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濕疹
概述
乳房濕疹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特殊部位濕疹,好發於乳頭、乳暈及其周圍。皮損呈棕紅色,糜爛明顯,覆以鱗屑或薄痂,浸潤時可發生皸裂,可伴有搔癢和疼痛。根據皮損表現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 就診科別:
- 皮膚科
- 英文名稱:
- Eczema of breast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感染
- 治療周期:
- 濕疹類型不同治療周期不同
- 臨床症狀:
- 皮疹、搔癢
- 好發人群:
- 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者
- 常用藥物:
- Diphenhydramine 、 Tacrolimus 軟膏、維他命C
- 常用檢查:
- 血液常規、皮膚組織病理學檢測、變應原檢測、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
急性濕疹
皮疹為多數密集的粟粒大小丘疹、丘皰疹,外周有散在丘疹、丘皰疹,境界不清。
亞急性濕疹
當急性濕疹炎症減輕之後,或急性期未及時適當處理,拖延時間較久而發生亞急性濕疹,皮損以小丘疹、鱗屑和結痂為主,伴有劇烈搔癢。
慢性濕疹
多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覆發作、久治不愈演變而成,也可開始即呈現慢性炎症。患處皮膚浸潤增厚,變成暗紅色及色素沉澱,表面粗糙,覆以少許糠秕樣鱗屑,病程不定,易復發,經久不愈。
病因
乳房濕疹目前病因尚不明確,可能和多種因素有關,包括精神因素、個體因素、局部刺激因素、氣候因素和化學因素。
精神因素
憂愁、恐怖、憂鬱等情緒的變化可能引起濕疹的發作或使症狀加重,精神緊張、失眠、過度勞累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也可使濕疹加重。
個體因素
先天體質、神經系統功能、營養或新陳代謝的障礙等,皆可影響人體的反應性,如既往有過敏史、免疫力低下人群好髮乳房濕疹。
局部刺激因素
哺乳時嬰兒反覆刺激乳頭、緊身內衣反覆摩擦、乳房局部多汗、反覆搔抓等均可對乳房皮膚產生刺激,破壞皮膚屏障。
氣候因素
氣候環境的變化,如寒冷、炎熱、乾燥、潮濕等均可引起皮膚敏感。
化學因素
日常用的護膚品、清潔劑、衣服染料、化學纖維等均可對皮膚產生刺激,誘發濕疹。
頻繁更換護膚品
護膚品屬於化學物品,頻繁更換刺激皮膚易誘發疾病。
季節變化
四季更替時,空氣中的濕度、溫度等都會發生明顯變化,可誘發疾病。
哺乳
嬰兒吮吸乳汁時反覆刺激乳頭可導致皮膚破損,乳汁分泌導致乳頭潮濕均可誘發濕疹。
生病
生病時人體免疫力下降,易引發過敏反應,如合併其他慢性疾病者更易誘發本病。
家族史
有乳房濕疹家族史者易發病。
乳房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好發於青年女性,尤其是哺乳期婦女,20歲以上女性患病率為1.3%。
哺乳期婦女
哺乳期時嬰兒吮吸乳汁時反覆刺激乳頭,乳汁分泌導致乳頭潮濕均可誘發濕疹。
過敏體質者
過敏體質者在某些其他致病因素下更易發病。
長期精神緊張者
長期精神緊張可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誘發疾病。
症狀
乳房濕疹好發於乳頭、乳暈及其周圍,皮損一般為紅色,可有糜爛、鱗屑、皸裂,多數病人有劇烈搔癢和疼痛。根據皮損表現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
乳房濕疹可分為三型,典型表現取決於具體分型。
急性乳房濕疹
乳房皮膚常出現大量密集的粟粒狀小丘疹或水泡,色潮紅,多對稱分布,伴有劇烈搔癢,抓破後有較多漿液滲出,可伴有糜爛、結痂和脫屑等。
亞急性乳房濕疹
亞急性乳房濕疹多由急性轉變而來,乳頭、乳暈及其周圍均可出現丘疹、鱗屑和結痂,多對稱分布,伴有搔癢和燒灼感,夜間症狀加重。
慢性乳房濕疹
慢性乳房濕疹是由急性、亞急性濕疹反覆發作、長期不愈轉變的,可見乳頭、乳暈及其周圍皮膚增厚、皸裂、色素沉澱、苔蘚樣變,多對稱分布,伴有癢痛感。
乳房濕疹皮損破潰處常合併其他細菌及真菌的感染,可出現局部或全身的感染症狀。
看醫
當乳頭、乳暈及其周圍出現皮疹伴有搔癢等症狀時,應及時就診皮膚科。根據血液常規、皮膚組織病理學、變應原檢測等明確診斷,注意和乳房濕疹樣癌、接觸性皮膚炎相鑑別。
- 乳頭、乳暈及其周圍出現皮疹伴有搔癢的情況,需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哺乳期婦女出現乳房濕疹,需要及時就醫。
- 乳房濕疹病人合併感染,出現乳房局部腫痛及全身高熱的情況,應立即就醫。
病人考慮去皮膚科就診。
- 皮疹出現多久了?
- 目前都有什麼症狀?(如乳頭、乳暈及其周圍皮疹、搔癢、疼痛)
- 是否處於哺乳期?
- 是否有過敏史及家族史?
- 用過哪些藥物?
血液常規檢查
有助於明確有無其他病原體感染。
皮膚組織病理學檢查
通過病理學可明確診斷,有助於與其他疾病鑑別。
變應原檢測
變應原檢測有助於明確乳房濕疹的常見變應原和刺激原,對乳房濕疹的診斷及治療均有很大幫助。
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
可以輔助明確繼發細菌感染的類型及選擇敏感抗生素。
- 典型乳房濕疹皮損症狀及臨床表現:雙側乳頭、乳暈及其周圍出現多形皮疹伴有搔癢。
- 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典型濕疹表現,如急性濕疹可見表皮內海綿形成,真皮淺層微血管擴張,血管周圍有淋巴球浸潤,還會有少數嗜中性白血球;慢性濕疹可見角化不全或角化過度。
乳房濕疹樣癌
也稱Paget病,臨床上以乳頭和乳暈濕疹樣表現為特點,多為單側,以中老年女性多見,可見邊界清楚的紅色斑疹、皮膚增厚、浸潤結痂,濕疹治療遷延不愈。末期可見皮損擴展、乳頭扁平凹陷,伴有乳頭溢液,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可明確診斷。
接觸性皮膚炎
有明確的接觸史,病變局限於接觸部位,皮疹形態單一,易起大皰,境界清楚,病程短,去除病因後易治癒。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可明確診斷。
治療
乳房濕疹的治療應注意避免誘因,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輕症病人可局部治療,對於重症病人要以綜合治療為主。
指導病人尋找和避免環境中的常見變應原和刺激原,避免搔抓和過度清洗。
局部藥物治療
- 症狀較輕時可外塗保濕霜促進皮膚修復,阻斷外界刺激。
- 亞急性和慢性期可用 Tacrolimus 軟膏、 Pimecrolimus 乳膏治療。
- 哺乳期局部用藥應避免藥物被嬰兒吮吸。
全身藥物治療
外用糖皮質類固醇類製劑
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能夠短時間迅速起效,對於症狀嚴重者有很好的效果。可根據病人病情嚴重程度選擇不同類型糖皮質類固醇,如輕症病人可選擇 Dexamethasone 乳膏,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用量。
抗組織胺藥
根據病人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抗組織胺藥物止癢、抗炎,第一代抗組織胺藥常被應用,如 Diphenhydramine ,二代和三代抗組織胺藥物也經常使用。
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如 Tacrolimus 軟膏、 Pimecrolimus 乳膏,通過抑制鈣調磷酸酶起到免疫抑制作用。
抗生素
對於併發感染的乳房濕疹病人可應用,但要注意用藥者是否有過敏史。
維他命C
可應用於急性乳房濕疹病人,有助於減輕紅腫和搔癢。
紫外線療法包括長波紫外線、中波紫外線照射及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對慢性頑固性乳房濕疹有較好效果。
急性乳房濕疹是濕熱重,宜清熱瀉火、涼血利濕,可服用龍膽瀉肝湯。亞急性乳房濕疹病人宜健脾祛濕,應用除濕胃苓湯。慢性乳房濕疹的治療宜養血,用四物消風飲。
預後
乳房濕疹經過有效規範的治療後可減輕症狀,維持正常的生活質量。但病情易反覆發作成慢性,對於哺乳期乳房濕疹去除誘因可快速痊癒。
乳房濕疹能夠治癒,但病情易反覆,需要特別注意。
乳房濕疹經過有效治療一般不影響自然壽命。
急性乳房濕疹經藥物治療,複診時一般通過皮膚視診等檢查觀察治療效果及病情程度,助於制定接下來的治療方案。慢性濕疹按醫囑隨診。
飲食
乳房濕疹病人的飲食護理,注意是合理、均衡飲食,保證各種營養物質的攝入,忌食辛辣刺激、海鮮發物,避免濃茶、煙、酒、咖啡。
忌辛辣食品
辛辣食品多食易生燥熱,使內臟熱毒蘊結,出現皮膚搔癢症狀,從而使本病症狀加重。
忌海鮮發物
尤其是過敏體質的人群,進食海魚、蟹等可能誘發皮膚搔癢。
忌煙、酒、茶、咖啡
此類物質可使精神亢奮,有提神醒腦的作用,精神長期緊張易誘發疾病。
宜多食用含維他命C豐富的食物
如橙子、草莓等,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和減輕皮膚搔癢。
照護
乳房濕疹病人的護理,首要注意避免接觸變應原,注意日常藥物的使用及皮膚清潔,定期觀察皮疹變化。另外,屬豬也要注意病人的心理狀態,以利於病情恢復。
- 了解相應藥物的作用、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正確使用。
- 洗澡時以淋浴為佳,不要用熱水燙洗或過度清潔患處,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肥皂或者沐浴露,洗澡後要擦乾身體;儘量穿寬鬆、柔軟、透氣性好的內衣,避免易致敏的人造纖維及毛皮衣物。
- 哺乳期婦女注意嬰兒口腔、乳頭的清潔衛生,乳汁溢出要及時清理。
乳房濕疹病人定期複查皮疹面積大小、皮損程度等。
- 哺乳期婦女的藥物治療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擅自用藥、改變藥量。
- 局部外用藥物治療時需要暫停哺乳。
- 乳房濕疹易復發,應定期複診。
預防
乳房濕疹目前病因尚未明確,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疾病,因此無法完全預防。主要是避免變應原和刺激原誘發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養成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有助於預防疾病。
對於過敏體質人群應初期進行變應原檢測。
- 哺乳期女性要養成正確的哺乳姿勢,同時注意嬰兒口腔及乳頭衛生。
- 改善生活習慣,穿寬鬆、柔軟的內衣和天然纖維製成的衣服,避免乳房不透氣、出汗多。避免過度清潔皮膚以及過度護膚。
- 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避免每日高度緊張、焦慮不適,否則易誘發疾病。
- 養成運動的習慣,每日規律、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