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健康

水泉穴

功效

水泉穴歸屬足少陰腎經,具有清熱益腎、通經活絡的功效。

主治

小便不利、月經失調、經痛、癃閉等。

精準位置

水泉穴道於跟區,太溪直下1寸,跟骨結節內側凹陷中。

穴道位置

取穴方法

取穴時,先找到內踝與阿基里斯腱中間的太溪穴,從太溪穴向下可以摸到跟骨結節上方的凹陷,即為水泉穴,或者從太溪穴向下量一拇指的距離即為水泉穴。

穴道位置

取穴小貼士

本穴的取穴方法使用了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病人自身拇指指間關節的寬度為1寸。

取穴方法為臨床常用的取穴方法,根據長期臨床經驗總結而來,操作時建議結合精準位置取穴。

取穴成功後,按壓局部會有酸脹感。

按摩療法

用指腹按揉水泉穴,使局部有酸脹感,每次按揉3-5分鐘,可輔助治療小便淋漓不盡、經痛、閉經等。

穴道療法

針刺療法

用針灸針直刺水泉穴0.3-0.5寸,可以治療小便不利、月經失調等。

穴道療法

艾灸療法

用艾條在距離皮膚3-5公分處對水泉穴進行懸灸,每次艾灸5-10分鐘,可以輔助治療月經失調、經痛、足跟痛、頭暈目眩等。

穴道療法

穴道療法小貼士

按摩時,用力要均勻、柔和、持久,禁止暴力操作,防止皮膚損傷。

針刺療法需由專業醫生操作,病人切勿自行操作。

艾灸時,及時清理艾灰,防止燙傷皮膚。

穴道配伍

水泉穴與三陰交穴、血海穴相配伍,可治療腎絞痛、腎結石。

水泉穴與血海穴、中極穴相配伍,可治療血尿。

水泉穴與中極穴、水道穴相配伍,可治療腎氣虧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