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巨大兒

概述

巨大兒是指體重超過4000克的新生兒,出生後即可表現為巨大兒症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父母體格高大和孕母血糖異常。巨大兒會造成異常分娩甚至死產的情況發生,主要是進行藥物和手術的治療,治療後的病人預後良好,可以治癒。

就診科別:
產科、新生兒科
英文名稱:
fetalmacrosomia
疾病別稱:
巨大胎兒
是否常見:
是否遺傳:
併發疾病:
陰道損傷、子宮破裂、顱內出血、鎖骨骨折
治療周期:
1~2週,具體視情況而定
臨床症狀:
孕婦體重增加迅速、腹部明顯膨隆、有沉重感、呼吸困難、水腫
好發人群:
糖尿病孕婦、有巨大兒史的病人
常用藥物:
葡萄糖溶液
常用檢查:
腹部檢查、全身檢查、血糖檢查
疾病分類
  • 出生體重在4000~4499克,異常分娩及新生兒併發症風險增加。
  • 出生體重在4500~4999克,母兒併發症明顯增加。
  • 出生體重≥5000克,死產及新生兒死亡率增加。

病因

巨大兒的因素有生理性因素、父母體格高大、病理性因素等,如患有未控制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胰島細胞增生症。

主要病因

孕期營養過剩

母親孕期食量較大,攝入大量蛋白質、糖等營養物質。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這些糖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胎兒正常胰臟組織分泌的胰島素將這些糖轉化為多餘的脂肪和蛋白質,導致胎兒體重增長比正常體重孕母所生的胎兒快,到足月分娩時就長成了巨大兒。

過期妊娠

過期妊娠時,胎兒的體重會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加,此時就會導致巨大兒的出現。

誘發因素

再次懷孕的婦女、父母身材高大、高齡產婦、有巨大胎兒分娩史等因素都會增加巨大兒的發生機率。

流行病學

近年來因營養過剩而致巨大兒的發生率明顯上升,國內發生率約為7%,國外發生率約為15.5%,男胎多於女胎。

好發人群

糖尿病孕婦

孕婦患糖尿病時,常可分娩巨大兒。

有巨大兒史的病人

分娩巨大兒的可能性更大。

症狀

巨大兒的孕婦常有腹部沉重、腹痛、呼吸困難等,伴體重增長迅速。新生兒的表現因發病原因不同而異,常表現為窒息、顱內出血、低血糖、呼吸困難等。

典型症狀

母體的影響

難產

  • 巨大兒頭盆不稱發生率明顯增加,臨產後胎頭不易入盆,往往阻隔在骨盆入口之上,可致第一產程延長。胎頭下降緩慢,易造成第二產程延長。
  • 巨大兒雙肩徑大於雙頂徑,若經陰道分娩,主要危險是肩難產,其發生率與胎兒體重成正比。肩難產處理不當可發生嚴重的陰道損傷和會陰裂傷甚至子宮破裂,產後可因分娩時盆底組織過度伸長,發生子宮脫垂及陰道前後壁膨出。胎先露長時間壓迫產道,容易發生尿瘺或糞瘺,手術風險增加。

產後出血及感染

子宮過度擴張,子宮收縮乏力,產程延長,易導致產後出血。

對胎兒的影響

巨大胎兒難以通過正常產道,手術助產機會增加,可引起顱內出血、鎖骨骨折、臂叢神經損傷及麻痹,嚴重時甚至死亡。

看醫

當孕婦出現腹部膨隆等症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需要進行腹部檢查、超音波檢查,患兒出生後還要進行血糖檢查和全身檢查。

就醫指征
  • 孕婦有腹部膨隆、呼吸困難的情況下,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檢查。
  • 孕婦有糖尿病時及時就醫。
  • 孕婦有妊娠高血壓、胎兒不入盆而浮動的情況,應立即就醫。
就診科別
  • 多數病人優先考慮去產科就診。
  • 如果孩子已經出生可以去新生兒科就診。
醫生詢問病情
  • 孕婦是否有感到腹部明顯膨隆?
  • 有沒有糖尿病?
  • 之前有沒有過巨大兒史?
  • 病人是否為高齡產婦?
  • 上一個孩子的體重為多少?
需要做的檢查

腹部檢查

腹部明顯膨隆,宮高>35公分,觸診胎體大,先露部常不入盆而浮動,聽診時胎心清晰,但位置較高,若宮高加腹圍≥140公分,則巨大兒的可能性比較大。

超音波檢查

利用超音波測量胎兒雙頂徑、股骨長、腹圍及頭圍等各項生物指標,可監測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雙頂徑達10公分,考慮巨大兒可能性比較大。

全身檢查

孩子出生後進行全身檢查,檢查有無畸形和損傷等,另外,對孩子進行體重的測量,可以直接判斷孩子是否為巨大兒。

血糖檢查

因巨大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母親為糖尿病,所以出生後及時檢查是否有低血糖非常重要。

診斷標準

通過病史、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如腹部檢查顯示為腹部明顯膨隆,宮高加腹圍≥140公分等可以初步判斷,但巨大兒在出生後才可以完全確診,腹部檢查和超音波相結合的巨大兒預測治療可提高巨大兒的產前預測準確率。

鑑別診斷

治療

巨大兒主要針對孕婦及新生兒的異常情況進行相應的治療,孕婦包括糖尿病的治療,必要時引產,新生兒的治療包括預防低血糖、臂叢神經損傷等。

治療周期
巨大兒一般需治療1~2週,具體時間根據病情的具體治療來確定。
藥物治療

胰島素

妊娠期詳細詢問病史,定期作孕期檢查及營養指導,監測血糖,排除糖尿病。若確診為糖尿病,則應積極治療,控制血糖。

葡萄糖

新生兒低血糖應在生後30分鐘監測血糖,於出生後1~2小時開始餵糖水,早開奶。輕度低血糖者口服葡萄糖糾正,嚴重者靜脈輸注。

鈣劑

新生兒易發生低鈣血症,應補充鈣劑,多用葡萄糖酸鈣加入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

手術治療

終止妊娠

如果孕婦確診為糖尿病,則應積極治療,控制血糖,並於足月後,根據胎盤功能及糖尿病控制情況等綜合評估,決定終止妊娠時機。

剖腹產

非糖尿病孕婦的胎兒估計體重≥4500g,糖尿病孕婦的胎兒估計體重≥4000g,建議剖腹產終止妊娠。

經陰道分娩

對於估計胎兒體重大於4000g,小於4500g而無糖尿病者,可陰道試產,但需放寬剖腹產指征。產時應充分評估,必要時產鉗助產,同時做好處理肩難產的準備工作。分娩後應行子宮頸及陰道檢查,了解有無軟產道損傷,並預防產後出血。

預防性引產

預防性引產對妊娠期發現巨大胎兒可疑者,目前的證據並不支持進行預防性引產。因為預防性引產並不能改善圍生兒結局,不能降低肩難產率,且反而可能增加剖腹產率。

預後

巨大兒經及時治療後部分可以痊癒,但如果病情嚴重可能會出現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畸形等,甚至會導致胎兒出現死亡。

能否治癒

巨大兒一般能治癒。

能活多久

巨大兒如果順利度過新生兒期,長大後會是健康正常的。

複診

巨大兒應於產後一個月進行複診,對病人進行血糖檢查。

飲食

對於患有糖尿病的孕婦,制定個性化的食譜。在合理控制飲食總熱量的前提下,攝入足夠的纖維素,並保證鈣、鐵、鋅、硒等微量營養素充足,用餐次數也建議進行個性化的安排,少食多餐。

飲食調理
  • 營養均衡,要注意粗糧和細糧的搭配,宜多食用脂肪含量低的魚肉、雞肉、蛋奶製品。
  • 少食用油炸的高熱量食物、燒烤等。
  • 多補充鈣、鐵、鋅、硒等微量營養素。
  • 病人飲食要儘量少食多餐,避免過飽。

照護

巨大兒不一定成熟,尤其母親有糖尿病的患兒,需加強護理,注意併發症的發生,密切觀察生命體徵變化。

日常護理
  • 注意新生兒發生低血糖情況、分娩時發生肩難產,生產後要仔細檢查胎兒鎖骨是否骨折。
  • 出現的神經症狀是因低血糖、低血鈣造成,一旦發生應及時進行治療。
  • 鎖骨骨折不需要外固定,護理時勿牽動患肢,兩周後多能痊癒,預後良好。
  • 在服用胰島素期間,應時可關注病人的血糖變化,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病情監測
  • 存在糖尿病的孕婦應定期到醫院進行血糖檢查以及其他產前檢查,了解孕婦以及胎兒的身體情況。
  • 普通孕婦應注意懷孕期間飲食規律,保持體重,避免短時間內體重迅速增長。
  • 密切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徵變化,監測血糖、黃疸和其他有關生化檢查等。
心理護理

孕婦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緊張、焦慮、不安、恐懼等不良情緒,需要承受很大的心理負擔,家屬應該給予孕婦充分的理解和關心,要使其保持愉悅的心情,耐心安慰病人。

特殊注意事項

對於有糖尿病的孕婦,出生後的巨大兒會有低血糖,要根據患兒的病情給予治療。剖腹產後易引發傷口感染、腹腔沾黏、子宮內膜異位等症狀,要注意進行護理與治療。

預防

孕婦要進行適當的活動,補充營養,也要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品的攝入,保持體重,密切關注胎兒的生長過程。

初期篩檢

發現胎兒增長過快時,應該及早去醫院做一次糖耐量的監測和營養諮詢。

預防措施
  • 如果存在糖尿病,應合理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巨大兒的發生率。
  • 注意孕前體重,控制孕期合理飲食。
  • 在孕期適當運動,避免營養過剩。
  • 定期孕檢,評估胎兒的生長情況以及孕婦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