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脊椎疼痛的常見原因是什麼?
2024/12/09共3個回答
崇曉* 醫師#1
導致脊椎骨疼痛的原因較多,比如脊椎退化性改變,其多見於中老年病人,常見的退化性病變部位如頸椎、腰椎,由於上述部位長時間負重,或長期慢性勞損,易出現退化性改變,如長時間低頭、枕高枕頭、久坐、彎腰工作等導致脊椎退化性改變。可引起局部骨質增生、椎間隙變窄、韌帶增生或肥厚、椎體不穩等,從而導致病人出現脊椎骨性疼痛。
比如脊椎炎症性病變,如化膿性炎症、脊柱結核,造成骨質破壞、椎間盤溶解、脊椎不穩,也會誘發脊椎疼痛。此外,非化膿性炎症或無菌性炎症,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僵直性脊椎炎、風濕性脊柱炎,也可導致脊椎骨頭、韌帶、椎間盤的無菌性炎症反應,誘發較嚴重的疼痛。
比如腫瘤性病變,脊椎的原發性腫瘤如骨母細胞瘤、骨巨細胞瘤,以及惡性腫瘤如骨肉瘤、淋巴瘤、骨髓瘤、轉移瘤,可造成骨頭大量溶解、破壞,從而誘發局部疼痛。同時可伴有全身症狀,如貧血、消瘦、乏力等。
造成病人脊椎骨疼痛的原因較多,如果出現上述症狀,病人應儘快到醫院就診。通過脊柱外科醫生的專業檢查,配合輔助檢查,可明確診斷後針對性進行處理,以免貽誤病情。
師建* 醫師#2
在門診能夠診斷脊椎疼痛的疾病非常多,因為脊椎既包括頸椎、胸椎、腰椎,還包括骶尾椎。因為產生這些位置疼痛,包括的疾病可能既包括外傷,也包括慢性疾病,最常見的原因往往是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比如久坐、低頭伏案工作,引發頸腰椎的不適。
因為頸椎、腰椎是整個脊椎裡面活動度最大的兩個部位,活動度大、活動多,發生症狀可能也會相對頻率高。除去長期姿勢不良引發的肌肉勞損,無菌性炎症會造成頸椎疼痛之外,還有比較少見的比如腫瘤,很多在脊柱或有其它的惡性腫瘤轉移到脊柱上邊。另外,一些免疫科的問題,比如僵直性脊椎炎,可能會引發頸胸腰椎,甚至薦髂關節、骶尾椎的不舒服。
於占* 醫師#3
臨床當中引起脊柱疼痛常見的原因還是比較多,根據疼痛的類型和來源不同,通常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是軟組織來源的脊柱疼痛,臨床上也是最為常見的一類因素,主要包括腰肌勞損、肌肉的肌筋膜炎、韌帶炎、韌帶損傷等,比如長期的久坐、伏案工作容易產生腰肌勞損而引起的腰部的損傷,搬重物不當則容易引起腰扭傷,或者是由於局部的韌帶產生棘上韌帶炎等都可以表現為脊柱的疼痛。
第二是關節突源性的脊柱疼痛,一般病人多見於中、老人,往往伴有的小關節的退變、增生,或者是長期久坐的人群容易有此類的原因,由於關節突的增生和穩定性受損,引起關節突源性的脊柱的疼痛。
第三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類型,就是退變性的脊柱疾病,是最為龐大的一類腰椎疼痛的疾病,如腰椎退變性的側彎、滑脫、狹窄以及的腰椎的不穩定等,都可以導致脊柱的疼痛。
第四是一些脊柱炎、風濕免疫科的疾病等,比如強直性脊柱、血清陰性的脊柱炎等,疼痛大多有明顯的晨僵的病史。