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咽管阻塞可由炎症反應、黏膜充血等因素引起,如果炎症疾病、黏膜充血等原發疾病能夠自愈,那麼耳咽管阻塞也有可能自行通暢。需要注意的是,這部分耳咽管阻塞自行通暢的前提是原發疾病自愈,如果原發疾病沒有自愈、反而不斷加重,那麼不僅耳咽管阻塞不能自行通暢,還會導致病情加重。
耳咽管阻塞還可由後鼻孔息肉、鼻咽纖維血管瘤、鼻咽癌等疾病引起,這些疾病通常無法自愈,由這些疾病引起的耳咽管阻塞也無法自行通暢,需要及時就醫,積極進行治療。
通常,耳咽管在平時保持閉合狀態,只有在吞咽、呵欠、噴嚏及擦鼻鼓氣時,才使耳咽管開放以平衡中耳內外壓差。耳咽管阻塞可使中耳氣體得不到補充,造成負壓,而產生耳阻塞、脹悶感、聽力減退、耳鳴及自聲增強等症狀。因此,建議病人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耳咽管阻塞是由於鼻咽部炎症引起的耳咽管不通暢,多久會好與病人具體病情有關,不可一概而論。
病人耳咽管阻塞時耳咽管軟骨段解剖上表現正常,但其機能發生障礙,耳咽管咽口被動開放,不可主動開放。病人可以出現耳悶、阻塞感,嚴重時可以出現聽力下降、自聽過重等症狀。若病人病情較輕,如感冒導致的耳咽管阻塞,待感冒復健後可逐漸自行通暢。但具體恢復時間不一,部分病人可於2周後自行通暢。若病人病情較重,引起分泌性中耳炎,不可自行通常,需要專科治療。
此外,病人還可通過鼓氣、按摩耳屏緩解不適症狀。建議平時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菸酒,預防感冒,保持鼻腔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