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炎
概述
輸卵管炎一般指由化膿性細菌或淋菌引起的輸卵管炎症,也可由病毒感染或衣原體、支原體感染所致。輸卵管是骨盆腔炎症性疾病的最常見的發病部位,多合併其他部位炎症。輸卵管炎在不孕女性中較為常見,其病因是病原體感染,通常在產後、流產後、月經後最容易發生。
- 就診科別:
- 婦科
- 英文名稱:
- salpingitis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不孕、子宮外孕、輸卵管膿腫、肝周圍炎
- 治療周期:
- 1~2週
- 臨床症狀:
- 發熱、寒戰、小腹痛、陰道分泌物增多、下腹墜痛
- 好發人群:
- 性活躍期、下生殖道感染、性衛生不良者
- 常用藥物:
- 頭孢曲松鈉、克林黴素、甲硝唑、 Cefuroxime 鈉
- 常用檢查:
- 輸卵管造影、超音波檢查、腹腔鏡、分泌物檢查、細菌培養
急性輸卵管炎
急性輸卵管炎是輸卵管炎的一大分類,急性輸卵管炎常常是由於細菌侵入人體引起的。由於平時缺乏良好的清潔衛生習慣和性行為習慣,導致細菌深入人體,侵襲輸卵管,從而引發輸卵管炎症。此時病人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白帶增多、腹痛情況,常伴隨有發燒症狀。
慢性輸卵管炎
慢性輸卵管炎基本上可以認為是急性輸卵管炎沒有治癒的後遺症,由於急性輸卵管炎治療不徹底,會導致炎症疾病繼續存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慢性輸卵管炎。慢性輸卵管炎治療難度更大,很多病人在初期都不會引起重視,會導致疾病嚴重化,對於身體造成不利影響。所以要針對疾病的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平時可以進行適當理療,同時堅持使用藥物,能夠使炎症慢慢的消退。
出血性輸卵管炎
出血性輸卵管炎是急性輸卵管炎的一種特殊類型,輸卵管間質層發生出血,突破黏膜上皮進入管腔甚至由傘端流入腹腔,引起輸卵管及腹腔積血。
病因
輸卵管炎病原體分為外源性病原體及內源性病原體,兩種病原體可單獨存在,但通常為混合感染。不同病原體有不同的致病特點,可以根據經驗判斷致病菌,從而為治療時選擇抗生素提供幫助。
微生物感染
外源性病原體
常見的病原體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其他尚有支原體包括人型支原體、解脲脲原體及生殖支原體。淋病奈瑟菌所致輸卵管炎多於月經期或經後7日內發病,起病急,可有高熱,體溫在38℃以上,常引起輸卵管積膿,對抗生素治療通常敏感。而衣原體感染的症狀不明顯,無高熱,可有輕微下腹痛,陰道少量不規則出血,病程較長,久治不愈,導致不孕。
內源性病原體
內源性病原體是原寄居於陰道內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厭氧菌,以混合感染多見。主要的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埃希菌、陰道加德納菌;厭氧菌有脆弱類桿菌、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普雷沃菌。近年研究發現輸卵管炎與普雷沃菌、消化鏈球菌、加德納菌等也密切相關,這些病原體可分泌多種蛋白溶解酶溶解子宮頸黏液栓,導致上行性感染。厭氧菌感染的特點是容易形成骨盆腔膿腫、感染性血栓靜脈炎,膿液有糞臭並有氣泡,據文獻報導70%~80%骨盆腔膿腫可培養出厭氧菌。
經期、流產或者產後女性生殖道抗感染能力減弱
女性經期不注意衛生或者經期發生性生活,細菌極易經黏膜上行,引起輸卵管內膜感染。
鄰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如闌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骨盆腔引起輸卵管炎症,主要病原體為大腸埃希菌。
各種病原體入侵
根據大量的臨床調查可以發現,輸卵管炎病因主要是病原體侵入感染,病原體主要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淋球菌、變形桿菌、肺炎球菌、衣原體等。
性衛生不良
經期不潔性交,使用不潔的月經墊等,均可使病原體侵入而引起炎症。此外,低收入群體不注意性衛生保健、陰道沖洗者,骨盆腔炎性疾病的發生率高。
在16~25歲女性中,輸卵管炎是最常見的生殖道感染,影響大約11%育齡女性。輸卵管炎在較低社會經濟階層的成員中發生率較高,被認為與性行為初次出現時間早,多個伴侶以及接受適當醫療保健能力不足相關,而不是輸卵管炎獨立危險因素影響。多個伴侶會增加患病風險,輸卵管炎患病率在15~24歲人群中最高。症狀意識不足和使用避孕藥意願降低也很常見,增加輸卵管炎發生概率。
性生活頻繁的年輕女性
年輕女性容易發生骨盆腔炎性疾病,可能與性生活頻繁、生理性子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子宮頸黏液機械防禦功能較差有關。
不良性行為者
骨盆腔炎性疾病好發於性活躍期婦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齡小、有多個性伴侶、性交過頻及性伴侶有性傳播疾病者。
下生殖道感染者
下生殖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性子宮頸炎、細菌性陰道病等都與骨盆腔炎性疾病關係密切。
有宮腔操作史女
刮宮術、輸卵管通液術、子宮輸卵管造影術、子宮鏡檢查等,因手術損傷生殖道黏膜,導致下生殖道內源性致病菌逆行感染。
經期衛生不良者
經期不潔性交、使用不潔的月經墊等都易於使病原菌侵入而引起炎症。
患有闌尾炎、子宮內膜炎、結腸炎、陰道炎的女性
因蔓延導致骨盆腔炎症,進而蔓延至輸卵管引發炎症。
症狀
輸卵管炎可因炎症的輕重及範圍的大小,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輕者沒有症狀或者症狀輕微,常見於下腹痛、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等。腹痛為持續性,活動或性交後加重。病情嚴重可有寒戰、高熱、頭痛、食慾缺乏等全身症狀。
腹痛
主要表現為下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一般多為隱性的不適感覺,併發腰背部以及骶部的酸痛,並且有下墜的感覺。勞累後症狀加劇,由於骨盆腔沾黏也有可能會有膀胱直腸充盈痛以及排空時痛感或者膀胱直腸刺激征症狀,具體表現為頻尿、急尿、里急後重等。
月經失調
月經過頻、月經量過多、經間期異常出血等表現在輸卵管炎中比較常見,主要是骨盆腔充血以及卵巢功能發生障礙的結果。
經痛
主要是由於骨盆腔充血而導致淤血性的經痛,一般在月經前一週開始有痛感,並且離月經期越近痛感越重,一直持續到月經來潮。
全身性症狀
病人可能會出現發熱、寒戰等症狀。
經期前後,性交或勞累時,不適感明顯
多見於慢性輸卵管炎病人,不適感與疼痛感可能會更加明顯。
乏力、萎靡、憂鬱
慢性輸卵管炎病人長期受疾病困擾,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精神狀況。
消化系統症狀
輸卵管等組織充血滲出,腔內膿性滲出物等流入骨盆腔引起骨盆腔腹膜炎,則可出現消化系統症狀如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
泌尿系統感染
表現為急尿、頻尿、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症狀。
女性不孕
一旦輸卵管發生炎症,會造成傘端閉鎖或輸卵管黏膜破壞,最終會導致輸卵管閉塞,女性出現不孕。
異位妊娠(子宮外孕)
當女性病人患有輸卵管炎將引起管腔閉塞、積水或者沾黏,均會妨礙精子、卵子或者受精卵的運行,致使受精卵到達宮腔產生障礙而發生子宮外孕。
輸卵管膿腫
炎症擴散到卵巢,形成輸卵管卵巢炎或膿腫。若有膿腫形成,可有下腹腫塊及局部壓迫刺激症狀,如膀胱刺激症狀、直腸刺激症狀。
肝周圍炎
若有輸卵管炎的症狀及體徵,並同時有右上腹痛者,應懷疑出現肝周圍炎。
附件炎
輸卵管和卵巢由於感染而引發該疾病的發生。
瀰漫性腹膜炎
可引起腹內臟器急性感染擴散。
看醫
輸卵管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於控制疾病、改善症狀、預防併發症極其重要。對於有疑似輸卵管炎臨床表現的病人更應該及時就診,以明確診斷。如果輸卵管炎比較嚴重,往往在輸卵管區會有隱隱約約的疼痛,有的時候可以出現月經失調,影響正常懷孕。建議確診輸卵管有炎症的情況下,應該儘快治療。
- 出現下腹部疼痛、白帶增多、性交痛、月經失調、有異常分泌物。
- 出現下腹部墜脹、腰骶部酸痛。
- 部分病人體檢後,檢查結果顯示需進一步檢查,以便明確診斷。
輸卵管炎病人應優先考慮至婦科就診。
- 目前出現了什麼症狀?
- 什麼時候開始?持續多長時間?是否加重?
- 多大年齡?是否有性生活,生育了嗎?
- 月經規律嗎?有經痛情況嗎?月經持續幾天?
- 最近是否有不潔性生活?愛人是否有相似症狀?
- 平時身體怎麼樣?注意衛生嗎?
- 經期有沒有性交過?
- 是否出現急尿、頻尿、尿痛及小腹痛或腰部酸脹?
- 有沒有做過相關檢查?是否治療過?
造影檢查
造影檢查是確診檢查慢性輸卵管炎最可靠的方法,能夠判斷輸卵管是否阻塞。檢查方法安全無副作用,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也不會誘發輸卵管炎,但急性期禁止行子宮輸卵管造影。
實驗室檢查
急性期白血球總數增高,中性白血球占80%以上。如果有高熱、寒戰的病人應做血培養檢查,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明確致病菌的種類以及致病菌對藥物的敏感性,可以更準確的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超音波檢查
超音波檢查可以了解輸卵管是否有腫大,是否有輸卵管積水等情況。一部分輸卵管積水能在超音波上表現出來,主要是在輸卵管炎症的急性期,輸卵管的炎症造成傘端阻塞,炎症的滲出液積在輸卵管的管腔內。
宮腹腔鏡檢查
慢性期可行腹腔鏡檢查,術中行美蘭通液檢查輸卵管是否通暢,目前已有輸卵管鏡檢查,但使用不普遍。宮腹腔鏡下在急性輸卵管炎輸卵管積膿階段可見輸卵管增粗、腫脹,可切開排膿,促進癒合。
後穹隆穿刺
通過後穹窿穿刺,可檢查骨盆腔中是否有滲出液或膿液。
尿道或子宮頸分泌物抹片或培養
尿道或子宮頸分泌物抹片或培養可分離和確定致病菌,以便後期治療,準確使用抗生素。
- 慢性期造影檢查可見輸卵管全程顯影,傘端會明顯積水擴張,無或有部分顯影劑自輸卵管傘端彌散骨盆腔,提示輸卵管積水。
- 實驗室檢查證實子宮頸淋病奈瑟菌或衣原體陽性,紅血球沉降率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則證明為輸卵管炎症。
- 超音波檢查顯示子宮一側或雙側出現異常回聲輸卵管增粗,有的呈臘腸樣,管腔內呈低回音或點狀回聲。
- 腹腔鏡診斷準確,並能直接採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做病原體培養。腹腔鏡診斷標準包括輸卵管表面明顯充血;輸卵管管壁水腫;輸卵管傘端或漿膜面有膿性滲出物。
- 子宮頸或陰道異常黏液膿性分泌物,陰道抹片見到白血球,證實有輸卵管炎症。
急性闌尾炎
急性輸卵管炎易與急性闌尾炎混淆,一般而言,急性闌尾炎起病前常有胃腸道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瀉等,腹痛多初發於臍周圍,然後逐漸轉移並固定於右下腹。檢查時急性闌尾炎僅麥氏點壓痛,左下腹不痛,體溫及白血球增高的程度不如急性輸卵管炎。急性輸卵管炎的腹痛則起於下腹左右兩側,右側急性輸卵管卵巢炎常在麥氏點以下壓痛明顯,婦科檢查子宮頸舉痛,雙附件均有觸痛。偶有急性闌尾炎和右側急性輸卵管炎兩者同時存在,如診斷不確定,應儘早腹腔鏡或剖腹探查。
卵巢腫瘤蒂扭轉
卵巢囊腫蒂扭轉可引起急性下腹痛伴噁心,甚至嘔吐。扭轉後囊腔內常有出血或伴感染,則可有發熱,故易與輸卵管炎混淆。仔細詢問病史及進行婦科檢查,並藉助超音波可明確診斷。
異位妊娠或卵巢黃體囊腫破裂
異位妊娠或卵巢黃體囊腫破裂均可發生急性下腹痛,並可能有低熱,但異位妊娠常有停經史,血或尿HCG陽性,有腹腔內出血,甚至出現休克,而急性輸卵管炎多無上述症狀。卵巢黃體囊腫僅限於一側,塊物邊界明顯。
骨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
病人在經期有劇烈下腹痛,多合併不孕病史,需與輸卵管炎鑑別,婦科檢查子宮可增大,骨盆腔有結節狀腫塊,可通過超音波及腹腔鏡檢查作出診斷。
治療
一般症狀比較輕,身體情況良好,可以居家進行抗生素治療。對於病情嚴重、身體狀況比較差、藥物無效者需要住院治療,如果抗生素控制不滿意,還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同時要注意多休息、多飲水,補充營養,急性發作期一定要避免性生活。
- 臥床休息,採取半臥位。
- 飲食選擇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流食或者半流食,補充液體,注意糾正電解質不平衡及酸鹼失衡,必要時少量輸血。
- 高熱時採用物理降溫,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婦科檢查,以免引起炎症擴散,若有腹脹應行胃腸減壓。
頭孢菌素
可選用頭孢西丁鈉或頭孢替安,其他可選用 Cefuroxime 鈉、頭孢唑肟鈉、頭孢曲松鈉、頭孢噻肟鈉。臨床症狀改善至少24小時後轉為口服藥物治療,不能耐受多西環素者可用阿奇黴素替代,輸卵管卵巢膿腫病人可加用克林黴素或甲硝唑,從而更有效對抗厭氧菌。
克林黴素與氨基苷類藥物聯合方案
克林黴素靜脈滴注;慶大黴素先給予負荷量然後給予維持量,靜脈滴注。臨床症狀、體徵改善後繼續靜脈應用24~48小時,克林黴素改為口服。
喹諾酮類藥物與甲硝唑聯合方案
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對革蘭陰性菌及革蘭陽性菌均有抗菌作用。
青黴素類與四環素類藥物聯合方案
青黴素類與四環素類藥物聯合方案對多數需氧菌及厭氧菌均有效。
輸卵管造口術
輸卵管造口術適用於輸卵管炎,傘部沾黏、梗阻的病人。採用傘部再造手術,解除梗阻沾黏,可以增加受孕的機會。
輸卵管植入術
輸卵管植入術適用於峽部部分沾黏、阻塞的病人。手術可切除沾黏的部分,將剩餘部分從宮角植入,但是手術成功率不高。
輸卵管擴張術
輸卵管擴張術適用於輸卵管有沾黏、阻塞的病人,手術是在子宮鏡或輸卵管鏡下從宮角部探查,試擴張輸卵管,並酌情保留支架1~2週,防止再沾黏。有條件的病人可行X線介入治療技術,擴張輸卵管近端阻塞。
輸卵管切除術
炎症破壞明顯難以保留輸卵管者,建議切除輸卵管。輸卵管阻塞不孕病人進行手術後,一定要遵醫囑複查,懷孕病人應及時檢查並治療異位妊娠。
急性期腹部疼痛者可用冰袋或熱水袋敷疼痛部位,病情穩定時可用紅外線或短波透熱電療。
紅外線理療
紅外線可以透過衣服作用於治療部位,可穿過皮膚,直接使肌肉、皮下組織等產生熱效應,加速血液物質循環,增加新陳代謝、減少疼痛、增加肌肉鬆弛、產生按摩效果等。紅外線主要是由於其能從不同水平,調動人體本身的抗病能力而治療疾病。
短波透熱電療
短波透熱電療是利用電流磁場的變化在人體內產生感應電流,從而使組織產生發熱反應,達到治療疼痛的目的。
熱敷療法
選用第四代醫用海鹽,放於微波爐中加熱,加熱時可在鹽袋上灑些水,再套上塑膠袋用中火加熱2分鐘,稍燙手為好,裹上毛巾敷在患處,如兩側下腹部,一般熱敷時間在30~60分鐘,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治療
中藥主要選擇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藥物,例如銀翹解毒湯、安宮牛黃丸等。
按摩療法
按壓三陰交穴,三陰交穴道於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用拇指或中指指尖按壓該穴,每次3~5分鐘,力度以產生酸痛感為宜,每日3~5次。三陰交穴屬於足太陰脾經,有補腎固精的功效,適用於早洩、遺精、陽痿、陰莖痛、疝氣、附件炎、月經失調、崩漏、白帶異常、子宮脫垂等多種病症。
灸法
艾灸取穴中極穴、關元穴、三陰交穴、氣海穴。快速定位中極穴,在前正中線上,臍下5指處;關元穴在前正中線上,臍下4指處;三陰交穴在內踝尖直上4指,脛骨後緣;氣海穴在前正中線上,臍下兩指處。灸關元、氣海兩穴能生發陽氣、培補元陽;中極穴對生殖系統疾病有獨特的治療作用,特別是對附件炎的治療效果顯著;三陰交穴能保養子宮和卵巢,促進任脈、督脈、沖脈的暢通,對附件相關疾病的治療大有幫助。
預後
急性輸卵管炎及時正確診斷治療,預後良好。輕型單純性輸卵管炎經過治療可於2~3天體溫下降,1週左右輸卵管水腫消失,增厚的輸卵管在1~2月內完全吸收。輸卵管皺襞及纖毛上皮可恢復正常,不影響生育。
- 急性輸卵管炎,及時治療痊癒可能性較大。
- 慢性輸卵管炎經過治療後症狀可緩解,治癒率也較大。
輸卵管炎經過積極治療,通常不影響病人預期壽命。
- 病人於治療後72小時內隨診,明確症狀有無改善。
- 治療後一年內複查一次。
飲食
輸卵管炎病人應該重視飲食調理,在日常飲食上做到豐富飲食,攝取足夠的水分,保證新鮮蔬果的攝入量;忌諱的食物應該遠離。平時要注意營養合理,多吃請營養和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吃太多油膩、刺激、高脂食物。
- 飲食以清淡食物為主,可多吃高纖維食物,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多吃瘦肉類、魚類、蛋類、蔬菜、水果、全穀類、全麥面等。
- 合理餐次分配,確定每日飲食總熱量和糖類、蛋白質、脂肪的組成比例後,將熱量換算為食品後制定食譜。
- 多吃清熱利尿食物,如冬瓜、苦瓜、南瓜等。
- 忌吃辣燥、溫補等食物。
照護
輸卵管炎正確護理、治療才能達到促進恢復作用,病人注重個人衛生,避免感染的情況更加嚴重。如果是急性輸卵管病症可以採用半臥位的姿勢休息,還需要接受專業的治療,如抗菌消炎藥物治療法。
- 密切觀察病情,勤監測體溫,觀察伴隨症狀。
- 需密切觀察病人精神及飲食狀況,一旦有病情變化或症狀進行性加重,應及時就診。
- 急性發作期要避免性生活,慢性輸卵管炎病人性生活應有節制。
預防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積極治療婦科相關疾病,避免造成交叉感染,一定要治療徹底,以免轉成慢性。注意外陰衛生及個人清潔衛生,注意自身的保養,飲食均衡營養和作息規律。加強月經期、人工流產後、分娩後的營養,增強自身的體質,同時適當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增強免疫力,減少患病的機會。
沙眼衣原體感染的高危婦女提早檢查
如年齡<25歲、多個性伴侶、性伴侶有性傳播疾病,治療可減少輸卵管炎症發生率。雖然細菌性陰道病與輸卵管炎性疾病相關,但檢測和治療細菌性陰道病能否降低疾病發生率,至今尚不清楚。
初期篩檢方法
血液常規檢查
血液常規檢查是非常普通的一項檢查,做血液常規檢查出現的血象偏高的現象時,表示病人體內有炎症入侵以及炎症感染的現象。
致病菌培養檢查
當病人出現分泌物增多的現象時,可以取分泌物做致病菌培養檢查,通過做此項檢查可以確診是否有陰道炎或者分泌物中是否有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的現象,做致病菌培養檢查是確診輸卵管炎最有效一項檢查。
超音波檢查
超音波可以檢測腹腔中的臟器是否有病變的現象,通過做此項檢查也可以確診是否患有輸卵管炎。
- 注意保持個人衛生,防止感染,可以減少輸卵管炎的發生,將輸卵管炎的發生率降到最低。
- 注意避孕,減少人流,如需進行應到正規醫院。
- 提高對生殖道感染的認識及預防感染的重要性。
- 不抽菸、酗酒,由於尼古丁和酒精成分會影響輸卵管纖毛的擺動,增加輸卵管炎症的發生率,所以病人有吸菸酗酒的病人最好戒菸、戒酒。
- 產後宜適當採取俯臥或膝胸,有助於產後婦女降低輸卵管炎症的發生。
- 及時治療下生殖道感染,避免病原體上行。
- 定期進行婦科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