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脂肪肝
概述
由於長期飲酒、營養不良、藥物等各種因素導致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當脂肪含量超過肝臟總量的25%時稱為重度脂肪肝,可出現右上腹脹痛、食慾下降等症狀。
- 就診科別:
- 消化內科、肝病科
- 英文名稱:
- Severe fatty liver
- 是否常見:
- 是
- 是否遺傳:
- 否
- 併發疾病:
- 肝纖維化、肝硬化、黃疸、肝癌
- 治療周期:
- 長期間歇治療
- 臨床症狀:
- 右上腹不適或者脹痛、乏力
- 好發人群:
- 糖尿病病人、肥胖人群、長期酗酒人群、長期缺乏運動人群
- 常用藥物:
- 彈性酶腸溶片、多烯磷脂醯膽鹼
- 常用檢查:
- 腹部CT檢查、肝臟超音波檢查、血液常規
病因
重度脂肪肝的病因一般是長期飲酒、長期暴飲暴食、缺乏運動導致,因此肥胖、飲酒、運動少更易出現重度脂肪肝。肝臟是最大的解毒器官,所以中毒病人也可能會導致肝臟的損傷。
飲酒
由於長期過量飲酒,增加了肝臟負擔。
肥胖
長期暴飲暴食,營養過剩,干擾了肝臟的代謝功能,從而形成脂肪肝。
缺乏鍛煉
長期缺乏運動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中毒
中毒病人也可能會導致肝臟的損傷。
飲酒
過量飲酒會加重病情,即使是少量飲酒,也會促進肝病的發展。
重度脂肪肝作為脂肪肝的一種類型,目前國內暫無權威機構發布的發病相關數據。我國脂肪肝患病高達27%,且兒童脂肪肝日益增多,與肥胖、缺乏運動等密切相關。
- 糖尿病病人:血糖及血脂控制不好的人群很容易患上此病。
- 肥胖人群:由於此類人群肝臟代謝功能較差,因此脂肪會堆積再肝臟上。
- 長期酗酒人群:飲酒過量,大量酒精再肝臟中的分解,阻礙了脂肪的代謝,從而造成脂肪的堆積。
- 長期缺乏運動人群:不喜歡運動導致肝臟的代謝功能變差。
症狀
重度脂肪肝的典型症狀是右上腹不適或脹痛,常伴有渾身乏力食欲不振,出現蜘蛛痣、黃疸等,男性可出現乳房發育,女性出現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等症狀。發生肝硬化者可出現門靜脈高壓導致腹水,可引起靜脈曲張、破裂等,也會出現出血傾向。
右上腹不適
右上腹不適或脹痛是由於肝臟脂肪變性達到一定程度,以及可能伴有脂肪性肝炎,使肝臟腫大,牽拉包膜引起,嚴重時疼痛的難以忍受。
食欲不振
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尤其厭油膩的食物。
渾身乏力
因食欲不振導致攝入能量不足,常常出現渾身乏力。
蜘蛛痣
常出現在手掌部位的紅色痣,痣中間有一個中心點,圍繞其向外擴散,表現為輻射狀的細小血管。
消化道症狀
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
內分泌失調
肝功能異常導致多種激素在肝臟內滅活,男性可能出現乳房發育、睪丸萎縮,女性可能出現月經失調、不孕等。
消化道出現
肝臟門靜脈高壓,引起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等症狀。
凝血功能障礙
肝臟合成凝血因子,重度脂肪肝導致肝臟無法正常工作,因此會出現出血傾向、牙齦流血等。
- 凝血因子功能障礙會出現出血、嘔血、黑便等。
- 肝糖類抗原儲備不足,糖異生減少,可能會出現低血糖。
- 脂肪肝由於脂肪堆積合併缺乏維他命,病人會出現周圍神經炎、口角炎、舌炎等症狀。
黃疸
脂肪肝嚴重影響肝功能,導致膽紅素代謝障礙和排泄受阻,膽紅素因此在皮膚、黏膜過度沉積。
肝纖維化
肝細胞長期反覆破壞與再生過程中,會出現膠原。蛋白多糖等物質在肝臟中瀰漫性過度沉積,出現纖維化。
肝硬化
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導致肝硬化。
肝癌
如果放任疾病進展,嚴重者會引起肝功能衰竭,甚至惡變成肝癌。
看醫
當出現右上腹不適或疼痛,需及時就醫,做CT檢查及時確診,日常是否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皮膚發黃等也要注意。
- 出現右上腹不適或者疼痛、乏力、噁心、嘔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膚或眼白髮黃等需儘快去醫院就診。
- 當病人出現月經失調、陽痿、腹脹、手掌中出現蜘蛛痣時應引起注意,及時到醫院就診。
- 大多數病人會去消化內科進行就診。
- 對於設有肝病科的醫院,也可到肝病科就診。
- 疼痛位置在哪?什麼時候疼痛?疼痛的頻率、強度如何?
- 平時喝酒嗎?喝酒頻率多不多,每次飲酒多少?
- 平時常吃什麼?
- 日常運動嗎?運動量如何?
- 是否有其他病史?(如糖尿病)
腹部CT影像學
該檢查用於判斷肝臟是否存在脂肪變性,並明確程度。
肝臟超音波檢查
能夠通過圖像準確地了解病情。
查體
通過觸診和叩診,發現肝臟是否腫大,是否出現叩擊痛。
實驗室檢查
診斷脂肪肝的方法之一,病人可有血漿球蛋白變化。
肝切片檢查檢測
採用的肝穿刺切片檢查細胞學檢查是確診脂肪肝的金標準。目前多在超音波引導下進行肝穿刺,抽吸肝組織切片檢查,遠較過去盲目肝穿刺法準確、安全,尤其在局灶性脂肪肝或彌慢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島,與超音波下肝癌的鑑別有困難時具有獨特的優越性。通過對切片檢查組織顯微鏡下觀察可以明確脂肪肝病變程度、類型、有無合併脂肪性肝炎和肝纖維化,對治療以及預後判斷亦有重要價值。但肝切片檢查是一種創傷性檢查,病人一般難以接受。
應從病人的病史和臨床表現出發,結合完善的體格檢查、影響學檢查、實驗室檢查以及肝穿刺切片檢查細胞學檢查來確診。
- 重度脂肪肝病人可存在食欲不振、乏力、噁心、嘔吐、黃疸等臨床表現。
- 觸診可發現肝臟腫大,以及存在叩擊痛等症狀。
- 結合影像學檢查顯示肝密度瀰漫性減低,在未行增強掃描時門靜脈和肝靜脈分支清晰可見,肝/脾CT比值小於0.5;血漿球蛋白變化,特別是α1、α2及β脂蛋白增高,血清GGT、ALT活性輕度增高或正常;肝細胞切片檢查明確脂肪肝病變程度即可確診是否為重度脂肪肝。
妊娠脂肪肝
該疾病臨床表現為嚴重嘔吐、黃疸上腹痛等,與爆發性肝炎相似,可根據臨床症狀進行鑑別。
中毒性脂肪肝
環境內存在肝毒物質,長期接觸造成疾病發生,多通過詢問病史即可獲得信息與該疾病進行鑑別。
酒精性脂肪肝
病人長期酗酒,進行肝穿刺切片檢查可發現75%~95%脂肪浸潤。病人通常每日飲酒量超過80~160g,可通過詢問病史發現這一情況,與該疾病進行鑑別。
糖尿病脂肪肝
糖尿病病人血漿胰島素水平與血漿脂肪酸增高,多數糖尿病病人為肥胖者,如病人患有糖尿病,發生脂肪肝,應優先考慮糖尿病脂肪肝。
肝炎後脂肪肝
該疾病病人多見於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復期或者慢性肝炎的病程中,可表現為原有的肝炎症狀加重,由於病人體重日增,從而導致脂肪肝加重,以此可以與重度脂肪肝進行鑑別。
治療
對於重度脂肪肝的病人需要控制體重,應用藥物改善肝功能,糾正代謝失調,避免其他加重肝損傷的因素,如體重下降過快、酒精的過量攝入等。積極處理併發症,對重度脂肪肝病人進行監測、診斷和治療,必要時需要肝移植治療。
降脂藥物
常用藥物有消膽胺、煙酸、彈性酶腸溶片、肌醇、樂脂平、健膽舒錠等,降低膽固醇,避免膽固醇在肝臟內沉積,增加肝臟負擔,緩解脂肪肝。
護肝抗氧化劑等藥物
多價不飽和卵磷脂、S-腺苷甲硫氨酸、抗氧化劑、攝護腺素E、肝得健、馬洛替酯、牛磺酸、多烯磷脂醯膽鹼等,用於保護肝細胞。維他命E通過抗氧化作用可以改善肝病理,降低轉胺酶。
其他藥物
對於一些減肥效果不佳的病人,可應用羅氏鮮(一種胃和胰脂肪酶的可逆抑制劑),但是易出現腹瀉、腹脹等不良反應。Harrison等證實羅氏鮮能控制熱量的攝入,但不能減輕體重和改善肝的組織學病變。
如果重度脂肪肝的病人肝功能不全已達終末期,可以考慮肝移植手術,延遲壽命。重度脂肪肝病人行肝移植的適應證:
- 酒精性肝硬化:在移植前飲酒病人需戒酒6個月,目的在於使部分病人從肝臟疾病中恢復,從而避免肝移植,並確定移植後能堅持戒酒。
- 重度脂肪肝病人如果進行包括戒酒在內的3個月的治療後仍無改善,自行恢復的可能性非常小。在大部分移植中心,MELD評分主要用於優選等待肝移植的病人,也可以用於評估肝移植後的存活獲益。
- 重症脂肪肝病人在住院期間發生臨床和生化指標惡化,提示感染風險很高,需要重複進行感染篩檢。
- 減輕體重,短期的研究表明,穩定的體重減輕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和肝的組織學病變。應避免體重下降過快,小於1.6kg/w。
- 其他存在治療前景的藥物:口服內源性大麻素受體阻斷劑對於減輕體重、改善纖維化、抑制脂肪生成都有好處;中樞類大麻受體(CB-1)阻斷劑有助於減輕體重,並在動物實驗中體現出治療前景;抗胰島素抵抗及其相關因素的藥物,如GLP-1激動劑等;ACEI類、ARB類以及一些抗血管生成的藥物。
- 運動調節:需在專業指導下進行規律的運動,循序漸進養成良好運動習慣。
預後
重度脂肪肝較輕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更容易出現肝纖維化、肝硬化,但預後主要取決於是否合併脂肪性肝炎,以及年齡、體重指數、運動情況、飲酒狀況、高血壓病、第二型糖尿病等各種綜合性因素。如果已經出現肝纖維化,配合醫生積極的治療,很大程度也是可逆的。但是如果放任疾病進展,就會出現肝硬化,最終引起肝功能衰竭或惡變為肝癌。
重度脂肪肝一般不能達到治癒目的。
重度脂肪肝比較嚴重的病人,可以影響病人壽命,但存活時間根據疾病治療恢復程度而不同。
每日監測體重、血壓、血糖、血脂變化,留意新發症狀,並定期複診,一般三個月一次,主要複查血液常規、胸部CT等。
飲食
宜清淡為主,多吃粗糧以及其它可以通便的食物,多吃高蛋白、高維他命的食物,禁油膩,戒菸限酒,嚴格按照醫囑執行。
- 在飲食上以清淡為主,多吃粗糧、高蛋白、高維他命食物,如玉米、山藥、地瓜、紫薯、蔬菜、雞肉。
- 不吃動物內臟、油炸、燒烤和油膩食物。
- 戒菸、戒酒。
照護
重度脂肪肝日常需要控制體重、禁酒,在醫生等專業人士的指導下規律運動,保持排便通暢。當病人出現腹部不適時,最好臥床休息,減少外出運動。
- 控制體重,避免體重下降過快。
- 避免極低熱量的飲食。
- 避免小腸細菌異位、過度繁殖。
- 避免過量的酒精攝入,以免加重病情。
- 平時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規律運動,出現右上腹不適時,最好臥床休息,減少外出活動,避免勞累。
- 排便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如大便乾燥、排便困難或者黑便,應及時就醫。
- 嚴禁飲酒,特別是酒精性引起的重度脂肪肝。
- 出現黑便、牙齦流血等,需注意是不是存在凝血因子異常導致出血。
預防
對於重度脂肪肝病人應該戒菸、戒酒,避免勞累、熬夜,減少肝臟的損傷。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有利於防治疾病的進展。
建議每年至少一次醫院定期體檢,初期及時發現異常。
禁飲酒
酒精使肝臟代謝功能降低,不飲酒可以減少肝臟的損傷。
多運動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防止肝臟脂肪含量過高。
飲食科學
健康飲食,多吃高蛋白、高維他命的食物,如雞肉和綠葉蔬菜,以少鹽、少油為原則。
控制體重
將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內,避免增加肝臟負擔,形成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