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瘡
概述
疥瘡是由疥蟎引起的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搔癢劇烈,夜間尤甚,是臨床常見的皮膚病。其傳染方式有直接傳染和間接傳染,直接傳染由直接接觸(如握手、身體接觸)傳染,而間接傳染通過接觸被污染的衣物、被褥等造成。本病傳染性極強,易在家庭、學校及工廠等集體生活場所中傳播,嚴重影響病人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如果未能及時、規範、有效治療,可因反覆搔抓引起皮膚濕疹樣改變、苔蘚樣改變,繼發細菌感染。
- 就診科別:
- 皮膚科
- 英文名稱:
- scabies
- 疾病別稱:
- 鬧瘡、疳瘡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濕疹、膿瘡、繼發腎炎
- 治療周期:
- 3~4天
- 臨床症狀:
- 搔癢劇烈、丘疹、搔癢、疥瘡結節
- 好發人群:
- 家庭衛生條件差者、免疫力低下者,住集體宿舍的學生、職工
- 常用藥物:
- 硫磺軟膏、三氯苯醚菊酯霜、苯甲酸苄酯乳劑、氧化鋅硫軟膏、伊維菌素
- 常用檢查:
- 皮膚鏡檢查
病因
疥瘡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主要由人型疥蟎引起。本病為接觸傳染,集體宿舍或家庭內易發生流行,同睡床鋪、共用衣被甚至握手等行為均可傳染。動物疥蟎亦可傳染人,但因人的皮膚不是其合適棲息地,人感染後症狀較輕,有自限性。
疥蟎又稱疥蟲,分為人型疥蟎和動物疥蟎,人的疥瘡主要由人疥蟎引起。人型疥蟎是一種寄生蟎,具有永久性,寄生的位置是宿主皮膚的角質層內,其生存主要依靠挖掘隧道,提取角質蛋白。疥蟎會引起皮膚超敏反應,皮膚超敏反應的發生可能有如下幾個原因,如對角質層的機械刺激作用,這種刺激作用是疥蟎在角質層內挖掘隧道時產生的。另外,疥蟎在隧道內生活而產生的排泄物、分泌物、死亡蟲卵的崩解產物等也會引起機械刺激作用,從而引起疥瘡。
疥瘡的地區分布較廣,遍布世界各國,全世界每年大約有3億疥瘡病例的報導。其流行呈周期性,以15~20年為一週期,一般認為與人群免疫力下降有關。疥蟎感染多見於衛生條件差的家庭及學校等集體住宿的人群中,秋冬季感染率高。
直接傳播
與疥瘡病人或攜帶疥蟲的動物接觸以後被傳染,如與病人進行擁抱、握手、行房等活動,均可感染。
間接傳播
接觸疥瘡病人的衣物、用品、家具等,其攜帶的疥蟲可以進入人體造成感染。
本病好發人群是家庭衛生條件比較差者、免疫力低下者。另外,集體生活的群體易發,如住集體宿舍的學生、職工等人員。
症狀
所有病人均表現為搔癢症狀,夜間加重。皮損表現為紅斑、丘疹、丘皰疹、隧道、抓痕、結節及潰瘍等多種形態,大小可從針尖至粟粒樣,分布的範圍是全身散在,但在某些部位分布較多,這些部位包括手指縫及其兩側、手腕屈側、肘窩、腋窩、臍周、腰腹部、生殖器、腹股溝及股內側等部位。嬰兒除了上述部位外,還可以在手掌、足趾逢、腳底看見。
皮損部位
疥蟎易侵犯皮膚薄嫩部位,如指縫、手腕、肘窩、腋窩、乳暈、臍周、外生殖器等皮膚薄嫩部位和前臂、下腹及臀部。
皮損形態
皮損多對稱,表現為丘疹、丘皰疹及隧道。其中丘疹為淡紅色或正常膚色,周圍發紅,丘皰疹則是在丘疹頂端出現小皰。隧道常見於指縫,表現為灰白色或淺黑色紋,彎曲後隆起,是疥瘡特有的症狀。皮損如果長時間不愈,常有抓痕、血痂、點狀色素沉澱、濕疹樣變等表現。
皮膚搔癢
搔癢是疥瘡的主要自覺症狀,夜間奇癢難忍是疥瘡的典型症狀,搔癢會在夜間明顯加劇,這是由於疥蟎喜好在夜間活動,部分病人甚至可出現失眠,因為奇癢難忍,皮膚上亦多有抓痕。
- 經常洗澡、不正規治療者皮損可失去典型性,增加診斷困難。有感覺神經病變、智障、嚴重體殘、嚴重免疫缺陷功能下降者,易發生結痂性疥瘡,表現為大量鱗屑、結痂、紅皮病或疣狀斑塊,累及全身,寄生疥蟎密集,傳染性極強。
- 部分男性病人陰囊、陰莖等處可出現結節,淡紅色或紅褐色,綠豆至黃豆大,通常伴有劇烈搔癢,稱為疥瘡結節。另外,「挪威疥」特點是皮疹面積大、乾燥結痂、感染嚴重,指(趾)端有大量鱗屑、指間腫脹、指甲增厚、彎曲變形、毛髮乾枯脫落、局部淋巴結腫大,並伴有特殊的臭味。
濕疹
由於疥蟲的分泌物刺激皮膚,加上撓抓等因素,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泡等損害,繼發濕疹而出現劇烈搔癢。
膿瘡
疥瘡病人由於撓抓、衛生條件差,或氣候炎熱、出汗多等原因,皮膚很容易繼發感染,出現膿瘡。皮損初為紅斑,上現水泡,約為黃豆、豌豆大小,界限分明。
繼發腎炎
由於疥瘡繼發感染,而疥蟲的分泌物和細菌感染等因素可以作為抗原作用於人體,繼而出現腎炎,病人可感到乏力、浮腫、腰痛等症狀。
看醫
皮膚出現丘疹或水泡並有搔癢時,應及時去醫院就醫,做皮膚鏡檢查確診是否為疥瘡。因為其傳染性強,病人家人應做好防護。
- 對於夜間劇烈搔癢、皮膚薄嫩部位有皮疹的病人應及早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近期接觸疥瘡病人的高危人群,如出現周身搔癢、夜間加劇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以明確診斷。
- 男性病人在陰囊、陰莖等部位出現搔癢硬結節時,需要及時就醫。
- 如果皮膚皮損長期不癒合,出現感染症狀,需要立即就醫。
建議病人到皮膚科就診治療。
- 因為什麼來就診的?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有無搔癢、是否夜間加重)
- 哪些部位皮疹分布較多?(是否於手指縫及其兩側、手腕屈側、肘窩、腋窩、臍周、腰腹部、生殖器、腹股溝及股內側等皮膚薄嫩部位分布較多)
- 同一家庭或集體中有無類似病人,有無共用被褥、衣物等傳染源接觸史?
- 男性病人陰囊、陰莖等處有無綠豆至黃豆大小的暗紅色結節?
體格檢查
找隧道
皮膚的特有損害為隧道樣的蟲溝,蟲溝長約數毫米,呈灰白色或黑灰色小線條狀,在隧道頂部查到疥蟲、疥蟎可確診本病。
找蟲體
用針尖沿蟲溝將整個蟲溝挑破,在其蟲溝內挑破,然後將針舉起對強光細看,如果挑到疥蟲,有隱約可見針尖附著灰白色的小點,用普通放大鏡可以看清疥蟲。
皮膚鏡檢查
刮取丘疹頂部的角質部分,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疥蟲,對診斷具有價值。
礦物油刮檢法
挑選初期丘疹,滴少許石蠟油於皮損上,用外科刀在皮損表面刮數下,直至油內出現小血點為止,然後移放到油載玻片上進行鏡檢,可以輔助診斷。
根據接觸傳染史,皮膚柔嫩部位有丘疹、水泡及隧道,陰囊有搔癢性結節,夜間搔癢加劇等不難診斷,皮膚鏡檢找到疥蟎或蟲卵可確診為疥瘡。
皮膚搔癢症
無明顯原發損害,因搔抓而引起抓痕,無特殊的好發部位,疥瘡的皮損為針頭大小的丘疹,常散在、對稱分布,根據典型症狀可以鑑別。
濕疹
為多形性皮損,無特殊的好發部位,無傳染接觸史,易復發,疥瘡有傳染性,由此可以鑑別。
痒疹
好發於四肢伸側,丘疹較大,病程慢性,無傳染性,通過傳染性可以與疥瘡鑑別。
治療
疥瘡一旦確診,應立即隔離並煮沸消毒衣服和寢具,家庭內成員或集體生活者應同時治療。治療以外用藥物為主,對搔癢嚴重者可服用鎮靜止癢藥睡前口服,繼發感染時應同時局部或系統用抗生素。
外用藥物治療
- 硫磺軟膏是治療疥瘡的首選和常用藥物之一,其濃度一般為10%,嬰兒用5%,先用熱水和肥皂洗澡後用藥,自頸部以下塗遍全身,此藥物臨睡前搽藥療效更好。
- 5%三氯苯醚菊酯霜是合成除蟲菊酯,可殺死疥蟎但對人毒性極低,外用後8~10小時洗去。
- 使用25%苯甲酸苄酯乳劑,殺蟲力強,刺激性低,每天外用1~2次,共2~3天。
- 20%氧化鋅硫軟膏自頸部到足塗布全身,不遺漏皮膚皺褶處、肛周和指甲邊緣及甲襞,用藥期間不洗澡、不更衣以保持藥效。
- 陰囊及外陰處疥瘡結節難以消退,可以外用或結節內注射糖皮質類固醇。
系統藥物治療
- 伊維菌素單次口服,適於外用藥物無效或結痂性疥瘡。
- 搔癢嚴重者可以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如 Cetirizine 、 Loratadine 等緩解症狀。
- 繼發感染的病人可以根據感染病原體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療。
陰囊及外陰處疥瘡結節難以消退,藥物治療無效者,可以手術切除結節。
對於結節還可以使用物理治療,如液氮冷凍治療,利用液氮的低溫作用於結節,使得結節組織壞死,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預後
本病因其病因明確,如果能遵醫囑足療程、正確的使用藥物治療,注意個人衛生,及時煮沸衣被進行消毒,預後一般較好。
疥瘡經積極有效治療後,能夠治癒。
本病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
疥瘡病人治療一般3~4天為一療程,建議第四天洗澡後或一周後複診。
飲食
疥瘡病人飲食無特殊注意事項,清淡飲食,多食蔬菜、水果,為避免加重搔癢症狀,疥瘡病人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海鮮、牛肉、羊肉等發物。
照護
疥瘡病人一旦確診,應對自己接觸的衣被等物品進行煮沸消毒,擦藥期間不洗澡、不更衣,用藥療程結束後再洗澡、更衣。
- 進行床邊隔離,避免病人四處活動而傳播疥瘡。
- 把好用藥護理關。由於疥蟲怕陽光,白天不活動,晚上或被褥熱後,疥蟲在隧道內爬動。因病人夜間奇癢,除塗外用藥外,應給予抗組織胺藥止癢,囑病人不能用力撓抓,防止感染的發生。
- 把好疥瘡皮疹消退後的護理關。經外用藥物等治療皮疹消退後,部分病人仍有不同程度的搔癢感,這是長期外用藥物所致。病人不要誤認為病沒治好,應注意避免用手搔抓,也不要過多外用硫磺軟膏,以免繼發皮膚炎。
- 病人更換的衣物、被褥需要煮沸消毒或進行暴曬。同時注意個人衛生,穿著舒適、棉質、柔軟的衣物。
疥瘡病人夜間會劇烈搔癢,嚴重影響睡眠質量,久而久之使其產生煩躁、焦慮、憂鬱等情緒。家屬應時常安慰病人,給予其更多的關心和理解,儘量營造安靜的睡眠環境,促進疾病恢復。
預防
隨著人們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廣泛,會增加一些傳染性疾病的流行蔓延,應注意個人清潔衛生和自我保護,這樣可以對疥瘡的流行起到防治作用。
- 發現疥瘡病人時,要進行及時的隔離治療,防止疥瘡的傳播。避免和疥瘡病人進行密切的皮膚接觸,也不要接觸其生活用品,包括用過的床單、毛巾、衣服等,居住的房間要也要經常打掃、消毒。
-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澡、換衣,勤曬被褥。
- 在和新的性伴侶發生性行為之前,要確保其沒有疥瘡或其他傳染病,同時做好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