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穴
功效
太乙穴歸屬足陽明胃經,具有除濕散熱的功效。
主治
腹痛、腹脹、心悸、癲狂等。
精準位置
太乙穴道於上腹部,臍中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取穴方法
取穴時,病人呈仰臥位,病人自身三指併攏的寬度為2寸,這樣即可在肚臍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處找到太乙穴,左右兩邊各有一個。
取穴小貼士
取穴方法為臨床常用的取穴方法,根據長期臨床經驗總結而來,操作時建議結合精準位置取穴。
本穴的取穴方法使用了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病人自身2-5指併攏過中指中節橫紋的寬度為3寸,拇指指間關節的寬度為1寸。
取穴成功後,按壓局部會有酸脹感。
按摩療法
用拇指指腹按壓太乙穴,逐漸用力,10-15秒後鬆開,再重複按壓。也可以用拇指指腹輕揉太乙穴2-3分鐘,可以緩解心煩不寧、癲狂。
針刺療法
用毫針對太乙穴進行直刺,進針深度為1-1.5寸,可以治療胃痛、胃下垂等。
艾灸療法
用艾條在距離皮膚3-5公分處對太乙穴進行懸灸,灸治10-15分鐘,可以治療腹脹、腹痛。
穴道療法小貼士
按摩時,用力要均勻、柔和、持久,禁止暴力操作,防止皮膚損傷。
針刺療法需由專業醫生操作,病人切勿自行操作。
艾灸時,及時清理艾灰,防止燙傷皮膚。
穴道配伍
太乙穴與足三里穴相配伍,可治療消化不良。
太乙穴與中脘穴相配伍,可治療胃痛。
太乙穴與滑肉門穴相配伍,可治療癲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