物吸出或取出,也可使用糖皮質類固醇治療,並選用合理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但不主張預防抗生素治療。
看醫
中毒如果出現皮膚發紅、嘴唇青紫、呼吸頻率快時需要去急診內科就診,通過一系列的檢查可確診,中毒的病人可以與病毒性腸胃炎、黃疸相鑑別。
- 如果出現皮膚發紅、嘴唇青紫、呼吸頻率快,需要及時就醫。
- 已經確診為中毒時,應及時就診。
- 出現昏迷伴有雙側瞳孔擴大或縮小應立即就醫。
出現中毒表現的病人需要及時去急診內科就診。
- 是什麼時候發現中毒的?
- 現在有什麼症狀?(噁心、嘔吐、臉色蒼白等)
- 發生中毒多長時間了?
- 在出現症狀前接觸了什麼?
- 是否有其他疾病?
常用毒物實驗室檢測取樣標本
人體的體液
胃內容物、血液、尿液等。
人體組織
頭髮、皮膚等
病人所接觸的可疑中毒物質
如水源、食物、藥物等。
可攜式毒物檢測
檢氣管
可以快速檢測有毒性氣體,辨別有毒氣體種類及濃度。
可攜式氣體測定儀
用於常見無機有毒氣體測定。
毒物測定箱
化學法常見毒物測定。
快速綜合毒性檢測儀
快速檢測污染飲用水可能性最大的兩類物質-化學毒性物和病原體。
可攜式酒精測試儀
檢測酒精中毒。
可攜式酒醇(甲醇、乙醇)速測箱
檢測甲醇乙醇中毒。
常見食物中毒快速檢測箱
可檢測部分有機磷農藥中毒,有毒性氣體中毒、亞硝酸鹽中毒、毒鼠強中毒、敵鼠鈉鹽中毒、鼠藥安妥定中毒、氟化物中毒、常見食物中毒、部分有毒動植物中毒。
毒物檢測手段方法
色譜
氣相色譜分析、高效液相色譜分析。
質譜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
光譜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原子螢光光譜分析、紅外吸收光譜分析、紫外吸收光譜分析、磁共振波譜分析、X射線光譜法。
其他
快速廣效性藥物篩選段系統(REMEDI HS分析法)、化學法、層析法、膠體金法。
毒物接觸史明確伴有相應毒物中毒的臨床表現,並排除有相似臨床表現的其他疾病,即可作出急性中毒的臨床診斷。有相關中毒的臨床表現,且高度懷疑的毒物有特異性拮抗藥物,使用後中毒症狀明顯緩解,並能解釋其疾病演變規律者也可作出臨床診斷。在臨床診斷的基礎上有毒檢的證據,即可靠的毒檢方法在人體胃腸道或血液或其他組織檢測到相關毒物或特異性的代謝成分,即便缺乏毒物接觸史,仍然可以確診。
病毒性腸胃炎
又稱病毒性腹瀉,是一組由多種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特點為起病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排水樣便或稀便,也可有發熱及全身不適等症狀,病程短,病死率低。病毒性腸胃炎不會出現神經性等症狀,可以與中毒相鑑別。
黃疸
黃疸是常見症狀與體徵,其發生是由於膽紅素代謝障礙而引起血清內膽紅素濃度升高所致,臨床上表現為鞏膜、黏膜、皮膚及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但不會出現消化系統的症狀,可以鑑別。
治療
中毒通過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急症治療,可以緩解症狀,也可以口服阿托品、鹽酸戊乙奎醚、 Naloxone 等藥物來治療。中毒的病人還可以強化利尿、高壓氧艙、血液置換、血漿置換等方法來治療。
終止繼續暴露毒物
將病人立即撤離中毒現場,轉移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去,脫去污染衣物,清理身上毒物,注意特殊毒物清理辦法。
催吐
催吐對於清醒的口服毒物中毒病人,催吐仍為目前常見的清除毒物方法之一,尤其是小兒中毒病人。常用催吐方法為成人先飲清水300~500ml,用手指、筷子、壓舌板等機械刺激咽後壁或舌後根,以興奮迷走神經產生嘔吐。
洗胃
洗胃為經消化道攝入中毒清除毒物方法之一,原則為越早越好,建議在服毒後4~6小時內洗胃,但如病人就診時即已超過6小時,酌情仍可考慮洗胃,尤其是針對無特效解毒治療的急性重度中毒。洗胃可導致較多併發症,包括吸入性肺炎、心律失常、胃腸道穿孔等。
導瀉
導瀉也為目前常用的清除毒物的方法之ー,不推薦單獨使用導瀉藥物清理急性中毒病人的腸道。常用導瀉藥有甘露醇、山梨醇、硫酸鎂、複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等。
灌腸
經導瀉或全腸灌洗仍無排便,可用1%溫肥皂水灌腸。視病人病情及是否排便,可予多次灌腸。
提供生命支持
保持病人呼吸道通暢,對昏迷者應採取穩定側臥位,防止發生窒息;對心搏停止者立即實施心肺復甦,在不中斷復甦的情況下送病人去醫院;對於安眠藥、阿片類毒品等毒物中毒的病人,該類病人雖然心跳尚未停止,但處於呼吸極度抑制狀態,如不加以糾正便有生命危險,故應在現場對病人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直到到達醫院。
阿托品
為節後抗膽鹼藥,能阻斷節後膽鹼能神經支配的乙醯膽鹼受體,對抗各種擬膽鹼藥導致的毒蕈鹼樣作用。適用於擬膽鹼藥中毒,如毛果芸香鹼、毒扁豆鹼、 Neostigmine 等中毒、有機磷農藥和神經性毒氣中毒,含毒掣鹼的毒中毒,錦劑中毒等。
鹽酸成乙奎醚(長托寧)
對膽鹼能受體亞型具有高度選擇性,比阿托品毒副作用輕,抗膽鹼作用強而全面,持續作用時間長,是近年國內應用於治療有機磷農藥中毒解毒藥。
膽鹼酶復能劑
適用於有機磷農藥、神經性毒氣中毒,常用藥物為碘解磷定和氯磷定。
Naloxone
可競爭性結合阿片受體,用於阿片類藥物和乙醇中毒。
硫代硫酸鈉(次亞硫酸鈉)
用於砷、汞、鉛、氯化物、碘鹽及溴鹽等中毒。
亞硝酸異戊和亞硝酸鈉
為氧化劑,可將血紅素中的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形成高鐵血紅素而解救氯化物中毒。
該病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強化利尿
強化利尿通過擴充血容量、增加尿量,達到促進毒物排泄目的,主要用於以原形從腎臟排出的毒物中毒,對心、肺、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高壓氧艙
通過高濃度氧氣將與血紅素結合的一氧化碳置換出來。
血液淨化
指把病人血液引出體外,並通過一種淨化裝置清除某些致病物或毒物,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醫療技術,常用方法有血液透析、血液濾過、血液灌流、血漿置換,我國以血液灌流為最常用,有條件時應儘早進行。
血漿置換
將血液分離為血漿和細胞成分,棄去血漿,把細胞成分和所需補充的白蛋白、新鮮血漿及平衡液等按一定比例回輸至病人體內,達到清除毒物或藥物目的。主要用於分子量大、蛋白結合率高的毒物異常血紅素,及紅血球的破壞產物或合併肝功能衰竭時產生的大量蛋白結合率高的內源性毒素。
血液透析
清除血液中分子量較小和非脂溶性的毒物。中毒12小時內進行血液透析效果好,時間過長,毒物與血漿蛋白結合,不易透出。
血液灌流
血液流過有活性炭或樹脂的灌流柱,毒物被吸附後,再將血液輸回體內。中毒病人進行血液灌流後,需要監測血液成分變化。
預後
中毒的病人經過積極的治療之後,可以痊癒,不影響壽命,可在一個月後複診。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勞動防護,不要大量飲酒等。
中毒的病人經過積極的治療可以治癒。
中毒經過積極的治療不會影響生命,可以長期存活。
中毒後遺症的輕重與中毒物品的劑量、時間長短有很大的關係,需要區分講解。比如嚴重的酒精中毒可造成消化道出血、胰臟炎,金屬中毒可造成肝腎損害等。
中毒病人治療後建議一個月再複診。
飲食
中毒病人後期在飲食上並無特殊注意事項,合理膳食,清淡飲食,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即可。
照護
中毒病人定期複查,出現皮膚發紅、呼吸加速、面色蒼白等症狀時需要及時就醫,病情穩定後需要鍛煉身體。遵醫囑及時用藥,不可自主增量減量。
中毒病人一定要遵醫囑用藥,定期複查,脫離有毒化合物的接觸。適量運動,不可過量。
中毒病人如果再次出現皮膚發紅、呼吸加速、面色蒼白等症狀時,需要及時就醫。
- 一定要遵循醫囑,不要隨便用藥。
- 待中毒病情穩定後,應積極參加復健訓練,改善心肺功能,增強身體素質。
- 勞動人員要注意勞動防護。
預防
中毒的預防措施應提高防毒意識、加強毒物管理、預防化學性食物中毒、防止誤食毒物或用藥過量、預防地方性中毒病。
- 提高防毒意識,避免接觸有害物質。
- 預防化學性食物中毒,避免食用變質、醃製的食品。
- 防止誤食毒物或用藥過量。
- 預防地方性中毒病,不要再密閉的室內用煤爐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