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蹊部疼痛是臨床常見的症狀。鼠蹊部是指大腿內側與下腹部相連接的部位出現疼痛,解剖部位是指下腹部兩側的三角形區域,此區較為薄弱,容易出現損傷,從臨床實踐的角度考慮,鼠蹊部疼痛可以分為5類,分別是腹腔或骨盆腔內疾病引起的疼痛、腹壁或下肢肌筋膜引起的疼痛、鼠蹊部疝引起的疼痛、腹壁神經引起的疼痛,以及與鼠蹊部疝手術有關的疼痛。
鼠蹊部疼痛主要表現為大腿內側與下腹部相連接的部位疼痛,有時可與傷後立即出現,有時可能與傷後數月出現疼痛,如果是腎結石的病人,可以伴有牽涉痛,出現鼠蹊部疼痛。鼠蹊部淋巴結炎出現周邊明顯的紅腫熱痛,或者出現膿尿、血尿。
對於任何原因引起的額鼠蹊部疼痛應該及時休息,減少對鼠蹊部的壓迫,暫停所有體育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症狀一般都可得到明顯緩解。治療應針對病因,通過藥物、手術等方法治療原發病。
多種疾病均可引起鼠蹊部的疼痛,常見的有鼠蹊部淋巴結炎、婦科疾病、腎結石、精索靜脈曲張、鼠蹊部疝等。髖關節、陰囊睪丸部位的病變時,也可出現鼠蹊部疼痛。此外當病人激烈運動時發生的肌肉、肌腱、韌帶拉傷可引起鼠蹊部疼痛。
鼠蹊部疼痛的常見原因可能是運動損傷、肌肉拉傷、外環口壓迫到某些神經、神經損傷等。
當然也有一些疾病因素會引起鼠蹊部疼痛,如鼠蹊部淋巴結炎,這通常是導致鼠蹊部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種情況下,一般是下肢淋巴免疫系統受到感染從而導致局部鼠蹊部疼痛。病人可以自己用手觸摸到局部有腫大的淋巴結,伴有壓痛感,有些病人還會有下肢水腫的情況發生。
如鼠蹊部疝,鼠蹊部處可感受到牽拉痛,站立時可看到明顯的柔軟質地的腫塊,而躺下後則消失。
如精索靜脈曲張以及攝護腺,男性患精索靜脈曲張時會引起陰囊產生墜痛感,也會導致鼠蹊部處產生牽拉痛,但此痛感一般平躺後即可逐漸好轉。攝護腺炎也是男性好發疾病,也是引起鼠蹊部疼痛的原因之一。
如梨狀肌症候群與椎間盤突出通常引起腰部和下肢疼痛,並且會向鼠蹊部處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