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周圍一收縮就痛,可能是肛周膿腫,直腸周圍間隙膿腫,可出現肛門收縮痛,同時有局部脹痛感覺,常難以忍受,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膿腫部位後,可在保守治療無效時進行手術治療。
常見的的肛周皮下膿腫,應在波動最明顯的部位選擇放射狀切口,鈍性分離膿腔,以利於將膿液清理乾淨。在手術的過程當中還應注意保護肛門的括約肌,同時還應注意留取膿液,進行細菌學培養和藥敏。此外還應保留合適的皮橋,術後定期換藥。
對於高位的肛周膿腫,需要通過各種檢查明確內口位置,手術中需配合掛線療法,以起到慢性切割作用,避免過多的損傷括約肌肛管直腸壞死。
肛門收縮就痛還見於肛裂,由於肛管周圍皮膚縱行潰瘍,炎性刺激,收縮括約肌收縮引起疼痛。
如果是初期的肛裂,這時候積極的調整生活習慣是有可能自愈的,首先應該要注意飲食,儘量的多吃一些粗纖維的食物,保證大便的鬆軟,這樣在大便的時候會比較輕鬆,不再刺激肛裂,那麼肛裂是有可能自行癒合的。
但是如果是陳舊性的肛裂,一般會形成疤痕潰瘍,肛管彈性差,排便時很容易再次撐破裂口,這種肛裂比較嚴重,而且時間比較長,這種肛裂通常使用藥物效果不是特別理想,一般也是不能自愈,所以需要積極的手術治療。
肛門收縮就痛還見於肛竇炎、肛乳頭炎,可以出現收縮痛,常需要進行高錳酸鉀溫鹽水坐浴。
肛門一收縮就有疼痛感,通常考慮是由於大便乾燥引起的症狀,常見於粗纖維食物攝入不足、飲水過少,或者是缺乏運動、排便習慣不佳所致,從而導致乾結的大便停留在肛門處,當肛門收縮時即可刺激黏膜引起疼痛,一般解除誘因後即可逐漸緩解不適症狀。另外,也可考慮是因為肛周出現病變引起的疼痛,比如肛裂、痔瘡、直腸肛管周圍膿腫、肛門狹窄等。
肛裂為肛門一收縮就有疼痛感的常見疾病,它是齒狀線下肛管皮膚層裂傷後形成的小潰瘍,多見於青中年人群。通常導致肛裂的直接原因是長期便秘、糞便乾燥造成排便時引起的機械性創傷,另外腹瀉也是肛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典型臨床表現為疼痛、便秘和出血。疼痛多劇烈,在肛門括約肌收縮痙攣時可出現劇痛,通常病人排便時也會出現肛周性的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通常臨床醫生進行肛門檢查即可明確診斷。發作期或初期的肛裂可通過坐浴和潤便的方法治療,而慢性肛裂可用坐浴、潤腸通便加以擴肛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於非手術治療無效,且症狀較重者可採用手術治療,如肛裂切除術、肛管內括約肌切斷術。
痔瘡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有內痔、外痔、混合痔。當痔瘡病人局部血腫增大伴有肛周感染時,就可能會出現肛門一收縮就疼痛的症狀。通常會伴有便血、肛門不適、排便困難等表現。當痔瘡出現疼痛時,建議及時就醫,痔瘡通常會進行非手術治療,病人需要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可通過坐浴緩解局部腫脹,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臨床上注射療法和膠圈套扎法治療效果良好,對於無法進行非手術治療或治療失敗的病人,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切除。
直腸肛管周圍膿腫是指直腸肛管周圍軟組織或其周圍間隙發生的急性化膿性感染,並形成膿腫,通常是由於肛腺感染引起。膿腫可引起肛門墜脹感,肛門收縮時可產生疼痛感。膿腫切開引流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法,同時給予抗生素治療、溫水坐浴、局部理療以及導瀉處理減輕肛周疼痛。
肛門狹窄考慮可能是由於先天發育畸形引起,也可能是由於肛門處炎症刺激導致黏膜沾黏引起,或者當肛門處受到外傷、燒傷等,造成疤痕生成以及腫瘤因素影響,均可導致肛門狹窄的發生。由於肛管直徑變小、變窄,同時肛門彈性變差,從而出現肛門一收縮就有疼痛感的情況出現,需應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如擴肛術、放射切口疤痕松解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