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經炎
概述
前庭神經炎指僅發生於前庭神經及前庭神經節的炎症病變,耳蝸及前庭中樞系統正常,多發生於20~60歲的成年人。半數以上病人有上呼吸道或胃腸道感染史,本病與病毒感染有關,也可繼發於病灶感染或血管因素。目前病因病機不完全明確,因其常發生在感冒後,推測可能為病毒感染或病灶感染性疾病,導致前庭神經和其節細胞受損。該疾病預後較好,有自愈傾向,經過激素、抗病毒、復健治療後症狀可明顯緩解。
- 就診科別:
- 神經內科、耳鼻喉科
- 英文名稱:
- vestibular neuritis
- 疾病別稱:
- 前庭神經元炎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化膿性迷路炎、電解質不平衡、周圍前庭神經炎
- 治療周期:
- 長期間歇性治療
- 臨床症狀:
- 眩暈、自發性眼震、噁心、嘔吐
- 好發人群:
- 免疫功能低下者、糖尿病病人
- 常用藥物:
- Diphenhydramine 、 Clonazepam 、普賴鬆
- 常用檢查:
- HINTS檢查、冷熱試驗、腦脊髓液檢查
病因
前庭神經炎的病因與多種因素如病毒感染、糖尿病以及過敏和自身免疫性等有關,其中病毒感染為主要機制,有一定季節性、聚集性的特點。
病毒感染
以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多見,約半數的病人發作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病毒種類有第一型單純皰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腸病毒、腺病毒和流感病毒A和B等,嗜神經組織病毒感染後,其炎症過程導致神經退化性變。
糖尿病
糖尿病可引起前庭神經元變性萎縮,導致多次發作型前庭神經炎。
自身免疫
感染後導致免疫損害,一支或數支前庭神經帶萎縮,誘發前庭神經炎。
前庭神經遭受刺激
前庭神經受到血管壓迫或蜘蛛網膜沾黏,甚至因內耳道狹窄而引起神經缺氧變性,激發神經放電而發病。
細菌感染
包括內耳感染或腦膜炎等,頭部損傷時細菌也可能進入內耳,導致前庭神經炎。
感染
包括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很多病人發病前2週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前庭神經受到刺激
前庭神經受到血管壓迫,引起神經缺氧變性激發神經放電。
在以眩暈為主訴的病人中,約7%的病患最終診斷為前庭神經炎,是常見的前庭外周性眩暈疾病,其在一般人群中的年發病率為3.5/10萬。臨床上30~50歲病人占73%,兩性發病率並無明顯差異,該病一年四季皆可發病,但常發生於春天及初夏。其中前庭上神經炎較為常見,完全性前庭神經炎少見,單純前庭下神經炎罕見。該病常繼發於病毒性感染,因此有時會出現家庭成員聚集性發病的情況。
免疫功能低下者
易發生病毒感染,嗜神經組織病毒感染後,其炎症過程導致神經退化性變。
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病人會發生前庭神經元變性萎縮,從而引發人體出現反覆眩暈的情況,長時間的反覆眩暈會誘發出現前庭神經炎。
症狀
前庭神經炎臨床特徵表現為突發持續的重度旋轉性眩暈,頭動或體位改變時眩暈症狀加重,伴有平衡障礙,並易向患側偏斜。還包括自發性眼震、面色蒼白、噁心、嘔吐等,無聽力障礙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且不伴有耳蝸症狀或其他神經系統症狀。
單次發作型
突然發作眩暈,眩暈反應強烈,甚至小腦萎縮症,伴明顯的噁心嘔吐,水平旋轉性眼震,眩暈持續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3週,數天內可緩解。
多次發作型
反覆發作眩暈或平衡障礙,眩暈程度較單次發作型輕,不影響聽覺和中樞神經系統。
部分病人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其他細菌感染表現,如流涕、咽痛、全身疼痛、耳朵疼痛、流膿等。嚴重者會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視物模糊等症狀。
化膿性迷路炎
化膿菌侵入內耳引起迷路瀰漫性化膿病變,稱化膿性迷路炎。本病內耳器終被破壞,功能全部喪失,感染可繼續向顱內擴散,引起顱內併發症。
周圍前庭神經炎
前庭神經炎可引起周圍前庭神經炎,該病系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表現為受損神經支配範圍內的感覺、運動及自律神經功能異常。多發性或單一性,對稱性或非對稱性,是神經系統較常見的疾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多發性前庭神經炎
前庭神經炎還可能併發多發性前庭神經炎,是指各種不同病因引起的全身多數周圍神經的對稱性損害。主要表現為四肢遠端對稱性的感覺、運動和自律神經障礙,下運動神經元癱瘓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疾病。
看醫
病人出現突然發作的眩暈,伴明顯噁心嘔吐,需要及時就醫,通過HINTS檢查、冷熱試驗、腦脊髓液檢查等,結合臨床表現,對前庭神經炎加以診斷和治療。本病注意和梅尼爾氏症、耳石脫落症、迷路炎相鑑別。
- 出現眩暈和平衡異常,需要及時就醫。
- 眩暈強烈,伴有噁心嘔吐,可立即就醫。
病人優先考慮去神經內科、耳鼻喉科就診。
- 眩暈是一過性還是持續的?
- 目前還有什麼症狀?(如站立不穩、噁心嘔吐)
- 聽力是否受到影響?
- 既往有無其他的病史?(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
- 曾經服用過哪些藥物?
HINTS檢查
HINTS檢查為一系列檢查,包括水平甩頭試驗、凝視性眼震和眼偏斜三項眼動相關檢查。水平甩頭試驗陽性提示外周性前庭疾病,陰性提示正常或前庭中樞性病變,眼球偏斜和變向的凝視誘發眼震提示前庭中樞性病變。
冷熱試驗
冷熱試驗通過溫度刺激半規管來誘發和觀察前庭反應的檢查方法,它是通過外耳道接受冷或熱刺激後,溫度的改變經耳膜、鼓室及骨壁影響到外半規管。內淋巴液因熱脹冷縮而改變比重,造成內淋巴液「熱升冷降」的對流現象,終頂隨之發生偏斜而刺激壺腹嵴發生眼震。
腦脊髓液檢查
進行腰椎穿刺取得腦脊髓液,腦脊髓液檢查對顱內感染性疾病的確定尤為重要。
耳鏡檢查
病人的外耳道及耳膜一般為正常。
純音測聽檢查
病人的多為正常或無新增聽力損傷。
- 發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腸道感染史。
- 禿髮眩暈,有明顯的平衡障礙,伴有快相指向健側的自發眼震,前庭功能減退或半規管麻痹、發作時間長,無耳鳴及聽力減退。
- 無其他腦神經症狀。
梅尼爾氏症
病理機制是骨膜迷路積水,是由內耳膜迷路水腫導致的內耳疾病。梅尼爾氏症在臨床上也具備眩暈、嘔吐以及耳鳴三大症狀,兩者的不同在於梅尼爾氏症耳蝸神經受損的症狀較為突出,會出現聽力下降、耳鳴、耳聾,反覆波動性漸進性的聽力下降及耳聾等。
耳石脫落症
耳石脫落症的病理機制又被稱為良性陣發性的位置型眩暈,脫落的耳石在半規管內淋巴液里流動,導致刺激毛細胞引起的眩暈。臨床的症狀可以見到發作的時間比較短,大多數為數秒鐘,常常會與特定的頭位有關係。兩者不同的是耳石脫落症水平旋轉型的眼震可以出現無耳鳴、耳聾的情況。
迷路炎
迷路炎的病理機制是迷路炎即內耳炎,為耳部感染侵入內耳骨迷路或者膜迷路所導致的,是化膿性的中耳炎較為常見的併發症。迷路炎的臨床症狀是發熱、頭痛、耳部疼痛、外耳道流膿等,陣發性的眩暈、耳鳴、伴有噁心、嘔吐、眼球顫抖,周圍的血象可能會提示有感染的存在,由此可以進行鑑別。
治療
前庭神經炎的治療主要是消除誘因,採取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療,對於急性發作要進行對症治療,對於反覆發作的前庭神經炎要進行復健治療。可應用 Diphenhydramine 氯、 Clonazepam 、普賴鬆等藥物進行治療,還可進行前庭復健治療。
了解存在的誘因並及時消除,控制好血糖,進行適當體育鍛煉,增強免疫力,防止病毒、細菌感染。必要時臥床休息,避免聲音、光線等強刺激。
Diphenhydramine
Diphenhydramine 為抗組織胺藥,對中樞神經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可作為抗眩暈藥物使用,但該藥物具有鎮靜作用,不良反應有思睡、口乾等。
Clonazepam
有抗焦慮作用,緩解病人緊張情緒,同時具有抗眩暈作用,但作為精神類藥品應在精神衛生科醫生指導下服用。
普賴鬆
主要在神經炎症的急性期,糖皮質類固醇激素的抗炎症作用可減輕神經組織腫脹從而改善外周前庭功能,但長期大量服用可以引起水腫、骨質疏鬆、肥胖等。
前庭神經炎一般無需手術治療。
前庭復健治療
主要效果體現在前庭神經炎的慢性期,前庭神經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但作用有限,常規藥物等治療後遺留慢性眩暈的病人,其前庭中樞代償功能尚未完全建立,前庭復健訓練可增強平衡功能並促進前庭代償,從而提高病人眩暈的療效。
預後
前庭神經炎有一定自愈傾向,經過有效規範的治療可治癒,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前庭神經炎治療結束2週應該進行追蹤治療,對於反覆發作型的需要間斷治療,配合復健訓練等,可以改善症狀。
前庭神經炎一般能治癒,但部分病人會出現反覆發作,需要多種治療方式配合。
前庭神經炎經過積極治療一般不會影響自然壽命。
結束2週應該進行追蹤治療,反覆發作的需要定期複診,進行冷熱試驗、眼電圖等輔助檢查。
飲食
適當的飲食調理,可以減輕前庭神經炎病人的症狀,使其儘早復健。飲食方面應該控制熱量,減少油膩及刺激性食物攝入,保證營養充足。
- 忌辛辣、油膩食品,不利於病人的恢復。
- 忌咖啡,咖啡容易導致交感神經亢進,導致不易入睡,容易導致失眠,不利於病人恢復。
- 宜吃營養神經的食物、增強免疫力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牛奶、瘦肉,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
照護
前庭神經炎的護理要注意觀察病人病情,尤其眩暈時,防止眩暈導致小腦萎縮症或站立不穩,摔倒後容易骨折,注意緩解病人的緊張焦慮情緒。
- 如果有明顯的眩暈和頭暈,應儘量臥床休息,避免駕車、工作,以免受傷。
- 在疾病恢復的過程中避免前往比較嘈雜的環境,如超市、購物中心等,這些環境可能會引起頭暈。
- 了解糖皮質類固醇、抗組織胺藥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指導病人正確服用,及時觀察不良反應與病人進行溝通。
- 對病人進行心理指導,防止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
複診時複查眼電圖、冷熱試驗、頭顱CT等,觀察疾病發展情況,同時與其他疾病進行鑑別,幫助修正診斷與治療方案。
針對糖尿病病人要加強日常護理,嚴格檢測空腹血糖、飯後血糖等,對病人進行宣教,幫助其建立正確的治療觀念和生活習慣。防止糖尿病作為誘因,誘發前庭神經炎發生。
預防
前庭神經炎病因尚不明確,因此沒有特效的預防方法,注意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健康合理飲食,調暢情志,勞逸結合,避免外傷,注意衛生,避免各類感染。
對於突發眩暈並伴有噁心嘔吐者要進行CT、腦脊髓液檢查等作為篩檢項目。
- 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高空作業,眩暈時臥床休息。
- 合理飲食,制定健康的飲食方案,加強營養,拒絕油膩辛辣食物。
- 適度運動,增強人體免疫力,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緩解緊張情緒。
- 注意安全,避免外傷導致神經水腫誘發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