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朊蛋白病

概述

朊蛋白病是由朊蛋白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中樞神經系統慢性非炎性致死性疾病,臨床表現為精神障礙、痴呆、帕金森氏症樣表現、小腦萎縮症、肌陣攣、肌肉萎縮等。本病目前無特殊治療手段,預後差。目前已明確的人類朊蛋白病有克-雅病、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格斯特曼症候群、Kuru病(庫魯病)4種。

就診科別:
神經內科
英文名稱:
prion disease
疾病別稱:
朊毒體病、蛋白粒子病、感染性海綿狀腦病、亞急性海綿狀腦病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壓瘡、肺炎、認知障礙
治療周期:
長期持續性治療
臨床症狀:
步態不穩、失明、耳聾、智力障礙
好發人群:
中老人
常用藥物:
Valproic Acid
常用檢查:
腦脊髓液檢查、腦電圖、頭顱CT
疾病分類

克-雅病

克-雅病是指由朊蛋白感染,而表現為精神障礙、痴呆、帕金森氏症樣表現、小腦萎縮症、肌陣攣、肌肉萎縮症狀的慢性或亞急性進展性疾病。根據不同的病因,臨床中常將克-雅病分為散發性、遺傳性、醫源性和新變異型4種類型。國外報導,多數為散發,其次為遺傳型,醫源型和新變異型發病率最低,病因可分為外源性朊蛋白感染和內源性朊蛋白基因突變。

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

本病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朊蛋白疾病,該病極為罕見,為進行性、致死性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病因為家族遺傳性的基因突變。

格斯特曼症候群

本病為中年隱性起病,平均發病年齡為45歲,病程較長,平均可持續5年左右,病因為基因突變。

Kuru病(庫魯病)

Kuru病(庫魯病)曾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東部高地福爾人群中流行,目前已經基本得到控制,病因為感染朊蛋白。

病因

人類朊蛋白病的病因有兩種,一種為外源性朊蛋白的感染,主要為攜帶朊蛋白的動物和少數的醫源性感染,途徑主要是通過破損的皮膚黏膜侵入人體;另一種為內源性朊蛋白基因突變。

主要病因

朊蛋白感染

朊蛋白可通過消化道、血液以及醫源性途徑感染,如硬腦膜移植、經腸道外給予人生長激素製劑和埋藏未充分消毒的腦電極等。

基因突變

內源性發病原因為病人自身的朊蛋白基因突變導致,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流行病學

克-雅病好發於50~70歲人群,男女均可發病,感染後的潛伏期為4~30年,現今全世界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現此病,年發病率1~2/百萬。格斯特曼症候群病非常罕見,已發現病例均位於北半球,如北歐、加拿大、美國、日本,我國經病理證實的已有兩個家系報導。Kuru病是發生於大洋洲巴布亞紐幾內亞東部高地福爾人群中的亞急性傳染性朊蛋白病,該地區曾盛行一種食人屍的風俗,使得該地區Kuru病大量流行,目前Kuru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極為罕見。

傳播途徑

朊蛋白病可通過消化道、血液途徑傳染,如通過皮膚破損處、結膜和病人腦脊髓液、血液、組織相接觸而感染。此外,醫源性感染途徑主要是硬腦膜移植、經腸道外給予人生長激素製劑和埋藏未充分消毒的腦電極等。病人接觸攜帶朊蛋白的動物也可感染朊蛋白,目前有牛海綿狀腦病,即狂牛症傳播給人類的證據。

好發人群

和動物密切接觸者

目前有狂牛症傳染人類的證據,高危人員包括從事畜牧檢疫的人員、獸醫、牧民等。

醫護人員

外科手術醫生、手術室護士、病理檢驗人員容易感染本病。

症狀

人類朊蛋白病多為中年以上發病,臨床表現為進展性的精神症狀、智力障礙、錐體外症狀等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症狀。

典型症狀

克-雅病

本病多為慢性或亞急性,呈進行性發展,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皮層功能損害、小腦功能障礙、脊髓前角損害、錐體束受損等症狀及體徵,依據其臨床表現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

初期症狀

初期症狀以精神與智力障礙為主,類似神經衰弱樣或憂鬱症表現,如情感低落、易疲勞、注意力降低、記憶減退、失眠、易激動等。

中期症狀

中期症狀以進行性痴呆、肌陣攣、精神異常、錐體束征、錐體外表現為最常見,部分病人可能出現視覺症狀且常常是首發症狀,肌陣攣常被認為是此期特徵性臨床表現。

末期症狀

病人末期可出現二便失禁、無動性緘默、昏迷、去皮質強直狀態。

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

病人可出現頑固性失眠,表現為入睡困難、夜間易醒、多夢、夢遊,並進行性加重,伴有驚恐發作;隨意運動障礙,如小腦萎縮症、構音障礙、吞咽困難、肌陣攣等;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可有多汗、流涎、多淚、血壓升高、發熱、心搏過速等。末期可出現呼吸急促、反常呼吸、情感障礙、皮質性痴呆、木僵、運動減少、顫抖、不能站立,最後進入昏迷,突然死亡。

格斯特曼症候群

本病以小腦性小腦萎縮症、錐體束征、構音障礙、眼震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痴呆但程度較輕,常見步態不穩、失明、耳聾、肌陣攣、下肢肌肉無力萎縮、遠端感覺減退、腱反射減低、記憶力下降等症狀。

Kuru病(庫魯病)

本病以小腦性小腦萎縮症為首發症狀,並貫穿全程,之後出現顫抖、眼外肌運動障礙、肌無力,最後完全喪失運動功能。

其他症狀

病人隨疾病進展,可能出現進食困難、嗆咳、呼吸心跳異常等。

併發症

壓瘡

病人由於認知能力下降、行走困難、長期臥床,如果護理不當,容易導致壓瘡發生,表現為局部皮膚的顏色變紅、皮膚黏膜破損等。

肺炎

病人由於長期臥床、嗆咳等,容易形成吸入性肺炎,表現為發熱、咳嗽等症狀。

認知障礙

病人後期可以出現生活能力下降、語言障礙、理解能力下降等認知障礙的表現。

看醫

對於朊蛋白病,目前無特效治療的藥物和手段,但是病人出現肌陣攣、步態異常、意識障礙等症狀,還是應該積極就醫,通過積極就醫治療,改善病人的預後,提高生活質量。

就醫指征
  • 病人出現進行性加重的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勞、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智能減退、走路不穩等症狀時,且無明確原因,應該及時就醫。
  • 病人突然出現昏迷、癱瘓、心跳或呼吸驟停,要立即就醫。
就診科別

建議病人到神經內科就診,如果是突然出現昏迷、心跳和呼吸驟停,需要到急診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
  • 相關症狀持續多久了?
  • 既往病史情況?
  • 是做什麼工作的?
  • 家人有相似的症狀出現嗎?
需要做的檢查

體格檢查

通過體格檢查,尤其是神經系統的查體,了解病人是否有小腦萎縮症、構音障礙、認知能力下降等表現。

腦脊髓液檢查

腦脊髓液常規生化檢查均正常,可出現腦脊髓液14-3-3蛋白陽性。

腦電圖

可以有腦電圖周期性同步放電的特徵性改變。

頭顱CT和磁振造影

初期無明顯異常,中後期可出現腦萎縮性改變。另外,可排除其他神經系統疾病。

腦切片檢查

臨床診斷困難時可行腦切片檢查,腦切片檢查可發現海綿狀變性。

S100蛋白檢測

檢查血液中的S100蛋白,對本病有一定的輔助診斷價值。

診斷標準

克-雅病診斷標準

  • 在2年內發生的進行性痴呆。
  • 肌陣攣、視力障礙、小腦症狀、無動性緘默4項中具有其中2項。
  • 腦電圖周期性同步放電的特徵性改變。

具備前兩項,不具備第三項者,可能為克-雅病;具備以上三項者很可能為克-雅病;病人腦切片檢查發現海綿狀變性者,則可確診為克-雅病。

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診斷標準

有明顯的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家族史,出現頑固性失眠、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小腦萎縮症、錐體束征等表現,結合腦電圖的特殊改變可確診本病。

格斯特曼症候群診斷標準

有家族史情況下,該家系中的人群出現進行性慢性小腦性小腦萎縮症、錐體束征、痴呆發生較晚或不明顯,結合腦電圖特徵性三相波即可診斷本病。

Kuru病(庫魯病)診斷標準

在相關地區攝食過死亡親人遺體,出現小腦小腦萎縮症和全身顫抖的主要症狀,通過相關基因檢測可確診。

鑑別診斷

阿茲海默病

朊蛋白病主要與阿茲海默病相鑑別,二者均以痴呆為主要表現,但阿茲海默病病程更長,腦電圖一般無改變,無小腦體徵。

慢性酒精中毒

病人可出現工作能力和記憶能力的下降,智能下降逐漸加重,和朊蛋白病的症狀相似,但是通常伴有情緒和性格的改變,還有長期的酗酒史,通過飲酒史、家族史以及典型症狀容易鑑別。

治療

朊蛋白病目前無特殊治療手段,主要是對症治療,預防各種併發症,改善預後,提高病人生存質量。

治療周期
本病需要長期持續性對症治療。
藥物治療

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僅能根據臨床症狀對症治療,如出現錐體外症狀時給予抗帕金森氏症藥物;腦電圖陣發性放電者給予抗癲癇藥,如 Valproic Acid 。

手術治療

本病無有效的手術治療。

預後

朊蛋白病總體預後不良,多數病人可在1~5年死亡,故需及早明確診斷,處理併發症,給予支持治療。

能否治癒

本病目前無法治癒。

能活多久

克-雅病病人多於1年內死亡,格斯特曼症候群病人多於發病5年後死亡,家族性致死性失眠症病人平均13.3個月死亡,Kuru病(庫魯病)病人多在起病3~6個月內死亡。

複診

一般建議1~3個月複診,了解疾病變化情況。

飲食

飲食調理

本病飲食無特殊,適當進食營養豐富的食物即可,保證能量的攝入。

照護

日常護理

注意協助病人適當進行日常活動,癱瘓病人要做好皮膚保養,勤翻身、勤拍背,預防吸入性肺炎和皮膚壓力性損傷。痴呆病人注意加強看護,避免獨自外出。

特殊注意事項

痴呆病人可攜帶手環、胸牌,寫明家屬聯繫方式、家庭住址等,以免病人走失。

預防

朊蛋白病的預防,主要是避免接觸確診的病人和動物,注意飲食衛生,加強個人防護,減少感染朊蛋白病的機率。

預防措施
  • 合理膳食,不吃未煮熟的肉。
  • 不要去疫區。
  • 避免接觸已感染朊蛋白病的病人和動物,尤其是其血液、唾液。
  • 醫護人員和檢驗檢疫人員注意防護,戴好口罩、帽子及手套,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