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病毒是會傳染的。
諾羅病毒傳染性很強,它的傳染源是感染諾羅病毒的病人、隱性感染者或是病毒帶原者,病人在發病後3天左右就可以從糞便中排出病毒。
諾羅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經過消化道的糞-口途徑傳播,也可以通過污染食物和水源引起疾病的暴發流行。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的接觸或者是氣溶膠的污染,也可以造成諾羅病毒的傳播。人群對諾羅病毒是普遍易感的,感染後保護作用短,故可以反覆感染。
諾羅病毒感染後,病人預後良好,一般在3天左右疾病是可以復健的,病人常常表現為發熱、嘔吐、腹瀉等症狀,要給予病人退熱、補液等支持治療。
諾羅病毒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通過被病人糞便污染的食物和水傳播,也可通過密切接觸傳播。醫院、托兒所、幼稚園、養老院、遊輪等封閉、擁擠的場所最容易發生諾羅病毒感染。
當易感者接觸污染物,被感染後很快發病,如供水系統、食物和游泳池污染均可引起暴發流行。每次暴發流行的時間約為1~2週,貝殼類生物通過過濾聚集病毒成為特殊的危險因素,病原微生物多隨污染的食物或飲水進入消化道,也可通過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帶菌者傳播。能否引起腸道感染取決於宿主防禦功能的強弱、感染病原微生物的量及毒力大小。
諾羅病毒流行地區廣泛,全年發病,秋、冬季流行較多,常出現暴發流行。諾羅病毒為單鏈RNA病毒,呈球形,直徑是25~35nm,從腸胃炎病人的糞便可分離出病毒顆粒,細胞培養不能生長。諾羅病毒引起腹瀉占急性非細菌性腹瀉的1/3以上,屬於病毒性腹瀉。病毒性腹瀉的傳染源有人和動物,而傳播途徑以糞-口傳播和人與人之間接觸感染為主。人普遍易感,是引起旅行者腹瀉和各年齡階段病毒性腸胃炎病人的主要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