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急性牙髓炎

概述

急性牙髓炎是指牙髓組織的急性炎症,屬於不可復性牙髓炎,發病急、疼痛劇烈,是口腔科嚴重疾病之一。蛀病引起的感染是牙髓炎的常見病因,其次是各種原因導致的牙損傷、牙缺損等。嚴重的牙周病也可經根尖逆行感染牙髓,導致急性牙髓炎。

就診科別:
口腔科、牙體牙髓科
英文名稱:
acute pulpitis
疾病別稱:
急性渗出性牙髓炎、急性化膿性牙髓炎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蛀牙、牙隱裂、牙外傷
治療周期:
無固定治療周期
臨床症狀:
自發性陣發性痛牙、夜間痛
好發人群:
老年病人、口腔衛生不良病人
常用藥物:
甲硝唑、奧硝唑、替硝唑、 Cefaclor 、阿莫西林
常用檢查:
臨床視診、探診、牙科根尖片、牙髓活力測試
疾病分類

急性渗出性牙髓炎

常為牙髓充血的繼續發展,病變範圍局限在冠部牙髓為局限性渗出性牙髓炎,病變波及根髓時則為全部性渗出性牙髓炎。牙髓血管發生充血後,血漿由擴張的血管壁滲出,使組織水腫,隨後嗜中性白血球亦由血管壁漏出,形成炎症細胞浸潤,成牙本質細胞壞死。

急性化膿性牙髓炎

在牙髓炎短暫的漿液期中,滲出的白血球不斷壞死、液化,形成膿腫,即為急性化膿性牙髓炎。化膿可能是局限的,也可能是彌散的。急性牙髓炎的漿液期和化膿期沒有截然的分界,而是一個移行過程。

病因

急性牙髓炎的最常見的病因是蛀壞組織中的細菌侵犯牙髓,而且凡是可提供細菌侵入牙髓通道的其他牙體硬組織疾病,也可引起牙髓病變。另外,體育運動、意外事故造成的牙齒外傷可直接損害牙髓,醫療操作中的物理、化學刺激也能導致牙髓的不可復性損傷。

主要病因

細菌感染

感染是牙髓炎的主要病因,侵入髓腔的細菌及其毒素是牙髓病變的病原刺激物。

從冠方經牙體感染

從冠方經牙體感染是牙髓感染發生最多、最主要的途徑。當牙釉質或牙骨質的完整性被破壞時,細菌可由暴露於口腔中的牙本質小管進入牙髓,或由裸露的牙髓直接侵入,引發牙髓的感染。

從牙根逆向感染

從牙根逆向感染包括經牙周袋感染和血行感染,重度牙周病時牙周袋深達根尖部,袋內細菌可由根尖孔進入髓腔。細菌由根方侵入後牙髓炎症由根髓開始,臨床上又稱為逆行性牙髓炎。

咬合創傷

急性創傷

如突然外傷造成的牙冠折斷,牙髓直接受到外力創傷或裸露的牙髓被細菌感染等。

慢性創傷

牙齒在長期行駛咀嚼功能過程中所形成的生理磨耗、慢性損傷以及長期的咬合創傷,一方面造成牙體硬組織的過度喪失,另一方面造成根端血運障礙,進而導致一系列牙髓病理改變。

物理和化學因素

物理刺激

牙髓對溫度有一定的耐受閾,各種飲食和操作刺激均可致使閾外溫度刺激牙髓,造成牙髓損傷。電流,口腔內的金屬電流,或者電牙髓活力測試等使用過程中操作不當,都可導致牙髓組織充血、炎症甚至壞死。過度乾燥,在牙體預備過程中若使用氣槍、乙醇、乙醚等過度乾燥新切割的牙本質斷面,會使牙本質脫水,膠原纖維變形、坍塌,成牙本質細胞及其突起萎縮、壞死,進而造成牙髓的病理改變。

化學刺激

窩洞消毒劑,如酚類、乙醇等,樹脂充填材料等都會刺激牙髓,導致牙髓的變形。

操作損傷

治療過程中意外穿髓,修復體邊緣微滲漏等可直接導致經治牙的牙髓受到傷害。

誘發因素

外傷等意外刺激

導致牙體的缺損,意外露髓。

飲食習慣

碳酸飲料,飲食過熱食物等容易刺激牙髓,激惹牙髓反應。

口腔衛生不良

導致的口內多發蛀牙。

不良的口腔治療

操作不當導致的牙髓的炎症。

氣壓驟變

導致的牙髓腔壓力的急性改變導致的牙髓的反應。

流行病學

該病暫無流行病學調查數據。

好發人群
  • 蛀牙易感人群或慢性牙髓炎的病人。
  • 牙齒發育異常或牙缺損的病人。
  • 經常飲食含糖量高的人群。
  • 口腔衛生維護不良的人群。

症狀

急性牙髓炎(包括慢性牙髓炎急性發作)的主要症狀是劇烈疼痛,疼痛的性質有自發性陣發性痛,夜間痛,溫度刺激加劇疼痛,疼痛不能自行定位。

典型症狀

自發性陣發性痛

在未受到任何外界刺激的情況下,突然發生劇烈的自發性尖銳疼痛,疼痛可分持續過程和緩解過程,又可描述為陣發性發作或陣發性加重。在炎症的初期疼痛持續的時間較短,緩解的時間較長,可能一天之內發作2~3次,每次持續數分鐘。到炎症末期疼痛時間延長,可持續數小時甚至一整天,而緩解期縮短或疼痛間歇期消失。炎症牙髓出現化膿時,病人可主訴有搏動性跳痛。

夜間痛

疼痛往往在夜間發作,或夜間疼痛較白天劇烈。病人常因牙痛難以入眠,或從睡眠中痛醒。

溫度刺激加劇疼痛

冷、熱刺激可激發患牙的劇烈疼痛。若患牙正處於疼痛發作期內,溫度刺激可使疼痛更為加劇。如果牙髓已有化膿或部分壞死,患牙可表現為所謂的熱痛冷緩解,這可能是因為牙髓的病變產物中有氣體出現,受熱膨脹後使髓腔內壓力進一步增高,產生劇痛。反之,冷空氣或涼水可使氣體體積收縮,減小壓力而緩解疼痛。臨床上常可見到病人攜帶涼水瓶就診,隨時含漱冷水進行暫時止痛。

疼痛不能自行定位

疼痛發作時病人大多不能明確指出患牙所在,且疼痛呈放散性或耳、臉部。但這种放散痛不會發生到患牙的對側區域。

看醫

出現自發性陣發性痛,夜間疼痛明顯,需及時就醫。應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就醫指征
  • 出現自發性陣發性痛,夜間疼痛明顯,並且不能明確病變的位置需及時就醫。
  • 冷熱溫度刺激加劇疼痛,並且疼痛會持續一段時間需及時就醫。
  • 服用抗生素效果有限,未見好轉需立即就醫。
就診科別

病人可前往口腔科或牙體牙髓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疼痛是一過性還是持續的?
  • 不吃東西的時候牙齒疼痛嗎?
  • 夜間睡覺是否會疼痛或者痛醒?
  • 是否經受過治療?
需要做的檢查

視診

可看到近髓腔的深蛀壞和其他牙體硬組織的疾患,也可見牙冠有充填體。

探診

常可引起劇烈疼痛。有時可探及微小穿髓孔,並可見有少許膿血自穿髓孔流出,要持續一段時間。

溫度測試

測試時患牙的反應極其敏感,可表現為熱刺激引發出劇痛。刺激去除後疼痛症狀要持續一段時間。可表現為熱測試敏感、冷測試緩解。

叩診

牙髓的炎症僅處於冠部時,患牙對叩診無明顯不適。當累及根髓為全部性牙髓炎時,因炎症外圍區已波及根尖部的牙周膜,可出現垂直方向的輕度叩痛。

根尖片

明確牙體的缺損範圍和蛀牙的部位、大小以及與牙髓腔的位置關係,判斷根尖牙周膜的情況。

診斷標準

存在典型的自發痛、夜間痛、溫度刺激疼痛加劇的表現,並且可以找到牙髓活力發生改變的病因就可以確診。

鑑別診斷

三叉神經痛

有「扳機點」,每當觸及該點即誘發疼痛;疼痛持續時間短,可為幾秒鐘;很少在夜間發作且冷熱溫度刺激並不引起疼痛;可有較長病程。

齦乳頭炎

也可出現劇烈的自發性疼痛,但疼痛為持續性脹痛,對溫度測試反應可敏感,一般不導致激發痛,病人可以指出疼痛的位置。檢查時可發現病人所指的部位齦乳頭有充血、水腫,觸痛明顯,牙間有嵌塞的食物。

急性上頜竇炎

上頜竇炎可出現類似牙髓炎的疼痛症狀,疼痛為持續性脹痛,患側的上頜前磨牙、後磨牙可同時受累而有叩痛。上頜竇前壁可有壓痛,可伴有頭痛、鼻塞、膿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

治療

急性牙髓炎產生劇烈疼,與牙髓炎所致滲出物增多形成髓腔高壓有關,打開髓腔減壓引流便可迅速緩解疼痛。完全摘除牙髓患牙的疼痛即刻消失,因此開髓減壓、摘除牙髓是緩解急性牙髓炎疼痛的基本治療原則。待急症處理之後,再繼續進行完善的根管治療就可以徹底的去除病因、解決病症。

治療周期
急性牙髓炎的治療周期不是完全固定的,與患牙的情況不同而有所區別。主要治療周期為1個月左右,一般需要去治療2~3次,甚至根管解剖複雜的情況下,會要求病人就診次數增加。每次間隔大約7~10天左右。
藥物治療
  • 常用的口服藥物是抗厭氧菌的抗生素、硝唑類的抗生素,例如甲硝唑、奧硝唑和替硝唑等。
  • 如果病情比較嚴重,則會考慮同時服用廣效性抗生素,例如 Cefaclor 、阿莫西林等。但是主要的治療方法是進行根管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輔助治療,並不能真正的解除病因。
手術治療
  • 年輕恆牙牙根未發育完成者,可行活髓切斷術,直到牙根發育完成。牙根發育完成後,再行牙髓摘除及根管充填。若活髓切斷術失敗,可以進行根尖誘導成形術或根尖外科治療。成人初期牙髓炎可行干髓術。
  • 不可復性牙髓炎均應根管治療。治療效果不理想應拔除患牙。即確診後首先麻醉患牙、安置橡皮障,去淨蛀壞組織和擋在髓腔入路上的修復體,穿通髓腔並揭淨髓室頂後摘除牙髓。摘除牙髓後應進行根管治療的初步清理與成形,對於確診牙髓炎且無根尖周炎跡象的患牙,可直接行根管充填,稱為單療次根管治療;否則可行根管封藥,約診再做根管充填。

預後

急性牙髓炎的預後原則是保存牙齒、治療疼痛,保存患牙的咀嚼行使功能,保持牙列的完整。若接受正規治療,多數病人可治癒。如果未能接受正規治療。可發展為急性根尖周炎等疾病,影響病人生活。

能否治癒

急性牙髓炎經過治療可以治癒。

複診

急性牙髓炎病人需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早預防、早診治。

飲食

注意平時控制含糖食物以及飲料的攝取,少吃甜食。還需要注意平時不要吃特別硬的食物,吃飯過程不要太快,防止意外導致的牙齒的隱裂以及外傷。

飲食調理
  • 禁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甜點、飲料等。
  • 禁食過硬的堅果等食物,正確使用牙齒,避免咬合受力不均勻。
  • 禁止飲用碳酸飲料。

照護

做好口腔衛生維護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預防方法,主要包括正確使用巴氏刷牙法刷牙,要求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每次至少三分鐘,飯後常規漱口。同時每天使用牙線或者間隙刷清理牙間隙,定期到醫院潔牙,進行口腔檢查,防止蛀牙的進展,將蛀牙控制在可控的範圍內。

日常護理

主要是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必要時塗氟治療,防止蛀牙的進展。

病情監測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完善各項查體,將蛀牙以及牙體缺損及時修復,防止牙髓的炎症,預防急性牙髓炎的發生。

特殊注意事項

對於蛀牙高危的人群,除了需要定期進行口腔檢查,進行良好的口腔衛生維護,還可以進行牙齒的塗氟處理。其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蛀牙的發生性,防止牙髓的炎症,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

預防

病人需要定期進行口腔維護、口腔檢查,初期篩檢。對於必需進行牙冠修復的患牙進行完善根管治療之後,需要進行牙冠修復,防止牙齒的劈裂,造成牙齒的缺失。

預防措施
  •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定期潔牙。
  • 定期進行塗氟治療,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 改善飲食習慣,儘量少吃甜食以及含糖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